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故事大全>历史故事>

抗日战争历史故事

时间: 淑贤0 分享

  抗日战争虽然已经过去,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是这样重大的历史我们时刻铭记。而那些在抗日战争中出现的英雄人物的抗战故事也时刻鼓舞着我们。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抗日战争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抗日战争历史故事篇1:八女投江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

  冷云,原名郑志民,1915年生,黑龙江省桦川县人。1931年入桦川县立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等地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6年,与具有爱国思想的吉乃臣(后改名周维仁)加入东北抗联第5军,后经组织批准俩人结为革命伴侣,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冷云先在军部秘书处做文化教育工作。她运用在师范学校所学的知识,编写识字课本,给抗联战士们上课。还利用自己在文艺方面的特长,经常给同志们唱歌跳舞,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深受大家欢迎。后调到第5军妇女团,历任小队长、政治指导员。1938年夏,冷云强忍丈夫英勇牺牲的巨大悲痛,告别刚刚出生两个月的婴儿,随第5军第1师部队西征。在西征队伍中,妇女团的战士们和男战士一样跋山涉水,英勇作战。7月12日参加了攻打楼山镇的战斗。八九月间,西征部队在苇河、五常境内与日伪军连续作战,遭受重大损失,遂决定返回牡丹江下游刁翎地区寻找军部。

  10月上旬,部队经过长途行军抵达牡丹江下游支流乌斯浑河西岸,日伪军千余人乘夜来袭。次日拂晓,师首长命令8名女同志先行渡河。当她们正要下河时,突然枪声大作,日伪军发起了进攻。大部队边打边撤。为掩护大部队突围,已行至河边准备渡河的8名女战士,毅然放弃渡河,在冷云率领下,分成3个战斗小组,一齐向日伪军开火。正在追赶抗联主力部队的日伪军突然遭到来自侧后方的打击,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向河边压来。抗联主力部队乘敌人慌乱和兵力分散之机,顺利突出重围。日伪军一方面以密集的火力控制住山口,阻止抗联主力部队的回援,一方面加强兵力向冷云等据守的河岸阵地扑来,企图活捉她们。在背水作战至弹尽援绝的情况下,8位女英雄誓死不屈。她们毁掉枪支,挽臂涉入波涛滚滚的乌斯浑河,高唱着《国际歌》,集体沉江,壮烈殉国。牺牲时,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

  八女投江的悲烈壮举,令敌人震撼,日军指挥官连声哀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为弘扬八女投江的伟大精神,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解放军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八女投江”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抗日战争历史故事篇2:民族英雄吉鸿昌的故事 “恨不抗日死”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他找来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18年前,当懵懂年少的我读到小学课本《我是中国人》一文时,心中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后来,老师告诉我,这位英雄就是民族英雄吉鸿昌。

  自古英雄出少年

  据《扶沟历史人物》(高银芳着)记载,1895年10月18日,吉鸿昌在扶沟县吕潭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呱呱坠地。1913年,18岁的他逃离当学徒的杂货行后,到漯河郾城(今漯河市郾城区)冯玉祥部投军。入伍后,他吃苦耐劳,作战勇猛,为人正直,不畏权势,被冯玉祥看中,并于1917年调入手枪队当连长。1921年7月,冯玉祥部队被改编为陆军第十一师时,吉鸿昌升任营长。历任旅长、师长、军长,宁夏省政府主席。1930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193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吉鸿昌联合冯玉祥、方振武组建抗日同盟军,任前敌总指挥。曾率部收复康保城、宝昌城、沽源县、多伦城。1934年11月9日在天津被捕,11月24日遇难。1945年,党中央决定授予吉鸿昌“革命烈士”称号。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吉鸿昌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创办“吕北初级小学”

