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读书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读书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如何正确教育孩子读书

  在中国越来越多人知道有世界读书日,并且发起读书活动,全民读书!那么如何正确教育孩子读书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正确教育孩子读书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正确教育孩子读书的方法

  一、热衷的不仅仅是学习,更是思考

  其中一位状元说“享受学习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理科状元往往都是热衷于对问题和现象的逻辑与推理;而文科状元则大部分是渴望从阅读中汲取更多未知的,还有就是善于表达,以及和不同的人聊天也能成为他们的爱好之一。

  这种善于思考、渴望知识的习惯大多是源于父母在儿幼时期的启发。比如某位状元的妈妈说到“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就尽可能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自身‘有感而发’,而不是胡编乱造”。这点仔细想确实非常有道理!

  二、永远不可能避开“爱”的滋润

  学霸的背后是举着鞭子的虎妈狼爸?那是不可能的!状元们一定会这样形容自己的父母——“宽松、信任,像朋友一样……”

  有一段话很好地诠释了“爱与成绩”的关系——孩子成绩差,多半是缺乏安全感,能量在内心冲突中消耗殆尽。

  三、即爱学习,也爱生活“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生活中,烦了就去画画,累了就去听歌,压力大就去跑步……在谈到如何面对压力时,所有的状元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自己的爱好。寒窗十年,只有劳逸结合,学习才会成为发自内心的享受。 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他的生活“只有学习”!

  四、“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

  这些状元们很少提及父母对自己口头上的教诲,而更多的却是父母行动上的感染。一位状元说:“偶尔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爸妈妈注意到了,也没说什么,就把正在看的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爸爸妈妈都在看书,我也自然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五、学会放手

  几乎所有状元的爸妈都提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一名清华学生在采访中说到:爸妈的尊重与放手让我学会了遇事不逃,主动思考。

  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同样,我也看到了一些被批判的教育方式,但却因为用在了不同孩子的身上,但结果并没有使得孩子反感。他们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好强又自信的孩子,有时难免还会有点自满。“每当我取得一点点成绩时,父亲虽偶尔给我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还是‘泼冷水’,并及时提醒和指正我的新漏洞,我把爸爸的这种教育方式戏称为‘批评式教育’,我觉得用在我身上很适合我。”所以,我们在学习和效仿很多教育方法时,并不可以完全100%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必须学会灵活运用,根据自己孩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多思考,多沟通。

  七、阅读经典,培养语感,扩宽思维

  小时候看世界名著,大了读大家经典,这是许多状元在采访中提到的阅读之路。一位高考状元说道: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阅读的培育也绝对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她说父母从小就爱给她读故事。

  八、题不在多,在于总结

  96%的状元并不赞成“题海战术”,但99%的状元都会有一本自己整理的错题集。勤奋并不是获取高分的金钥匙。一位状元说,自己平常可以用来放松的时间很多,但学习起来效率就很高,学习的时候若自己都有一定的计划和安排,就不会漫无目的地什么都做。做题不在量在质,其实题型就那么多,把盲点都找出来就无敌了。

  九、作息规律,把运动当成习惯

  采访中98%的状元都表示自己从不熬夜,甚至备考时也是十一点就睡,保证充分睡眠,作息规律,平时也经常运动。

  十、比成绩更重要的东西还有很多

  相对于这些状元的父母来说,比起分数,他们更在意的是孩子对学习的态度,而除了学习之外,大部分爸妈都表示自己还有更为看重的东西。一位状元的妈妈说:“只要孩子是善良的,能分辨是非,她的道路无论怎么选择,我都绝对支持!”——这句话几乎代表了采访中大部分状元爸妈们的心声。比起分数,这些爸妈更看重的是孩子的安全、健康、快乐、幸福感......

  怎样正确培养孩子爱看书的习惯

  一、提供的书要适合孩子的年龄

  孩子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看图书和理解图书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因此,提供适合其年龄的图书是非常重要的。对两、三岁的孩子,最好是提供写实地描绘事物的画册。例如:孩子熟知的玩具、动物、植物和文化工具等,要选择那些画面构图分散,一页一幅的画册。五、六岁的孩子,则喜欢有故事情节的画册,对民间传说和童话内容的连续性故事感兴趣。因此,家长给孩子选购的图书,一定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过难或过易都是不可取的。

