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江苏高考语文冲刺模拟题

时间: 刘惠25 分享
  语文是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其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模糊性,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江苏高考语文冲刺模拟题,仅供参考!

  2017江苏高考语文冲刺模拟题试题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代文学较之以往各代异常繁富。一方面是元明以来新兴的小说、戏曲依然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元明以来已经呈现弱势的诗、古文,乃至已经衰落下来屈居于陪衬地位的词、骈文又重新振兴起来。以往各代曾经盛行过、辉煌过的文学样式,大都在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各类文体大都拥有众多的作者,写出了大量的作品,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各代,包括它们盛行的那个时代。各类文体曾经有过的类型、作法,出现过的风格,清代作者也大都承袭下来,有人学习效法,也有人独辟蹊径有所创新,相当多的作者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乃至堪称珍品、杰构的传世之作,呈现出一种蔚为大观的集大成的景象。

  曾经兴盛过的文体之再度兴盛,实际上是中国文学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的复归与昂扬。比如诗歌,在明清鼎革的社会动乱之际,与学术文化思潮由空疏之心学转向复古形态的经世致用之学相呼应,诗歌创作转向伤时 忧世,遗民诗人之呼号、悲愤、砺志,其他诗人之徘徊观望,黍离之悲、沧桑之感,成为清代前期诗的主旋律。清初诗从总体上说是继承和发扬了贯穿中国诗史中的缘事而发、有美刺之功、行“兴、观、群、怨”之用的传统精神,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审美艺术的特征。可以说中国诗的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在清代又一次获得了发扬。

  清代文学也表现出新兴文 体的雅化倾向和雅俗并存、互渗的状态,斑驳陆离中闪现出耀眼的光芒。如清初的小说从总体上看是迈入了独创期。拟话本小说结束了改编旧故事的路子,取材于近世传闻和当代新事,贴近了实际生活,却渗入了文人意识;讽世的气味加重了,却缺乏艺术的酿造,并且愈来愈趋向伦理道德的说教。另一种情况是爱情婚姻小说雅化,蜕变为才子佳人小说。一些作家,如李渔的小说创作表现出更高的主体意识,故事情节演绎的是其超乎常人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对人情世态的调侃,也就进一步改变了话本小说的叙事模式和风格,议论的成分增大了,作者的既定意向胜过并取代了生活的内在逻辑。长篇小说迈入个人独创期,作品纷繁多样。有的是沿着晚明世情小说的路子,在醒世的旗号下展示最世俗的人生图画,如《醒世姻缘传》颇为鲜活,叙写用民间口语,富有幽默之趣;有的是就明代几部著名小说作续书以写心,境界不一,如陈忱的《水浒后传》唤出水浒英雄进行抗金保宋的战斗,寄托了清初遗民的心迹,也给小说增添了抒情性质。小说已成为社会的一种文化需要,在众多作者或适俗或别出心裁的创作中,终于有人感受到时代的脉搏,领悟到了小说的文学特征,面对现实人生,将平凡的生活变成真实而有审美内蕴的小说世界,于是吴敬梓创作了《儒林外史》, 曹雪芹创作了《红楼梦》,透露出时代的新信息。

  (节选自《中国文学史: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文学类型杂,成就大,不但新兴的小说、戏曲蓬勃发展,元明以来已呈弱势的诗、古文,甚至词、骈文也获得了大发展。

  B.清代文学的集历代大成景象,尤其是曾经兴盛过的文体再度兴盛,实际上是中国文学传统精神和古 典审美特征的复归与振兴。

  C.清代文学创作既有对前人的承袭效法,也有独辟蹊径和创新,许多作者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许多作品称得上珍品、传世之作。

  D.清代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新兴文体的雅化倾向 和雅俗并存、互渗状态,如小说就开始进入了文人或通俗或独特的独创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历史上曾经有过影响的文学样式,在清代大都有着众多的作者,作品丰富,数量之多超过以往各代,甚至包括其鼎盛时代。

  B.明清鼎革的社会动乱局势影响了清代诗歌,使学术文化思潮由空疏之心学转向复古形态的经世致用之学,创作多伤时 忧世。

  C.清代的拟话本小说更贴近实际生活,却渗入了文人意识;讽世特点突出,但缺乏艺术性,且有伦理道德说教的倾向。

  D.一些文人的小说创作表现出更高的主体意识,进一步改变了话本小说的叙事模式和风格,作者的既定意向取代了生活的内在逻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清代前期诗的主旋律是抒亡国之悲慨,这一点继承和发扬了缘事而发、有美刺之功、行“兴、观、群、怨”之用的传统精神。

