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用药知识>

补血补气的药材

时间: 立文804 分享

  补血补气药材 都有哪些呢?不急,下面有准备精心为你准备的补血补气药材 ,就让小编带你一一讲解吧!

  补血补气的药材

  1.人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肺、脾、心经。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增智。 【应用】 (1)元气虚脱证。本品为拯危救脱的要药。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致元气虚极欲脱,脉微欲绝的危重证候。可单用本品大量浓煎服。如独参汤。 若见四肢逆冷、阳气衰微者,可配附子以益气回阳,如参附汤。若汗多口渴、气阴两伤者,可配麦冬、五味子以益气敛阴,即生脉散。 (2)肺脾心肾气虚证。为补肺的要药,也为补脾要药。 用于肺气虚弱的短气喘促,懒言声微,脉虚自汗等,常与黄芪、五味子等同用; 用于脾气不足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常配白术、茯苓、甘草等同用,如四君子汤; 用于气血亏虚的心悸,失眠,健忘等证,常配当归、酸枣仁等同用;补益肾气,不仅用于肾不纳气的短气虚喘,还可用于肾虚阳痿。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本品既能补气,又能生津。 热病气津两伤者,常配石膏、知母等同用;消渴常配天花粉、生地黄等同用。 此外,与解表药、攻下药等祛邪药配伍,有扶正祛邪之效。 【用法用量】煎服,3—1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兑服。野山参研末吞服,每次2g,日服2次。 【使用注意】反藜芦。畏五灵脂。恶皂荚。 服药后不宜吃萝卜或喝茶,以免影响药效。 热证、实证忌用。

  2.西洋参 【功效】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主治病证】气阴两伤证;肺气虚及肺阴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 【用法用量】另煎兑服,3~6g。 【使用注意】据《药典》记载,不宜与藜芦同用。

  3.党参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 【应用】 (1)脾肺气虚证。主归脾肺二经,以补脾肺气为主要作用。 用于中气不足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等,常与黄芪、白术等同用; 用于肺气亏虚的咳嗽气促,语声低弱等,可与蛤蚧、五味子等同用。 (2)气血两虚证。本品补气,又能补血。常配伍黄芪、当归、白术、熟地等。 (3)气津两伤证。本品有补气生津的作用。证见气短口渴,及气血取亏等,常配伍麦冬、五味子等生津药同用。 此外,可与

  解表药或攻里药同用,用于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以扶正祛邪。

  【比较】人参与党参,二药均能补脾气、补肺气、益气生津、益气生血和扶正祛邪,常用于肺、脾气虚证,气津两伤证,以及正虚邪实病证。 人参补气力强,并能大补元气,可用治气虚欲脱的危重病证,还能安神益智、益气壮阳,可治气血不足的心神不安以及阳痿证等; 党参补气力弱,但能养血,可用于血虚证等。

  4.太子参 【功效】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主治病证】脾肺气阴两虚证。既能

  补脾肺之气,又能养阴生津,其性略偏寒凉,属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 脾虚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虚咳嗽,津亏口渴等。

  5.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 【应用】 (1)脾气虚证。本品甘温,为补中益气的要药。 脾胃气虚,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可配白术、党参等; 中气下陷,久泻脱肛,内脏下垂,常配人参、升麻、柴胡等,如补中益气汤。 (2)肺气虚证。入肺又能补益肺气。肺虚喘咳,常与紫菀、五味子同用。 (3)气虚自汗。表虚自汗常与白术、防风同用,如玉屏风散。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疮疡难溃配穿山甲、皂角刺等排脓药;溃久难敛配人参、当归、肉桂等,如十全大补汤。 此外,本品尚有补气行滞,补气摄血,补气生津作用,还可用于因气虚所致的血虚出血、消渴、中风后遗症、痹痛麻木等病证。 【用法用量】煎服,9~30g。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使用注意】凡表实邪盛、内有积滞、阴虚阳亢、疮疡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均不宜用。 【比较】人参与黄芪,二药均为补气要药,同用可增强补气之效。 人参能大补元气,复脉固脱,并能补心、脾、肺气,以及能安神增智,为治内伤气虚第一要药; 黄芪则以补脾、肺之气为主,并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尿消肿等作用,可用于相应气虚的多种病证。

