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处暑 > 处暑时节全国各地农事活动

处暑时节全国各地农事活动

时间: 丽霞1035 分享

处暑时节全国各地农事活动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处暑时节全国各地有什么样的农事活动呢?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处暑全国各地农事综合:

  立秋、处暑都在阳历8月里,农事活动综合于下:

  山西:秋禾锄草麦地耱,打切棉花去病柯;南部种麦订计划,晋中棉花打顶柯;晋北侧重积肥事,胡麻莜麦要收罗。

  河北:立秋处暑,喜报丰收,精收细打,颗粒不丢。大茬早耕,准备秋种。晚秋作物,加强管理。地瓜追肥,黄烟培土。棉花整枝,适时打顶。

  山东:处暑风凉,收割打场。边收边耕,耙耱保墒。晚秋管理,措施加强。秋菜定苗,锄草防荒。各种害虫,综合预防。浇水追肥,保证苗旺。

  湖北:处暑有落雨,中稻粒粒米。立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立秋无雨对天求,田中万物尽歉收。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河南:立秋过后处暑连,打草沤肥好时间,拔除大草放秋垄,小麦割完地早翻。

  吉林:立秋处暑在八月,拔草放垄晒水田。

  江苏:立秋收早稻,处暑雨似金。

  上海:立秋过后处暑来,深耕整地种秋菜。晚稻出穗勤浇水,籽粒饱满人心快。

  浙江:立秋处暑耕作忙,多种蔬菜和杂粮。晚秋追肥勤灌溉,害虫风害要早防。

  安徽: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棉花。

  湖南:立秋处暑天渐凉,玉米中稻都收光。

  福建:八月立秋处暑快,边种蔬菜边管粮,防害治虫田管理,水稻防倒要烤田。

  云南:立秋处暑八月天,棉花整枝烟短剪,白薯翻蔓秋荞播,拔草捉虫保丰产。

  处暑之农忙

  “禾到大暑日夜黄”,对我国种植双季稻的地区来说,一年中最紧张、最艰苦、顶烈日战高温的“双抢”战斗已拉开了序幕。俗话说:“早稻抢日,晚稻抢时”、“大暑不割禾,一天少一箩”,适时收获早稻,不仅可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确保丰产丰收,而且可使双晚适时栽插,争取足够的生长期。要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安排,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在7月底以前栽完双晚,最迟不能迟过立秋。“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砖”,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棉花花铃期叶面积达一生中最大值,是需水的高峰期,要求田间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在70-80%为最好,低于60%就会受旱而导致落花落铃,必须立即灌溉。要注意灌水不可在中午高温时进行,以免土壤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而加重蕾铃脱落。大豆开花结荚也正是需水临界期,对缺水的反应十分敏感。农谚说:“大豆开花,沟里摸虾”,出现旱象应及时浇灌。

  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节孕穗,即将抽雄,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要严防“卡脖旱”的危害。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一般来说,在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明显较多;而在最高气温达37℃以上的酷热日子里,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大,更叫人感到闷热难当。全国闻名的长江沿岸三大火炉城市南京、武汉和重庆,平均每年炎热日就有17-34天之多,酷热日也有3-14天。

  其实,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很多,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其中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四川的开县等地全年平均炎热日都在40天以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大“火炉”,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尤其显得重要。另外,夏季多种作物害虫活跃,在高温下施药防治更要特别注意个人防护,避免发生中毒事故。

  处暑之农谚

  大暑处在中伏里,全年温高数该期。

  洪涝灾害时出现,防洪排涝任务急。

  春夏作物追和耪,防治病虫抓良机。

  玉米人工来授粉,棒穗上下籽粒齐。

  棉花管理须狠抓,修追治虫勤锄地,

  顶尖分次来打掉,最迟不宜过月底。

  大搞积肥和造肥,沤制绿肥好时机。

  雨季造林继续搞,成片零星都栽齐,

  早熟苹果拣着摘,红荆绵槐到收期。

  高温预防畜中暑,查治日晒(病)和烂蹄(病)。

  水中缺氧鱼泛塘,日出之前头浮起,

  矾水泼洒盐水喷,全塘鱼患得平息。

275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