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的感受和好方法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常都会有很多感受和感悟以及好的教育方法,一起去看看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感受和好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的感受

  我儿子从小到大有一个让我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不爱吃饭,记得小时候喂饭时,一喂一扭头,经常是这样不吃,换那样,那样也不吃,后来就是当他看动画片看得入神的时候,趁他不注意,就喂进去一口。记得他四岁的时候,因为吃饭的事情,我气得把他的小手都打肿了。总以为大点了能好点,但是也没好哪去,肉不吃,火锅不吃,海鲜不吃,饭店的饭不好吃,别人家的饭不好吃,煮鸡蛋不吃,鸡蛋糕不吃,煎鸡蛋还得吃煎的“糊把烂啃稀碎”的,我家原来那个锅总粘,所以扔掉了,新买的不粘锅,煎不出来糊把的,那人家就不吃。我们去吃自助餐,他只吃点炒面和炒饭,做这个不吃,做那个不吃,问他想吃啥,人家的答复是这样滴:“随便!”……

  你能理解吧,就是个特挑食的小孩,所以我也就给他下了这样的定义,这就是个“不爱吃饭的小孩”,平时和其他家长交流时,我也总把这件事挂在嘴边,有时也当着孩子的面说,这样时间长了,我就发现他就特别抵触我说这个事,经常和我生气。

  几次以后,我也慢慢地想了这个问题,我这样总是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边,一点好作用也没起到,反而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妈妈经常在外人面前数落我的缺点,那我也接受不了,何况孩子慢慢地在长大,也有自尊心了,当然不希望妈妈这样做。

  还有我儿子比较敏感,小心思多,还爱哭鼻子,是个不太好管的小孩,所以我也经常给孩子下这样的定义,总之就是老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潜意识里认为他就不能改了,总这样了,所以自己也很担心很焦躁。

  读到这里,大家也想想自己,我们是不是都在不自觉地给孩子下各种定义,比如“我儿子可能磨蹭了”,“我儿子就是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我儿子总爱撒谎,以后可怎么得了”,”我儿子就是多动,总撩闲”,“我儿子一天就知道玩游戏,看动画片”……

  记得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两个小孩在唠嗑,一个小孩说“大人们总批评我们挑食,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挑食吗?因为他们买的都是自己爱吃的!”

  看看多么公平公正客观的评论,其实,我们大人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人无完人嘛。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头脑层面上接受孩子是可以有缺点的,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孩子,心智都没有成熟,还因为是人就会有缺点,这是很正常的。所以不要整天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边,去评判去磨叽,因为没有人会愿意这样被人数落,想想父母对我们的唠叨,我们是不是经常也会觉得很烦。

  其次,我想让你在灵性层面上了解,当我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创造宁静和谐与平静时,我们将发现它们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当孩子进入你所在的环境,他就会思考并接受你所发出的思想振频。

  这就是为什么信念源源不断地从家长传递给孩子是如此的容易,孩子透过振频接收到你的恐惧,你的信念,甚至于你不需要说出一个字,孩子就会感受到你的情绪,你的心念。

  你给孩子下的定义,你整天挂在嘴边的话语,甚至你对他的担心都是对孩子的诅咒,孩子是最忠诚于父母的,你头脑中的一切他都会一一去实现,当你担心他在与别人交往中软弱退缩时,他一定会退缩;当你担心他入学会不适应时,他一定会不适应;当你担心他因为天气变化而生病时,他也接收到了你的信号,大多会生病给你看,你心中所有的念头,孩子都会帮你一一实现。

  记得我儿子小的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所以我给孩子下的定义就是“我儿子身体不好,每次到了流感期,都会被传染”,每次别的孩子一有病,我就担心他也生病,而结果也真的是我“心想事成”了,孩子果然不久就生病了。了解了这些以后,我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念头,每当不好的念头浮现时,就有意识地觉察到,转而用祝福和爱的力量去替代。上学期,无论儿子班级里有多少孩子因为感冒肺炎病倒,我都丝毫没有担心恐惧,所以儿子也一直健健康康地没生病。

