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 如何教育孩子有上进心

如何教育孩子有上进心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如何教育孩子有上进心

  一个人有了上进心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上进心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有上进心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有上进心的方法

  1、肯定孩子的努力,和孩子一起高兴庆祝。孩子获得的荣誉一定是经过了自己的努力,哪怕这份努力很小,我们也要肯定,鼓励他们把这份荣誉与身边更多的人分享,这样,孩子才会从中获得荣誉感,并建立起自信。

  2、不要用荣誉禁锢孩子。荣誉固然是让孩子规范自身、追求进步的良药,但不能使用太过频繁,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改正错误,还会使孩子丧失争取荣誉的动力,成为前进的最大阻力。

  3、教导孩子正确面对荣誉,荣誉只代表过去的成绩,是对孩子过去表现的肯定,而将来还要努力去创造,如果不努力,现在的荣誉也是会慢慢淡去的,要想继续获得荣誉,就要不断努力,继续前进,以此来激发孩子前进的动力。

  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的上进心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强烈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让他们不断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积极进取,认真学习知识。一个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孩子难以对知识拥有强烈的上进心,因为谁都不会去追求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父母可以利用提问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多带孩子去外面散步,在散步途中利用身边的自然现象,巧妙地向孩子提出问题,让孩子认真思考,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学习兴趣自然就被激发出来了。

  培养孩子不甘人后的意识

  上进心是孩子不甘人后的一种心理态度,它会激励孩子努力地提高自己,使自己不比别人差。因此,父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争当先锋、敢于挑战的意识,让孩子乐于与他人竞争。

  彭小灵是个四年级的女孩,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但是她每天还在努力地学习。因为彭小灵的妈妈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不落后于人的意识,不让她有丝毫的懈怠。彭小灵上二年级的时候,每次考试总是得第二名。时间久了,她便告诉妈妈:“我也就是得第二名的命!”妈妈听了之后,便皱起了眉头,她严肃地告诉女儿:“如果你这样认为,那么你永远得不了第一名!”在妈妈的鼓励下,她努力学习,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得了第一名。

  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与他人竞争,培养他们不甘人后的意识。要告诉他们谁都可以得第一名,除非他不够努力。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认识到与别人正当地竞争并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最好的自己,不能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己不如别人或者主动放弃的意识。

  给孩子找个学习的竞争对手

  没有竞争,孩子难以有上进心。因此,父母应该为孩子找一个学习上的竞争对手,时常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对手的压力,促使孩子不断进取,从而培养其强烈的上进心。

  父母应该注意,在为孩子寻找学习的竞争对手时,最好寻找孩子生活圈内的同龄孩子作为孩子的竞争对手,这个竞争对手应该比孩子更优秀一点,但不能超过孩子太多。因为太优秀的竞争对手容易使孩子泄气,反而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用目标激发孩子的进取心

  目标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上进心。目标就像孩子人生路上的灯塔,能够始终引领孩子看到成功的希望,从而使孩子产生积极的进取心,努力克服困难去取得最终的成功。

  父母应该为孩子设置一些学习目标,不能过难也不宜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合理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使他们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目标是一种乐趣,但也不能太难。例如孩子数学成绩总是七十分,那么父母可以让他们一次提高五分或者十分,而不能让他们一下子提高到一百分,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感觉目标太遥远而丧失学习进取心。

  纠正孩子的骄傲心态

  骄傲心理是孩子进取路上的重大拦路虎。如果一个孩子产生了骄傲的心理,他便会认为自己非常优秀,已经没有什么需要提高的了,他会慢慢地变得懒惰起来。因此,父母一定要警惕孩子骄傲心理的萌芽。

  韦立辉是个五年级的男孩,今年11岁。立辉从上小学以来一直是班里第一名,而且常常是各科都得满分,这让他慢慢地变得骄傲起来。有一天,妈妈让他先写完作业再玩游戏,立辉却说:“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够超过我了,妈妈,你就放心吧!”

  妈妈听了之后,便教育他:“你的分数只是在你们班是最突出的,你想过在咱们这个市你排第几吗?全省呢?全国呢?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何况你学的知识放在人类全部知识这个大环境中来看又算什么呢?”韦立辉听了之后,惭愧地低下了头。

  骄傲使人退步,这是一句老生常谈,却又是真理。父母一定要警惕孩子出现骄傲心理,要及时提醒他们站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来看待自己取得的成绩,指导他们时刻保持学习的上进心和谦虚的学习态度,促使他们在学习上不断地取得进步。

  孩子缺乏学习上进心的原因

  1、错误认识,认为学习是为了完成父母和老师的任务

  孩子错误的认识,认为学习是为了完成父母和老师的任务。同时,由于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竞争的加剧,学生依靠自身能力无法达到各方面及自己期待的目标后,由焦虑导致厌学。这样的同学往往是对自己要求较高,小学阶段成绩较好,有过值得骄傲的过去。进入中学后,因为不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成绩快速下降,为了证明自己,他们也努力过,但因学习方法及心理方面的原因,成绩老上不去,在悲观失望中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情绪消极,学习效率低下。

  2、家庭的压力而产生的厌学心理

  家长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愿望,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有前途,于是在学习上要求自己的子女能够考出好成绩,能够超越别人。因此一旦考不好,就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管是客观上还是主观上的原因,不是打就是骂,这就无疑给孩子增加了心理压力,因而孩子不堪重压,自尊心受损,厌学的情绪随之产生,甚至离家出走,有的甚至还产生严重的后果。

  3、学习方式沉闷单调,越学越觉得枯燥乏味

  有些学生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希望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来报答自己的老师和父母,但由于没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总结出一套循序渐进的学习经验,结果还是事倍功半,并且在考试中屡次遭受失败,因而产生了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天生就比别人笨,自己的命运注定要比别人差,无脸见同学、见老师、见父母,怕同学嘲笑,怕老师批评,怕父母打骂。

猜你喜欢:

1.如何教育孩子积极上进

2.对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3.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

4.孩子教育方法心得体会

5.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发言稿

3829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