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化妆 > 美容知识 > 美容养生 > 老中医谈四季养生

老中医谈四季养生

时间: 保燕704 分享

老中医谈四季养生

  四季养生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就是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中医四季养生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中医四季养生

  西方医学有西方医学的养生,道家有道家的养生,儒家有儒家的养生,各自都有不同的养生方法。但是我今天介绍的呢主要着重介绍一下中医文化的养生,就是从中医学的角度看,我们人应该怎样养生,今天养生的第一个题目叫做顺四时。大家都知道这个按照中国的传统问题讲,人是从哪来的呢,认为是上帝捏出来的,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么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天地的产物,那什么叫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呢,因为你只有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你就知道为什么养生必须顺四时。

  那么道生一,就是在地球,在我们地球没有产生之前,他是一个浑浑噩噩的一团物质,这个物质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叫做道,道在它的不断的运动的过程里面形成了一,这个一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没有灵,中国古代文化那个一个点,咱们现在的一是从一个点发展来的,这个点是什么?就是我们祖先说的太极。如果大家了解一点中国文化的时候都知道“道生一”这个“一”是太极,你看我们画这个太极是一个圆圈,中间一个曲线,左边一个白点,右边一个黑点,一半白一半黑,这正说明了太极是一个阴和阳的有机的结合体。

  那么有了一在它的不断运动中形成了二,二是什么?《黄帝内经》讲:“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就是它的阳气逐渐上升形成了天,阴气下降形成了地,这样就形成了我们说的“二”,二在中国文化中叫做天和地。那么有了天和地,是不是就一定万物呢?我看不一定。你看比如咱们在太阳系里面,太阳系里面火星,其他的星球有天有地,它为什么没有地球上的生物呢?按照中医文化的观点是因为它没有三。

  三是什么?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就是地气的上升与天气的下降其构建了一个地球的特殊环境,这就是在“三”。正因为地球上有了这个三,所以地球上才会产生万物,这个三我们大家管它叫做“运动着的气”。你看地气上升天气下降,这种地气上升天气下降所构建的这个运动着的气,中医学上把它叫做运气,我们现在有人说说这个人有运气没运气,其实这个运气是从这个理念把它引申出来。那么有了运动的气在自然界中怎么体现呢?自然界中运动的气体现呢就是我们的春夏秋冬,就是四季的变化是自然界的天地之间这个气的运动变化的具体体现,要想了解中医的养生,就首先得了解中医的四时。如果你不了解这个四时你就没法谈中医的养生了。

  某中医教授认为,养生首先要顺四时,就是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最早在我国古代《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的记载,中医认为要研究四季与养生的关系,必须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环境。那么中医文化又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呢?

  在我们中医的《黄帝内经》里提过这么一句话,他说“人以天地之气而生,法四时而成”。就是人是天地的产物,你是根据四时的春夏秋冬的这样法则来完成你生长壮老已的全过程,这是中医学特有的理念。

  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顺四时,就是如果你按照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个规律来养生的话,那么你就可以保证你减少疾病在你这发生。《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叫做“虚斜贼风,避之有时”,虚斜贼风是什么?就是在这个时令中没有正常气侯的时候,中医就叫做虚斜贼风,这些东西就会导致人疾病的发生。

  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夏天的时候唯恐那空调开的不大,唯恐空调不凉快,冬天的时候唯恐咱们那个暖气烧的不热,这其实是违背了自己规律的。过去老百姓有一句话叫做“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迟早要坐病”。冬天的时候由于你气血是避藏的,如果你这时候太热了,你让他那个气血都耗散出去了,中医说“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天如果你不能够把你的精血很好的储存起来,那么你春天就应该得瘟病了,你要是毛孔长期在屋里开着,那个毛孔是开着的,他毛孔是开着的,你突然间一出来他不感冒吗。

  中医学的理论说,人和其他的生物一样,都浮游在天地间,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顺应四时就是顺应四季的变化调养自己的身体。

  大家知道温带最适合人类的生存。上次讲到了阴阳,阴阳的交替直接影响了我们的生命活动,南极和北极半年白天、半年黑天,有阳无阴,有阴无阳,中医讲独阴不生,孤阳不长。温带处于阴阳交替最好的地方。中国、日本、美国、欧洲基本都处于温带环境。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人类亿万年的生长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人类的身体和大脑都有很大的影响,温带人很聪明,这也是我们生活在温带应该感到自豪的。

