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记忆力 > 记忆方法 > 学生学习的记忆方法

学生学习的记忆方法

时间: 荣雪1109 分享

学生学习的记忆方法

  有些学生平时总是记不清知识点,很多人认为这是记忆力不好,其实不是记性差,而是记忆方法不科学。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学生学习的记忆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记忆方法-准备一个“错漏本”

  即使是最棒的学生,学习也免不了会有漏洞。如果从课本里海底捞针地去找漏洞、补漏洞,效率一定很低,因为这样做时大部分时间是浪费在“查找”这个环节上了。然而漏洞的特点是“分散”和“少量”,大都不适合用集中查找办法去发现。

  最好的办法是:准备一个专门记录错题的本,积累平时做错的题,小学生也可以积累一些用错的字词,然后用组词的办法把正确的用法记在错漏本上。这个任务家长也可以帮孩子完成。每次往错漏本上写新错题或错字时,让孩子浏览一遍,考前复习时再浏览一遍,可大大减少再错的机会。

  孩子的特点是注意力转移快,刚才说过的事,过一会儿就可能会忘个干净,所以告诉孩子随身带上一个“错漏本”。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哪门课程,只要出现错漏的问题,就随手往上记,俗话说“好自记性不如烂笔头”,记下来了,就等于把一百只水桶上的漏洞,都集中在一个筛子上,什么时候有空,就什么时候解决。一个错漏本,把分散存在的学习漏洞,变成了“集中看管”,给解决漏洞带来了很大方便。

  对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来说,错漏本也很有用,因为他们不大有成堆成片的问题,各种小漏洞却是常见的绊脚石。借助错漏本,就能更有效地堵漏,费力不多,效果不小,何乐而不为呢?

  记忆方法-花多少时间去记

  时间,是记忆的成本。如果毫不吝啬地投入时间,当然很多东西都能记住。问题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必须作“时间成本核算”。那么,每次投入多少时间,才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呢?

  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在刚能全部记清时就停止记忆,四小时后还记得64.8%的内容,但如果在刚能记清之后,再追加50%的时间去巩固它,四小时后便能记得81.9%,效果最好。如果此后继续投入时间,效果就不再明显提高

  知道这个规律就好办了。当孩子需要记忆什么东西时,就先用重复的办法把它记熟,看用多少时间才能做到不出错,然后再追加50%的时间去巩固它。时间一到,本次记忆活动就停止。(家长可以帮孩子卡时间)

  这种投入时间的方式,不仅初次记忆可用,每次复习时也可用,不过每次复习所用的时间,也必定越来越短。若干次复习后,记忆就会比较牢固。

  记忆方法-“多通道记忆”效率高

  很多学生都有一两种记忆方式:有的只爱大声读个不停,有的只喜欢闷头看个不停,有的不写就记不牢,有的不听就心里没数。这些方法都没错,会有一定的效果,不过,效果却不算最好,原因就在于它们都属于“单通道运行”,信息主要是通过单一的渠道进入大脑,这就不利于提高记忆效率。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三组学生去背同样的10张图片,第一组学生只用听觉记忆,记住了60%;第二组学生只用视觉记忆,记住了70%;第三组学生同时运用视觉和听觉去记,记住了86.3%,效果最好。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为了验证多样化复习的效果,动员了数百名学生参加实验,结果发现:采用多样化(即多通道)复习的二年级学生,效果超过了单一方式复习的三年级学生,明白无误地显示了多通道方式的优越性。

  心理学家认为,单调的记忆方式不仅效率低,也容易带来消极情绪,导致心理疲劳,而多样化的记忆方法,就能避免这些问题产生,容易让人感到新鲜有趣,激发起更高的积极性。

3649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