  B.《醒世姻缘传》用民间口语写就,幽默风趣;《水浒后传》则有抒情性质,这些创作说明了清代长篇小说迈入了个人独创期。

  C.吴敬梓《儒林外史》和曹雪芹《红楼梦》将平凡的生活变成了真实而有审美内蕴的小说世界,体现出小说鲜明的文学特征。

  D.清代前期文学关注国运民生,有着炽烈的责任感和深沉的历史意识;中期以后传统文体逐渐衰落,小说开始成为创作主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贾 知 县

  孙方友

  贾鲁贾知县生于牡丹之乡菏泽,古称曹州府,很有牡丹之秉性。咸丰三年,他来陈州任知县,发现白楼有一姓于的流氓恶霸,依仗其兄是府台,横行乡里,犯下几条命案,民愤极大。贾知县接到诉状之后,愤怒至极,决心除霸,当下带人到白楼将于某抓获,然后整理卷宗,报刑部批斩。不料批文还未报出,上面却下达了他的免职令。

  贾知县怒火一腔,但又无可奈何。陈州百姓多年才遇上这么一个清官,却又是如此下场,皆感朝廷不公。等贾鲁离任时,百 姓都到县衙门前送别。贾鲁极受感动, 对众人说:“我贾某虽然无能,但今生今世一定要帮陈州百姓除掉这个恶霸!”言毕,与陈州百姓挥泪而别。

  他回到曹州后,思索多日,最后决定将家中田地房产一下卖光,准备进京跑官。贾鲁兄弟二人,弟弟尚未成婚,听说兄长要将田地房产卖光,弟弟自然想不通,当下提出分家。贾家本来财产就不是太多,如果一分,跑官的经费就会损失一半。为拢住弟弟,贾鲁劝弟弟说:“三年七品官,十万雪花银。到时一定加倍还你。”弟弟觉得空口无凭,对哥哥说:“这样吧,田产卖完之后,你给我打张欠条。等你当了官,先将我的还下,咱们分开另住。你挣钱再多我也不眼红!”贾鲁只好照办。贾家房产共卖三万两白银,贾鲁就给弟弟打了个三万两的欠条,然后就携银进京,送给一个贝勒王爷,投其门下,当了门生。两年后,那王爷为其翻案,官复原职。他提出还去陈州任知县,赶巧陈州知县告老,他获得赴任。

  贾鲁吸取上次教训,秘密进城,到了县衙脸都顾不得洗,当下就带人去了白楼。那于恶霸此时正在家中与人打牌,贾鲁冷笑一声,让人将其拿下,对于某说:“这回我看你那兄长如何救你!”言毕,命令左右将其就地斩首,然后贴出告示,将于某首级挂在城门示众三日。陈州人一见恶霸终于被除,敲锣打鼓,成群结队去县衙送万民伞,整整放了一天鞭炮。

  于某的哥哥叫于臣,闻听其弟被斩,怒火万丈,准备重重报复贾鲁,岂料贾知县此时早已写下了辞官报告,回菏泽去了。胞弟被杀,他觉得很丢面子,觉得不杀贾鲁,难解心头之恨。他先派人去曹州追杀贾鲁,然后又为贾鲁捏造谋反罪名,四处张贴通缉告示,捉拿贾鲁。

  再说贾鲁回到菏泽后,自知凶多吉少,便将家人安置在乡下朋友处,自己一个人四处躲藏。最后觉得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便化装来到陈州,以乞讨为生。

  于臣一直捉不到贾鲁,心中的怒火越积越旺,便传下命令,供出贾鲁者,可得赏钱万两。两个月过后,仍不见贾鲁的影子,于臣又将赏银涨到两万两,心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捉到贾鲁,他一定要将其在陈州斩首,也要将其首级悬挂城头,暴尸三日。