  比如,当你看到孩子的作业写了三分之一,就跑去玩的时候,以前你会说:“你又去玩了,不好好写作业,你能不能不磨蹭!”现在你可以这样说“儿子,你写的好快啊,这么快就写了三分之一,累了就歇一会,妈妈相信你一会肯定能更快更好地把作业独立完成,我去做饭了,你加油哦,看好你,嘿嘿嘿!”再朝他做个鬼脸,这样轻松愉快的教育孩子是一定能够接到到你的正能量好心情的。

  同样是你的念头,当你不给孩子下反面的定义,而是带着对他所有的信任和祝福来面对他时,他也一定不会辜负于你,变得越来越好。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有灵性的神奇存在,所以在每一日如流水般的生活中,就让我们看到孩子的优点,把他们的优点挂在嘴边,带着爱与祝福,与孩子同处当下。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1.笑口常开

  开怀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2.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3.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让孩子身体健康、情绪稳定。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4.激发孩子内在的艺术天份

  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抒发他内心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5.常常拥抱

  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6.用心聆听

  用心聆听,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7.放弃完美主义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不是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11.教导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搞清楚他的问题。

  (2)鼓励他自己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帮助他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普天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可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为此,我请教过孩子的老师和其他家长,也买过这方面的书籍、光盘,经过长期的学习、摸索与总结,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在我的孩子身上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在这里,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浅看法,与孩子家长们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为我们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科学、快乐的成长空间。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长幼之间的关爱和互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不能把工作中的烦恼和不愉快带进家中,带给孩子。不要随意向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聪明、活泼,孩子在成长,我们家长也必须得不断的学习成长,汲取崭新的事物和知识。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 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我女儿今年七岁,刚上二年级。有一次,先生问女儿:“凡凡,你长大后,希望做什么样的工作呢?”当时我也在场,我对这个谜底充满了期待。只见女儿作了片刻思考,大眼睛骨碌一转,以极快的语速和轻松的神情回答道:“在家炒股。”那一刹那,我懵了!我是个自由职业者,时间比较自由灵活,经常在电脑前看股票。她一定是觉得坐在电脑前炒股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进而把它选作自己将来理想的职业。从那时起,我开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紧接着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增减与调整。争取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看股票、不玩游戏、不网聊,不给孩子带来任何不良影响。

  这样一来,我的空余时间也就多了起来,我开始尝试做些各种各样的小点心。现在,绝大多数中式点心对我来说都不是难题,自夸一下啊,手艺还不错,呵呵。最近,我还学会了做生日蛋糕。我自己多掌握了一门技能,孩子也很喜欢观看我制作点心的过程,有时还一起帮忙做,加上她自己的创意,我们彼此都开心,吃起来也就更有一番味道了。由此可见,平时,我们家长的所作所为,孩子们都在看着,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我们应该用良好的环境和榜样去影响、熏陶孩子。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孩子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参与其中,获得体验与成功的快感,我们不妨给他适当地创造这种机会。我的孩子一岁多时,学会自己进食,两周岁时会自己穿简单的衣裤,在托儿所的表现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强,经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常都会有很多感受和感悟以及好的教育方法,一起去看看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感受和好方法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的感受

  我儿子从小到大有一个让我非常头疼的问题,就是不爱吃饭,记得小时候喂饭时,一喂一扭头,经常是这样不吃,换那样,那样也不吃,后来就是当他看动画片看得入神的时候,趁他不注意,就喂进去一口。记得他四岁的时候,因为吃饭的事情,我气得把他的小手都打肿了。总以为大点了能好点,但是也没好哪去,肉不吃,火锅不吃,海鲜不吃,饭店的饭不好吃,别人家的饭不好吃,煮鸡蛋不吃,鸡蛋糕不吃,煎鸡蛋还得吃煎的“糊把烂啃稀碎”的,我家原来那个锅总粘,所以扔掉了,新买的不粘锅,煎不出来糊把的,那人家就不吃。我们去吃自助餐,他只吃点炒面和炒饭,做这个不吃,做那个不吃,问他想吃啥,人家的答复是这样滴:“随便!”……

