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其它节日 > 世界无车日的问题和情况

世界无车日的问题和情况

时间: 华华1202 分享

世界无车日的问题和情况

  “无车日”这天,参与活动的城市将主要通过限制机动车进入城区,设立步行区、自行车专用区和举行其他相关活动来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并鼓励人们使用更为清洁的交通工具,以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现在,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关于世界无车日的各国情况和存在问题!

  各国情况

  比利时:污染物大幅减少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2013年9月22日9时至19时,市区所有私人机动车禁行,市民可以免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由于是周日,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外出。自行车挂上一个拖斗,里面的孩子们好不惬意。一些情侣骑着双人自行车穿行于大街小巷。几个“全副武装”的专业运动员骑着自行车从记者身边呼啸而过。不远处,几个小姑娘骑着高头大马悠闲漫步。

  据比利时环保部门监测,在无车日里,布鲁塞尔的噪音降到了平时的1/6到1/8,空气中的微粒和二氧化氮降到了平时的1/3到1/4,其它有害物质也大幅减少,城市空气更清新了。

  各自骑着自行车的德肯夫妇,几乎每年都参加无车日活动。德肯对本报记者说:“无车日活动很有意义,通过宣传和教育,让人们慢慢改变传统观念和依赖机动车的生活方式。但是一天的时间远远不够。”一位来自西班牙的玛利亚女士也对记者说,环保理念需要长期宣传和教育才能深入人心。

  俄罗斯:发放半价公交票

  莫斯科一年一度的无车日活动始于2008年,随后圣彼得堡、喀山等10余个城市也相继效仿。9月22日,莫斯科市政部门发放了30万张带有无车日活动标记的半价公交车票。此外,莫斯科市内的几条主要干道从当天零时至22时禁止机动车通行,人们可以在公路上步行和骑自行车。

  记者在莫斯科街头看到,平日车水马龙的道路显得分外空旷。许多莫斯科市民在车道上骑自行车,滑旱冰甚至打篮球,还有人在进行滑板和极限自行车表演。道路中央的街心花园里,悬挂着一些展板,介绍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益处和绿色生活的相关知识。路旁还可以免费租赁自行车。

  高中生普尼奥夫告诉记者,他支持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因为莫斯科的交通已十分糟糕,空气越来越差,政府推广公共交通的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为缓解交通压力,莫斯科市政府大力投入资金用于公交和地铁运营。现今莫斯科地铁日均客流量692万人次,而公交客流量则超过1000万人次。市内共有专用公交道路172千米,到2013年末将达到197千米;莫斯科地铁现长度为313千米,政府计划到2025年将这一数字提高到650千米。

  泰国:市长带头骑车

  2013年9月22日,泰国曼谷,北碧、沙吞、猜纳等多个府都举行骑自行车活动,呼吁减少使用机动车,以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在曼谷,2万多市民在市长素坤潘的带领下,骑上自行车从皇家田广场出发前往中央世界商场,提出“公共交通共同出行”的口号,呼吁使用公共交通、减少使用私家车。

  存在状况

  “无车日”活动旨在鼓励所有市民放弃依靠汽车出行的生 活方式,倡导保护日益遭受破坏的大气环境。2003年法国有72个城市,全欧洲有超过860 个城市参加了“无车日”的活动。参加活动的城市都各自划出了禁止私家车通行的地区,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是以骑自行车、滑旱冰及步行的方式出行。自 9月16日开始的“欧洲公共交通活动周”也由此进入了高潮。

  折扣

  但年复一年,欧洲举办无车日活动的城市和活动规模已经大打折扣。

  从法国全国来看,2003年有98个城市参加“无车日”,2004年减少到72个,2005年只剩下56个。德国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2003年都退出了“无车日”活动。从世界看,虽然2005年有1125个城市参加“无车日”,数量与2004年差不多,但与前年相比却减少了200多个,2003年参加该活动的城市有1353个。法国一些环保人士批评政府动员不力,他们担心:照此发展下去,“无车日”将走向消亡。

