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记忆力 > 记忆原理 > 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的区别解析

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的区别解析

时间: 若木631 分享

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的区别解析

  记忆分两种: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人的这两种记忆不是同时平均发展的。在青少年时代机械记忆强,理解记忆弱。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的区别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小编整理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的区别的资料,仅供参考。

  理解记忆和机械记忆的区别

  宋代的孙光宪在其所著《北梦琐言》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朝的魏博节度使韩简,粗鲁不通文墨。每次和文人晤谈,不晓得人家在说什么,常常感到羞耻。他找来《论语》,读其中的《为政篇》,那里面有孔子的一句话:“三十而立。”孔子的意思是他到了三十岁时,能够稳妥地立身处世了。韩简不解其意,对“三十而立”做了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释。他对同僚们说“我近来才知道,古人体质瘦弱,到了三十岁才能站立行走。”

  为什么韩简把“立身处世”说成是“站立行走”呢?这是因为他对“三十而立”这句话中的“立”字的真正含义没有理解,或者是他对“立”字做了错误的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若记得,先要懂得。”记忆知识要把理解作为基础,作为前提;没有理解的知识,没有正确理解的知识,纵然记住了,也是没有用的。

  那么,什么是理解呢?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利用知识,利用获得的联系,就是理解。”这是从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对“理解”这个概念所下的定义。把巴甫洛夫这句话解释一下,就是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获得新的知识经验,并把新的知识经验纳入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系统之中。

  理解记忆是相对机械记忆而言的。我们知道,记忆有两种:一种叫机械记忆;一种叫意义记忆,也就是理解后的记忆。有些材料,本身没有什么内在联系,或者虽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限于条件,记忆者对其意义不甚理解,例如历史年代。统计数字。外文单词、科学术语、人名地名等,对这种材料的记忆,只能采取机械重复的记忆方法。而有些材料,他们本身是有意义的,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记忆者要对记忆材料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了解它们的本质和特点,并通过理解去记住它们,这就是理解记忆法,其特点是靠联想去记忆。

  机械识记是指在材料本身无内在联系或不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按照材料的顺序,通过机械重复方式而进行的识记。如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等的识记。这种识记具有被动性,但它能够防止对记忆材料的歪曲。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识记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一部分学习内容的确是需要精确记忆的,如山脉的高度、河流的长度等。也有些内容,限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可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但这些知识对以后的学习是重要的,也应该进行机械识记。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背诵乘法口诀。实际上,纯粹的机械识记是很少的,人们在识记过程中,总是尽可能地把材料加以意义化。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个人对任何输入的信息都要尽可能地按自己的经验体系或心理格局来进行最好的编码。如记电话号码,并不是单纯重复记忆,而会利用谐音或找规律等方式使之意义化。

  在记忆活动中,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都是人们所需要的。但是理解记忆要比机械记忆重要的多。

  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记忆按照记忆时对材料是否理解,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机械记忆即所谓死记,硬背,记忆时对材料的意义、逻辑关系并不理解,只是用逐字逐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记忆。意义记忆则是理解的记忆,是根据对材料的内容、逻辑关系的理解而进行的。由于生活经验缺乏,理解力差,幼儿在记忆时较多地、大量地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比如许多诗歌、故事等,幼儿是逐字逐句地硬背记住的。许多字、词、句,幼儿并不理解其含义,但反复多次也就记住了而且,幼儿这种机械记忆的能力有时还相当惊人。有的幼儿虽不懂得数的实际含义,却能流利地从1数到100或更多。研究表明:要求幼儿记住熟悉的词要比记住生疏的词效果好(熟悉的词,3岁儿童平均记住1.8个,4岁儿童平均记住3.6个,5岁儿童平均记住4.6个,6岁儿童平均记住4.8个;而生疏的词,则分别只平均记住0、0.3、0.4、1.2个);要求幼儿识记一些毫无意义的音节和同样多的有意义的词,后者效果要比前者好(4-5岁幼儿记住有意义的词的数量是所记住的无意义音节的9.43倍, 6-7岁幼儿,则为3.24倍);要求幼儿识记意义近似的材料也比识记意义不相联系的材料效果好(意义近似的材料,5-6岁幼儿记住记住3.7个,6-7岁幼儿记住6.5个,而意义无联系的材料,则分别只记住1.4和1.5个)。这就说明,幼儿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远比不理解的机械背诵的效果好。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也有许多事实说明,幼儿对理解的事物的记忆比对不理解事物的记忆效果好。比如:故事比寓言易记;识记专门为幼儿编写的儿歌比识记唐诗快得多;幼儿容易记住“雪白”、“天蓝”、“五颜六色”、“笔直、“火红”,却不易记住“洁白”、“蔚蓝”、“五彩缤纷”、“挺拔”、“红艳艳”等语词。