  你能理解吧,就是个特挑食的小孩,所以我也就给他下了这样的定义,这就是个“不爱吃饭的小孩”,平时和其他家长交流时,我也总把这件事挂在嘴边,有时也当着孩子的面说,这样时间长了,我就发现他就特别抵触我说这个事,经常和我生气。

  几次以后,我也慢慢地想了这个问题,我这样总是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边,一点好作用也没起到,反而引发孩子的逆反情绪,再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妈妈经常在外人面前数落我的缺点,那我也接受不了,何况孩子慢慢地在长大,也有自尊心了,当然不希望妈妈这样做。

  还有我儿子比较敏感,小心思多,还爱哭鼻子,是个不太好管的小孩,所以我也经常给孩子下这样的定义,总之就是老揪着孩子的缺点不放,潜意识里认为他就不能改了,总这样了,所以自己也很担心很焦躁。

  读到这里,大家也想想自己,我们是不是都在不自觉地给孩子下各种定义,比如“我儿子可能磨蹭了”,“我儿子就是不爱学习,不爱写作业”,“我儿子总爱撒谎,以后可怎么得了”,”我儿子就是多动,总撩闲”,“我儿子一天就知道玩游戏,看动画片”……

  记得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两个小孩在唠嗑,一个小孩说“大人们总批评我们挑食,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挑食吗?因为他们买的都是自己爱吃的!”

  看看多么公平公正客观的评论,其实,我们大人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人无完人嘛。所以我们首先要在头脑层面上接受孩子是可以有缺点的,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孩子,心智都没有成熟,还因为是人就会有缺点,这是很正常的。所以不要整天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边,去评判去磨叽,因为没有人会愿意这样被人数落,想想父母对我们的唠叨,我们是不是经常也会觉得很烦。

  其次,我想让你在灵性层面上了解,当我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创造宁静和谐与平静时,我们将发现它们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当孩子进入你所在的环境,他就会思考并接受你所发出的思想振频。

  这就是为什么信念源源不断地从家长传递给孩子是如此的容易,孩子透过振频接收到你的恐惧,你的信念,甚至于你不需要说出一个字,孩子就会感受到你的情绪,你的心念。

  你给孩子下的定义,你整天挂在嘴边的话语,甚至你对他的担心都是对孩子的诅咒,孩子是最忠诚于父母的,你头脑中的一切他都会一一去实现,当你担心他在与别人交往中软弱退缩时,他一定会退缩;当你担心他入学会不适应时,他一定会不适应;当你担心他因为天气变化而生病时,他也接收到了你的信号,大多会生病给你看,你心中所有的念头,孩子都会帮你一一实现。

  记得我儿子小的时候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所以我给孩子下的定义就是“我儿子身体不好,每次到了流感期,都会被传染”,每次别的孩子一有病,我就担心他也生病,而结果也真的是我“心想事成”了,孩子果然不久就生病了。了解了这些以后,我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念头,每当不好的念头浮现时,就有意识地觉察到,转而用祝福和爱的力量去替代。上学期,无论儿子班级里有多少孩子因为感冒肺炎病倒,我都丝毫没有担心恐惧,所以儿子也一直健健康康地没生病。

  比如,当你看到孩子的作业写了三分之一,就跑去玩的时候,以前你会说:“你又去玩了,不好好写作业,你能不能不磨蹭!”现在你可以这样说“儿子,你写的好快啊,这么快就写了三分之一,累了就歇一会,妈妈相信你一会肯定能更快更好地把作业独立完成,我去做饭了,你加油哦,看好你,嘿嘿嘿!”再朝他做个鬼脸,这样轻松愉快的教育孩子是一定能够接到到你的正能量好心情的。

  同样是你的念头,当你不给孩子下反面的定义,而是带着对他所有的信任和祝福来面对他时,他也一定不会辜负于你,变得越来越好。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有灵性的神奇存在,所以在每一日如流水般的生活中,就让我们看到孩子的优点,把他们的优点挂在嘴边,带着爱与祝福,与孩子同处当下。

  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1.笑口常开

  开怀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2.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3.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让孩子身体健康、情绪稳定。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4.激发孩子内在的艺术天份

  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抒发他内心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5.常常拥抱

