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健康知识 > 疾病知识 > 糖尿病的症状如何预防

糖尿病的症状如何预防

时间: 燕华761 分享

糖尿病的症状如何预防

  只要掌握正确科学的方法,糖尿病其实是可以预防的,对于健康的人来说,一定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糖尿病的症状

  1、尿糖排泄多

  是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

  2、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摄食后血糖升高

  多食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葡萄糖利用率,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

  4、体重逐渐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

  5、感到全身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糖尿病如何预防

  1、预防糖尿病的心理调节方面

  一个好的心态对糖尿病的预防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各种心理不平衡会进一步加强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的发生,有例子说明,有些人因为精神刺激,很长时间愁眉不展,很快就得了糖尿病。

  2、别忘记体检

  专家认为,年龄超过4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脂血症、高血压、超重肥胖、嗜好抽烟、有长期偏食习惯、有巨大儿生育史的妇女等人群更应及早检测血糖。肥胖患者尤应定期抽检血糖。40岁以上的人和在怀孕过程中出现过高血糖的女性也要特别注意。

  3、加强预防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加强预防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对预防糖尿病重要性的认识。糖尿病病人和家属应主动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性。掌握监测糖尿病的方法,充分认识糖尿病需要终生治疗的情况。

  4、食物要合理均衡搭配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都是高热量的食物,尽量少食这些高热量食物。所摄取的食物应该以低糖、低盐、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为主。其次,糖、蛋白质、脂肪三方面的食物要合理均衡搭配。

  5、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降低糖尿病风险,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它不仅可以可以消耗身体多余的热量和脂肪,维持肌肉量,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以便更好的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一周至少保证5次的锻炼,每次锻炼不低于30分钟。

  糖尿病的类型

  一、1型糖尿病

  1、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导致了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1型糖尿病 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2、症状表现:

  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急性发病并且具有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因脂肪分解增多导致其分解产物血酮体水平升高,所以检查时除了高血糖和尿糖强阳性外,往往还有尿酮体阳性。较重者还可出现酮症酸中毒。

  3、特点:

  1型糖尿病绝大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而病因不清的特发性为数不多,胰岛B细胞由于受到自身免疫损伤而遭大量破坏。成年后也可发生1型糖尿病,但大多是进展缓慢,症状不明显,所以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临床上常常误诊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要用外源性胰岛素给予替代治疗。

  二、2型糖尿病

  1、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是当前糖尿病患者的主体,占到90%以上。其病理机制是多种组织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素的分泌障碍,后者主要包括胰岛素量的不足或者质的下降。患者不发生自身免疫性损伤,胰岛细胞数量多不减少,但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致使患者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而造成高血糖。

  2、症状表现:

  病人在疾病初期或甚至终生,其生存不需要胰岛素治疗。通常无酮症酸中毒倾向,但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也可诱发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较1型糖尿病强烈。由于高血糖发展缓慢,许多病人早期因无典型症状,未能引起足够注意,多年未发现糖尿病,但却有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3、特点:

  目前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逐年增加被认为与超重肥胖的流行有密切关联。确实,大多数2型糖尿病是代谢综合征的自然发展所致。除血糖升高外,大多还合并有脂代谢紊乱、高血压、高黏血症、高血凝状态、高尿酸血症、高炎性反应、高内脏脂肪、高微量蛋白尿、高胰岛素血症、高腰围、高体重中的几项异常。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要“超越降糖、全面控制”,实施超强化治疗才能有效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三、妊娠糖尿病

  1、发病机制:

  妊娠糖尿病是在妊娠期间发生的高血糖症,包括妊娠前可能已有糖代谢异常但未被发现的糖尿病、糖耐量减低以及空腹血糖受损的女性患者。妊娠糖尿病也多发生在超重肥胖的女性中。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2、症状表现:

  妊娠期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孕妇体重>90kg,本次妊娠并发羊水过多或巨大胎儿者。

  3、特点:

  妊娠期糖尿病分为妊娠期确诊的糖尿病和原有的糖尿病患者正处于妊娠期两种。前者,一部分产后病情趋于好转,一部分转化为显性糖尿病。无论哪一种妊娠期糖尿病,均需要规范地应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导致流产或死胎。在合理应用胰岛素的前提下,将各项生理指标都严格达标后是能够顺利分娩出一个健康的孩子的。

  四、继发性糖尿病

  因为胰腺炎、癌、胰大部分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病人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关注鉴别,但比较少见。其他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诊断是可结合患病情况分析一般无困难。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一般于应激消失后2周能够恢复,或者于分娩后随访中明确。


猜你感兴趣:

1.12种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2.预防糖尿病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3.糖尿病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有效实用

4.糖尿病的预防措施介绍

5.糖尿病的预防和保健方法

6.糖尿病的怎么预防

7.糖尿病预防与保健

387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