  而贾鲁呢,由于化了装,又由于是在陈州城内,没有人会想到他在这里乞讨,所以就安然无恙。不想这一天,他正在街上乞讨,突见一队人马飞驰而过,街人无不惊慌,躲藏不及者多被马队撞倒,反倒挨鞭子。贾鲁不知道这是何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横行霸道,便问一小贩儿这是什么人。那小贩儿悄声告诉他说:“哎呀,你还不知道?这是于臣的小弟弟!自从他二哥被贾知县杀死之后,这家伙比他二哥还坏,手中又有几条命案了!”贾鲁一听此言,禁不住仰天长叹道:“既知如此,何必当初!”第二天,他就回了菏泽,对其 家人说:“我为了替民除害,卖光了家产,让你们也随着我受尽了苦难。现在于臣的小弟弟又在陈州无恶不作,比他二哥还坏上三分!可惜我已无能为力,又欠下弟弟三万两白银,现在只有用我之命来偿还这个债务了!”说完,就让其弟弟去于臣处将其供出。开初,其弟还有些不好意思,贾鲁开导他说:“你若不去,我被他们抓去了你可什么也得不到!”他弟弟一听这话,去了,得白银两万两。为此,其弟弟还颇有意见,说他的兄长太傻帽儿,原以为他跑官为发财,不料却干这种傻事!世上的赃官和仗势欺人的恶棍那么多,他一个人怎能除得净!这可好,一家人陪着他担惊受怕不说,到头来还让我白白赔了一万两白银!

  于臣抓到贾鲁,高兴万分,当下就将贾鲁押解到陈州,先让其坐囚车游四门,然后亲自监斩,将贾鲁押赴了刑场。

  陈州人闻听贾知县被于 臣抓获并要斩首,都来刑场为贾鲁送行。贾鲁不卑不亢,视死如归,频频向陈州百姓含笑示意。百姓们无不垂泪。三声炮响过后,刀斧手执起了鬼头刀。大概就在此时,忽听有人高喊一声:“慢动手!”随着喊声,只见成千上万的人不约而同地都从衣内取出自备的孝布,然后一齐戴在了头上,并齐声哭喊道:“贾大人,您走好哇——!”

  刑场上顿时如同下了一场酷雪,白得令人心寒……

  ——那时候,贾鲁的人头已落地,两行泪水夺眶而出……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贾知县为百姓除害决定要卖掉田地房产,在与弟弟商量时,弟弟先是以分家为借口阻拦,进而又让哥哥立下字据,说明弟弟是个淡漠亲情、看重钱财之人。

  B.贾知县第二次来捉拿于恶霸时,不顾其他当即来到白楼,说“这回我看你那兄长如何救你”,并且将恶霸立即斩首,可见他为民除害、为己报仇心切。

  C.小说注重情节的设计,贾知县除掉恶霸后马上辞官回乡,既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可谓匠心独运。

  D.于臣觉得胞弟被杀很丢面子,就派人追杀、捏造罪名,想置贾知县于死地,可见小说擅长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体现出于臣是个自私的人。

  5.小说中,贾知县的人物形象有何特征?请概括分析。(5分)

  6.小说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请概括出三点“出乎意料”的情节设置,并简要说明其好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谭其骧自传

  我的经历很简单,可以说就是读书和教书。

  我在大学第一年读的是社会系,第二年读的是中文系,第三年头两个星期读的是外文系,到第三个星期才转入历史系,转了三次系才定下来。转了外文系又转历史系,当时不少人都不以我这样做为然。但事实证明我这样做是做对了。我这个人形象思维能力很差,而逻辑思维能力却比较强,所以搞文学是肯定成不了器的,学历史并且侧重于搞考证就相当合适。这一点我是通过数十年来的实践,深有自知之明的。

  但是一旦认定了一个方向之后,就该锲而不舍,终身以之,切不可见异思迁,看到哪一门走运了,行时了,又去改行搞那一行。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地名繁多,沿革复杂。杨守敬根据历史文 献,详加考证,分朝代绘成地图,对历史地理学的确是一大贡献。我于1957年初回到上海,作较长期的规划,进行《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工作。在有关单位的配合协助下,原定计划在1967年可以完成编稿。但由于受时代的影响,编图工作也就全部陷于停顿。三年之后才恢复了绘图工作,又搞了四五年,至1974年,《中国历史地图集》内部本八册始告编成。

