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记忆力 > 右脑记忆法 > “右脑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右脑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时间: 斯祺1212 分享

“右脑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据研究,人的右脑包含了人类500万年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智慧,它的记忆力、能量、创造力,超过左脑100万倍。但它平时又是关闭的。世界上成为“天才”的,都是有意无意中开发了右脑潜能的那部分人。

  我国的传统教育中就有一种很好的右脑教育方法:读经教育。

  读经教育

  就是让孩子在刚会说话时就开始读经。

  或者在孩子不会说话之前由家长读给孩子听。

  或者让孩子从小聆听经典的诵读之声。

  因为孩子在6岁之前,尤其在3岁之前,右脑处于完全开放状态,所以应该好好地充分利用好这个年龄段,加以引导和锻炼。

  这是孩子黄金时期,一旦错过,不可弥补。

  左脑教育和右脑教育

  左脑教育:懂了才教、先理解再记忆,成人的教育方式。理科性居多。比如数学,一定是有了一定理解能力再去学习,就比较轻松。

  右脑教育:先记忆不理解,右脑属于深层次的悟解。孩子越小,大脑的吸收能力越强,因为越小所接触外界的东西越少,也就是年龄越小思想越纯净。此时你给他(她)什么信息,他(她)就吸收什么信息。不加选择,没有难易之分。大人觉得很难记忆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样的。

  此时一定要多听经典诵读和经典的音乐。

  长期浸润,终生受益!

  有些人会想,不去理解记住再多的内容又有什么用?我告诉大家,因为左脑是逻辑理解思维脑,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

  孩子的理解能力一年比一年强,这是大脑发育成长的自然规律。

  大脑首先要有优质的输入,才能有优质的输出。在孩子幼时先将需要记忆的内容记下来,等到孩子成长到能够理解的年龄自然能够深层次的悟解。

  我们人类的大脑具有无限的潜力,在幼时记忆的内容越多,右脑的记忆回路就扩的越宽,负责记忆的细胞参与的数量就越多,记忆能力就越强大。

  我来做个形象的比喻:假如右脑记忆细胞有10000个单位,孩子甲在6岁之前记住了10个故事,右脑记忆细胞需要激活参与的数量是100个单位;孩子乙在6岁之前记住了四书五经,右脑记忆细胞需要激活参与的数量是2000个单位;这两个孩子上学后同一个班,老师要求背诵一篇文章,孩子甲需要2个小时左右能够记住,孩子乙则只需要5分种左右便能完全记牢。

  不言而喻,他们两个之间的学习成绩怎么可能没有差距,孩子乙就这样顺理成章的成了天才,如果在此期间继续锻炼右脑,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必定才华横溢,创新能力极强。

  孩子甲因为他幼时没有人引导他,原本这个孩子具有成为天才的右脑天赋,就这样在成长中沦为成了平常人的左脑思维。在《天才的世界》一书中提到,“天才”是伟大的开创者和创造者,是完成了客观上被认为具有巨大价值的工作的少数人。

  他们具有独立自主的性格、自信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富有预见性和洞察力。其实这些特性都是右脑的资质,只用左脑工作的普通人和它们无缘。

  有很多人认为记忆力好的孩子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就差。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思考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基础在于记忆。记忆力好的孩子容易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深层次的思考来源于右脑。

  记忆分为左脑和右脑。所谓有记忆力而没有思考力,正是因为这种“记忆力”是左脑的记忆力。如果右脑记忆力得到开发,情况就会完全不同。

  创造性来源于右脑,左脑是没有创造力的。右脑记忆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右脑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还能够激发出右脑的创造性、感性、灵感与直觉。

  幼年钱学森和母亲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就是很好的例子:幼时的钱学森天资聪颖,悟性极高,记忆力特强, 3岁时已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以及早期一些启蒙读物如《增广贤文》与《幼学琼林》,同时还能心算加、减、乘、除,周围邻里一传十、十传百都说钱家出了个“神童”。

  面对如此聪慧的儿子,钱均夫夫妇深感自己肩上担子之重,并发誓一定要把儿子教育好。

  由于丈夫平时在外地供职,这家庭教育的职责自然落在母亲章兰娟身上,她总是采取启发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儿子做到心服口服。

  她给幼小的钱学森每日安排的功课是:清晨准时起床,加强身体锻炼,早饭后就教儿子背诵经典。累了,就让儿子看一下儿童读物。下午或者教儿子画画,或者写毛笔字,每日如此,从不间断,让幼小的钱学森从小就树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钱学森之所以能够为我国科学发展上做出巨大贡献,和幼时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其实并不是只有幼时的钱学森记忆力好,应该说所有的孩子在那个年龄段记忆力都是很好的,但是不加以引导,只会白白浪费掉,而错失良机。之后即使花上千两黄金,也换不来这种绝好的教育机会。

  这恰恰是很多父母不重视的!

  读经教育=右脑教育

  为什么要读经典而不是其它?因为经典书大多是全脑人写出来的,这些经典不知伤透了多少现代人的脑细胞,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在说些什么,左脑思维的人又怎么能搞清楚全脑人思维的境界。

  先抛开经典书具有极高的文学内涵不说,单从开发右脑方面来说,正因为经典不容易理解,所以就是最好的教材,当反复阅读和聆听这些经典时,大脑神经传递回路发生了变化,信息越过左脑记忆,反复刺激右脑深层神经记忆回路;如果此时再将双耳捂住,就可形成体内振动音,体内振动音更容易深入右脑深层记忆回路,对扩宽右脑深层记忆回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前面讲过,右脑记忆是不追求理解的,左脑反而是先理解后记忆。犹太教育培养出来了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幼时的教育:背诵旧约=右脑教育,成人后才能有所成就。

  2-3岁是唯一一个能够无意识地体会到语言所具有的音律和节奏的时期。2-3岁的孩子读经典、听经典,经虽然不理解,但是却开发了卓越的右脑能力,所以大家不要再被“理解”二字所困惑。

  读经典、听经典除了能开发右脑以外,还具备极高的文学内涵,为将来孩子的语文能力打下了很好的根基,获得了成为文豪的基本素质。

  读经典:

  刚开始只需你念一句,孩子念一句,当孩子能够成段阅读时,便可和孩子一起读,朗朗的阅读声在室内形成了良好的氛围,读经就成了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读多少遍为标准呢?有几种方法可以采纳:

  1、以孩子会背诵为标准。

  2、如果孩子人数多时,可以以大声朗读100遍为标准。

  3、一本书读上千遍万遍,更能扩宽右脑深层记忆回路,为形成过目不忘打下根基。也就是“读书千遍,其意自见”

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