  同时,许多实验和观察还表明,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再加上老师经常通过提问等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材料,幼儿的意义识记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着。学前晚期的幼儿复述故事时,就不再是逐字逐句地照背,而是根据自己对故事内容和意义的理解来进行记忆,许多比较抽象的词,如“美丽”、“洁白”、“认真”、“诚实”、“炯炯有神”、“兴趣盎然”,寓言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拔苗助长”、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画蛇添足”等等,幼儿都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在理解的基础背诵、运用;一些比较复杂的音乐作品,如《龟兔赛跑》、《骄傲的小鸭子》,他们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进行意义识记,当录音机再次播放这些作品时,一播出曲名,幼儿就能随着乐曲哼唱,甚至会即兴表演。同时,不少研究也表明:学前晚期的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也越来越提高,意义记忆和机械记忆效果的差别逐渐减小,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幼儿的机械记忆中渗入了越来越多的意义理解的成分。

  由此可见,虽然运用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是幼儿记忆的特点,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对幼儿的意义记忆的培养。在正确的教育影响下,幼儿的意义记忆能力会不断发展,同时它还会有力地促进幼儿机械记忆效果的提高。所以,在发展幼儿的记忆力时,我们既要注意提高幼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同时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意义记忆能力。这是发展幼儿记忆力的两个重要方面。

  机械记忆的含义

  【名词解释】

  记忆

  记忆是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重现。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机械记忆

  机械记忆指对识记材料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靠事物的外部联系、先后顺序机械重复地进行识记。

  意义记忆

  意义记忆指理解材料,根据其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经验进行的识记。意义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机械记忆法和理解记忆法

  所谓机械记忆法就是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不要求理解意义,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机械地进行记忆,这种记忆的方式我们称为机械记忆法。机械记忆法常用于没有意义的材料,如历史年代、电话号码、外语单词、化学元素符号等。机械记忆的特点:它不要求去理解材料的意义,不注意联系过去的知识经验,不要求采取其它有效的。机械记忆常有不足,由于不理解事物的意义,不与已有知识联系,新知识难于纳入个人的认知结构,不易融化为个人的知识。所以记忆效果差,费时多,效率低,遗忘快。

  因为机械记忆法简单,一些不爱动脑子思考的人喜欢用这种方法,不仅对没有意义的材料用它记,而且在学习有丰富含义的材料时,也用机械记忆法去死记硬背。有许多人一味用机械记忆法,时间久了,养成一种不爱动脑子的不良学习习惯,具有这种低水平的学习方式,到中学以后,遇到丰富复杂的学习内容便难以接受,不能适应。有些同学在小学时会背,成绩好,可是到了中学还只会死记硬背,就不行了,学习越来越困难,成绩越来越差。

  其原因就在于一味死记硬背,不擅思考,对知识不理解,不能使之转化为个人头脑中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对所学知识也不会应用。提倡学生“学会学习”的代表人物诺瓦克雷说得好;“通过死记硬背得到的知识不能同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也不会使已有的命题结构得到调整。”可以说,这样的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只是消极的接受。而所接受到头脑的知识也只能是死的知识。有的教授指出,总爱死记硬背的人,头脑变懒了,思路变窄了,思维僵化了,使智力活动陷入误区,对智力发展非常不利。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机械记忆法的作用。机械记忆法简单易行,对于没有意义的数字、人名、地名、化学符号、外语单词等,还需要用机械法去记。少年儿童知识经验较少,理解水平不高,在学习各门课程时也需要借助机械记忆法去强记许多内容,以丰富个人的知识。另外,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机械记忆,能够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所以机械记忆也是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