  这部八巨册的地图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吸取了迄今已发表的考古研究成果,收录了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自商周至清代全部可考的县级和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边区不设政区地带的部族分布和其他各种地区名、居民点,还包括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山峰、运河、长城、关隘和海岸线、岛屿等。除中原王朝外,还包括了各兄弟民族在边疆地区建立的大小政权。所有的图幅都以最近的地图为底图,分色套印,古今对照,每册都编有地名索引。很明显,这已经不是地图的改编修订,而是一部新编的前所未有的大型历史地图集。

  我有幸主持这项工作,看到自己耗费了近二十年心力的成果终于问世,不能不感到安慰和喜悦。但我也深知这绝不是我个人的成就,没有兄弟单位的协作和我们研究所全体同志的努力,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浩繁的任务是不可能的。一切为之作出贡献的同志都应该分享这份光荣。

  如果说我几十年来多少取得了一点成就的话,在自己方面来说,重要的一条是不迷信。前人说的,权威定的,当然应该充分重视,但并非都是对的,更不是不能更动的。只有不迷信,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清代史学家中,我很佩服钱大昕。尽管如此,我并不迷信 钱氏,因为至少在历史地理方面,我也发现了他的一些错误。同样我服膺王国维,但也不为王氏的说法所左右。40年代我在浙大时写的《秦郡新考》就是既不同意钱氏的说法,也有异于王氏的结论的。

  有人以为搞历史地理的人记忆力一定很好,其实我的记忆力是很坏的。但讲到一千五百多个汉县,大部分我都能记得它们属于哪个郡国,大致在什么地理位置。怎么会记得的呢?这是因为《汉书•地理志》是所有《地理志》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此研究历史地理各方面的问题,差不多都要用到它。几十年来我把一部《汉书•地理志》几乎翻烂了,当然记忆力再坏也会记得不少。由此可见,记忆力不好的人,也是可以学历史地理的,只要你肯下功夫。

  近年内,我将整理出多年来讲授中国历史地理的讲义,在此基础上写成《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约需四五十万字。我计划组织力量,重写《水经注疏》,重绘《水经注图》,总结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超越杨守敬的《疏》和《图》的水平,为探索历史时期我国的地貌变迁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还准备整理几部古代著名的地理著作。这样的计划对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来说也许过于庞大,但我有决心,也完全有信心予以实现。

  (原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半个多世纪以来,先生在历史地理这块处女地中经过辛勤的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先生虽已年逾古稀,还是孜孜不倦,夜以继日,为祖国,为学术,为下一代无私地贡献出余年,正像那长年的流水,始终在滋润大地,催人奋进!(葛剑雄《耕耘历史地理园地五十年的结晶——读谭其骧<长水集>》)

  ②过去治黄河史的学者,惯于把各个时期黄河灾害轻重的原因,归之于时世的治乱和防治工程的成败。我觉得归之于时世治乱则与史实不符,实际上乱世黄河不见得多灾,治世往往反而多决多徙;归之于工程成败则于事理不可通。(谭其骧《长水集(上)》)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谭其骧将自己的经历概括为读书和教书,读书多次转系;教书,孜孜不倦,执着学术,将整理出多年来讲授中国历史地理的讲义,在此基础上写成《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B.谭其骧所说的“不迷信”,是不迷信学术权威,不迷信前人的研究成果。只有不迷信,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C.谭其骧佩服钱大昕,不服王国维,勇于质疑他的研究结论;对于研究黄河史的学者,他敢于质疑,得出更为客观的研究成果。

  D.文中引用历史地理专家葛剑雄对传主谭其骧的评价,侧面烘托了传主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叙述的方式更显真实。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谭其骧读大学时由社会系转到外文系最后转到历史系,就是因为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很薄弱,而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B.“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地名繁多,沿革复杂。”这句话不仅揭示了我国历史地理的特点,更强调了杨守敬绘图的必要性。

  C.《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图幅全部以最近的地图为底图,凸显其时代价值;而它每册都编有地名索引,体现他们编图工作之细致。

  D.谭其骧对钱大昕顶礼膜拜,但又质疑钱氏的思想,且发现了他的错误之处,这反映出谭其骧矛盾的心情和茫然的心理。

  E.传主回忆了自己一生的学术追求及基本的求学态度,晚年仍表示有决心和信心做好学术工作,正如学者评价“为下一代无私地贡献出余年”。

  9.传记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文中叙述的真实性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少入太学,甫冠,第进士。调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当改京秩,以四亲在堂,冀以父母之恩封大父母,而贝也①妻封及母,遂致仕,得通直郎, 如其志。时年三十一。乡人之贤者彭汝砺序其事,自以为不及。