  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6.用心聆听

  用心聆听,会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7.放弃完美主义

  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不是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11.教导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搞清楚他的问题。

  (2)鼓励他自己描述他的解决方式。

  (3)帮助他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

  (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普天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可作为父母,我们究竟要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呢?为此,我请教过孩子的老师和其他家长,也买过这方面的书籍、光盘,经过长期的学习、摸索与总结,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在我的孩子身上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在这里,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教育孩子的一些粗浅看法,与孩子家长们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父母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我们都知道,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为我们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应当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科学、快乐的成长空间。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长幼之间的关爱和互敬,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不能把工作中的烦恼和不愉快带进家中,带给孩子。不要随意向孩子承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更加聪明、活泼,孩子在成长,我们家长也必须得不断的学习成长,汲取崭新的事物和知识。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常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模仿身边的人或事物, 因此,家庭的生活环境、家长的榜样作用便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我女儿今年七岁,刚上二年级。有一次,先生问女儿:“凡凡,你长大后,希望做什么样的工作呢?”当时我也在场,我对这个谜底充满了期待。只见女儿作了片刻思考,大眼睛骨碌一转,以极快的语速和轻松的神情回答道:“在家炒股。”那一刹那,我懵了!我是个自由职业者,时间比较自由灵活,经常在电脑前看股票。她一定是觉得坐在电脑前炒股是轻松愉快的事情,进而把它选作自己将来理想的职业。从那时起,我开始重新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紧接着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增减与调整。争取做到:在孩子面前,不看股票、不玩游戏、不网聊,不给孩子带来任何不良影响。

  这样一来,我的空余时间也就多了起来,我开始尝试做些各种各样的小点心。现在,绝大多数中式点心对我来说都不是难题,自夸一下啊,手艺还不错,呵呵。最近,我还学会了做生日蛋糕。我自己多掌握了一门技能,孩子也很喜欢观看我制作点心的过程,有时还一起帮忙做,加上她自己的创意,我们彼此都开心,吃起来也就更有一番味道了。由此可见,平时,我们家长的所作所为,孩子们都在看着,同时也会影响孩子,我们应该用良好的环境和榜样去影响、熏陶孩子。

  二、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

  孩子与生俱来就对周围的生活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也渴望参与其中,获得体验与成功的快感,我们不妨给他适当地创造这种机会。我的孩子一岁多时,学会自己进食,两周岁时会自己穿简单的衣裤,在托儿所的表现比一般的孩子都要强,经$2老师的夸奖。虽然孩子一开始在做这些事情时,完成的并不好,但是我不断的给她尝试的机会,并加以鼓励,直至她成功。孩子从小和我分床睡,在她四周岁时,她说她是个大孩子了,提出要独自睡一个房间,当时我心里没底,但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头几个晚上,半夜里我总要起来看好几次,偶尔也会发现她把被子蹬掉,但是大多时候她都把自己裹得很严实。后来,我一般不会再特地起来查看她的被子了,完全相信她能把自己照顾好,我很放心。这也是她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了,经常会自豪地和小朋友们提起:她是单独睡一个房间的。

  我们平时可以让孩子洗一些小的东西,比如自己的饭碗、手帕之类的物品。洗不干净的时候,过后我们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们得肯定地表扬他们。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适当的鼓励和赞赏,可以强化良好的学习行为,防范不良行为的养成。俗话说“一句鼓励话,胜过百句骂。”确实,比起批评和指责,“鼓励”对于低龄孩子来说,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我们应该拿放大镜来发现孩子的良好习惯,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赞扬。

  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需要家长不断地督促和引导,还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直至良好的习惯形成。

  三、多和老师探讨,多和家长交流

  孩子在读书期间,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非常幸运,我女儿的启蒙老师是个教学经验丰富又负责的好老师,很受班级里的学生欢迎。平时放学后,我经常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把在家中的不良表现也诉之于老师,和老师探讨如何教导孩子克服不好的习惯,使其错误能够得到及时纠正。这样老师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的孩子,更有利于她从孩子的个性出发,寻找一种更适合我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针对孩子学习中的几项弱点,根据老师的提议,我做了一张“好孩子进步跟踪表”,当中列了“速度快”、 “很自觉”和“无错字”三项,每日一评,有进步的画一颗红星,无进步的画一颗黑星。红星可以用来换奖励,积满了十颗红星,我就给买一本她喜欢的课外书。几周下来,效果显著,女儿很开心,老师也表扬女儿进步明显。

