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健康养生知识>

秋冬交替如何养生

时间: 冠墩784 分享

  秋季天高气爽,草木凋零,大地气象明朗;冬季万物闭藏,天气干燥,气温低,西北风肃杀,属凉燥。因此,秋冬季的养生是以适应秋冬季气候变化为主。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秋冬交替应该如何养生,供大家参考。

  秋冬交替应该如何养生

  1、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气温变化较大,不要贪凉,夜温低要盖好被褥,以免受凉,日间衣着不宜过厚,以不着凉为度。适当少穿点,适当冻一下,利于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冬季注意衣着保暖,室内温暖,预防寒冷侵袭,尤其注重足的保暖;但忌暴暖、过度烘烤。外出时注意手、足、头面部防寒保温,预防冻疮。

  2、环境舒适: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室温保持在22-28摄氏度之间,湿度在50%-60%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室内燃煤取暖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3、睡眠充足:秋季应早睡早起,冬季早睡迟起。一般8-9小时睡眠,老人可以适当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坚持午睡1小时;但睡眠不宜过多。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忌蒙头入睡,应开小气窗通风。

  4、皮肤保养:保持皮肤滋润,科学洗浴;秋初湿热并重,注意皮肤清洁防止感染,秋冬季气候干燥气温低,忌洗浴过勤、水过烫、揉搓过重,忌浴液碱性太强,否则皮肤更为干燥,易发痒、皲裂。浴后可涂擦甘油、止痒霜、润肤露等,以保持皮肤湿润,防止皮肤干燥、脱屑。

  秋冬交替养生原则

  以心为主。清代兰陵堂《格言》有云:“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却病法。”这里强调养心是养生的根本。现代养生理论也认为:心宽则体胖,心静则身健,心平则气顺,心正则行端。善于调整情绪,使自己总是持有乐观愉快的心态,是养心保健的最好方法。人们应该学会在快节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纷乱的事件中保持平衡的心态,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目标,并适时留有余地。无论每天工作多么繁忙,都应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让绷紧的神经尽量松弛下来。

  以和为贵。心和方能做到万物萧条心宁静。入秋之后,万物萧条,易引起悲秋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显得尤为重要;天和方能做到强身健体又防病。寒露后,秋冬转换季节,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此时,循序渐进地经受“秋冻”,加强御寒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食和方能做到秋燥气干津亦盛。秋燥是秋冬转换季节的重要气候特征,易引发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因此,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方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和谐,达到滋补身体之功效。

  知“足”常乐。“养树护根,养人护脚”,养好脚,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睡前洗脚,胜吃补药。热水洗脚对脚掌是一种良性刺激,能够活跃末梢神经,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保持双脚的柔软。另外,人的五脏六腑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洗完脚后经常进行脚部按摩,使涌泉、太冲、隐白、昆仑等诸多穴位受到热力刺激,就会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养生功效。

  食之有 “理”。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寒冷,饮食宜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可多食些梨、西红柿、柑桔、葡萄、大枣、萝卜、芝麻、莲子、银耳、蜂蜜、红豆等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蔬菜、水果。另外,要注意补充水份,每日不少于2000毫升~3000毫升。进入冬天,为增加御寒能力,日常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含糖和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但要注意秋冬时节食欲增加、饮食过量、运动减少、热能消耗量少而容易导致肥胖,需要多食低热量食品。同时注意不要过量进补,以免加害身体。

  动之有“度”。秋冬交替之际,天高气爽,温度适宜,此时进行适当锻炼有利于舒展筋骨,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和机体免疫力。如果盲目锻炼,不仅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相反会使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早上起床后,别立即到户外去活动,要给身体适应温度变化的时间。运动后要多喝开水,多吃水果、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运动强度要适中,运动量应循序渐进。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效果好的标准。饱饭后不宜运动。
看过“秋冬交替如何养生”的人还看了:

1.秋冬交替 如何养生

2.冬春交替如何养生

3.秋冬健康养生知识

4.秋冬养生保健

5.秋冬进补养生

6.秋冬季养生保健知识

7.秋冬季节怎么养生

12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