  屏处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其行义,徽宗召诣阙。为帝言:“人主一日万几,所恃者是心耳。一累于物,则聪明智虑且耗,贤不肖混淆,纲纪不振矣。愿陛下清心省欲,以窒祸乱之原。”遂请罢钱塘制造局。帝改容嘉美,以为亲贤宅教授。

  未几,通判杭州,提举江西常平。洪州失官锡系治兵吏千计根曰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今罗取无罪之人责以不可得之物何以召和气乃罢其狱。

  大观中,命为转运副使,改淮南转运使,加直龙图阁。根又以水灾多,乞蠲租赋,散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振贷流民。诏褒谕之。

  徙两浙,辞不行,乃具疏付驿递奏。大略谓:“今州郡无兼月之储,太仓无终岁之积,军需匮乏,边备缺然。东南水旱、盗贼间作,西、北二国窥伺日久,安得不豫为之计?”因条列茶盐、常平等利病之数,遂言:“为今之计,当节其大者,而莫大于土木之功。今群臣赐一第,或费百万。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以宠元勋盛德,犹虑不称,况出于闾阎干泽者哉。虽赵普、韩琦佐命定策所未有,愿陛下靳之。其次如田园、邸店,虽不若赐第之多,亦愿日削而月损之。如金帛好赐之类,亦不可不节也。”书奏,权幸侧目,谋所以中伤之者,言交上,帝察根诚,不之罪也。

  寻以花石纲拘占漕舟,官买一竹至费五十缗,而多入诸臣之家。因力陈其弊,益忤权幸,乃擿根所书奏牍注切草略,为傲慢不恭,责监信州酒。既又言根非诋常平之法,以摇绍述之政,再贬濠州团练副使,安置郴州。寻以讨淮贼功,得自便。以朝散大夫终于家,年六十。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十五》)

  注①贝也:通“移”,转移;转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洪州失官锡/系治兵吏千计/根曰/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今罗取无罪之人责/以不可得之物/何以召和气/乃罢其狱

  B.洪州失官锡/系治兵吏千计/根曰/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今罗取无罪之人/责以不可得之物/何以召和气/乃罢其狱

  C.洪州失官锡系/治兵吏千计/根曰/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今罗取无罪之人/责以不可得之物/何以召和气/乃罢其狱

  D.洪州失官锡系/治兵吏千计/根曰/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今罗取无罪之人责/以不可得之物/何以召和气/乃罢其狱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泄露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根很讲究孝道。当初改任京官时,因为四亲在堂,他希望把给父母的恩封转给祖父母,把给妻子的恩封转给母亲,朝廷最终成全了他的志向。

  B.张根很有才华,刚刚成年,就考取了进士功名。曾布等人上书说明他的美好义行,徽宗把他召 入皇宫,张根借机提出了建议,皇帝高兴地赞美他,认为他是亲贤宅教授。

  C.张根关心百姓疾苦。大观年间,张根被任命为转运副使,改为淮南转运使,加任直龙图阁。当时水灾频发,他请求减免租赋,发放洛口米、常平青苗米,救济流民。

  D.张根仕途多舛。张根的上书,触怒了权贵佞臣,他们罗织罪名,先将张根贬为监信州酒,不久又以张根诋毁常平之法等为借口,再次将他贬为濠州团练副使。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东南水旱、盗贼间作,西、北二国窥伺日久,安得不豫为之计?(5分)

  (2)臣所部二十州,一岁上供财三十万缗耳,曾不足给一第之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少 年 游

  柳 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 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①?狎兴②生疏,酒徒萧索③,不似少年时。

  注①前期:以前的期约。②狎兴:狂放游乐的兴致。③萧索:零散,稀少。

  14.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诗歌的开头,写长安古道,一下子把思绪拉回从前,给人以遥远之感。

  B.“夕阳”至“目断四天垂”三句,绘出一幅空阔寥落的茫茫秋野之景。

  C.“归云”乃作者自喻,“一去无踪迹”表现其归隐的洒脱和胸襟的豁达。

  D.“不似少年时”,含有作者对过去时光的否定和对眼下处境的失意之情。

  E.全词不事雕琢,采用白描手法,营造出一种低沉萧瑟而又冲淡清丽的意境。

  15.“高柳乱蝉嘶”一句中“乱”字用得妙,请结合全词,分析其妙在何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2)《庄子•逍遥游》中对大鹏徙于南冥高飞升进行描写的句子是“               ”。

