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健康养生知识>

秋冬季节养生汤粥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炎炎夏日过去了,进入了秋高气爽的季节,但是秋天相对而言比较干燥,早晚温差也较大,如果不注意保健养生,也可能会成为“多事之秋”,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秋冬季节方面的养生汤粥,供大家参考。

  秋季养生药膳汤粥

  1.芡实粉粥

  中医认为,突实性味甘、湿、平,入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之功,本品甘能补脾,灌能止泄,故对肾虚遗精,脾虚泄泻甚效。《日用本草》言其“止烦渴,治泻铜,止白油”。<本草从新》言其“补睥固肾,助气粗精”。(本草求真》言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使泄泻腹痛可治……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补本有过于矣实,而突实之粗更有胜山药,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煮为粥糊服食,诚如《本草纲目〉所言:“芡实粉粥:固精气,明耳目”,是一昧平补良方,非常适合秋季食用。

  材料

  芡实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将芡实择净,研为细末,加冷水适量调匀;

  2.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芡实粉;

  3.煮至粥糊服食,每日1次。

  功效

  本品具有固肾湿精,补脾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肾虚遗精,小便频数脾虚泄泻,日久不止等。尤其适宜中老年人秋季食用。.

  温馨提醒

  本品性味平和,适宜除婴儿外的所有人群。

  2.蜂蜜柚子茶

  《本草纲目》记载:“蜂蜜有五功: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现代医学也证明,蜂蜜对神经农弱、髙血压、冠状动脉硬化、肺病等,均有疗效。在秋天经常服用蜂蜜,不仅有利于这些疾病的康复,面且还可以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防止秋燥对于人体的伤害,从而使人健康长寿。柚子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饮食,去肠胃中恶气,解酒毒,治饮酒人口气,不思食口淡,化爽止咳”。

  材料

  柚子500克(连皮带甎),白糖100克,蜂蜜:250克(最好是选择洋槐花蜜等香味较淡的蜜类,不推荐用桂花蜜)。

  做法

  1.将柚子在热水中浸泡5分钟左右,并洗净擦干;

  2.用刀将最外面那层黄绿色的皮薄薄的刮下来;

  3.将柚子皮切成细丝,越细越好,然后放点盐腌一下;

  4.将果肉剥出,去除核及薄皮,用勺于捣碎;

  5.将柚子皮、果肉和冰糖放人干净的锅中,加一碗水同煮,用大火煮到开锅时,改为小火,熬至黏稠,柚皮金黄透亮即可;

  6.待黏稠的柚子汤汁冷却一下,放入蜂蜜搅拌均匀,装入准备好的空瓶中,放冰箱冷藏一周左右就可以了。冷藏放置的时间越长,口感就越好。

  功效

  本品具有淸热降火,润肠防燥的功效。非常适宜秋季饮用。

  温馨提醒

  脾虚泄泻的人不宜饮用。

  3.凉拌莴笋叶

  中医认为,莴笋性味苦、甘、凉,入大肠、脾、胃经,有清热利尿,通脉下乳之功。《本草纲目》言其“下乳汁,通小便”。《本草纲目拾遗》言其“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莴笋肉质细嫩,生吃热炒均相宜。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还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髙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莴笋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参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参与骨骼的生长。莴笋中的含碘量髙,这对人体的基础代谢和体格发育,会产生有利影响。此外,秋季爱患咳嗽的人,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

  材料

  莴笋叶200克,芝麻酱、熟花生米、盐适量。

  做法

  1.莴笋叶洗净后,放入烧开的水中烫片刻后捞出,切成段;

  2.芝麻酱倒入碗中,倒人一些凉开水,彻底搅拌均勻,使水与麻酱完全融合,调人盐调匀;

  3.熟花生米去皮,切碎一些;

  4.将调好的麻酱浇在莴笋叶上,再撒些花生碎即可。

  功效

  本品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适宜秋季食用。

  温馨提醒

  莴笋中的某种物质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古书记栽莴苣多食使人目糊,停食数天V则能自行恢复,故视力期者不宜多食,有眼疾特别是夜盲症的人也应少食。

  4.栗子莲藕汤

  在众多的滋补品当中,藕是老年人补养脾胃的首选。有民谚称“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这样赞美莲藕:“夫藕生于卑污,而洁白自若。质柔而穿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瑰,丝纶内隐。生于嫩翦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在中医的眼里,莲藕全身都是宝,根、叶、花、果都可人药。用莲藕能够消故食、止腹泻、开胃口、淸湿热,是老弱病残、体虚多病者的上好滋补之品。

  材料

  莲藕750克,栗子20个,葡萄干1/3杯。

  做法

  1.将莲藕表面洗净,皮用刀背刮去薄膜后,切0.5公分的片状,藹节须切除;

  2.栗子去壳、去膜后备用;

  3.将莲藕、栗子与水入煲,放到炉火上加热至沸后,改中火煲40分钟;

  4.加人葡萄干,再煲5分钟,加人调料即可<喜甜的可放糖,或者加入盐来调味)。

  功效

  本品具有清热凉血,健脾开薄的功效,适宜秋季食用。

  温馨提醒

  藕性偏凉,产妇不宜过早食用。

  脾胃消化功能低下、大便溏泄者不宜生吃。

  烹调小助手

  煮藕时忌用铁器,以免引致食物发黑。

  选料储存

  食用莲藕要挑选外皮呈黄褐色、肉肥厚而白的。

  5.玉米粥

  中医认为,玉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健脾和胃,利水通淋,益肺宁心之功,《本草纲目》言其“调中开胃”。《本草推陈》言其“为健胃剂。煎服亦有利尿之功”。煮粥服食,健脾开胃,对老年人脾胃亏虚,胃纳不佳,久病、重病之后,脾胃虚弱,纳食不香者甚宜。从营养角度看,玉米所含蛋白质并不多,但有丰富的糖类、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以及可以舒张血管、防治商血压、淸除自由基和延缓衰老的镁、钙和胡萝卜素。而合理食用却有益健康。因此,秋季健康饮食宜选吃玉米。金秋財节,每天啃一个鲜玉米棒是不错的选择,或将玉米与大米二起熬粥都不错。

  材料

  玉米、大米各50克。.

  做法

  1.先将玉米择净,捣碎;

  2.与大米同放入锅内,加淸水适量煮粥;

  3.或将玉米磨粉,待粥沸后调入玉米粉,煮至粥成服食。

  功效

  本品具有调中开胃,利湿通淋的功效。适用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水肿尿少,小便淋涩尿路结石,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尤其适宜秋季食用。

  温馨提醒

  玉米发霉后能产生致癌物质,所以发霉玉米絶对不能食用。

  烹调小助手

  煮玉米不要把玉米煮开花,只要煮熟就好,这样不仅保留了玉米本身的维生索,口感也很好。
看过“秋冬季节养生汤粥”的人还看了:

1.秋冬季节养生汤

2.冬季养生汤谱

3.冬季养生汤粥

4.春夏秋冬养生汤怎么养生

5.秋冬季节养生菜谱

6.养生汤粥食谱

7.春季养生汤粥及其做法

121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