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冬至>

2021冬至的养生误区及讲究

时间: 宇杏0 分享

冬至了就意味着正式进入冬天了,在这一天北半球将进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时候,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1冬至的养生误区及讲究,欢迎阅读!

冬至的养生误区

戴口罩可以抵御寒气

更容易患感冒

鼻黏膜里有丰富的血管和海绵状血管网,血液循环十分旺盛,当冷空气经鼻腔吸入肺部时,一般已接近体温。所以无需戴口罩挡寒,而且人体的耐寒能力应通过锻炼来增强,若依赖戴口罩防冷反而使身体变得娇气,更容易患感冒。

蒙头睡觉更暖和

容易供氧不足

有些人习惯把头蒙在被窝里睡觉,感觉上暂时可能会暖和些,但被窝里的氧气会越来越少,二氧化碳和不洁气体却越积越多,所以蒙头大睡以后,你经常会感到昏昏沉沉的,全身疲乏无力。

热水洗脸更温暖

皮肤容易紧绷干燥

冬天,人的面部在冷空气刺激下,汗腺和毛细血管都呈收缩状态,当遇上热水时会迅速扩张,但热量散发后,又恢复低温时的状态。毛细血管这样一张一缩,容易使人感觉面部皮肤紧绷干燥,还会使皮肤容易产生你最怕看到的皱纹。因此,正确的方法是最好能用冷热水交替洗脸,这可以逐渐加快皮肤的血液循环,还能起到如同按摩的作用。

吃火锅保暖

并非人人合适

阳盛、体质强壮的人并不适宜吃火锅;气阴两虚者,应少食或不食;而四肢怕冷、畏寒的阳虚者则比较适宜吃火锅。火锅往往与三类疾病“结伴而来”。一是食物温度太高容易导致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等;二是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三是火锅中的高嘌呤容易引起痛风。

紧门窗保暖防感冒

常开窗 保持空气新鲜

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500余种化学物质,而仅从呼吸道排出的就有149种之多。空气中有大量的细菌、病毒、二氧化碳和灰尘,在这样的空气中,人容易感冒、咳嗽,所以应该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

冬季过多吃凉饮不可行

消 耗 阳 气

吃了过多寒凉、生冷的食物后,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冬天宜喝点热汤吃点热食,吃过以后身体会有回暖。而如果我们吃冷食喝冷饮,身体也会明显觉得冷。所以,大家要尽量吃有温度的食物,尽量少吃冰激凌、生冷的食物。

饮酒可以御寒

实际会更冷

数九严寒,很多人喜欢和家人团圆或与朋友聚会时饮酒。饮酒后的确会使人有浑身发热的感觉,这是酒精促使人体散发原有热能的结果。但酒劲过后,因大批热量散出体外,反而会使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导致酒后寒。而且如果在刚喝过酒后出门,更容易因外冷内热引起感冒着凉。

进门马上烤火或烤暖气取暖

容易造成冻伤

从寒冷的室外回来,手脚冻得冰凉,很多人习惯马上把手脚放到暖气上或在火炉边取暖,其实这样会造成更严重的冻伤。这是因为手脚在长时间受凉后,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此时,如果马上近距离取暖,会使血管麻痹、失去收缩力,出现动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强,局部淤血,更容易形成冻疮。正确的做法是冰冷的手脚只能轻轻揉搓,使它们慢慢恢复正常温度。

皮肤总是瘙痒 不抓挠不行

加重皮肤干燥

冬天的干燥多风很容易使人皮肤上的水分快速流失,缺水的肌肤也就经常会起皮屑和发痒,对付皮肤瘙痒,我们习惯用手去挠,但这样做会更加刺激原本已经很干燥的皮肤,使脱屑情况加重,甚至引起皮肤继发感染。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勤洗澡,可以在洗澡时用滋润功效强的浴液,并在洗澡后身体皮肤上水分未干时抹些润肤乳液。

穿双厚靴子衣服穿薄点无所谓

心脏容易受寒

老话说“脚暖和了身上就暖和了”,因此有些爱美的女性在三九天还常穿裙子,再配双高靴,觉得这样就足够了。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当我们的身体受冷时,其实首先感到的是心脏仿佛被冻得收缩成了一小团,然后才是身体局部的冷感。所以,在寒冷的天气里,保护好心脏很重要。另外,受凉性胃痛、腹痛也是女性冬天更易患的急病,身体的保暖尤为重要。因此,只有脚暖和是远远不够的。