  正因为这样,我经常教导孩子尊敬老师,认真听取老师的教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正是老师的伟大之处。

  此外,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在早上送完孩子之后,和其他送孩子的家长习惯性地拉家常,谈论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我会把自己近段时间促进孩子进步、行之有效的新经验与方法讲给家长听,同时也会从对方那里获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以备往后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借鉴。

  四、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不可忽视文字的力量

  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有时我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与引导,却适得其反的现象时有发生。碰到类似的事情,我苦恼过,也思索过: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总是指责孩子,也应该自己反思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呢?其实,只要有爱心、有创意,家庭教育也同样可以富有情趣。

  有一次,我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太过了,但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以至于孩子有些伤心并抵触,当时,她写了一张纸片,递到我面前的桌子上。我一看,纸片上写着“我后悔说过那句话” 。她的这个举动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过激了,于是,我把语气放低放软:“能告诉我,是哪句话吗?”她依然用小纸片回道:“就是母亲节卡片上的那句话”。我清楚地记得,母亲节那天,女儿亲手给我做了一张卡片,上面画了好多各种颜色的爱心图案,卡片上写着“妈妈,我爱你!”原来她后悔……想到这里,我的泪涌了出来。我把她写给我的纸片翻了过来,写道:“对不起,是妈妈错了!”而且,我还故意,把“妈”字右边的“马”写成了“鸟”,在母亲节的卡片中,我女儿就是这么写的,呵呵。女儿看了之后,随即捂嘴大笑,并批评起我来:“妈妈,你把‘妈妈’两个字写错了,你是怎么当妈妈的?”看到女儿发现了“妈妈”两字的错误并破涕为笑,我也笑了,紧张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我对她说:“孙老师,麻烦你帮我纠正一下错误,可以吗?”女儿欣然应许。

  从这件事中,我得到的启发就是: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有时候用文字比用语言更方便有效。因为文字和语言相比,语言比较羞涩,有时难以启齿,文字比较含蓄委婉,更利用我们和孩子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沟通;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我们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拿出来再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能重温一遍,印象也就自然比较深刻。与暴风骤雨式的训斥相比,用文字,不仅顾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让她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她的关注和爱心,从而更有利于父母走进孩子的心扉。如此经常一来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项伟大的事业。它要求家长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更好的和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把孩子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所谓“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家庭教育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它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乃至成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象征。

  不过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不能一概而论。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够在孩子身上多花点精力、多动点脑筋。最起码应该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成一个自食其力的、不为社会所累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

1.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范文

2.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3.写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4.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5.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范文3篇

老师的夸奖。虽然孩子一开始在做这些事情时,完成的并不好,但是我不断的给她尝试的机会,并加以鼓励,直至她成功。孩子从小和我分床睡,在她四周岁时,她说她是个大孩子了,提出要独自睡一个房间,当时我心里没底,但还是同意了她的请求。头几个晚上,半夜里我总要起来看好几次,偶尔也会发现她把被子蹬掉,但是大多时候她都把自己裹得很严实。后来,我一般不会再特地起来查看她的被子了,完全相信她能把自己照顾好,我很放心。这也是她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了,经常会自豪地和小朋友们提起:她是单独睡一个房间的。

  我们平时可以让孩子洗一些小的东西,比如自己的饭碗、手帕之类的物品。洗不干净的时候,过后我们可以偷偷再洗一次,但是在孩子面前,我们得肯定地表扬他们。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就可以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适当的鼓励和赞赏,可以强化良好的学习行为,防范不良行为的养成。俗话说“一句鼓励话,胜过百句骂。”确实,比起批评和指责,“鼓励”对于低龄孩子来说,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我们应该拿放大镜来发现孩子的良好习惯,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赞扬。

