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中国传统节日 > 元宵节 >

青岛地区元宵节习俗是什么

时间: 志彬1156 分享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Festival),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元宵节的习俗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青岛元宵节习俗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划旱船

  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吃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

  元宵的做法,是以馅为基础。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倒上江米粉,“筛”起来了。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

  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民俗游戏

  每年元宵前后,各地在迎神祭祖的同时,会推出许多神秘游戏,如拨火塘(走火炭)、咬火犁、上刀梯、穿令等,现以雷州市自沙镇瑚村和杨家镇店前管区为例,让我们领略一番。

  瑚村大约有三千多人,几乎都为何姓,以传统农作方式—种植稻谷和一于「蔗为主要的生活来源。村里的最高神抵就供奉在何氏祖祠::该祠始建于明朝洪武六年,几遭破坏,几经修缮,绵延至今。祖祠里有一块石匾,是雷州大学者陈昌齐题写的二,热情的村民告诉我们,元宵节前一天的白昼,村里就准备好燃烧髯火需要的木柴。这些木柴必须是砍伐活树得来,总量约两三千斤吧C.是日傍晚,村民们将一把新犁头(必须是未使用过的)埋在本村祠堂前宽阔的地坪上,用采回的新鲜树木(必须是鲜活的,干枯的不行)将犁头覆盖。

  待到黄昏时分,便生火把树木点着,然后由村里请来的道士(一般都是外村的道士)开始做法事。在簧火燃烧期间,一般由村里两个健壮青年用长长的铁叉拨弄着火堆中的木头;目的是使火堆烧得更旺些,烧出该村的气势来。至凌晨两点左右,熊熊大火渐渐熄灭,树木已烧成了通红的火炭。

  此时,锣鼓喧天,声震如雷,在火堆旁靠近神案处,大约有三十几个青壮年用尽力气齐声呐喊;还有道十的几个弟子口咬一把点燃的香火,挥汗如雨,卖力打鼓。在众人簇拥下,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健壮的男子,身穿浅黄色法袍,头缠红色飘巾,脚底穿一双蓝色塑料拖鞋,肩上扛着一面黄旗出场了,他就是道公师傅。接着,道公师傅率领众弟子,在山摇地动的锣鼓声和呐喊声中绕火堆跑一二圈,再次回到神案前,继续进行祈祷和膜拜的仪式。

  道士在村头的神完进行上香、迎神、占卜、问吉仪式过后,吹响了牛角号。然后迅速跑到火堆旁,用法剑拨开火炭,寻找出一块正在熊熊燃烧着的“火母”(最大的一块烧得通红的木炭)放在手掌!一扫检验;验过之后,迅速放入准备在旁边的一个椰壳中,然后将其送至神案前。待到此块“火母”颜色变蓝时,道士旋即跑到火堆旁,用法剑叉起被烧得通红的犁头,将之前在神龛前祈祷而得的咒符放在犁头上烧化。随后,道士张开嘴,用牙齿尖咬住犁头,绕着火场走只圈。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他把犁头放到神案上,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接着,道公继续做法,再次占卜问吉之后,令其得意弟子到火堆边进行“滚火堆”。只见那弟子身着普通的牛仔装,双手拿着一床普通的凉席,突然将凉席往火堆上一铺,头迅速顶着凉席,身体轻快地从火堆上飞速翻滚而过:。然后迅速起身,以同样的动作,从东西南北四个不同的方位依次翻滚而过。围看的村民大声喝彩,齐声叫好。正当道公的弟子翻滚而过的时候,该村的青年男子已经在火堆的一边列队等候。他们一边呐喊,一边在做准备跨越火堆的动作。

  这些青年,多是在校读书的孩子,从12岁到20岁不等。在锣鼓声中,在村民的欢呼助威下,这些年轻人一个接一个鱼贯而行。一路高呼威风,一面光着脚从火炭上一溜小跑穿越而过。连续只轮,每次过处,都将火堆。里的炭火踢得火花四溅,地涌金莲。这时也是村民们“拨火塘”仪式高潮的时候,火堆四周早已准备好的烟花爆竹,在此时同时被点燃。整个瑚村春夜行雷,四处火光,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时候,村民们纷纷用铲子铲上一小撮火炭,带回自己的家中。他们将这些未燃尽的火炭,倒在自家的后院、猪圈或是水塘边,用以祈求来年家庭幸福,六畜兴旺。一个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我们,在火堆里,道士预先将一个小酒杯埋在其中。谁要是在“拨火塘”仪式结束后,能铲到那个小酒杯,就代表他们家来年必然行大运,家庭更发达。

