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记忆力>记忆方法>

初中历史记忆方法

时间: 祥聪1199 分享

  对于历史,我想说的是:关键在平时,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初中历史主要还需记忆,下面小编教您几种较简单的记忆方法

  历史记忆方法

  1纵横归类记忆法

  纵就是一类事件的来龙去脉按发生时间先后串连起来。如把各朝政治发展归类,秦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务。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汉初地方制度是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这是与秦制的主要区别。唐三省六部制。宋在中央设立枢密院和禁军。元行省制,明内阁制和清设立军机处。(各朝经济;各朝文化;各朝建筑艺术等)

  横就是同一时期发生了什么大事。如1919-1927大革命时期,发生了新文化运动文化事件,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北伐战争这些政治事件,和一些经济事件。在世界史中有什么事件。

  把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时间发展整理出几条线,将知识串起来,这样有助于记忆。

  2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要抓住主要头绪,紧扣关键性的字眼,把繁杂的识记材料加以概括和压缩来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浓缩记忆法常有如下几种形式:

  (1)内容浓缩法就是将材料内容的核心进行高度压缩或分解,用最简单、最本质、最概括的文字表达出来。如《中英南京条约》,可将其内容浓缩为“割地、赔款、五口通商、议定关税”。

  (2)字头浓缩法就是将句子短语或词的字头提出并按顺序串联起来进行记忆。尤其在记忆较多的人名、地名时能发挥良好的效果。如记忆丝绸之路的几个地名,可将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西亚、大秦等提取浓缩为“长河新,安西大”。

  (3)数字浓缩法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高度归纳,将历史知识概括成数字来进行记忆。如隋朝大运河的有关内容,可用“一、二、三、四、五、六”进行归纳和记忆,即“一条大动脉,二百万人开凿,三地(啄郡、余杭、洛阳),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邢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4)口诀浓缩法就是以整齐押韵的句式概括出所要记忆的内容。如我国封建朝代歌:“战国秦朝和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统一王朝共九个,余为分裂各政权。”

  3网络记忆法

  掌握历史全貌,要理清历史脉络,对历史阶段进行整理,使头脑中零碎的知识走向网络化。例如,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之间的历史可作如下梳理。

  (1)这段历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不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

  (2)在这一历史时期,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五次侵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另一方面是中国人民掀起了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大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3)书本上其他章节的内容都可以看成是这八大事件的“附件”。例如,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前奏;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同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的。

  4数学记忆法

  历史事件的年代由阿拉伯数字排列而成,简单枯燥,不易记住。可在学习中巧妙地借用某些数学知识,增强记忆效果。

  (1)对称记忆法即利用数字对称性来记忆历史年代:

  ① ABA型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

  ② ABAB型 1818年——卡尔•马克思诞生;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

  ③ ABBA型 1661年——郑成功从金门出发去收复台湾;1991年——苏联解体。

  ④公元前后对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公元221年——曹丕建立魏国。

  (2)等差数列记忆法即根据历史年代排列所呈现的数学规律来记忆。例如,我国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建立,这六个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1911年、1913年、1915年、1917年、1919年和1921年,这六个数字恰好组成了一个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5对比记忆法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或异类相关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通过比较,找出其异同,以增强记忆。如把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放在一起对比,就可以发现它们的异同。

  相同点:①从斗争形式来看,二者都是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②从组织手段来看,二者都是利用宗教迷信动员、组织群众进行斗争的。③从性质来看,二者都具有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性质。④从作用来看,二者都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⑤从失败原因来看,二者都失败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不同点:①从兴起背景来看,前者主要是反对封建统治;后者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②从斗争纲领来看,前者有较明确的反封建纲领;后者提出的口号盲目排外,结果被清政府利用。③从政权建设来看,前者建立了政权,并有一支统一指挥的军队;后者没有建立统一的政权,斗争也较分散。④从势力发展来看,前者势力发展到18省,主要在南方;后者遍及华北、东北8个省区。⑤从斗争时间来看,前者坚持14年;后者从兴起到失败则不到两年。

  历史解题方法

  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1、最佳选择题

  特点: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例1(2008年期末试卷)阿基米德说“如果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一大贡献,即提出

  A万有引力定律 B杠杆定律 C阿基米德定律 D质能转化原理

  (答案:B)

  例2现在有许多西方节日传入我国,如“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A佛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答案:D)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目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推理关系,即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然后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否定式选择题

  特点:题目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等词语

  例1(2009年期末试卷)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B 林肯在战争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