  请记住:在对记忆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机械记忆,可取得较好的记忆效果。一味用机械记忆,就是死记硬背,不仅降低学习效果,而且还使人思维僵化,智力活动受限制。机械记忆的基本条件是多次简单的重复。

  2.理解记忆法

  理解记忆法也称为意义记忆法。所谓理解记忆法,就是借助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理解事物的意义,把握概念的含义,依靠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掌握事物或文章的构架、层次和思路,并进行记忆的活动方式。理解记忆法的基本条件就是对记忆材料的理解和积极的思维加工,可见它是建立在更高智力水平上的记忆。

  理解记忆法或意义记忆法,它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

  1)与积极的思维活动相结合。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归类和系统化等思维活动,把握记忆材料的含义和范围,掌握其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以及事物间的联系,加强对事物框架结构和意义的理解。在记忆各种材料时,还可以通过思维活动,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上去理解材料的整体结构和意义,以增加多种联系和度思考,使记忆材料意义更加深刻全面,从整体上系统掌握知识,进而纳入个体认知结构,形成长时记忆。

  2)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对比,找出相同与相异之处,使新材料融入或扩充已有知识体系。学习新知识时,很好地联系已有知识,是理解记忆法的重要一环,个人已有知识经验越丰富,越有助于理解的提高。

  3)灵活运用各种记忆策略和方法。针对记忆材料的不同性质、数量和范围大小,及不同学习情境和个人情况,分别采取恰当的策略和方法,能加深理解,增强记忆。

  4)复述程度也能标明理解水平。用自己的言语去解释或陈述新知识,能增强理解,有助于记忆。

  我们从理解记忆的四个特征的情况,可以来衡量理解的运用水平。如果这几个方面做得好,可以获得全面、精确、牢固、迅速的记忆效果。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要记住6个无意义联系的字,只需念一遍,但要记住36个无意义联系的字,则需要重读55遍。就是,当记忆此类的材料增加6倍,重读的次数增加了55倍。理解记忆则不然,当我们读诗歌的材料由一倍增加了6倍,学习的次数只由2次增加到15次。就是说,只增加了7.5倍,可见理解记忆效果好。

  大量的研究指出,理解记忆法效果优于机械记忆法。许多研究证明,理解记忆与机械记忆相比,效果能提高几倍、十几倍、几十倍。记忆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意义记忆的效果要比机械记忆的效果大约高25倍。

  理解记忆法是人们记忆活动最重要的基本方法。我们头脑中牢固掌握的知识,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理解记忆获得的。请记住:理解记忆法是基于高智力水平上的记忆法,它与积极思维紧密结合,与已有知识体系联系,综合采用复述、组织、比较等多种记忆策略和方法,达到理解水平,使新知识纳入自己认知结构中,可牢固持久地储存于记忆中。理解是记忆成功的必由之路,理解记忆的基本条件是理解事物本来的构架和意义,而不是人为的意义。

  3.机械记忆法与理解记忆法综合运用效果好

  由以上叙述,我们不难看到,理解记忆法是记忆活动的基础,理解记忆的效果远比机械记忆好,然而在许多记忆活动中也不可能没有机械记忆,机械记忆是理解记忆的辅助手段。例如,我们记忆一段课文,先把课文分析理解得比较透彻,然后再逐字逐句逐段地熟读背诵,这样的记忆效果就好。又如,在理解了数理化的公式、定理和规律等之后,为了牢固地保持它们,还必须借助机械记忆去进行逐字逐句的背诵,如不加以熟记,这些公式仍不能记牢。

  有位科学家向中学生谈时说:“我读书并不只满足于读懂,而是要把读懂的东西背得滚瓜烂熟,熟能生巧嘛!我能把数、理、化的许多概念、公式、定理,一一装在自己脑海里,随时拿来应用。”许多同学不会学习,表现在要么没搞懂,单靠死记硬背;要么理解了,而达不到熟练的程度。正像宋代大学问家所说:“读书方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在精思和深透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否则“背得烂熟还不等于掌握知识”

  请记住:理解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强记硬背为辅,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挥两种方法的长处,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1.心理学中的记忆与学习的关系

2.几种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3.人们的记忆分为三种

4.什么而是无意识记忆

5.戴维斯记忆术的核心原理和重要操作程序

6.记忆术的核心原理

7.记忆宫殿的优点和缺点

88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