  四季养生的方法

  一、春季养生

  春为四时之首,既是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的时令,也同样可以看作是养生的开始,此时,人应该本着“人与大地相应”的基本出发点,顺其自然向上向外疏发人体之阳气。所以,春季养生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由弱到强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而且还要积极地去倡导一种雅致舒心的生活。所以在春季之时,要注意保持自己愉悦的心情日常生活要安排得丰富多彩。《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清代画家高桐轩也有“十乐”,即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可见,在生活中结合自己的情趣爱好,不仅是生活的丰富,还是一种生命的颐养。春季还应多食红枣,蜂蜜,韭菜,春笋,樱桃,菠菜等食物

  二、夏季养生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夏季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合,植物开花结果。因为夏季属火,五脏中对应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们可以适当地多吃些辛味的东西,少吃苦味的东西,有助于补益肺气。夏季人体阳气外浮,内部阴气暗伏,人们不适合在夏季吃太过寒凉的食物和饮料,否则易于损伤脾胃,引起腹泻。

  夏季忌多吃生冷食物。夏季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季节,也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令。由于气候炎热,挥汗如雨,唇干舌燥,心中烦热,如果吃上一块西瓜,或喝上一杯冰凉的冷饮,又解渴,又去暑,确实惬意。因此,有的人往往贪图一时痛快,多吃生冷食物。殊不知,一切事物均以适度为宜,太过则对身体健康不利。因为,夏季人的消化功能较弱,在饮食方面,过多吃生冷食物,近则立即诱发肠胃痉挛,引起腹痛、腹泻,远则秋季生病。肠胃受冷刺激过度,还可使胆道痉挛,导致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的发生和使心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加重,对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很不利。因此,身体健康的人,也忌多吃生冷食物。

  夏季忌多吃寒凉食物。天气转热,饮食也随之调理,配合气候的变化,才能达到夏季养生保健的最佳效果。中医一直强调食疗的好处,在夏令时节应选吃一些去湿清热的食物,以加强抵抗力。如葛粉能促进体内微血管循环,预防高血压及胆固醇增高,亦能去湿及降骨火,适合中风人士食用;赤小豆已得到科学证明,有利尿功效;冬瓜、莲叶能消暑去湿;扁豆则能健脾去温。除“因时进食”外,还要“因人进食”。不要盲目认为,夏日多进食清凉解热食物,对身体有好处。如有的人体质虚寒,对芥菜、西瓜等寒凉食物,应忌多吃。夏季气候燥热,以热者凉之,燥者清之的原则,清燥解热乃夏季之要道。

  夏季气候炎热,出汗多,最容易丢失津液,需适当食用酸味食物。一方面多食如西红柿、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芒果之类果品,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既可以预防因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另一方面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以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夏季饮食菜肴宜稍咸。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多,所以在饮食方面,宜食用调味稍咸的菜肴。一来可以及时补充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二来可避免因出汗过多而出现的虚脱

  三、秋季养身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意思是说自然界的万物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已趋成熟,处于一种丰硕、从容、平静待收的景象。这个季节,天高风急,地气清肃。秋季主收,要收敛自己的神气,不要使神志外弛,借以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不利影响。秋高气爽,湿气减少,气候变燥。此时适宜吃些养阴润燥、滋阴润肺的食物,应在饮食方面进行调节,多食用滋润的食物,多喝粥,如百合粥、杏仁粥、贝母粥,也可适当选用芝麻、香油、桑叶、菊花、芦根等辛凉和津润燥之物等。

  秋季属金,五脏中对应的是肺。秋季要顺应收的养生之道,否则就会损伤元气,在冬天容易患肠道疾病。因为人体经络中的肺经与大肠经紧密相关,互为表里,被中医视为相同的系统。肺病会累及大肠,大肠有病则会影响冬天人体储存精气的功能。

  四、冬季养生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所收敛。此时,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 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时养肾至关重要。饮食上就要时刻关注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维生素和无机盐。羊肉、鹅肉、鸭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养生最常见就是食疗养生,养生要顺应自然界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通过不同的调养护理方法,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俗话说,求医不如求己,可以通过对中医养生学习,并在生活上努力实行,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1177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