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食材知识>

中药黄芪功效的应用

时间: 维俏1110 分享

  其实我们所说的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黄芪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中药黄芪功效的应用,希望能帮到你。

  中药黄芪功效的应用

  1、中药黄芪补气且有良好的托毒生肌之功。用于气血亏虚的疮疡日久不溃,常与当归、穿山甲同用,如透脓散。若用于疮形平塌,久不起发,或溃后久不收口,常与人参、当归等同用,有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收口之功。

  2、中药黄芪长于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且能升举阳气。用于病后气虚体弱,乏力神疲,与人参同用,能增强补气之功。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或泄泻,与白术、党参等同用,可增强补气健脾作用。用于气虚血亏,面色萎黄、气短乏力,与补血的当归同用,能补气生血。用于气虚阳衰,畏寒多汗,与助阳的附子同用,能补气温阳。用于中气下陷的久泻脱肛、子宫下垂,与人参、升麻等同用,能补气升阳,如补中益气汤。如属气虚不摄血而致的便血、崩漏,与人参龙眼肉等同用,能补气摄血,如归脾汤。

  3、中药黄芪既能补气,又可利水消肿。用于气虚失运,水湿停聚的肢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常与白术、防己等药同用,如防己黄芪汤。

  4、中药黄芪用于气虚血滞所致的肢体麻木,常与桂枝、芍药配用,如黄芪桂枝五物汤。用于肩臂风湿痹痛,与羌活,片姜黄配用,如蠲痹汤。用于中风后,气虚血滞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与川芎、红花等同用,如补阳还五汤。用于气津亏虚的消渴证,常与山药、天花粉同用,如黄芪汤。

  5、中药黄芪有益卫气、固表止汗之功。用于卫气失固的自汗,常与牡蛎、麻黄根同用,如牡蛎散;若自汗兼见恶风脉虚者,当与益气固表的白术和散风发表的防风同用,即玉屏风散。用于阳虚汗出不止兼见肢体倦怠者,则与附子、生姜同用;用于阴虚所致的盗汗,须与生地黄、黄柏等滋阴降火药同用,如当归六黄汤。

  黄芪的副作用

  三种肾虚

  慎用黄芪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的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热毒炽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黄芪食疗价值:

  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春秋采挖,除去须根、根头,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能]味甘,性微温。能补脾益气,补肺固表,利尿消肿。

  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

  [用途]用于脾胃气虚;脾气虚,中气下陷,脏器下垂(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肺气虚弱,咳喘短气;气虚自汗,易于感冒;气虚水肿,小便不利;气血不足,贫血萎黄,或肢体麻木,或疮疡、创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365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