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 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

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

  教育成了当今父母最头疼的事情,很多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无可奈何,根本没法教育。为此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

  1.给新手父母一本书

  《斯波克育儿经》

  在孩子降生的前一两年里,新生儿的父母经历了婚姻里的第一次重大考验。妈妈们常常处于一种焦虑、担忧的状态,情绪波动大,很容易被激惹,很多妈妈的抑郁和焦虑甚至发展到很严重的症状。而此时,很多爸爸还没有找到当父亲的感觉,面对家庭的变化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再加上婚姻处于磨合期,隔辈抚养有争议,家庭里常常矛盾升级,争吵不断。

  排除身体激素的影响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其实这个时候,很多妈妈的焦虑和无措主要来源于不知道育儿技巧和方法,她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

  孩子吃多少奶?湿疹是怎么回事?发烧要怎么办?这都是一些具体现实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爸爸妈妈们才能够心安和放松。

  《斯波克育儿经》可以给新手的爸爸妈妈们很多具体的指导,成功帮助你度过养育孩子的探索期。

  2.中国第一本家庭教育的畅销书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中国第一本家庭教育的畅销书,堪称中国家庭教育里程碑之作。

  在它之前,家庭教育要么全是传统文化精髓,要么专业性强,晦涩艰深。这本书携着流畅的文笔,清新的小故事,横扫了2009年的图书市场。

  作者尹建莉是一个教育学硕士,她的女儿是北京市三好学生,曾跳级两次,16岁考入清华,2013年获得美国长春藤盟校硕士学位。这本书不像虎爸狼妈一样,写怎么教育孩子成功,而是用科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我特别喜欢《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个书名,因为它很鲜明地提出了一种理念——妈妈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贯穿孩子的一生。

  现在,大家都知道原生家庭的重要了,但是,在2009年,这样的理论还是非常新鲜的。这本书理论浅显,小故事真挚有感情。即使现在看来,也是一本好书。

  3.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性别认识

  《养育男孩》、《养育女孩》

  现在倡导男女平等,面对工作、婚姻,男人和女人越来越有一样的选择。所以,很多人觉得,男女之间根本没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种巨大的错觉。

  我相信,绝大部分有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男孩和女孩非常非常不一样。他们的不同不是从青春期开始的,而是一下生就已经分明显现出来了。

  男孩和女孩大脑结构不同,发育速度不同,身体激素不同,喜好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社会期望不同……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父母对男孩女孩的期望和养育方式都差别很大。

  把儿子培养成怎样一个男人?把女儿培养成怎样一个女人?是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考虑的事。

  《养育男孩》倡导培养积极、勇敢、有担当的男孩;《养育女孩》倡导培养优雅、独立、内心强大的女孩。

  这两本书,父母可以各取所需。

  不仅能够了解男女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变化,而且还有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4.一本真正意义上 “爱”孩子的书

  《爱与自由》

  现在亲子关系咨询中,对孩子忽视漠视的家长越来越少了,但是,管的太多太细,不该管的管,该管的不会管的家长比比皆是。 基本上没有父母会操心孩子会不会长大,但是,对孩子能不能长得好,特别是智力能不能发育得好,很多父母却总是提心吊胆。

  “我们不相信也不知道,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那东西会在他一出生就指导他如何发展,指导他去抓什么、摸什么……儿童心理学家蒙特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

  这是《爱和自由》这本书的总基调,如何在充分尊重孩子内在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保持并引导孩子发展独特的心理、智力和创造力。

  孩子看上去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遵循这个规律,孩子就会发展得很完善。

  我们只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不是他精神上的“造物主”。

  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 “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某些观念可能是颠覆性的,非常值得一读再读。

  5.最实用的亲子教育书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如同它的名字,这本书非常容易读,语言轻松,例证丰富。虽然书不厚,但是沟通的精髓都在里面了。

  如何听,如何说,不仅是与孩子沟通的基础,也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共通所在。

  作者是两个美国人——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她们是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还都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书中的观点来自她们共同的感悟和经验。

  孩子不穿衣服怎么办?生气了怎么办?受了委屈怎么办?……这些是所有孩子成长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举例的前后处理方式和言语的对比,你会立刻会站位,并发现处理方式的不同。

  为了阅读方便,作者总结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帮助孩子面对感受的技巧,鼓励孩子合作的技巧,代替惩罚的方法,孩子自立的技巧,赞赏孩子的技巧,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技巧。

  千万别把这些当成单纯的技巧,它们都是通向良好沟通的路径。

  6.最高级的教育书

  《捕捉儿童敏感期》

  有个朋友问:我们家孩子特别事儿,好像有洁癖一样,衣服滴上一点水就不干,上早教课也要求黑板干干净净的,要是不搭理他,她就又哭又闹,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个“难侍候”的小主没啥问题,只是正处于追求秩序和完美的敏感期。

  敏感期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某个时间段里,因为要发展某种能力,重复表现出来的某种特质。比如吃手啃脚就是口部敏感期的表现;扔东西是空间敏感期;喜欢说“不”可能正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等等。

  孩子的成长不是直线性的,而是一个平台接着一个平台的爬高,敏感期就是爬高的楼梯,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后,孩子的心智水平就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所以,认识敏感期,并能适时引导孩子非常重要。

