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重要纪念日 > 植树节 > 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时间: 再裔672 分享

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植树节大家都知道是3月12日,但是,你们可懂得植树节的起源?此举是为了缅怀谁的?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植树节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植树有什么文化传统?

  植树纪念逝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民间社会,自古就有屋在前屋后植树造林的习俗,并在庙宇、祠堂和院落栽种樟、柏,在坟冢墓地种植松、柏,以示郑重和纪念。早在《周礼·冢人疏》中,就有" 树吾墓槚"和"天子树以松,诸侯树以柏,大夫树以药草,士以槐,庶人以杨柳"的记载。这种在墓旁植树的风俗代代相传,其用意不仅因为树木代表祖先灵魂永存而又庇荫子孙,还在于它是一种孝道的表达和追思的体现。

  植树节是为了缅怀谁的?

  严格说来,植树节不是中国的发明,但把植树与纪念先人联系在一起,使植树节具有传统人文的含义,却是中国人的创新。孙中山最早提倡植树造林。1893年,他在《上李鸿章书》中就提出“急农兴学,讲求树畜”,以强国家的主张。1915年,他又提议以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同年7月,北洋政府接受建议,正式规定清明节为植树节。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再次指出:“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1925 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有不少人提出应大力推行植树造林,并将中山先生逝世的那一天,即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表纪念。1928年3月1日,国民党中执会议决定,于孙中山先生逝世日在全国各地举行植树活动。对于这一决定和植树节,何香凝在首次植树典礼上的演说中就清晰地表达了她的看法:“我们在此地所种的树木,将来要接受大地的培育蔚成森林,好比我们同志接受三民主义及遗教来造成簇新良好的中华民国一样。”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颁布《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规定,“各省应于每年三月十二日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及造林运动”。“举行植树式时,各机关长官职员,各学校师生及地方各团体民众,均应一律参加,躬亲栽植。”并强调所需经费应由各级政府承担。从此,植树典礼被正式列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的活动。植树节也成为全国通行的时间符号,并被编入通行的日历。民国时期使用的《中华国民生活历》,不仅列出植树节,还记载了宣传办法,要求“地方长官领导各机关职员、地方民众,植树郊外。……唱造林歌及国父逝世纪念歌,是日前后一星期,为造林运动宣传周。公映造林教育电影。”把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与植树节合为一体,既美化了环境,又达到了纪念的目的,不失为一大创意。

  从这个意义上说,植树节,既是孙中山政治生命延续的体现,更是孙中山精神永存的象征。当时就有人对植树纪念孙中山的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凡物之可以纪念,则务须求永久而不易消灭者为上”,没有生命力的文物虽可为永久纪念品,但因其为无生物而枯燥无味,不如有生命力的生物。在他们看来,“生物中之寿命较长者”,惟有树木,“其年龄最高者达六千余年,而仍能维持其生命”,而且“人去树存,睹物思人,而人亦垂留于千载后世”,当人们看到路树青葱,自然会想到自己受到的荫泽,因此,植树可以使“虽死,之精神当永久留存于千载后世之市民脑海中矣。”

  植树节有哪些精神所在?

  事实上,民国时期,从中央到地方,植树节的宣传都有 “孙中山精神不死”,“虽死犹生”,“的精神不死、浩气长存”,“要想精神不死,我们一定要让树活”等标语口号。上海各界举行公祭典礼时,横幅就是“精神不死”,植树典礼就是为宣传“十年树木增长滋荣,精神万古不朽”的价值和意义。对此,有的学者认为:“精神不死与树木常青紧密相连,是国民党对传统社会纪念方式的沿用,并赋予其现代性意义,使植树节具有强化纪念孙中山的象征功能。”应该说,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改为植树节,使其合而为一,既为纪念日增添了新的内容,又丰富了植树节的文化内涵;既可推动全国植树造林运动,美化自然环境,又能透过植树实践,为宣传孙中山开拓新的场域,动员民众参与,从而扩大纪念日的社会影响,可谓一举两得,两全齐美。

  不过,国民党将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与植树活动结合起来,仍然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和孙中山崇拜的色彩,不免显得过于功利化和政治化,其标语所示的“植树”是“追思最好的纪念品”,就充分体现了植树节的特定政治内涵。植树节后来甚至成为国民党统治合法性的象征。为突出植树节纪念孙中山的功能,国民党特别将植树节期间所造林地命名为“中山林”或“中山纪念林”,实现了中山纪念日和所造林地的时空结合,促使时间维度中的孙中山纪念活动再度空间化,从而为广泛宣传孙中山精神提供了永久和具象的象征。因此应该说,这一发明创造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植树节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更有意思的是,把纪念孙中山与植树活动结合以来,确立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在严格的规定和统一的行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发展成一种文化,留下了一道风景。首先,植树节的仪式,除了政治的味道外,还夹杂着宗教的气息。当时规定植树仪式必须按照规定执行:“一,奏乐;二,全体起立;三,向党国旗及遗像行最敬礼;四,主席躬读遗嘱;五,静默三分钟;六,主席报告开会宗旨;七,演说;八,唱植树歌;九,呼口号;十,摄影;十一,散会”。其目的在于加强参与者对孙中山符号的共同记忆,产生“全场悲壮热烈之效”。其次,植树节活动的内容和表现的形式,既有政党政治的色彩,又有思想文化的味道。诸如“国民党万岁”,“三民主义万岁”,‘中华民国万岁“这类宣传口号,固然使人感到压抑和沉闷,但“秉承遗志,实现造林报国”,“纪念忌辰,要和平奋斗救中国”,将纪念与植树结合起来,由植树演绎为“树人”的想法和做法,还是让人感到振奋和温暖。最后,植树节的方式和方法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既拓展了活动的空间,又丰富了节日的内涵;既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又充分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性。植树节宣传品制作的艺术化和动员形式的多样化,就颇能引起民众的兴趣。江苏省制订了《造林运动办法大纲》,明确规定各地应采取多种宣传方式,一为文字宣传,编印标语、传单、小册三种,以浅显的文字,唤起人民造林的观念。教育部审定的小学 《社会课本》、《国语读本》中,就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儿童宣传孙中山纪念仪式与植树节的课文。抗日战争期间,安徽太湖县还创作了《植树歌》,歌词大意是:“森林事业,大利所种,以足林木,以弭灾凶。纪念,遗教是从。努力植树,松柏椿桐。开发中华,天府之雄,子孙万世,永庇帲幪。”其曲调源自着名的古曲《苏武牧羊》,音调悲壮,更能激发民众植树造林以纪念孙中山的热情和奋起抗日的斗志。

  可以说,植树节在社会历史的演变中,经历了从政治宣传和社会动员到思维创新和文化创造的转变过程。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植树节在推广孙中山崇拜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植树实践与意识形态宣传相结合,比单纯向遗像默哀,恭读遗嘱等纪念形式更具现实意义,从而得到民众的认同和参与,植树造林遂成为全国性活动,孙中山符号也在植树造林运动中得到广泛传播。事实上,也正是将孙中山纪念日与植树活动结合起来,植树节才有着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纪念孙中山的活动才更富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文化价值。

  1979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会第六次会议根据国务院的提议,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的决议。将孙中山先生与世长辞之日定为我国植树节,也是为了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实现的遗愿将在新中国实现。

38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