  1921年,第十一师移防河南信阳,吉鸿昌顺路回到阔别近10年的扶沟县吕潭镇。回到家后,因时间紧迫,吉鸿昌首先向父母袒露胸臆:在军队中我吃了不少苦,但是我也大开了眼界……而我深深感到没有文化的苦楚……在常德,从军官教导团毕业后,我就联想到家乡的穷哥们,因为生活所迫,失去了上学的机会……这时我萌生了攒钱办学的念头……”父亲吉筠亭听完儿子的诉说后,极力赞同吉鸿昌在吕潭镇办学的决定。

  吉鸿昌把自己积攒的100多块银元全部拿出,在父亲和乡亲们的帮助下,借用吕潭镇陕西会馆西院(即吕潭镇大王庙庙址)北大殿3间、西厢房3间、东西陪房4间和3间过厅共13间房为校舍,创办了“吕北初级小学”。吉鸿昌规定,学生一律免收学费,并免费供给书籍、文具,家庭特别困难的,还提供衣服、鞋袜等特别资助。随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1933年前后,超过扶沟县立中学,号称“豫东第一”。

  1926年,吉鸿昌任师长后,“吕北初级小学”也随之发展。两年后,学校添招高小班,成为完全小学。因校舍不够用,高级班暂时在吉氏宗祠上课,并更名为“私立中山学校”。次年10月,学校在河南省教育厅备案后,吉鸿昌派秘书郝子固、马遐福等人回学校担任校长。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先后被改为“吕潭完小”和“吕潭中学”。1978年,为纪念学校创始人吉鸿昌将军,当地政府将校名改为“吉鸿昌学校”,并聘请吉鸿昌将军的女儿、天津市原政协吉瑞芝为该校名誉校长。

  从军投戎走向光明

  1927年7月,蒋介石、冯玉祥徐州会议后,大批共产党人被“礼送”离队。在第十九师,吉鸿昌不仅没有“送客”,还暗中保护了一批共产党员。同年7月,吉鸿昌率部在平定甘肃匪乱后进入宁夏,赶走宁夏省副主席门致中,自任省主席兼军长。就职后,他大刀阔斧地整治军队和吏治,大力推行回汉合作的民族政策。

  1927年至1930年初,蒋、冯战争爆发,吉鸿昌被冯玉祥委任为陆军第十一师师长,率部参战。1930年9月,冯玉祥战败后,吉鸿昌被迫接受蒋的改编。

  1930年11月,蒋介石发动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吉鸿昌多次以各种托词,按兵不动。

  1931年3月,蒋介石发动对鄂豫皖苏区的第二次“围剿”,严令5月底“完全肃清”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吉鸿昌拖到4月22日才率部出发,并暗嘱各部遇到红军时只准朝天放枪,并故意沿途给红军丢下枪支弹药和大米、白面。

  1931年5月,吉鸿昌让中共地下党员路耀林组建游击队,专门负责接送来往于苏区的“密使”。为安排和帮助吉鸿昌进一步了解苏区和红军,中共地下党特地安排吉鸿昌秘密到苏区参观。

  1931年夏,正当吉鸿昌与党和红军暗中联系、密谋起义时,被蒋发现,起义夭折。同年8月,蒋介石解除吉鸿昌的兵权,强令他“出国考察”。启程时,“九一八”事变爆发,吉鸿昌请求留在国内参战,被蒋严词拒绝。

  1932年,吉鸿昌回国寓居天津,并秘密与中共华北政治保卫局联系。同年,吉鸿昌在北平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新的革命征程。他按照党的指示,到湖北黄陂、宋埠一带召集旧部策划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赴泰山动员冯玉祥出山组织武装抗日。吉鸿昌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武器,积极联络各地抗日零散武装,作起兵抗日准备。

  1933年5月26日,吉鸿昌同冯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将领依靠苏联的武器支援,并集合东北义勇军,在张家口宣布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率部向察北伪军进击,在收复康保、宝昌、沽源等城池后,吉鸿昌又指挥部队向多伦进攻。经过5昼夜血战,7月12日终于收复多伦。察北4城的收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933年8月,吉鸿昌率领3000多人试图去商都同抗日同盟军高树勋会合,建立苏区,但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1934年4月,吉鸿昌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一面秘密派人到进入江西苏区的两师旧部策反;一面在党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准备在河南组建抗日义勇军。吉鸿昌的行动引起敌人的密切注意。蒋介石严令北平军不惜一切代价逮捕暗杀吉鸿昌。11月9日晚,在天津,吉鸿昌被国民党特务和法租界工部局逮捕,11月24日遇难。