  据那些参加“拨火塘”的年轻人说,踩过火堆的时候,并不觉得疼痛,感觉滑滑的、凉凉的,一下子就踩过去了。而且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脚掌完好无损,跟平常一样,实在是匪夷所思。

  还有一种同样令人不可思议的习俗是“穿令”。

  店前,是雷州市杨家镇的一个普通管区,由前塘、北渡、赤步、何宅、井尾南、山尾、J前、南边、北界洋等十个村落组成。这个特别的管区里,潜藏着独特而又神秘的“穿令”活动。

  元宵节趣事

  到唐代中期,元宵节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节。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元宵灯会成为固定假日,灯节从汉代时的一天增加到三天。唐代京城长安历来实行宵禁,夜晚不许人们出门,但唯独在元宵节期间的三个晚上解除禁令,以便让百姓看灯。节日之夜,长安城十里长街,游人如云,热闹非凡。崔液《上元夜》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两句更是脍炙人口,以致“火树银花”一词成了后来比喻灯光烟火绚丽灿烂的一个成语。

  唐代国力强盛,社会富足,元宵灯会也成了王公贵族争强斗富的场所。据《开元天宝记事》记载,唐明皇李隆基下令建造了一座高一百五十尺的大灯楼,光照长安。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不甘示弱,特意制作了一座“百枝灯树”,灯树高八十尺,’‘竖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

  到了宋代,上元张灯之俗更为繁盛,宋太祖赵匡)$亲自下诏增加元宵灯节的放假时间,将放灯时间从三日增加到五日,从正月十四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宋代制作的灯笼比唐代的更加精致、更加豪华,灯会更为繁荣、更为热闹。我们从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中,可看到当时元宵佳节的盛况: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宋代元宵节期间,官府鼓励市民前往观灯,规定凡到御街观灯者赐酒一杯。因此观灯者人山人海,通宵达旦。统治者以灯节来炫耀歌舞升平,却往往给穷苦百姓造成负担。《晃氏客话》就记载了这么个故事:北宋福州太守蔡襄强令灯节民家每户点灯七盏,当时有个叫陈烈的文人,做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巨灯,上面题诗一首,予以讽刺:“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

  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

  从宋代开始,出现了灯谜,即把谜语系在灯上,让看灯的人们在观灯之际进行猜谜活动,增加人们的生活情趣,烘托节日气氛。

  最值得一提的是,清朝以后冰灯传人中原地区。由于满族原本居住在东北黑龙江一带,气候严寒,结冰季节长达数月,因此一直有制作冰灯之俗。人主中原之后,冰灯也传人中原地区。现在,我国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一带在每年元旦至春节期间,都要举行冰灯会,不过,制作方法和花样已经现代化了。

  宋代文学家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五中记述了一则有关灯节的趣事:宋代有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由于他名字的“登”与“灯”谐音,为了避他的讳,他不许身边的人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同音的字。“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答”,谁要是一不小心触犯了这个忌讳,轻则挨打,重则判刑。因为“触者必怒”,所以不慎犯禁而遭此“榜答”的人数不胜数。为避其名讳,全州的老百姓也只好称“灯”为“火”,“点灯”也只能叫“点火”。

  这一年,元宵节即将来临。按照以往惯例,元宵节里都要燃放灯火、点上花灯表示庆贺。官府放灯,民间观灯、赏灯,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节俗。为此,官府衙门要提前张贴通知安民告示,让老百姓到时候前来观赏。这时,官府衙门里办事的人感到万分头痛:无论如何,告示上面的“灯”字都没法避开。可要是写上“灯”字,会触犯州官的忌讳;但不用“灯”字,意思就无法表达出来。

  这件事情真的难倒了一大帮办事的人。绞尽一番脑汁之后,写告示的人决定按照平时的惯例,把“灯”字改为“火”字。于是,全城的百姓读到了这样一则“流芳后世”的布告:元宵节里“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一开始,当地的老百姓还不明就里,尤其是从外地来的客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错以为官府真的打算要在城里放上三天大火呢!有些人吓得四散而逃,唯恐“殃及池鱼”。

  等到大家最后明白此事原委之后,个个啼笑皆非,气不打一处来。人们不仅讥讽田登是个“放火州官”,而且愤恨不已地说:“这是个什么世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一成语的由来。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已成为人们嘲讽与抨击那些欺压百姓、为非作歹的当权者的经典佳句,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猜你感兴趣:

1.元宵节各地习俗100字介绍

2.天津元宵节习俗

3.元宵节有哪些有趣的传统习俗

4.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5.元宵节的习俗

391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