  二、给孩子的书要内容健康,主题鲜明

  这样,才能丰富孩子的生活,开启智慧的大门,培养明辨是非的能力,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色情及暴力行为的书,对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害的。一些低级庸俗的语言和追求时髦的语言过多对孩子也是不适宜的。

  三、一次给孩子的书不宜过多

  如果家长一次给孩子的书过多,孩子只能浮光掠影地看看图书,不能养成阅读和从书中学习各种知识的好习惯。幼儿不同于大人,即使每天看同一本画册,也不会感到厌烦。孩子每天都会以新鲜的感觉,阅读同一本画册,从中学到各种知识。

  四、书不要一给了之,应给孩子念一遍并加以讲解

  受知识水平和理解力的限制,一本新书孩子是不会马上产生兴趣的。所以,家长应先讲述一遍,会使孩子对新书产生兴趣,而把同一本书念上两、三遍后,下次再看时,即便不予讲解,孩子也能照着图书理解内容,并且会逐渐熟悉和爱上书本。另外,在给孩子讲解画册时,对孩子提出各种问题,应正确耐心地加以解答,并和孩子一块讨论。这样,孩子说话的内容就会丰富起来,对书籍的兴趣也就越来越高。

  五、创造读书的安静气氛

  如果家长总是吵吵嚷嚷,不得安宁,就无法使孩子安下心来读书。家长看电视应该规定好时间,不能从早到晚看个不停,最好是抽些时间陪孩子一起读书,以便为孩子营造爱读书的良好家庭气氛。

  六、理解当代孩子的心理

  孩子所具有的心理倾向因时代不同而各异。把书交给孩子后,要充分考虑和判断孩子的心理状况,详细认真地给孩子讲解他所不懂的地方,直到领会为止。

  教育孩子读书的重要性

  一、好的家庭教育,才是最贵重的家产

  父母总希望可以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这其中最宝贵的,并不是多少财产,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汉朝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分封了一百多位功臣,其中萧何为刘邦稳定后方,对新朝的建立居功至伟,所以刘邦分给他很多肥沃的良田。但是在萧何坚决不接受,反而要了很多贫瘠的次田。刘邦问他为什么,他说,贫瘠的土地可以督促子孙勤劳耕种,懂得节俭。而肥沃的封地,孩子就容易变得好吃懒做,这样家族慢慢就会没落。果不其然,在一百年之后,这一百多位功臣的家族大多没落了,但是萧何家却依然兴旺。

  曾国藩曾说过,如果孩子不经苦难,是不能成材的。孩子一定要给他坎坷,给他磨砺,而不是给他各种卓越的条件。在曾国藩的家训中,“穷”是“善身”之道。

  在写给大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曾国藩说:“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意思就是,越是富家子弟,越是官宦子弟,越能勤俭自律,越能在物质生活上主动跟贫寒之士一样,这样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成大器。

  给孩子再好的教育,都不如让他亲自去感受一下成人世界的“不容易”!

  正如曾国藩所说:“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今天的父母,总想着把最好的条件给孩子,这其实是在害孩子。成长过程中,物质越充裕,孩子就越不能懂得感恩,越不懂得勤勉,好吃懒做,害人害己。

  反之,给孩子正确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困难与艰辛;引导孩子学会勤奋和努力,这才是对孩子最深邃的馈赠。

  二、世间第一等事,还是读书

  古往今来,在学问和事业上有所成就的大家,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读书的。

  苏轼被贬到海南岛,没有随身携带书籍,在简陋的草棚里,和儿子一起默书抄书,乐此不疲。

  王阳明被贬龙场,本是毒瘴之地挣扎求生,他却依然不忘研习《易经》。

  曾国藩半生戎马,行军途中哪怕再忙,他也会抽时间看书。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乐趣,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打开一本好书,我们可以获取各种不曾懂得的知识,了解不同的见闻,甚至可以聆听智者的人生感悟。它能开阔人的眼界,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成为一个丰富的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常读书,气质自然变了。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骨相。

  所以,一个人的容颜,三十岁之前靠遗传,三十岁之后,靠的是自己。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无论在工作上、个人交际中又或者日常生活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你沉浸于一本好书时,所有的压力都会消失不见。一本好的小说可以带你进入另一个境界,让你享受现有的时刻,忘记压力,享受放松。

  就像清代姚文田所说,“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猜你喜欢:

1.教育孩子阅读心得体会3篇

2.培养孩子阅读的心得体会

3.如何教育孩子主动上学

4.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5.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想3篇

3833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