  啰嗦两句: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成长的节奏和轨迹各不相同。

  儿童的每一个敏感期有一个大致的时间段,但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所有孩子都一样。因材施教才是最高级的教育,切不可照本宣科。

  7.教育大师蒙特梭利的书

  《有吸收力的心灵》

  讲到儿童教育,不能不提蒙特梭利。

  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影响了整个世界。英国教育家赞誉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美国的教育家说,“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特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全。”

  目前,国内出版了很多蒙特梭利的书,很多教育专家也秉承蒙特梭利的理念。

  这本《有吸收力的心灵》是最受欢迎,并且最能表现她富有革命意义理论的书。

  她说,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育得到的,而是通过儿童在他们特定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而得来的。教育不应该停留在课程和时间表上,它必须符合人类自身的实际。

  教育问题一直是父母最关心的大问题,读读蒙特梭利的书,相信对很多父母会有大启发。

  8.一个出色的妈妈写的育儿经验书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

  很多孩子学习不好,或者没有好习惯,并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不会。

  父母在教导孩子的时候,如果常常用指责的方法,批评孩子的不用功,不用心,马虎,拖拉等等,并不能给孩子正向的引导,反而会一再强化孩子负面的抵触情绪。

  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不是批评,而是引导。不是单纯讲大道理,而是具体实用的方法。

  父母一定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想优秀,每个孩子都想招人喜欢,这就如同每一朵花都想开得漂亮一样。孩子做不到,并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不会。家长要做的,就是告诉孩子方法和技巧。

  《最好的方法给孩子》,作者王芳,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主持人,同时,也是一个很聪明的妈妈。

  王芳把教育培训中的经验和技巧,总结成很多有趣实用的方法:“行走教育法”、“神奇记忆法”、“微笑成长法”、“感恩课”……这些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可以给父母很多帮助。

  9.最简单但最美的教育书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

  很多人说,当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角色,而教育孩子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困难的事情。

  有这种观点的父母,想必都不太能够享受做父母的过程。

  其实,孩子是最简单的,父母与孩子的爱也是最单纯的,所谓教育的困难和复杂之处,并不是因为孩子,或者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而是因为我们有太多期望,太多想法,太多束缚紧紧贴在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上。

  我们有攀比心,想更有面子,所以逼迫孩子上辅导班,考名牌大学。

  我们脾气坏,想要他人顺从,所以唠叨孩子,斥责他,甚至打骂他。

  我们内心焦虑害怕,所以对孩子各种不放心,恐吓威胁加束缚,孩子没有选择和自由。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告诉我们,不是会生孩子就会做父母,做个好家长必须要学习,教育的真正准备是完善自己。

  10.最感性、深情的教育小说

  《立》

  这是池莉的一本小说,严格来说,不能叫家庭教育的书。但是,我太喜欢这本书了,所以,还是要推荐给大家。

  很多人可能看过龙应台的《目送》,相比龙应台的知性、从容和淡定,池莉太感性,太深情了。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感动地流泪,书里的池莉不是一个知名作家,而是一个把女儿捧在掌心的妈妈。我甚至有点嫉妒她,因为我也这般爱孩子,却没法用文字表达出如此深情。

  很多人可能觉得,名人的育儿故事借鉴性不强,但是,这本书不同。

  池莉没有回避作家妈妈的某些“特权”,也坦白地倾诉了自己性格好强和离婚给女儿带来的影响。相比龙应台的《目送》,我觉得这本书的借鉴性更强。因为我们同处于一样的社会环境,大家庭的影响,教育体制的问题,孩子的各种压力,这本书里都讲得很生动。

  作家的笔细腻又犀利,激情又理性,文字的美感是其他家庭教育的书无法企及的,难得这么深情,又这么接地气啊。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认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随性玩耍的时间。

  2.教导孩子关心别人

  即使很小的孩子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鼓励孩子多运动

  运动让孩子喜欢自己,并从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他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笑口常开

  开怀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5.有创意的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让孩子身体健康、情绪稳定。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激发孩子内在的艺术天份

  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抒发他内心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王羲之劝子于学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自小跟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王羲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中,你把这些水缸中的水写完就知道了。

  王献之心中不服,认为自己人虽小,字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下决心再练基本功,在父亲面前显示一下。他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练习横、竖、点、撇、捺,足足练习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了。”王献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不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了”。

  王献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又练了四年,才把写的字捧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成了“太”字,因为他嫌独生子写的“大”字架势上紧下松。母亲看了王献之写的字,叹了口气说:“我儿练字三千日,只有这一点是像你父亲写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彻底服了。从此,他更加下工夫练习写字了。

  王羲之看到儿子用功练字,心里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地走到儿子的身背后,猛地拔他执握在手中的笔,没有拔动,于是他赞扬了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羲之知道儿子写字时有了手劲,这才开始悉心培养他。后来,王献之真的写完了这十八缸中的水,与他的父亲一样,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劝子于学,采用的是“不动声色”的方法。王羲之对儿子没有一句说教,却使王献之逐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从小就开始确立了严格的治学态度。

猜你喜欢:

1.家庭教育的励志书籍推荐

2.有关家庭教育的励志书籍

3.8本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

4.比较好的教育孩子的书籍介绍

5.父母教育孩子的好词好句经典

371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