  (3)苏轼的《赤壁赋》中,写物各有主,只有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听到了成为音乐,看到了成为美景,而且“           ,            ”,是大自然无穷尽的宝藏,现在为自己与朋友所共同享受。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24日凌晨意大利中部发生6级以上地震,地震给意大利三个大区造成严重损毁,灾区大量建筑坍塌,满目疮痍。

  ②“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正有序推进,完成这个任务,不能自出机杼,也不能只服务我们本地。

  ③就谭嗣同个人的最终结局而言,他没有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及时离开,暂时保全生命,而是以飞蛾扑火的方式,在火光中绽放自我,留下生命的灿烂。

  ④在学术研究中出现聚讼纷纭的现象并不奇怪,这种争论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也有利于学术观点的自由表达。

  ⑤、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

  ⑥看着她站在灯光灯下落落大方的样子,我怎么也难以把她和十年前那个和人说话都会脸红的腼腆姑娘联系起来。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站在2017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B.G20杭州峰会展现了中国作为东道主的好客与包容,不仅向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而且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博大文化与发展成就。

  C.2016年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宫二号实验室,并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D.在里约残奥会上,中国残奥代表团共获107枚金牌、81枚银牌和51枚铜牌,239块奖牌的骄人成绩连续第四次占据金牌榜与奖牌榜双第一。

  19.依次下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韩愈诗歌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宏伟奇崛。        ,以及汪洋恣肆的鸿篇巨制,是构成他那宏伟奇崛的艺术因素。

  A.独特别致的奇思幻想,曲折有力的布局结构,拗口难懂的僻字晦句,违背常规的险韵重韵

  B.剑走偏锋的险韵重韵,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拗折排奡的布局结构,探险入幽的奇恩幻想

  C.探险入幽的奇思幻想,拗折排奡的布局结构,佶屈聱牙的僻字晦句,剑走偏锋的险韵重韵

  D.违背常规的险韵重韵,拗口难懂的僻字晦句,曲折有力的布局结构,独特别致 的奇思幻想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字的结构,又称布白,因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①                 ,虚实相生,才完成一个艺术品。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型之内,空白要分布适当,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所以大书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这也像一座建筑的设计,②              ,虚处和实处同样重要。中国书法艺术里这种空间美,在篆、隶、真、草、飞白里有不同的表现,尚待我们钻研;就像西方美学研究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里那些不同的空间感一样。③                  ,表现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里不同的世界观和对生活最深的体会。

  21.阅读下面的图表,写出你的看法。(5分)

  杜甫近体诗中高频叠字的使用次数及其分布位置统计表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去年春节的时候,一部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意外走红网络,点击量接近200万。没有大牌也没有小鲜肉,就是这样一部波澜不惊的片子,却可以通杀“70后”到“00后“。片子火了之后,近2万年轻人向故宫投来简历。不少年轻的网友对文物修复心驰神往:“王师傅(片中钟表修复组王津师傅)还收 徒弟吗,上过大学的那种?”“我只想安静地在故宫扫扫地就行,求收留!”众多年轻人有了这样的向往并作出这样的选择。

  针对这一现象,你有何评论?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江苏高考语文冲刺模拟题试题参考答案

  1.A 解析 A项,“小说、戏曲”并非在清代“新兴”,而是“元明以来新兴”。

  2.B 解析 B项,“使学术文化思潮由空疏之心学转向复古形态的经世致用之学”强加因果。

  3.D  解析 D项,“中期以后传统文体逐渐衰落,小说开始成为创作主流”这一说法无中生有,原文只是举小说的例子证明“新兴文体的雅化倾向和雅俗并存、互渗的状态”。

  4.C 解析 A项,在弟弟刚刚得知哥哥要卖掉田地房产时并不知道哥哥要干什么,只是认为哥哥要去买官,所以想不通;而且说“你挣钱再多我也不眼红”,所以并不能说他看重钱财而漠视亲情。B项,贾知县这样做是为了为民除害,防止于恶霸再次逃脱危害百姓,并不是为了报自己无故被贬官之仇。D项,这段的 内容是记叙的表达方式,并不是细节描写;同时认为因为丢面子就想杀死贾知县,体现于臣的自私的逻辑也不成立。