  6.白术 【性味归经】甘、苦,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 【应用】 (1)脾气虚证。本品为补气健脾要药。被前人誉之为“脾脏补气健脾第一要药”。 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脘腹胀满,肢软神疲等证,常与人参、茯苓等同用,如四君子;脾虚水停而为痰饮,常配桂枝、茯苓等,如苓桂术甘汤;治水肿,小便不利,常配茯苓、泽泻等,如四苓汤。 (2)气虚自汗。善治脾虚气弱,卫外不固,表虚自汗。 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而汗多,常配黄芪、防风等,如玉屏风散。 (3)脾虚胎动不安。常与砂仁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作用。 燥湿利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偏温燥,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 【比较】 (1)黄芪与白术,二药均能补气、利水、止汗。 黄芪补脾肺之气,补中气而升阳,治疗中气不足、气虚下陷诸证,利水,气固表之力强于白术。黄芪还能补气托毒,补气生血,补气通络; 白术主要补脾气;长于治疗脾虚失运、水湿痰饮内停诸证;补气燥湿;补气安胎等。 (2)白术与苍术,二药均能健脾燥湿,可治脾失健运,湿浊中阻证。 白术能补气健脾,并能固表止汗,益气安胎,可用治气虚自汗、气虚胎动不安等; 苍术则燥湿力强,尤宜于湿盛不虚者,以及还能祛风湿,发汗解表,明目,可治风湿痹痛、外感风寒湿表证,以及夜盲症等。

  7.山药 【功效】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主治病证】脾虚证;肺虚证;肾虚证;消渴气阴两虚证。

  8.白扁豆

  【功效】补脾和中,化湿。

  9.甘草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应用】 (1)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有补益心气,益气复脉。配伍人参、阿胶、桂枝等,炙甘草汤。 (2)脾气虚证。入中焦,有补益脾气的作用。配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 (3)咳喘。本品能止咳,兼能祛痰,略具平喘。可因寒热虚实不同,分别配伍用药。 (4)脘腹、四肢挛急疼痛。常配伍桂枝、白芍、饴糖等,如小建中汤。 (5)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本品长于解毒。 治疗咽喉肿痛可配伍桔梗,如桔梗汤;治疗痛肿疮毒,可配伍银花、蒲公英。 (6)调和药性。用于药性峻猛的方剂中,能缓和烈性或减轻毒副作用,又可调和脾胃。 【用法用量】煎服,1.5~9g。生用性微寒,可清热解毒;蜜炙药性微温,并可增强补益心脾之气和润肺止咳作用。

  【使用注意】不宜与京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本品有助湿壅气之弊,湿盛胀满、水肿者不宜用。大剂量久服可致水钠潴留,引起浮肿。

  常用补气血的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

  【药方组成】:黄芪(炙)、党参、白术(炒)、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甘草(蜜炙)。

  【方解】:本方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证而设。方中黄芪甘温,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主药;辅以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黄芪以益气补中;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和营,用少量升麻、柴胡,助主药以升提下陷之阳气。诸药合用,则脾胃强健,中气充足,劳倦得之,寒热自除,气陷自举。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浓缩养荣丸

  【药方组成】党参、白术(炒)、甘草(蜜炙)、茯苓、当归、白芍、黄芪(蜜炙)、熟地黄、肉桂、陈皮、远志、五味子、生姜、大枣(去核)。

  【方解】:该方由14味药组成。该方用于劳积虚损,心脾不足,气血两亏,症见形瘦神疲,食少便溏,呼吸少气,行动喘息,心虚惊悸,咽干唇燥及病后虚弱。方以党参补脾益气,熟地大补阴血为君药。黄芪、白术、大枣、茯苓助人参补脾益气且祛湿;当归、白芍助熟地补血养心肝;共为臣药。肉桂补火助 阳,温暖脾肾;陈皮理气行滞,使补而不滞;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渴;远志宁心安神;共为佐药。甘草益气调药为使。全方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健脾安神。用于脾肺虚损,气血不足,食欲不振,惊悸盗汗,健忘。

  【规格】每10丸重2.5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丸,一日3次。

  玉屏风散

  【药物组成】防风,黄芪,白术。

  【功效主治】补脾实卫,益气固表止汗。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药物解释】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气虚感冒的专方,被称为中药免疫调节剂,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气虚质的人。此外,它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归芍地黄丸

  【成份】当归、白芍(酒炒)、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能主治】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

