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 对教育孩子中西方的想法对比

对教育孩子中西方的想法对比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对教育孩子中西方的想法对比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比较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比较

  “真笨!”“没出息!”“丢人!” VS “如果你这样做会更完美。”

  小孩子是一种很脆弱的生物,他们会因为父母的一句表扬心花怒放,也会因为父母的批评而放弃自我。有很多朋友跟我抱怨父母总是夸赞“别人家的孩子”,当取得了一点小成绩,想获得父母的认可,还是被批得一无是处,这种心情比被领导痛骂一百次还要难过。

  他们会想:“连最亲最近的爸爸妈妈都不相信我,谁还会信任我?”

  良好的亲子关系,从来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公平对话基础上的,别让你居高临下的姿态,把孩子从你身边越推越远。

  “要想成功,就要坚持不懈地练习、练习再练习。” VS 鼓励孩子自由发展,找到自己真正的天赋所在。

  中国人崇尚勤奋,但有些时候,勤奋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工作效率低下且质量不高。中国妈妈从不甘心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人说学弹钢琴好,孩子们就去学弹钢琴;有人说跳舞好,女孩们就都去学跳舞,趋之若鹜且投资巨大。很少有家长思考过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适合什么。

  另外,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

  相反,西方人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期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也比较淡薄,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帮助孩子找到真正的热爱。

  小时候,孩子们常说:妈,我渴了。妈,我饿了。妈,我衣服呢?妈,买好吃的了吗?而跟爸爸永远就一句话:爸,我妈呢? VS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担任总统期间,他从来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

  在国外,我们经常看到独自带娃的白人老爸,最好的例子就是“女儿奴”贝克汉姆。而中国爸爸在家可能抱十分钟就不知所措了,不信就不妨对比一下《爸爸去哪儿》和《妈妈是超人》里的明星爸妈们。咪蒙也在其公众号里发了一篇类似的文章《你兼顾事业和家庭,谁来兼顾你?》用血淋淋的例子诉说了在中国只有“全职妈妈”这一词,却没有“全职爸爸”。

  母亲帮助孩子形成丰富健全的情感世界,父亲则促进孩子社会能力的发展。父亲不缺席,男孩才能更像男孩,女孩才能更像女孩。

  西方家长在教育价值观、能力培养和创造性激发这些方面都值得我国家长认真研究学习。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只有互相借鉴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1.给孩子提供一个被接纳、尊重的气氛

  这样孩子的精神才能放轻松,在愉悦感中学习。最新的大脑研究表明,人在有乐趣、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能力是最高的。

  2.了解孩子为什么即使抄作业也会抄错

  在抄作业的过程中,孩子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导致他容易抄错?有些孩子在抄写英文字母p时,容易抄成q,这在有阅读障碍的孩子中比较常见,是脑部生理因素造成的。然而,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很容易被父母断定为是态度不认真,“抄都要抄错”。

  3.听孩子说话,做优秀的陪伴观察者

  很多父母说到底,其实只是想要孩子听自己的话,想要说服孩子。当爸妈没有“想听孩子说话”的心态时,就会很难听到孩子的心声。真正做好陪伴观察者,才可能赢来孩子的敞开心扉。

  “用大人的思维和孩子谈话,只能达到反效果。”

  曾经有一位妈妈很困惑,她告诉我,自己的孩子3岁。她本人非常善于讲道理。当孩子犯错以后,她不准孩子乱动,然后起码要讲上半个小时的道理:“你刚才那样是错的,做人不能这样……你应该……”但是,3岁的孩子很惊恐地听妈妈训完话以后,居然开始撞墙。

  3岁孩子的内心一定是非常愤怒的,但他却不会表达出自己的情绪,也不敢跟妈妈说“我不要听”。他的妈妈不知道,3岁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听懂她训话的程度。如果用大人的思维去和孩子谈话,只能达到反效果。

  父母教育孩子的技巧

  1.了解孩子大致的发展

  不同年龄段孩子最主要的发展任务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引导孩子比较合适?如果父母愿意学习一点心理学的知识,他会更了解自己的孩子。

  2.学习亲子沟通的技巧

  当父母将“听孩子说话”的心态预备好之后,还需要学习亲子之间的沟通技巧。比如用聆听、同理心和正确的问话等。

  “孩子不可能永远都很乖。”

  我家老二在两三岁时是我们最头痛的时候,他经常把桌子上的东西都弄到地上,常常打破东西。看电视的时间超过了规定,还一直赖在电视面前不肯走。两三岁,正是“猫狗都嫌”的年龄,也正是孩子探索、叛逆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阻止他,训斥他,甚至打他,会令孩子感到羞愧:“我是错的,我不乖。”

  我认为,孩子是“最好的资讯收集者,却是最差的诠释者”。接受了妈妈的训斥,如果他只是知道自己错了,而不知道为什么,是会损伤他的自我认知的。

  父母教育孩子的建议

  虽然对这个年龄的孩子讲道理没有用,但也有方法。比如孩子非要看电视,我们可以怎么办?

  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定好规则

  比如每次看电视不能超过30分钟。

  给孩子预备心情的时间

  时间快到时提醒孩子:“还有5分钟哦,5分钟到了我就要关电视了。”这是给孩子预备心情的时间,这样孩子的情绪就不会太波动。如果妈妈直接说:“不准看了!”然后啪地把电视关掉,孩子的情绪没有办法立即恢复,那可能就会出现不愉快。

  带孩子去别的地方

  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到了,妈妈可以先发出命令:“不要再看电视喽!”通常孩子不会听,还会继续看电视,这时妈妈要走到电视前,温柔地牵起孩子的手:“不要再看电视啦!”然后边讲边牵着他去别的地方。

  小贴士:当孩子表现得“很冲”的时候,正是他们内心脆弱、需要关爱的时候,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自己没有平稳的情绪,就很难再去安抚孩子。孩子一定是有原因才会烦躁的,而这个原因需要我们去寻找。

  “爱和陪伴,是建立关系的基石,也是顺畅沟通的奥秘。”

  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孩子放学回家,热切地跑向妈妈:“妈妈!”妈妈搂过孩子,高兴地问:“宝贝,今天在学校数学考多少分啊?”“70分……”妈妈一听,把孩子推开,严厉地问:“怎么只考了这么点分数?昨晚不是帮你复习了很久吗?”

  这样的对话会让孩子误解为:“我考好妈妈才爱我,我考不好妈妈就不爱我了。所以我一定要表现好,不然我就没有被爱的价值了。”孩子感受到的爱就成了有条件的爱。

  我们要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除此之外,还需要留出时间陪伴孩子,这些都是建立亲子关系的坚实基石。而有了基石的亲子关系,正是顺畅沟通的奥秘。

  对于上班族妈妈,平时工作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每天大概只有一两个小时,如何高效利用这仅有的时间呢?

  每天尽可能地陪伴孩子,用心地经营亲子关系。比如每星期计划一次长时间的特别约会:带孩子去一个地方,谈一些话题,一起做些什么;每天在睡前保证留出时间与孩子聊天、读故事。如果妈妈每天坚持这样做,并持续一年,用心经营的亲子关系一定优于前一年。

3676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