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 关于父亲教育孩子的书籍有哪些

关于父亲教育孩子的书籍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关于父亲教育孩子的书籍有哪些

  当今社会关于孩子教育父亲知识充当了一个配角,那么父亲真的只是配角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父亲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关于父亲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

  《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 Bird)

  发表于1960年,次年获普利策奖

  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了第25届奥斯卡三项大奖

  在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的“100名银幕英雄与恶人”中,格列高利·派克主演的阿蒂克斯·芬奇律师名列英雄第一位

  美国图书馆借阅率最高的书,美国中学推荐的课外读物

  中文版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2分。

  作者哈珀·李2016年离世,终身与世隔绝,一辈子就写了一本书。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一)父亲是孩子成长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父亲有两个功能,母亲是不能替代的,第一就是力量,在力量的意义上和力量的感觉上,是孩子感觉到的力量,这是母亲不能替代的。在母亲那里感觉到的是安全,而在父亲那里感觉到的是力量:这种力量是最初的。

  第二是知识,知识这个东西是母亲不能替代的,这个知识是另外一种含义。爸爸要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意义,爸爸的责任不仅仅是要为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还要加强和孩子的交流,重视辅导孩子的功课,参加孩子的家长会以及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等。

  作为父亲的主要作用或者说是责任就是为如树苗般的孩子创造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再阶段性的由浅入深的灌输一些为人准则。强制手段必不可少,但是更多的应该身体力行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中训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孩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孩子接人待物的应有礼节,引导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塑就孩子诚实守信的处世原则。把小树扶正了,何愁其不成材。

  (二)父亲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

  幼儿期是孩子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期心理特点之一是喜欢模仿。他会不自觉的以自己的父母为榜样。研究发现,父亲有着和母亲不同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这些不同的特征会在和孩子接触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性别角色发展上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父亲的作用似乎比母亲的更大一些,尤其是对男孩子而言。父亲给予男孩子的是直接的榜样,给予女孩的是更多的安全感。很多研究发现,男孩子在4岁以前失去父亲的这种情况会使他缺乏攻击性,倾向于女性化。如果女孩子在5岁以前出现了失去父亲的情况,就会出现在青春期与男孩交往的时候焦虑、羞怯或无所适从。可见父亲在孩子这个时期性别角色形成中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父亲的作用不能替代,第一表现在他是一个异性子女性别认同不能缺少。从女儿来说,她对异性的认识,是从父亲开始的。如果女孩子觉得你是男性,那么她就会认识到自己是女性,这是一个阶段。第二就是一个精神偶像的作用。父亲一般是孩子的精神偶像,他是孩子学步的拐杖。

  正常的父爱能促进儿童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男孩能模仿、学习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从而形成良好的角色心理认同。如果男孩缺乏“父爱”或与父亲交往过少,容易导致“女性化”倾向。对女孩来说,通过对父母性格特征的识别,会更加强化自己的性别意识,掌握性别角色标准。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在随单亲母亲长大的女孩中,成年后往往拒绝做母亲或妻子,在取得满意的两性关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从多数现状来看父亲还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平衡器。母亲带孩子比较多,母子、母女之间有许多的矛盾,爸爸就是一个平衡器。再就是一个“出气阀”的作用。妈妈气量大的也有,但多数好象是爸爸气量比较大,能起到宣泄作用。还有一个:男人比较勇敢,比较有勇气。男人带孩子会在这方面影响孩子性格成长。

  (三)父亲影响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伙伴,也是儿童积极情感的满足者。父亲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让孩子以一种活跃和令人激动的行为方式来进行,孩子们喜欢这样的方式,喜欢这样的交往,他会慢慢的表现出游戏带给他们的自信与快乐。父亲会更多地与孩子玩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而不像母亲那样与孩子做一些传统、安静、缺少变化的游戏。所以,孩子更喜欢与父亲玩。研究表明,有自由选择游戏对象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孩子把父亲作为第一游戏伙伴来选择。