  刑场上,吉鸿昌以树枝做笔,大地为纸,写下了浩气长存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抗日战争历史故事篇3: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刘胡兰,女,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现改名为刘胡兰村)人,1932年10月8日诞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出生时父母给她起名“刘富兰”,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一个挣扎在苦难与贫困线上的家庭对富裕生活的企盼与追求。然而,在那黑暗笼罩的年代,数不清的苛捐杂税与劳役压得这个家庭连气都喘不过来。父亲刘景谦,虽是种地的一把好手,但是在封建地主与富农的残酷压迫剥削下,加上连年的天灾兵祸,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也难以支撑这日渐贫困的家。由于长期的清贫与劳累,生母王变卿身体虚弱多病,特别是生下其妹爱兰之后,一病不起。刘胡兰4岁时,生母就撒手人间,使刘胡兰过早地失去母爱,倍加体尝到了人生的不幸与苦难。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全面开赴抗日前线。文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不久,八路军来到文水,同人民一道抗战,刘胡兰和云周西村人民一起欢迎子弟兵。

  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吕梁山麓,救亡浪潮席卷了汾河两岸。1938年4月中共清(清源县)、太(太原县)、徐(徐沟县)特委文水特别支部成立,文水县抗日民主政府同时成立,年轻的共产党员顾永田同志担任了第一任县长。5月,文水县抗日游击队在离云周西村25公里远的大象镇伏击了日本侵略军,战斗结束后,刘胡兰跟父亲一起慰问游击队,祝贺新胜利。

  顾永田是文水县人民爱戴的好县长,1938年,他来到云周西村,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刘胡兰认真听了他的演讲。这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抗日民主村公所,广大人民欢欣鼓舞,热烈庆祝。

  1939年秋天,云周西村成立了共产党地下组织,党组织十分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常给刘胡兰他们讲一些革命的道理,也就在这一年云周西村办起了抗日小学,还未入学的刘胡兰就经常和小伙伴们到学校听唱歌、看游戏。

  1940年初,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次_高潮,取得了反顽固斗争的伟大胜利,晋绥边区政府也在兴县成立了,抗日形势进一步发展。那时候,八路军经常在云周西村驻扎,他们出操、训练、学习、做群众工作,刘胡兰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模仿八路军和小伙伴们玩游戏。晋绥边区和党中央的领导同志经常路过这里,县干部们也经常在云周西村活动,刘胡兰常听他们讲革命故事,迟迟不想离去。伟大的革命时代,深刻地影响着刘胡兰,使刘胡兰在抗日战争的暴风雨中度过了童年时代。

  同年,也就是刘胡兰生母王变卿撒手人间的4年后,胡文秀从南胡家堡嫁了过来,成了刘胡兰的继母。勤劳善良的胡文秀一家人和睦相处;特别是对胡兰、爱兰姐妹俩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使幼小的刘胡兰重新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幸福。

  1941年,9岁的刘胡兰上了冬学,开学那天母亲胡文秀在用废纸订成的小本子上端端正正地给她写下了“刘胡兰”3个字,将“富”字有意改成自己的姓氏“胡”字,这一字之差透出了母女间的深情厚意。

  由于连年的战乱,冬学不久就停办了,母亲胡文秀见刘胡兰勤奋好学,便利用在家纺线的机会,用家里盖面缸的石盖片做石板,用石灰块在上面手把手地教刘胡兰认字、写字。

  刘胡兰的祖母经常给她和妹妹爱兰讲苦难的家史和村史,父亲刘景谦经常和乡亲们一起去根据地给八路军送粮食、布匹,他常对女儿说:“答应下八路军的事,咱就是拼上命也要完成。”

