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哲学 >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篇一

  【摘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方。但“天人合一”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现代社会不同,所以必须正确解读这一思想,既看到其局限性,又要吸取其合理成分。

  【关键词】“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 生态文明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对于“天人合一”,国学大师季羡林认为“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①“天人合一”作为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学的基本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进行剖析,本文总结归纳了学者对“天人合一”思想的不同理解,认为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解读应根据社会的客观状况进行认识。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不同论述

  学者对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论述,归纳学界的各种观念,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思想。

  第一,将“天人合一”看作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原则,因此奠定了现代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这种观点将“天”理解为自然之天,认为“天人合一”主张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张载对“天”的论述成为理论基础,他认为,人与万物都是由自然和宇宙产生,是合为一体的。张载《西铭》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德。民,吾同胞,物,吾与也。”②

  第二,将“天人合一”作为德性修养的最高目标,由此体现出现代人性修养的生态伦理智慧。这种观点将“天人合一”的“天”理解为是伦理之天,德性修养的最终目标是与天道合一。在传统文化中,孟子思想具有代表性。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行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第三,将“天人合一”作为社会政治统治人类的工具,由此论证神权统治的合理性。这种观点将“天”理解为神秘之天,进一步为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作铺垫。董仲舒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从神秘之天出发,由天人合一推理出天人感应,《春秋繁露・阴阳义》中记载:“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与类合一,天人一也。”

  传统社会中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主要有以上三种观点,将“天人合一”理解为神秘之天由此论证封建神权政治的合理性的观点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的深入,天的神秘性已逐渐为科学解释所代替,所以这种观点已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将“天人合一”理解为自然之天或伦理之天,其实质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将“天人合一”理解为自然之天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的状态,将“天人合一”理解为伦理之天,通过人的德性修养达到与自然的合一,对“天”的不同理解追求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达到“合一”,达到和谐。所以,“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是和谐。

  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分析

  通过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核心内容是和谐,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和谐的意义呢?“天人合一”思想提出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不是在已经出现环境危机的情况下,所以其解决的内容并不是告诫人们保护环境,达到今天所谓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文认为,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天人合一”思想为人自身的德性修养规定了尺度。传统社会是一个注重德性修养的社会,道德理想和人生修养在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各派学说论述的主要内容,人的道德实现是人生意义及人的价值的全部内容。道德人格从社会生活进一步扩展到政治生活,儒家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出传统社会伦理政治的特征。张世英提出:“儒家的天人合一本来就是一种人生哲学,人主要地不是作为认识者与天地万物打交道,而是主要地作为一个人伦道德意义的行为者与天地万物打交道,故儒家的‘天人合一’境界是一个最充满人伦意义的境界,在此境界中,哲学思想与道德理想、政治理想融为一体,个人与他人、与社会融为一体。”③儒家如此注重德性修养,那么德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德性修养也需要一个价值尺度,这个价值尺度就是“天人合一”。

  第二,“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整体性的思维方式。儒家“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混沌一体;另一方面,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也是混沌不分的。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有其产生的社会根源,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缓慢,人对自身的内部结构都认识不清楚,将自身的认识仅局限于德性修养的领域。对于外界的认识,将万物的生长同“天”联系起来进行解释,“天”的概念在传统社会中就成为解释一切的终极原因。这与今天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深刻分化对立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说,“天人合一”有其特定时代的内涵,我们不能将它解释为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概念,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从“天人合一”开始的。因此,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天人合一”的哲学意义更强。

  “天人合一”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面对的社会状况和我国传统社会已有天壤之别,传统社会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合一,通过人的修养去认识自然界。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自然界的神秘性正在消失,“天人合一”思想提出的背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尽管如此,今天的社会发展依然可以从“天人全一”思想中吸取其合理成分。

  其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生态文明追求的核心价值 “和谐”是一致的。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被写入党代会报告。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宗旨,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

  在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尽管是通过人的德性修养达到的,但是,这种和谐对今天的生态文明仍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所追求的和谐并不是复原到自然经济时代的那种人与自然的自在的统一状态中去,而是要求通过肯定人对自然界的依赖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新型和谐,这是自为的和谐状态。在这种和谐状态中,人与自然和睦相处,自然资源会物尽其用,不存在浪费、过度开采的情况;人类的生存状况也会越来越好。这种和谐和“天人合一”倡导的和谐尽管差别很大,但是其核心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其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今天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思维方面的借鉴。生态危机的成因可以从各个角度追溯,从思维方式上讲,是由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造成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西方文明发展的产物。这种思维方式将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分开,主体与客体分离。儒家“天人合一”包含的尽管是人与自然的混沌模糊的一体状态,主体与客体是浑然一体的,对今天的“主客二分”是一种互补。“强调的决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分裂与对抗,而是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是主体化入客体之中,客体融入主体……”。④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让我们从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角度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这种思维方式出发,人与自然所构成的整体是一个被消解了对立、差别和矛盾的整体。这种思维方式尽管像有些学者分析的那样是缺乏理性的,但是对与工业社会过度张扬工具理性导致的主客二分却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两种思维方式各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并不意味着人放弃认识自然界,而是以一种新的视角去认识自然,所以二者的互补对解决生态危机意义重大。

  其三,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今天生态伦理的理论发展提供了视角。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儒家的“天人合一”追求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最终达到与自然的合一。儒家通过道德修养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合一对现代社会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重大的意义。

  人类生存的环境困境越来越严重,世界各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试图来规范人类的行为,纵观各国,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文很多,但结果却不尽人意,一是因为法律也有其局限性,二是在制度和利益面前,更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利益。所以,许多学者选择从道德的视角来重新思考这个问题。从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提出的对人类的警告到今天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的层出不穷,从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驳到非人类中心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主流话语,西方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流派从动物权利论到生命中心论再到生态中心论,论证的视角从自然界的道德权利、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到宇宙作为生态整体,都是从自然界作为道德主体的角度为人类保护自然环境提供理论上的价值支撑。(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注释

  ①季羡林:“‘天人合一’新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1期。

  ②转引自潘媛:“论儒家‘天人合一’观的当代启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3期。

  ③张世英:《天人之际》,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6页。

  ④蔡钟翔,曹顺庆:《自然・雄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75~376页。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论文

2556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