  【药物说明】归芍地黄丸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的方剂,滋补肝肾之阴,配以当归养血和血,活血调经;白芍补血柔肝,诸药配伍既能补肾阴,又能益精血,对于肝肾不足、阴亏血虚所致之疾患极为适宜。

  阿胶补血膏

  【症状】用于久病体弱,血亏目昏,虚痨咳嗽。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每次20毫升;每日早晚各一次,温开水冲服。

  【方剂配方】可自制常服,配方:阿胶半斤、黑芝麻1斤、核桃仁1斤、红枣半斤、蜂蜜半斤、黄酒2斤。这是补血的基本方,可随症加减:糖尿病人可去掉蜂蜜或减半,也可改用枸杞子2两;便秘严重者可多加入3两蜂蜜;气虚严重,四肢怕冷不温者,可加入3两桂圆;失眠多梦者可加入2两酸枣仁(粉碎)。

  【方剂制法】 1、阿胶连着包装敲成小块,用食品粉碎机打成粉状;2、黑芝麻炒香后,也用食品粉碎机粉碎;3、核桃仁炒后,食品粉碎机粉碎(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出油);4、红枣洗净、去核,绞碎;5、将上述四种食品混合,加入蜂蜜,再倒入2斤黄酒搅拌均匀,盖好盖子;放入锅中隔水蒸,开锅后10分钟,改作小火蒸1个半小时,完全蒸透即可。

  十全大补丸

  茯苓、炙甘草、当归1、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炙黄芪、肉桂。

  【功能与主治】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八珍丸

  【组成】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

  【功能主治】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十大补血补气食物

  一、黑芝麻

  有一个最简单的秘诀,黑色和红色的食物多有补血的功效。黑色的食物入肾,有助于肾藏精纳气。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因此,血的根本也在于肾。至于红色食物补血,理论则源于“以形补形,以色补色”。

  芝麻入肝、肾、肺、脾经,有补血明目、生精通乳、益肝养发的功效。食用芝麻,可以促进肾生血、肝藏血和脾统血的功能。

  二、红枣

  养胃健脾、补血安神;又能滋润心肺、调和营卫、促生津液、通关开窍、助益十二经络。对于贫血、面白、气血不正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三、猪肝

  患有血虚症或者缺铁性贫血的人平时可以多吃点猪肝炒菠菜。

  四、藕

  藕性温和,鲜藕止血,熟藕补血。莲藕,生吃可以清热凉血,止血散瘀,熟吃可以健脾胃,养血。有口鼻出血的病人,可以紧急服用新鲜的生藕汁,有迅速止血的作用。女性多吃莲藕有好处,但月经来潮期间和素有体寒痛经者不宜生吃莲藕。糖尿病人不宜熟吃莲藕或藕粉。

  五、胡萝卜

  入脾胃经和肺经,是补血和改善肾虚的上好食物。补血养肝、健脾化滞、补中下气,尤其能改善肝血亏虚引起的视力下降、眼盲症等病症。对于脾虚食滞引起的消化不良和呃逆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六、桂圆肉

  益心脾、补血气。对气虚不足、心血亏虚、心悸失眠有疗效。如果是心脾气血双亏,面色无华,疲乏无力,没有食欲,大便发溏,可以用桂圆和红枣一起煮粥来补益。如果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容易感到恐惧,这是心血不足的表现,可以自制桂圆膏吃:桂圆肉500克,白糖500克,桂圆肉捣烂,和白糖搅匀,隔水蒸熟成膏状,早晚一小勺用温开水送服。

  七、黑豆

  助益肾生髓化血,也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肾虚、血虚者多吃有益。经常食用可防老抗衰、增强活力。

  八、黑木耳

  养阴补血、润肺明目。

  九、乌鸡

  养阴退虚热。乌鸡汤甘温、补虚损,养阴血,大补气血,对阳虚、气血两亏者宜之。也不能吃太多了,一个月最多两次。容易上火者不能长期服用。

  十、红糖

  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缓中止痛、活血化瘀。红糖性温,适合怕冷、体质虚寒的人食用。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痛和糖尿病人不不宜食用。


看过“补血补气的药材”的人还看了:

1.补气补血的药材有哪些

2.常用补气血的中成药

3.女人补气补血的中药材都有哪些

4.补气补血的药材

5.补气补血的中药方

126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