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疾病知识>

日常预防麻疹的方法

时间: 宇能938 分享

  麻疹,什么是麻疹呢?麻疹的潜伏期有多长呢?麻疹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呢?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吧。

  麻疹的4个类型

  1、典型麻疹

  见于未接种或初免失败者。此型分三期:①前驱期:主要表现为中度以下发热、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结合膜充血,2~3天左右颊粘膜可见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边有毛细血管扩张的麻疹粘膜斑;②出疹期(病后3~4天):发热增高,从耳后发际开始出现直径为1~3mm大小的淡红色斑丘疹,逐渐蔓延至颈部、躯干,直至四肢。疹间皮肤正常,压之褪色,重者皮疹密集成暗红色,此期全身中毒症状加重,可出现惊厥、抽搐、谵妄、舌尖缘乳头红肿似猩红热样舌,体查浅表淋巴结及肝脾可肿大,重者肺部可闻湿罗音,胸片可见弥漫性肺部浸润小点。③恢复期:出疹高峰后,发热渐退,病情缓解,皮疹依出疹先后顺疗隐退,留有棕褐色斑痕,1~2周消失,整个病程约10天。成人麻疹较小儿重、发热高、皮疹多,但并发肺炎者少。

  2、轻型麻疹

  多见于接受过疫苗免疫者。目前以轻型患者多见。发热低,上呼吸道症状轻,麻疹粘膜斑不明显,皮疹少,并发症少。

  3、重型麻疹

  病情重笃。高热、谵妄、抽搐者为中毒性麻疹;伴循环衰竭者为休克性麻疹;皮疹为出血性,压之不退色者为出血性麻疹。

  4、异型麻疹

  见于接种灭活麻疹疫苗后半年以后再次接种者。我国用减毒活疫苗,故此型很少见。

  恢复期为2-3天,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食欲增加。一般热退后2-3天周内退尽。整个病程约2周。

  最多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喉炎及耳炎,其它可发生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心血管机能不全以及结核病变播散等。

  如何预防麻疹

  1、高发季远离病源

  麻疹病毒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十分容易传播,尤其是在冬春季节,呈现高发态势。育儿专家提醒各位家长,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减少带宝宝到人多拥挤、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

  2、接种麻疹疫苗

  预防麻疹最持久、有效的方法是注射麻疹疫苗,获得保护性抗体。我国麻疹疫苗属于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范围,首次接种在宝宝8个月的时候,并从2010年9月,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麻疹强化免疫。

  那么为什么普遍接种了麻疹以后,仍然会有很多宝宝患上麻疹呢?据相关统计,我国麻疹疫苗接种阳性率及阳性保护率均低于发达国家,整体麻疹患病风险高,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维生素A水平和麻疹疫苗保护率呈正相关关系,中国麻疹发病率仍然较高也正验证了我国婴幼儿维生素A缺乏问题突出的现状。

  3、补充维生素A

  据相关调查显示,维生素A营养状况对于机体维持麻疹IgG抗体处于有效保护浓度具有重要意义,之所以我国婴儿接种麻疹疫苗后的高水平保护率不理想(22%-80%),主要是由于我国婴幼儿维生素A处于普遍缺乏状态。

  因此,预防麻疹需要从婴幼儿时期补充预防剂量的维生素A,不仅提高身体抵抗力,避免病毒入侵,还能促进麻疹疫苗产生足够的抗体,对机体产生更持久而稳定的保护性。

  4、避免交叉感染

  如果出现发热、红色皮疹、咳嗽等症状时,要尽快到医院诊治。去医院就诊时应戴上口罩。确诊后,患者应根据医嘱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或休息,避免将疾病传染给其他无免疫力的人群。儿童出现麻疹后,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

  5、注意饮食、加强锻炼

  补充营养,多喝水,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同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生活规律,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猜你感兴趣:

1.日常防止鼻塞的方法

2.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的办法

3.健康素养知识问答题

4.冬季预防传染病黑板报

5.春天疾病预防小常识

292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