  父爱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自主、坚毅、勇敢、果断、坚强、敢于冒险、勇于克服困难、富有进取心、合作、热情、外向、开朗、大方、宽厚等个性特征。孩子在与父亲的不断交往中,一方面潜移默化地感受着父爱,模仿、学习父亲的言谈举止;另一方面,父亲也自觉不自觉地要求孩子具有以上个性特征,尤其是对男孩要求更为严格。

  当然,如果孩子在双亲的家庭中进行游戏,可以在与母亲进行的游戏中学会关心别人、温和、善良,在与父亲的游戏中学会坚强、勇于冒险、热情、乐观。这样两方面结合就初步形成了孩子较完善的人格基础。

  (四)父亲影响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

  父爱更易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3岁前的婴儿由父亲带着嬉戏,对其动作发展大有益处。父亲应常和孩子在一起嬉戏,逗孩子爬,鼓励其走以至跑,教其前滚翻,玩攀登架、单杠等,带着孩子锻炼身体。

  另外,父亲对激发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父亲一般对外界事物较有兴趣,动手能力较强,这样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一对夫妇带着2岁的女儿去旅游,小女孩看见路中间有条狗,感到很害怕,当看见父亲上前抚摸狗时,也上去摸了一下狗,父亲告诉她:“狗和人是好朋友,会看家,不用怕。”接着又讲了狗的习性,小女孩的母亲则在回去的路上教她念了一首狗的儿歌,这对夫妇默契的配合使女儿的胆量和知识大长。如果父亲批评孩子胆小鬼,那么,孩子从此会丧失对动物的兴趣而不向父亲求援了。

  研究证明,母爱与父爱对儿童的智力影响是有差异的。孩子从母亲那里可以更多地接受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知识。而父亲会给予孩子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而在父亲那里经常通过运动操作,诸如修理车辆、机械、使用工具、修整园林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更感兴趣,这就激起儿童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以及求知欲望。父亲通过与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种形式的活动、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促进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发展。一项研究发现,凡与父亲在一起交往机会多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更高,尤其男孩更是如此。

  有心理学家指出,父亲与孩子交往的时间长短与孩子的智商成比例(也就是交往时间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研究还表明,早期失去父爱的男孩,在认知模式上趋于女性化。

  (五)父亲影响孩子社会行为的发展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人一般起一个外办的作用,既然是外办的作用,在提高了孩子的社会化程度方面,男人的作用是大一些的。

  在自然属性上,男的因为他有力量,所以在客观上就要担负着许多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的协调,然后呢,就有了较好的对外协作能力,比较宽容等,这也许跟他性别本身有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父亲经常参与孩子的游戏,会帮助孩子扩大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在与孩子的游戏中,利用父亲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来影响孩子的社交兴趣和需要,这就有助于孩子积累社交经验和社交技能。父亲在与孩子游戏过程中,多多的帮助孩子建立一定的游戏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行为习惯,激起孩子对游戏活动的积极反应和兴趣。

  父亲要经常带着孩子一起出行,在陌生的环境中可以发现平时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同时通过让孩子接触社会来认识社会并从中学会一些为人处事的基本常识。这样则有助于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或上学和社会后懂得更多的交往技巧,为以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与母亲的不同

  (一) 对孩子母亲情感细腻温柔父亲情感深沉刚毅

  同样带孩子玩,母亲往往更担心孩子的安全,总会情不自禁地将孩子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父亲与孩子玩的方式,往往更带有冒险性,更与剧烈运动有关,这是母亲难以替代的。母亲会以自己细腻的感情,认真仔细的做事态度去影响孩子,而父亲则带给孩子勇敢、坚强、强悍、有魄力等男性特征。如果只实行“母系教育”,那么男孩子就很难以父亲为楷模去开始他男性生活之路;女孩子就很难了解男性如何生活,与女性有何不同。我们现在已经开始提出性别教育这个概念,就是说,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体验男女两种社会基本构成的不同个性;这对孩子形成正常的性别角色,都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在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情感细腻,态度较多温柔,喜欢给孩子讲故事,做手工等。而父亲往往情感深沉、刚毅、博大,喜欢把孩子高高举起,带孩子踢球、玩打仗游戏等。总之,父母不同的角色,各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对孩子的成长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二) 父亲与母亲关系是社会基础的不能替代关系