  C 1861年4月爆发 D 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存废问题 (答案:B)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就是答案,也可用排除法。

  3、推理选择题

  特点: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例:“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A抗日战争胜利 B解放战争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粉碎“_”

  (答案:C)

  解题方法: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

  4、排序选择题

  特点: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

  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议会组建“新模范军” 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 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④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答案:A)

  解题方法: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其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5、组合选择题

  例:下列关于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 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③是受神的旨意创造出来的 ④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题技巧:最好用选基法,首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最后正确作答。

  6、比较选择题

  特点:题目叙述中有“共同点”、“共同之处”等词,比较的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似的人物、事件、概念等。

  例1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推翻了旧政权

  B、由资产阶级领导 D、废除了农奴制 (答案:A)

  例2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答案:C)

  7、史料选择题

  例: “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些引文应出自: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B、英国的《权利法案》

  C、美国的《独立宣言》 D、法国的《人权宣言》 (答案:B)

  解题方法:一看史料引文出处,从而确定史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二要弄清史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三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8、图表选择题

  特点:命题者给出直观形象图或示意图或表格,要求考生根据图形或表格揭示回答有关问题。

  解题技巧:一、要注意图形的结构和特点二、要依据图形来回忆相关历史事实,结合史实进行分析、推断。

  (二)、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1、情景材料题

  特点:创设情景,灵活组织材料,突破常规设问,设问角度灵活多变。

  【例】阅读下列材料:

  某学生小明为了撰写历史小论文,到图书馆查找有关中国近代学生爱国运动的资料,发现了于1919年5月4日发表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们起来!”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反映的是哪场运动?其发生的导火线是什么?

  (2)此运动的精神核心是什么?

  (3)此运动对中国社会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具体方法:细读材料,找出关键信息,将其与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找到解题的切入点。若遇到开放性的试题,还要在基础知识和历史观点的基础上,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创新的意识。

  此题创设了写论文找资料这样的情景,通过阅读,抓住关键时间“1919年5月4日”,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史实。答案便显而易见。

  答案:(1)五四运动;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

  (2)爱国主义。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题启示:关注现实,关注重大事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感悟,用灵活的思维探究社会,解决实际问题。

  2、历史结论题

  特点:引用课本或课外权威的历史结论,体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要求还原历史,感受历史的产生和本质。我们应联系课本去辨析。

  【例】阅读下列材料:

  “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1)清政府与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

  (2)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赔款最大的不平等条约各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哪一次反帝反侵略的斗争及哪一位爱国志士的认识最深刻?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4)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政府日益腐败,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的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具体方法:结论性材料叙述严谨,阅读材料时要速度稍慢,仔细阅读。此题围绕从1840年到1901年这几十年,中国受侵略的史实来提问,时间跨度不大,联系课本提到的知识便可以解题。

  答案:(1)鸦片战争。

  (2)中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3)太平天国运动/林则徐等(答案不是唯一);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或爱国主义精神。

  (4)如撰写文章或示威游行,揭露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暴行,教育和动员群众起来抗争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题启示:多比较类似的历史事件、现象等的异同点,知识间的跨度要大一些。历史结论就是论点,在课本上去找到支持论点的论据,文字表达简要一些。

  3、文字材料题

  特点:课内外的素材都有,它可以是文献、摘录、诗歌、歌词、刊物、报道、口号等。从试题形式看,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注重创新;从选材内容看,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

  【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上,电话、双重电报机、冰库车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此次世博会,展品有丝绸、茶叶、瓷器等。

  材料二: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博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代表经过4论投票,中国最终以54票对韩国34票胜出,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博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列举的美国展品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同时,此次世博会也是为了纪念100年前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对比1876年世博会上中美两国的展品,你意识到了什么?而中国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又说明了什么?

  (3)围绕2010年世博会的主题,请你为美好城市的建设提出一条建议。

  具体方法:看材料,审题目,再提炼。读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筛出无效信息。此题新颖地将1876年世博会上中美展品的不同和2002年获得举办权联系到一起,在对比中感悟中国科技和综合国力的发展。

  答案:(1)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独立宣言》发表。

  (2)尽管中国传统手工业技艺精湛,但中国近代的工业水平落后了;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3)言之有理即可。(该题贴近社会生活,注意时事的同学做起来容易些)

  解题启示:通过报刊、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多关注社会和历史,做题应从材料的内容出发,紧扣材料按出题者的用意答题,避免天马行空。

399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