  在艰苦的日子里,平川坚持斗争的八路军日夜活动在青纱帐里,刘胡兰常随情报员为八路军送干粮,传情报。抗日干部们顽强斗争的精神,给了她深刻的教育。

  1942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

  一天,晋绥专署抗联的米主任,正在云周西村召开干部会,刘胡兰发现日军偷袭,马上报告米主任,使他们安全转移。

  1942年中共文水县敌后工作委员会成立了。一天,工委李书记来到云周西村,传达党的指示,刘胡兰听了十分高兴,积极为落实党的政策出力办事,她常随武工队员到敌人据点散传单、贴标语,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就在这时,中共文水县委委员张振晋同志,隐蔽在云周西村,秘密领导这一带的抗日工作。刘胡兰经常受到他们的帮助和教育。

  在艰苦的斗争中,许多优秀党员和革命战士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英勇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使刘胡兰深受教育,特别是15岁的通讯员王士信、武占魁为掩护区长脱险,壮烈牺牲的情景,更使她永生难忘。

  党的教育,先烈的影响,使刘胡兰更加无畏地在斗争中锻炼成长。这年夏天,刘胡兰和敌工站的刘站长,趁敌人据点唱戏的机会,侦察敌情,顺利完成任务。

  1943年,日寇为了维护其日益残败的局面,拼命地抢粮抓丁,党领导农民针锋相对,开展了抗粮斗争。有一天,敌人又来抢粮食,刘胡兰机智地把敌人引向破坏抗粮工作的地主家,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1944年夏天,抗日政府决定除掉汉奸刘子仁(住在保贤村),刘胡兰知道后,经常操心刘子仁的行踪一天,刘胡兰在下地回家的路口,看见刘子仁向保贤村走上,马上报告了区干部,协助武工队处决了汉奸刘子仁。

  1945年1月,文水县工委领导全县万余军民打下了西社据点,夺回粮食50多万公斤,刘胡兰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战斗,经受了战火的考验。5月,八路军伏击了偷袭云周西村的日本侵略军,在战斗中,刘胡兰和青年们主动上前线为八路军送弹药,救护伤员。

  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1945年9月1日,八路军打下了文水县城。第二天,文水万余群在县城集会,欢庆胜利,文水县人民掀起了拥军热朝。中秋节,刘胡兰和乡亲们一起慰问八路军。刘胡兰像一颗幼松迎着抗日的烽火茁壮成长起来。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阎锡山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疯狂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发动了内战。刘胡兰在共产党的培养下,投入了新的战斗。

  10月,她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妇训班”的生活很苦,担任小组长的刘胡兰,经常帮助值日的同学拾柴、做饭、和同学谈心。

  由于敌人的骚扰,“妇训班”曾几次转移,途中,刘胡兰拿文件、背粮食,帮助体弱的学员扛行李。她常常鼓励大家说:“八路军打仗死都不怕,咱们还能怕困难,怕困难哪能干革命……”

  回村后,刘胡兰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积极组织妇女上冬学,宣传革命道理,带领妇女纺线织布、做军鞋、看护伤员、学习军事技术、参战支前。1946年5月,她被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光荣地加人中国共产党,为候补党员。当时她才14岁。刘胡兰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困难面前不低头,敌人面前不屈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不久,她参加了区委组织的土地改革工作组,回云周西村领导土改运动,正确地执行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6年秋天,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边区,住文水一带的八路军调往晋西作战,阎锡山趁机扫荡晋中平川,形势恶化。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中共文水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决定留少数干部组织“武工队”,坚持敌后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刘胡兰也接到上山的通知。但经过锻炼逐渐成熟起来的刘胡兰,想到自己年龄小易于隐蔽,敌后工作更需要她,请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批准了她的请求。在艰苦的环境里,她深入敌区;收集情报,发动群众,开展斗争。经常出入“青纱帐”,隐匿“古墓穴”;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协助“武工队”镇压了云周西村罪大恶极的反动村长石佩怀。