  5.参考答案 ①疾恶如仇,为民除害。②机智有谋,勇敢果断。再次捉拿于恶霸时吸取教训,选择躲藏在陈州;敢于碰硬,果断辞官。③含泪而终,内心悲苦。

  解析 这道题设问角度是人物形象,不是人物性格,所以除了性格特征之外,还可对人物在小说中的表现进行概括。

  6.参考答案 ①贾知县抓住了于某却被免职,故事突转,为下文杀于某作铺垫。②重金复职,抓到并杀了于某后立即辞官,表现了他杀掉恶霸为民除害的清 官形象。③化装成乞丐,隐藏在陈州,无人知晓,表现了贾知县的机智。④弟弟最终举报了哥哥,反衬贾知县的清官形象。⑤行刑时有人高喊慢动手,却只为了戴孝目送贾知县,说明贾知县赢得百姓敬仰。

  解析 这道题是对文章情节的梳理,同时暗含了对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划分理解,为理解全文的主旨作铺垫。解答此类题目,要理清结构层次,把握小说情节设计的妙处。

  7.C 解析 C项理解错误,应为“谭其骧佩服钱大昕和王国维,但又勇于质疑他们的研究结论”。

  8.CE 解析 A项,分析概括基本正确,他转系与自身的思维特点有关,但并不是唯一原因,表述不够严谨。B项,这句话强调的不是杨守敬绘图的必要性,而是传主组织全面绘图的必要性。D项,“反映出谭其骧矛盾的心情和茫然的心理”表述不合适,其实顶礼膜拜与质疑并不是矛盾的,更不能说明他心理茫然。

  9.参考答案 ①本文叙述了传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贡献,介绍自己的生活工作经 历和著作成就,叙述的内容 具有客观 性。②本文为自传,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自述在历史地理方面的成果,叙述的角度更显真切。③引用历史地理专家葛剑雄对传主谭其骧的评价,侧面烘托了传主形象,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叙述的方式更显真实。④语言表达比较客观、平实、自然,没有任何修辞渲染,没有过多的艺术加工。

  解析 此题考查传记的文体特征。本题可以从叙述的内容、角度、方式和语言表达的手法等方面来说明传记叙述的真实性。

  10.B 解析 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可根据虚词和对话标志断开,要注意“系治”“责以”两处的理解。

  11.C 解析 C项,“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12.B 解析 B项,“认为他是”错,“以为”应译作“让(他)做”或“任命(他)做”。

  13.参考答案 (1)东南水灾旱灾、盗贼偷盗不断发生,西部、北部两个国家暗中寻找机会图谋我们时间已经很久了,怎么能不预先谋划呢?

  (2)我所管辖的二十个州,一年向上交纳的钱财仅三十万缗而已,连供给造一栋住宅的费用都不够。

  解析 这两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间”,不断,断断续续地;“作”,出现,发生;“安得”,怎么;“豫”,提前,预先;“部”,统率、管辖;“供”,缴纳;“曾”,竟然;“第”,府第,达官贵人的住宅。

  参考译文 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年幼时入太学,刚满二十岁,考上进士 。调任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应当改任京官,因为四亲在堂,希望把给父母的恩封转给祖父母,把妻子的恩封转给母亲,于是离职,得 任通直郎,成全了他的志向。当时年仅三十一岁。乡里有个贤者叫彭汝砺把这件事写出来,自以为不如他。

  闲居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书说明他的义行,徽宗召他到宫中。他对皇帝说:“陛下日理万机,所依靠的是心而已。一旦被玩物拖累,那么聪明智慧会耗尽,贤良与坏人就分辨不清,国家社会秩序和国家法纪就会萎靡不振。希望陛下清心寡欲,来消除祸乱的源头。”于是请求罢去钱塘制造局。皇帝高兴地赞美他,任命他为亲贤宅教授。

  不久,出任杭州通判,提举江西常平。洪州官府中失了官印,把上千兵吏关起来审治。张根说:“这是有关部门不仔细查管的过错。现在羁押无罪之人,而索要不可得之物,怎能带来和气呢?”于是停止这个案件。

