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记忆力 > 快速记忆法 > 大脑记忆原理的形成过程

大脑记忆原理的形成过程

时间: 荣雪1109 分享

大脑记忆原理的形成过程

  记忆就是脑神经细胞之间的相互呼叫作用,其中有些相互呼叫作用所维持时间是短暂的,有些是持久的。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大脑记忆原理的形成过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大脑记忆原理的形成过程

  1.编码

  我们在学习文字时,按事物的形状、声音、意义,分别编成各种代码(文字),依类是形码、声码、意码。同样在储存信息之前把信息译成记忆码的过程,我们就叫做编码。

  从当前的脑科学研究成果中,我们得知脑是由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构成的,神经细胞分为树突、细胞体和轴突三部分。树突于树突之间的相接处叫突触。突触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当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突触就会生长、增加,使之与相邻的神经细胞联结、沟通。接受同样的刺激次数越多,其联结就越紧密而形成了定式,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记忆。通过观察发现,人的记忆越发达,突触就会越多,当把突触切断后能影响记忆。

  到底神经元通过什么规律将外界接收的信息编码呢?这个问题只好留给聪明的科学家了,要提高记忆力,就需要掌握编码规律,然而在科学家们解开这个迷之前,只好通过专家们总结的规律来改进我们的方法了。

  我们知道感官系统对于刺激并非悉数接收,所以记忆时所获得的编码也并非是所有事件精确的被记录,而是由于知觉经验和感知经验去判断要选择哪些做为记忆码内容。所以,记忆码是被选出来的信息中建立起来的。

  为了提高编码的效率,我们在记忆信息之前,对信息进行系统的程序化处理,再进行识记会提高编码效率,提高记忆。

  2.存储

  前面我们说过神经元的联结越密越会形成定式。这个定式我们也叫神经回路。神经回路的形成一般认为有四个连续阶段,也可以认为是信息保存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通过感觉系统获得信息,储存在大脑的感觉区内,储存的时间很短,如果信息这时通过加工处理,分类就会形成新的印象转入下个阶段。这一阶段是由脑内海马神经细胞回路网络受到连续的刺激而形成的,也就是突触结合长时间持续增强,会延长信息停留的时间,这个阶段也叫第一级记忆,信息在第一级记忆停留长时间后就会进入第二级记忆,这个阶段信息的保留可能和蛋白质合成有关,我们的信息如果常被使用,它就不会被遗忘,而会再往下一级跳,在第三级记忆内就会形成神经回路网络,脑内新突触的联系越多,就被认为是记得越牢固,更准确的说就是被存储在大脑中了。

  3.检索

  我们脑内的神经元反映的信息在需要用的时候可以被准确的再次呈现,也就是储存在DNA链上的信息基因,在适当条件下,指导合成信息蛋白并呈现的过程。在信息处理的角度,我们都关心怎么找到信息,而找到信息的结果,也正是再认、再现的目的。

  记忆的形成原理

  当一个脑神经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它的突触就会发生增生或感应阈下降,经常受到刺激而反复兴奋的脑神经细胞,它的突触会比其它较少受到刺激和兴奋的脑细胞具有更强的信号发放和信号接受能力。当两个相互间有突触邻接的神经细胞同时受到刺激而同时发生兴奋时,两个神经细胞的突触就会同时发生增生,以至它们之间邻接的突触对的相互作用得到增强,当这种同步刺激反复多次后,两个细胞的邻接突触对的相互作用达到一定的强度(达到或超过一定的阈值),则它们之间就会发生兴奋的传播现象,就是当其中任何一个细胞受到刺激发生兴奋时,都会引起另一个细胞发生兴奋而,从而形成细胞之间的相互呼应联系,这就是即记忆联系。

  (说明:短期记忆脑细胞在受到反复刺激时,并不发生突触增生,而是发生突触感应阈下降,这种下降时短暂的,所以不能维持太长时间;而惰性记忆细胞则以突触增生为记忆基础,因而维持记忆的时间较长。)

369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