  法国生态部长塞日·勒佩尔蒂埃说,“无车日”里划定一些限制机动车的地区以后,造成其周边道路出现严重的堵车问题,空气污染更为严重,许多人抱怨“无车日”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倒给他们的生活增添困难。这番话应算是对“无车日”活动潮落趋向的一种解释。而每年的9月22日并非都是周末,依赖方向盘的上班族,备感不便。

  统计

  法国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部长内利·奥兰

  表示,无车日是一项好的活动,但不符合现实情况,每年的无车日未能动员起足够的法国人,也不足以改变民众的驾车习惯。统计显示,在法国公路交通运输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中,私人小轿车的排放量占60%,而1/2的驾车人每次出行低于3公里,1/4的人甚至不足1 公里。因此,“换一种方式出行”活动将更为积极,也更富有教育意义。

  德国人一无所知

  至今仍有很多德国人对无车日几乎是一无所知。德国对欧洲无车日的宣传还没有能够做到家喻户晓。对于同样是生存在车轮上的德国人来说,无车日到底能否起到相应的效果,当前尚很难说。一日无车,人们可以忍受;一月无车,一年无车或放弃汽车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解决城市交通和环境污染的根本办法恐怕不能单靠一年一次的所谓无车日宣传。要确保“我不开车进城”,更关键的是各国市政必须依靠大量高科技手段,降低汽车尾气排放,提高交通管制能力,投入更多新型地面和轮轨的公共交通工具,增设更多的自行车存放处,以逐步减缓城市交通压力。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

  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大部分地区,无车日这天非公交车辆照样可以通行无阻,在布达佩斯交通公司经营的公交线路上,人们也还和往常一样,要向检票人员出示车票。只有在交通部属下的铁路和长途汽车市内线路上,出示驾照或交通许可证才可以免票。原来,布达佩斯交通公司一直是亏本经营,甚至无力承担“无车日”所带来的营业额损失,因此“无车日”活动便泡了汤。

  努力

  无车日虽然举步维艰,但欧洲各国减少私车行驶、改善环境的努力并未终止。如法国巴黎市政府大兴土木,在南部兴建轻轨;改造道路,扩大公共汽车的专用通道,压缩私家车的行驶空间;增加自行车专用车道等。据悉,市政府正在考虑建立更多的自行车出租店和维修店,按计划2007年在巴黎350个地铁站旁将增设自行车服务站,出租和存放自行车。通过多种方式鼓励法国人利用自行车代步。英国伦敦对进城的的汽车征收进城税,使市内汽车流量减少了15%。

  为减少空气污染和保护文物古迹,意大利政府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交通管理的改革方案。方案要求拥有300人以上的机构必须设专人负责雇员上下班的交通管理问题。单位要为上下班同路的雇员购买或租用班车,政府给予适当补贴,此外,还鼓励多人搭乘同一辆汽车上下班、减少一人一车现象。近几年来,一些城市在政府和民间环保组织的支持和鼓励下已采取行动振兴公共交通,以替代私人车辆。这些措施主要通过机动灵活地安排公交线路,设立专线车、应召公共汽车及其他小型机动车,以方便乘客。为控制市中心区的空气污染,罗马市政府开始在规定时间内限制单号或双号牌照的私人汽车在市中心区的部分路段行驶。佛罗伦萨、那不勒斯等大城市也分时段限制市内汽车流量,尤其限制未安装催化器的私人汽车在市区通行。一些城市还使用大型客车来减少市内车流量。意大利政府已计划逐步用电动或天然气汽车取代传统用汽油做燃料的公交车。一些城市在较短的线路或公园内使用电动汽车。


世界无车日相关文章:

1.小学环保地球的绘画图片与作文

2.半空中骑马歇后语的答案

3.9月22日的英文

4.舟车劳顿的成语接龙怎么玩

5.霍乱的名词解释

403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