  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日之功,它需要孩子长期的努力,需要家长不断地督促和引导,还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直至良好的习惯形成。

  三、多和老师探讨,多和家长交流

  孩子在读书期间,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巨大的。非常幸运,我女儿的启蒙老师是个教学经验丰富又负责的好老师,很受班级里的学生欢迎。平时放学后,我经常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把在家中的不良表现也诉之于老师,和老师探讨如何教导孩子克服不好的习惯,使其错误能够得到及时纠正。这样老师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的孩子,更有利于她从孩子的个性出发,寻找一种更适合我的孩子的教育方法。

  针对孩子学习中的几项弱点,根据老师的提议,我做了一张“好孩子进步跟踪表”,当中列了“速度快”、 “很自觉”和“无错字”三项,每日一评,有进步的画一颗红星,无进步的画一颗黑星。红星可以用来换奖励,积满了十颗红星,我就给买一本她喜欢的课外书。几周下来,效果显著,女儿很开心,老师也表扬女儿进步明显。

  正因为这样,我经常教导孩子尊敬老师,认真听取老师的教导,“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正是老师的伟大之处。

  此外,每隔一段时间,我会在早上送完孩子之后,和其他送孩子的家长习惯性地拉家常,谈论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我会把自己近段时间促进孩子进步、行之有效的新经验与方法讲给家长听,同时也会从对方那里获取不一样的教育方法,以备往后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借鉴。

  四、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不可忽视文字的力量

  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有时我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苦口婆心地劝说与引导,却适得其反的现象时有发生。碰到类似的事情,我苦恼过,也思索过:我们做父母的不能总是指责孩子,也应该自己反思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换一种方式,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一些呢?其实,只要有爱心、有创意,家庭教育也同样可以富有情趣。

  有一次,我对孩子的批评教育太过了,但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以至于孩子有些伤心并抵触,当时,她写了一张纸片,递到我面前的桌子上。我一看,纸片上写着“我后悔说过那句话” 。她的这个举动让我意识到自己的言语过激了,于是,我把语气放低放软:“能告诉我,是哪句话吗?”她依然用小纸片回道:“就是母亲节卡片上的那句话”。我清楚地记得,母亲节那天,女儿亲手给我做了一张卡片,上面画了好多各种颜色的爱心图案,卡片上写着“妈妈,我爱你!”原来她后悔……想到这里,我的泪涌了出来。我把她写给我的纸片翻了过来,写道:“对不起,是妈妈错了!”而且,我还故意,把“妈”字右边的“马”写成了“鸟”,在母亲节的卡片中,我女儿就是这么写的,呵呵。女儿看了之后,随即捂嘴大笑,并批评起我来:“妈妈,你把‘妈妈’两个字写错了,你是怎么当妈妈的?”看到女儿发现了“妈妈”两字的错误并破涕为笑,我也笑了,紧张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我对她说:“孙老师,麻烦你帮我纠正一下错误,可以吗?”女儿欣然应许。

  从这件事中,我得到的启发就是:在与孩子的沟通中,有时候用文字比用语言更方便有效。因为文字和语言相比,语言比较羞涩,有时难以启齿,文字比较含蓄委婉,更利用我们和孩子之间进行亲密无间的沟通;语言稍纵即逝,有时候说好几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而文字克服了这个弱点,只要不把它毁掉,我们什么时候想看,都可以拿出来再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觉都能重温一遍,印象也就自然比较深刻。与暴风骤雨式的训斥相比,用文字,不仅顾及了孩子的自尊心、容易被孩子接受,也让她能够真实地触摸到父母对她的关注和爱心,从而更有利于父母走进孩子的心扉。如此经常一来一往,家庭教育同样可以增添不少乐趣。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项伟大的事业。它要求家长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更好的和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学习、生活、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把孩子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所谓“得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家庭教育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它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乃至成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象征。

  不过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因势利导,不能一概而论。希望我们做父母的都能够在孩子身上多花点精力、多动点脑筋。最起码应该把我们的下一代教育成一个自食其力的、不为社会所累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猜你喜欢:

1.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范文

2.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3.写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4.家长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5.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范文3篇

3711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