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秋分 > 秋分过后应该如何养生

秋分过后应该如何养生

时间: 华华1202 分享

秋分过后应该如何养生

  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从秋分开始,天气一天比一天变冷。那么,秋分过后,我们应该如何养生呢?现在,小编就来和大家说说!

  【健康宣教】秋分过后,养生要点

  秋分过后也是最易生病的季节

  中医常说的“夏季过后无病三分虚”。身体经过夏季的高温,到了秋季也最容易生病!

  首先,季节交替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身体一时无法适应,就如同高原反应一般,容易发生疾病。

  其次,秋季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导致人体的呼吸道系统、热平衡系统以及皮肤的免疫力下降、无法适应,自然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

  第三,很多人在夏季时食欲不振、偏爱冷饮,导致了脾胃受损,加上身体中一些营养素的缺乏,这些都容易引起疾病问题。

  秋分后小心5大疾病找上门

  1. 降温——呼吸疾病

  秋分后天气转凉,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冷空气会刺激皮肤,人体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寒邪,容易出现肺部及呼吸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严重者可能出现肺炎等问题。

  2. 秋燥——皮肤干燥

  秋风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此时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瘙痒、干裂、流鼻血等症状。

  3. 贪凉——肠胃疾病

  民谚“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寒凉食物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在夏季,人们为了防暑降温,往往生食大量瓜果、寒凉食物,导致损伤脾阳、脾阳不振,则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

  4. 温差——心血管病

  秋季早晚温差大。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来说,太冷太热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在季节更替之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特别注意。

  5. 虫螨——过敏鼻炎

  秋季也是过敏高发的季节,这与秋季的气候特点关系密切。秋季风大,花粉、尘埃都弥散在空气中,易引起过敏。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的繁殖,易引起过敏。

  养生记住“345黄金原则”

  帮你平安度过“多病之秋”

  “3”“三个”地方不能冻!

  医生介绍,俗话说“春捂秋冻”,但有三个地方千万冻不得!

  头: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引起头痛等。另外,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外出的时最好戴帽子,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

  肚脐: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脚: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4”“四个”养生的食疗方

  1. 缓秋燥——清肺梨

  取鸭梨1个,川贝5克,冰糖、蜂蜜各适量。一种做法是把内部掏空,放入川贝、冰糖、蜂蜜等煮食。二是带皮切块,放到碗里再蒸,碗里最好再放上冰糖,煮好后可拌入蜂蜜,趁热吃效果最好。三是将银耳泡发后,和梨一起放到凉水中煮汤,根据口味不同可再放入枸杞、枣等。1日3次,早中晚分服。

  2. 止秋咳——白萝卜汁

  秋季咳嗽是最恼人的,喝萝卜汁见效最快、效果好。将新鲜的白萝卜加少量水榨成汁,注意要把萝卜皮削掉,要不然口感太辣,对胃的刺激也较强。一周喝1~2次即可。

  3. 防感冒——葱白姜片粥

  怕冷、脸色苍白、痰多,秋季天气转凉,风寒感冒也找上门来,可以喝点“葱白姜片粥”,平时喝点也可以预防感冒。先将粳米熬成粥,准备一小段葱白切碎后加入,快出锅时放入姜片,再煮5~10分钟即可。

  葱白和生姜都有驱寒、散热的功效,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有利于消除咳嗽等感冒症状。另外,葱白还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

  4. 解秋乏——西洋参石斛瘦肉汤

  “春困秋乏”,很多人一到秋天就容易疲劳,提不起精神。解秋乏可以喝“西洋参石斛瘦肉汤”。

  石斛和西洋参同煮也都有养阴生津的效果。二者与瘦肉一同烹制成西洋参石斛瘦肉汤,不仅对长期因糖尿病、或者冠心病、心衰造成的口渴、乏力等气阴两虚的表现有效,而且也能缓解酷暑损伤的元气,缓解秋乏。

  “5”“五种”食物要多吃

  1. 柑橘: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之功效。

  2. 梨:梨有“百果之宗”美誉的梨性寒、味甘,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有润肺清心、消痰止咳等功效。

  3. 苹果:苹果性平、味甘,是健脾开胃的良品。粗纤维含量高的苹果含有苹果酸和鞣酸等,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4. 萝卜:萝卜性凉,味辛、甘,有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和清热解毒之效。每日临睡前,吃点鲜萝卜,可增强心脏功能。

  5. 柿子:柿子性寒,味甘、涩,鲜柿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仅次于柑橘,而高于梨和苹果。柿蒂可治呃逆、嗳气等症;柿饼炙炭可治便血;柿霜可治喉痛、咳嗽、口疮等症。

  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的繁殖,易引起过敏。

  《黄帝内经》:秋多养阴

  防防止耗伤阴血津液

  首先要按照《黄帝内经》的秋冬养阴原则,多食滋阴润燥之品,以防秋燥伤阴。秋季气候干燥,应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甘蔗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并要尽可能少食葱、姜、蒜、韭菜等辛味之品,防止耗伤阴血津液,而加重口唇干燥的感觉。