冬至羊肉汤的做法

1、清炖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红尖椒100克,生姜、大蒜适量,生抽、食盐、食用油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后,锅中放水,放入羊肉后将羊肉炖熟,捞出放凉后切片备用,炖羊肉汤留着备用;将红尖椒洗净后摘去蒂部,生姜切片,大蒜去皮备用;锅中下油,放进蒜、姜、蒜瓣炒香,放进羊肉炒匀,淋上生抽,放点盐炒一分钟后移入炖锅中;将炖羊肉的原汤倒入炖锅中,大火继续煮十分钟,将辣味和蒜味炖入羊肉中,再加一点食盐调味后即可饮用。

2、竹蔗马蹄煲羊肉汤

材料:竹蔗、马蹄、羊肉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汆水捞起;竹蔗洗净切段,八角洗净;马蹄削皮洗净,每个切半;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猛火煮沸,转中小火煲两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品尝。

3、白萝卜炖羊肉

材料:白萝卜200克,羊肉200克,葱、姜、花椒适量。

制法:羊肉化冻后切块于凉水中去血水,浸泡两小时左右,需勤换水。处理过的羊肉于凉水中上锅煮,火开后关火,将羊肉捞出,冲掉血沫。姜、蒜切片,葱切段,与花椒、羊肉一起置锅中煮。白萝卜洗净切成块,放于锅中,盖上锅盖,大火煮到水开,换中小火一个半小时。出锅前放少量白胡椒和盐即可。

4、白菜粉丝羊肉汤

材料:粉丝、白菜、羊肉片、姜片、葱花。盐、鸡精(或味精)、白胡椒粉、香油。

做法:粉丝用温水泡软待用,白菜洗净切成段备用;锅中放水及两片生姜烧开后放入泡软的粉丝烧开后加入白菜,再次煮沸后,加入羊肉片,调入盐,鸡精,煮开后调入多一些的白胡椒粉及香油,洒上葱花即可。

5、山药羊肉汤

材料:羊肉500克,山药150克,姜、葱、胡椒、料酒、盐各适量。

做法:将羊肉切成片;淮山去皮切片;姜洗净后拍破;葱洗净待用。锅内放水,投入羊肉片,加姜烧滚,捞出羊肉片待用。山药与羊肉片一起放入锅中,注入清水适量,加生姜、葱、胡椒、料酒,先用大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改小火炖至熟烂。

6、当归大枣羊肉汤

材料:羊肉、当归、大枣、枸杞、料酒、胡椒粉、姜片、葱段。

做法:羊肉飞水后切成小块备用。取适量当归洗净后备用。将羊肉放入砂锅。放入当归、适量清水、姜片、葱段。加少许料酒和胡椒粉去膻。放进几颗红枣。慢火炖3、4个小时以后加入枸杞。再炖15分钟左右关火,盛出汤趁热喝即可。嫌味淡可以加少许盐,不加也可。

冬至出门有什么讲究吗

1、鬼节之说

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而且也是中国重要的祭祀节日。很多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祭祀祖先的习俗,而冬至上坟祭祀的时候阴气比较重,所以在祭祀之后一般都会早点回家。

2、民间传说

传说在盘古开天之时,冬至正是万恶出没的时候,而晚上是阴气比较重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多地方流传着冬至的晚上出门不吉利的说法。

3、天气因素

冬至的来临,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就要到了,这时候往往是疾病感冒的高峰期,所以冬至晚上能早点回去的还是早点回去,况且大晚上家里肯定比还在外游荡更为安全。

4、昼短夜长

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而古时候的人们到了晚上不像现在有夜市,灯火通明,古时候的人们晚上出门很不方便,所以古时候的人们在天黑之前都会早早的回家了。

2021冬至的养生误区及讲究相关文章

2021秋分时节养生注意什么

2021大寒节气养生注意事项

关于冬至养生方法

冬至养生知识技巧

冬至的养生注意事项

冬至养生及注意事项

2020冬至节气养生指南

2020冬至如何养生

冬至节养生饮食调养

立冬的养生方法及讲究

2021冬至的养生误区及讲究

冬至了就意味着正式进入冬天了,在这一天北半球将进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时候,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2021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冬至的风俗习惯及注意事项
    冬至的风俗习惯及注意事项

    每年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古人认为

  • 2021冬至的起源及进补食谱
    2021冬至的起源及进补食谱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

  • 冬至的民俗活动及传统饮食
    冬至的民俗活动及传统饮食

    冬至,一般都在公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这两日。因为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每年的4月4日或5日)一样,被称为"活节"。冬至,俗称

  • 2021冬至的养生窍门及方法
    2021冬至的养生窍门及方法

    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12月21日~23日),太阳黄经达27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数九寒天从冬

1115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