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秋分 >

秋分后不宜再穿凉鞋

时间: 镇圳24590 分享

秋分即秋天平分,意思是秋天过了一半。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分后不宜再穿凉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分后不宜再穿凉鞋

更多秋分相关内容推荐↓↓↓

秋分为什么要吃螃蟹

秋分运动需注意什么

秋分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秋分的习俗及养生攻略

秋分后不宜再穿凉鞋

秋分过后气温下降较明显,天气转凉,大街上许多人已经穿上了薄外套。但还有不少人会选择穿着凉鞋、拖鞋出门。秋分过后,昼夜温差拉大,整体气温下降,一定要在衣着上防秋凉,不仅要随着气温的降低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老人、孩子和体质虚弱的人,更要注意保暖,而凉席、拖鞋、凉鞋等不宜再使用,以免着凉,诱发呼吸道、胃肠道疾病。

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肺、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注意保暖很可能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胃炎的发作。而脚底穴位非常多,尤其是涌泉穴,如果受了寒气,极易着凉。另外,孕妇和经期女性在下雨天最好不要穿凉拖、凉鞋。

在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会使人得病,常称为“秋燥”。如果不注意养生,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咳嗽病人增多。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它们的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

为预防秋燥,秋季的饮食应以养阴、清热、润燥为主,宜多食新鲜的蔬果,如菜心、西红柿、雪梨、银耳、香蕉等。不要过多地食用辛辣燥热食品,如胡椒、辣椒、油炸品等。秋季佐餐的汤品尤为重要,由于天气干燥,汤品更应遵循此饮食原则,多以西洋菜、红萝卜、剑花、蜜枣、菜干、北杏、南杏等为材料,配以猪瘦肉、鱼、鹌鹑等。此外,还应多喝水,特别是运动后出汗较多,可适量补充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饮水量应该以小便的颜色来决定,偏黄则宜多饮。

为什么会有华西秋雨

进入秋季,我国大部地区的天气通常是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可是我国西部地区却常常是细雨霏霏,阴雨绵绵。四川、贵州两省的一些地方更有“天无三日晴”之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华西秋雨”。西南地区称之为秋绵雨。

“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气候特点之一,也是气象灾害之一,它主要出现在四川、贵州、云南、甘肃东部和南部、陕西关中和陕南及湖南西部、湖北西部一带。其中尤以四川盆地和川西南山地及贵州的西部和北部最为常见。

华西秋雨一般出现在9-11月,最早出现日期有时可从8月下旬开始,最晚在11月下旬结束。但主要降雨时段是出现在9、10两个月。“华西秋雨”的主要特点是雨日多,而另一个特点是以绵绵细雨为主,所以雨日虽多,但雨量却不很大,一般要比夏季少,强度也弱。

一般来说,持续连阴雨的天数越长,对农作物的危害越大。如果我们把连续三天或三天以上出现降雨视为一次连阴雨过程,可以看出,连阴雨过程次数最多的是四川盆地南部和贵州的遵义、毕节等地,每年秋季平均有7-9次。平均最长连阴雨过程是在贵州西部和四川宜宾、邵觉及四川盆地以西地区,有10-11天,四川阿坝达14天;极端最长连阴雨过程在四川西部地区,一次过程可达20天以上。

华西秋雨天气是冷暖空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每年进入9月以后,华西地区在5500米上空处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伊朗高压之间的低气压区内。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侧或西北侧的西南气流将南海和印度洋上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这一带地区,使这一带地区具备了比较丰沛的水汽条件。同时随着冷空气不断从高原北侧东移或从我国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倒灌,冷暖空气在我国西部地区频频交汇,于是便形成了华西秋雨。

当冷空气势力较强时,冷暖空气交汇比较激烈,降雨强度也会随之加大,同样也可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

秋分的民间习俗

1、秋祭月: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2、吃秋菜: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3、送秋牛: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4、粘雀嘴: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5、放风筝: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秋分是秋天到了吗

根据气候平均温度划分季节的标准,必须是连续5天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是秋天,按照这样的标准,江淮地区一般是在9月中下旬才进入秋天。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虽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气温开始骤降,日趋渐寒冷。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秋分的气候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已经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

秋分后不宜再穿凉鞋相关文章:

秋分五行养生应该吃什么

秋分养生小常识大全

寒露节气传统习俗活动

白露节气的养生方法及原则

秋分节气如何养生

秋季养生主题知识

关于寒露健康小知识

白露时节应该做好哪3护

134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