  父亲在男孩子的眼里既是长辈,又是同性别的人,还可能是朋友,所以这些关系是母亲没法替代的,如果孩子在一个没有父亲的环境里长大,将来他会感到很累,兄弟跟父亲是有区别的。如果父亲缺席的话,这个孩子的成长质量将来肯定会受影响的。

  当然没有母亲也不行,母亲的两个功能是父亲不能替代的,一个叫作爱抚,是安全感。再一是同情,这两个是父亲不能替代的。

  孩子将来长大找女朋友都难,他看女人都是怪物,因为他从小没跟女人处过。所以父亲从社会角色和社会学角度,两方面都是不可取代的,凡是这两方面发挥的作用,母亲都无能为力,代替不了,所以,男人女人关系是社会最起码的最基础的关系,这个关系搞不好,长大以后就会出事,这一点如果缺少,好多问题就会出现。归根结底,这两个性别具有的一切是互相不能替代的。

  (三) 父亲有着不同于母亲的价值取向与生活观念

  父亲在培育儿女的作用上是不可替代的,因为父亲有着不同于母亲的价值取向与生活观念,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孩子树立怎样的人生观,怎样的价值取向,父亲都有着特殊的影响力。有人曾经说过,父爱是一座山,母爱是一条河。生活中,一个好的父亲就像一本书一样,值得孩子读一生。这本书慢慢地影响孩子,这样的影响会贯穿孩子的一生。父亲应该与孩子做“玩伴式的朋友”关系,做一个可以让孩子信任的“导师式“的父亲。让孩子在心中树立一个:对自己的父亲时时刻刻需要仰望的形象,让孩子看到一个刚中见柔、柔中有刚的标准的父亲形象。

  (四) 父亲和母亲在育儿焦虑上表现出的心态不同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培养总是成为一个中心话题。有了孩子以后,不管是父亲也好,母亲也好,都把关心投注在孩子的身上。 但在育儿焦虑的问题上父母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孩子怎么发展,他身高、体重有什么标准,为什么那么容易生病,到底是因为什么,一有伤风感冒就要去看医生。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关注,关注的极端就造成了育儿的焦虑感觉,生怕孩子没有带好,生怕孩子落在人家的后面。父亲在缓解这种育儿焦虑上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以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鼓励孩子探索。而我们的母亲有了这个育儿焦虑以后她要限制孩子的探索,到池塘边你不能去的,爬山你不能爬的,拿一把刀,不行,有危险的。而从父亲的这个角度上来讲就不同了,“不要限制孩子”。父亲可以承担一种使家庭比较轻松愉快的有生活乐趣的家庭功能。父亲的这个功能可能是一种缓冲剂,父亲与母亲的方式就不一样,亲子交往的着眼点就不一样,效果往往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从这点来讲父亲恐怕有母亲不能替代的作用。

  (五) 父亲母亲的能力水准文明水准智力水准不同

  有一种婚姻梯度现象,女的要找比自己各方面条件高的男性。如果找到比自己低的,家庭结构就不那么合理。那么这是个大多家庭的事实。这个事实在家庭教育中会表现出来。男人比女人在水准上高,文明的水准、智力的水准,在某种意义上他是高。 既然男人比女人高,在教育孩子上就要出高招。出主意的分量是不同的,做事情可以女的做得多一点,但是在大事情上,关节点上,在核心问题上男人要记住自己的责任。从统计意义上讲,男人普遍的文化教养跟他的决断的能力本身也是一种魅力。

猜你喜欢:

1.家庭教育的励志书籍推荐

2.有关家庭教育的励志书籍

3.教育孩子必读的经典书籍推荐

4.8本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

5.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名人故事有哪些

3715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