  石佩怀被镇压后,阎军七十二师师长艾子谦亲率驻大象镇二一五团一营二连及该镇的地主武装“奋斗复仇自卫队”,于1947年1月8日突袭了云周西村,抓走了我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等及村农会秘书石五则。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中,石三槐、石六儿坚贞不屈,毫不动摇;石五则却屈膝叛变投敌,供出了云周西村的革命干部和党组织。

  1月11日晚,文水县第五区陈区长向刘胡兰传达了让她立即上山的紧急决定。

  1947年1月12日,这是云周西村人民难忘的一天。这天早上,东方刚刚闪亮,刘胡兰早早起来,把她转移上山的消息告诉了父母,一家人忙着为她收拾行李,刘胡兰边洗衣服,边和母亲谈论上山后的打算,刘胡兰的心情十分激动。

  就在这时,盘踞在大象镇的敌人和地主武装,忽然包围了云周西村,封锁了所有路口,严令不许任何人出村。由于敌人的严密封锁,刘胡兰已无法离开村子,她和母亲商量,先到隔壁刚生下小孩的金钟嫂家里隐蔽,如果被敌人发现,就说是伺候坐月子的。当刘胡兰来到金钟嫂家时,屋里已经有好几个人了。这时,街上又传来急促的锣声,紧接着就是敌人的嚎叫声:“大家听着。一家只许留一人,留下两个的就按私通八路办理。”

  怎么办?留下来,万一被敌人发现,这卧床的产妇,初生的婴儿,这满屋的乡亲们,将要受到牵连,不!绝不能连累他们!刘胡兰毅然谢绝了金钟嫂的挽留,走出屋来,向村前的大庙走去。

  刘胡兰来到大庙广场找到了母亲,女儿的突然到来,使胡文秀十分震惊,她悄悄地问道:“胡兰了,你怎么也来了?”刘胡兰低声向母亲说明了原因。

  不一会儿,“复仇”队员武金川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了刘胡兰,窜过来威胁说:“今天要你自白,不说就要你的命。”刘胡兰狠狠地瞪着他说:“我没有什么可自白的。”武金川灰溜溜地窜回了大庙。

  天空乌云翻滚,广场气氛森严,这时候,刘胡兰已经清楚,一场严峻的考验就在眼前。她轻轻脱下了指环,掏出了手绢和万金油盒,郑重地交给了母亲,决心用鲜血与生命同敌人作一场殊死的斗争。

  母亲胡文秀看着女儿这不寻常的举动,难过得说不出话来。刘胡兰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她把母亲的手拉过来,让她把3件东西握紧……妈妈明白了,她擦干了眼泪,收藏好女儿留给她的3件东西,准备迎接将要发生的一切。

  几个敌人扑上来要抓刘胡兰,乡亲们靠在一起保护她。敌人用枪托殴打群众,刘胡兰大声喝道:“闪开,我自己会走。”她昂首挺胸向大庙走去。

  刘胡兰踏进大庙,大殿下满身血迹的石三槐、石六儿等6位同志巍然屹立,刘胡兰深表敬佩。

  她跨进大庙的西厢房。审讯刘胡兰的是阎军军官大胡子连长张全宝,他根据叛徒的告密,已经知道刘胡兰是被捕中惟一的共产党员、区干部,也是年纪最小的一个,妄想从刘胡兰口中得到他所需要的东西,于是,他沉着脸问道:“你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响亮地回答:“我就是刘胡兰,怎么样?”

  “你给八路军干过什么事?”

  “只要我能办到的,什么都干过。”

  “那么你们村长是谁杀的?”

  “不知道。”

  “你们区上的八路军都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

  张全宝一连碰了几个钉子,再也沉不住气了:“你,你,你就什么也不知道?”

  刘胡兰镇静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张全宝想发作,突然,贼眼一转,威胁着说:“现在有人供出你是共产党员。”刘胡兰知道自己被坏人出卖,她把头一扬,自豪地说;“我就是共产党员,怎么样?”

  “你为啥要参加共产党?”