  养膳食重平衡

  秋季是各种瓜果丰收之时,多食水果对健康大有益处,还可预防“秋燥”的产生,但秋季气候渐冷,体质差的人也不宜多食瓜果,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秋季鱼类、肉类、蛋类食品也比较丰富,人们选择食品的范围扩大了,这时在膳食调配方面要注意摄取食物营养的平衡,注意主、副食的搭配及荤、素食品的搭配,要符合“秋冬养阴”的原则。

  补晨起食粥,推陈致新

  中医提倡秋季每天早晨喝粥。明代李梴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喝粥对于人的健康特别有益。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需要提醒的是,秋季虽然是进补的季节,但也不能盲目进补,要视自己的身体需求而定。

  注意调摄伤感情绪

  秋季,阳气日消,阴气日盛,万物开始由生命的成熟顶端走下坡,花木逐渐凋零,生机顿失,此时人的情志也随着自然界的萧瑟走下坡,如果情志与身体没有随着调和过来,常引发忧愁、低落的情绪。

  正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七情之病也,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因此,当处于“秋风秋雨愁煞人”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或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这样,苦闷的情绪也随之而消。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秋季精神调养的原则,即要做到清静养神,而要达到这一点,办法是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神宁静的状态。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应把精力用在事业上,而不要“争名在朝,争利于市”,把自己的名利看得轻一些,多做好事,多作贡献。

  秋分过后,这些养生要点要牢记!

  中医常说的“夏季过后无病三分虚”。身体经过夏季的高温,到了秋季也最容易生病!

  首先,季节交替都会对身体造成影响,身体一时无法适应,就如同高原反应一般,容易发生疾病。

  其次,秋季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导致人体的呼吸道系统、热平衡系统以及皮肤的免疫力下降、无法适应,自然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

  第三,很多人在夏季时食欲不振、偏爱冷饮,导致了脾胃受损,加上身体中一些营养素的缺乏,这些都容易引起疾病问题。

  养生记住“345黄金原则”

  帮你平安度过“多病之秋”

  “三个”地方不能冻!

  医生介绍,俗话说“春捂秋冻”,但有三个地方千万冻不得!

  头:

  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引起头痛等。另外,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外出的时最好戴帽子,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

  肚脐: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脚:

  脚是人体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

  “五种”食物要多吃

  柑橘

  柑橘性温、味甘,有开胃理气、止渴润肺之功效。

  梨

  梨有“百果之宗”美誉的梨性寒、味甘,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有润肺清心、消痰止咳等功效。

  苹果

  苹果性平、味甘,是健脾开胃的良品。粗纤维含量高的苹果含有苹果酸和鞣酸等,有收敛止泻的作用。

  萝卜

  萝卜性凉,味辛、甘,有健胃消食、止咳化痰、顺气利尿和清热解毒之效。每日临睡前,吃点鲜萝卜,可增强心脏功能。

  柿子

  柿子性寒,味甘、涩,鲜柿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仅次于柑橘,而高于梨和苹果。柿蒂可治呃逆、嗳气等症;柿饼炙炭可治便血;柿霜可治喉痛、咳嗽、口疮等症。

  另外,秋季温度湿度适宜螨虫的繁殖,易引起过敏。

  膳食重平衡

  秋季是各种瓜果丰收之时,多食水果对健康大有益处,还可预防“秋燥”的产生,但秋季气候渐冷,体质差的人也不宜多食瓜果,以免损伤脾胃的阳气。秋季鱼类、肉类、蛋类食品也比较丰富,人们选择食品的范围扩大了,这时在膳食调配方面要注意摄取食物营养的平衡,注意主、副食的搭配及荤、素食品的搭配,要符合“秋冬养阴”的原则。

  晨起食粥,推陈致新

  中医提倡秋季每天早晨喝粥。明代李梴认为:“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喝粥对于人的健康特别有益。此外,还要谨记“秋瓜坏肚”。立秋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需要提醒的是,秋季虽然是进补的季节,但也不能盲目进补,要视自己的身体需求而定。

  注意调摄伤感情绪

  秋季,阳气日消,阴气日盛,万物开始由生命的成熟顶端走下坡,花木逐渐凋零,生机顿失,此时人的情志也随着自然界的萧瑟走下坡,如果情志与身体没有随着调和过来,常引发忧愁、低落的情绪。

  正如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七情之病也,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因此,当处于“秋风秋雨愁煞人”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或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这样,苦闷的情绪也随之而消。


秋分相关文章:

1.秋分谚语大全

2.秋分节气

3.秋分竖蛋习俗是什么

4.秋分打一成语是什么

5.二十四节气谚语:关于秋分谚语是什么

404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