  “因为共产党为穷人办事。”

  “以后你还会为共产党办事不?”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

  张全宝万万没有想到,共产党的一个小女孩,竟如此厉害。见硬的不行,就换软的,他奸笑着哄骗说:“自白就等于自救,只要你自白,我就放你,还给你一份好土地……”

  刘胡兰轻蔑地说:“给我一个金人也不自白。”

  张全宝恼羞成怒,他收起阴险的笑睑,敲起桌子嚎叫:“你小小年纪,好嘴硬啊,难道你就不怕死吗?”

  刘胡兰逼进一步,斩钉截铁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

  张全宝无可奈何,站起来无耻地说:“刘胡兰,只要你当众说句今后不再给共产党办事,我就放了你。”

  刘胡兰坚定地说:“那可办不到。”

  敌人的利诱和威胁都失败了,但他们并不死心,妄图用血腥的屠杀逼迫刘胡兰投降。在大庙西侧广场上放下了铡刀、木棒,刘胡兰和石三槐等同志被押到刑场,他们怒视敌人,匪徒们如临大敌,惊慌失措。

  群众们见自己的亲人来到刑场,一下子涌了过去,匪徒们急忙用刺刀阻挡,张全宝气急败坏地逼问群众:“你们说这7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群众中立刻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好人,都是好人。”张全宝慌了手脚,急忙命令匪徒准备屠杀,护村堰上架起了机关枪。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开始了,敌人先将我地下交通员石三槐,民兵石六儿、张年成和干部家属石世辉、陈树荣、刘树山6位同志,用乱棍打昏后,用铡刀一个个杀害了。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大地,锋利的铡刀卷了刀刃,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了祖国的解放,人民的利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全宝却洋洋自得,指着6位烈士的遗体向刘胡兰嚎叫;“你看见了吧,自白不自白,投降不投降?”

  刘胡兰怒不可遏,痛斤敌人;“要杀就杀,要砍就砍,我死也不自白,共产党员你们是杀不绝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你们的末日不远了。”

  刘胡兰遥望着吕梁山,仿佛想起了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想起了培育她成长的党,想起了未来的灿烂世界。

  张全宝看见刘胡兰在思索,还梦想着刘胡兰能够转变,刘胡兰忽然转过身来,质问他:“我咋个死法?”

  这惊天动地的声音,宣告了敌人的彻底失败,张全宝阴沉着脸,沙哑地发出了绝望的嚎叫:“一个样……”

  群众再次向刑场涌来,这情景把敌人惊呆了。

  突然,张全宝看到了护村堰上的机关枪,便恶狠狠地叫道:“快,快把机关枪调过来,把全村的人统统给我扫光。”敌人的机关枪在向几百名手无寸铁的乡亲们瞄准……。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胡兰大义凛然,挺身挡住了枪口,大声喝斥敌人:“住手!要死,我一个人死,不许伤害群众。”

  刑场就是战场,英雄斗志如钢,刘胡兰昂首挺胸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烈士染红的铡刀走去。

  铡刀前,刘胡兰止步回首,泰然自若地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养育她的家乡土地和勤苦勇敢的乡亲们。“永别了,乡亲们,战斗吧,同志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胜利一定是我们的。”她鄙视了一眼垂死挣扎的敌人,甩了甩披在脸上的短发;仰望翻滚的乌云,环顾万里江山……她坚信,黑夜即将过去,祖国的明天将阳光灿烂,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刘胡兰同志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她从容地走向铡刀……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刘胡兰同志从容就义,壮烈牺牲。

  1947年春天,毛泽东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做出决定,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高度评价了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邓小平同志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1994年2月2日,江泽民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

  刘胡兰,以她的高贵品格、革命气节、英雄壮举铸就了光照千秋激励后人的“胡兰精神”。她的精神,她的英名和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

  
看过“抗日战争历史故事”的人还看了:

1.抗日战争感人小故事

2.抗日伟人的故事

3.抗日战争小英雄的故事

4.抗日英雄小故事大全精选

5.抗日故事梗概范文

216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