  大观年间,张根被任命为转运副使,改为淮 南转运使,加任直龙图阁。他又因为水灾多,乞求蠲免租赋,发放洛口米、常平青苗米,赈贷流 民。诏令褒扬他。

  徙官两浙,辞职不赴任,于是写下条疏交驿站传奏。大概说:“现在州郡没有两个月的储积,太仓没有一年的积蓄,军需匮乏,边备不周。东南水灾旱灾、盗贼偷盗不断发生,西部、北部两个国家暗中寻找机会图谋我们时间已经很久了,怎么能不预先谋划呢?”于是条列茶盐、常平等利处与弊端,于是说:“从现实考虑,应该节制的大项目,最首要的是土木之功。现在赐给大臣一栋房子,有时耗费百万。我所管辖的二十个州,一年向上交纳的钱财仅三十万缗而已,连供给造一栋住宅的费用都不够。恩赐给德行伟大的元勋,犹恐不够,何况赐给那些阿谀邀恩者呢。即使有赵普、韩琦佐命定策之大功,希望陛下也要吝惜赏赐。其次如田园、邸店,虽然不如赏赐宅第那么多,也希望日削月损。像金帛之类,也不可不节制啊。”书表奏上,权贵宠臣很是愤恨,谋求能够中伤他的事件,交替上奏,皇帝察辨张根的忠诚,没有加罪于他。

  不久因为花石纲强行占有漕舟,官府买一根竹子耗费至五十缗,却大多落入诸位大臣之家。于是力陈弊端,更加忤逆权贵,于是摘录张根所书奏牍、注切、草略,认为傲慢不恭,责令他为监信州酒。不久又认为张根诋毁常平之法,摇动继承新法的政策,再贬为濠州团练副使,安置在郴州。不久因讨伐淮贼有功,获准自便居住。以朝散大夫身份死于家中,终年六十岁。

  14.BE 解析 A项,这首词由秋日中的长安古道起笔,低沉伤感,为全词蒙上了一层愁绪。C项,“归隐的洒脱和胸襟的豁达”与原作情调不合。D项,“不似少年时”,含有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眼下处境的失意之情。

  15.参考答案 “蝉嘶”之前加一“乱”字,表现蝉声纷乱;这纷乱的蝉嘶,配以日暮、寒风、茫茫荒野,以及易令人产生离愁别绪的“柳”,构成了萧瑟凄凉的景象。由蝉声“乱”更引出词人内心的纷扰烦乱,“前期”的渺茫、昔日欢乐的不可复得等愁绪令词人难以安适。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乱”字在这里是双关手法,表面上写 蝉声的“乱”,实际上是词人内心情绪的“纷乱”。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围绕这一手法的使用分析即可。

  16.答案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17.A 解析 ②“自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独创新意。此处应改为“闭门造车”。③“飞蛾扑火”,比喻自取灭亡,含贬义。用于谭嗣同,感情色彩不当。⑥“落落大方”,形容举止潇洒自然。

  18.C 解析 A项,否定不当,去掉“不生出”的“不”;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博大文化与发展成就,也向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D项,成分残缺,“239块奖牌的骄人成绩”前应有介词“以”,“连续第四次”不合逻辑。

  19.C 解析 A、D两项,修饰语用典风格与“汪洋恣肆”不统一。B项,语序错误,从“鸿篇巨制”可以看出应是由思想内容到形式。

  20.参考答案 ①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 ②首先要考虑空间的分布 ③不同的空间感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第①处要结合前后语境,尤其是后文“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型之内”,可从“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角度拟写;第②处是一比喻,可以从字的点画布白与建筑物的空间搭配的相似点来写;第③处要注意从建筑的空间感角度思考。

  21.参考答案 ①“萧萧”是杜甫写近体诗时使用最多的叠词。②杜甫在五言近体诗中使用叠词的次数明显高于七言近体诗。③杜甫在五言近体诗中使用叠词的位置通常在句首,其次在句末。

  解析 这是一个数字统计表,抓住横栏和纵栏的内容和数字中最大的数字,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从横栏看,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中使用叠词情况的比较,有在句中出现位置的比较,还有具体到某个叠词的使用情况的比较。从具体使用情况看,“萧萧”一词使用最多,高达14次;五言诗中明显多于七言诗;主要出现在句首,其次是句末。

  22.略

  图片来源:学科网

2017江苏高考语文冲刺模拟题

语文是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其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模糊性,是学好其他科目的前提。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江苏高考语文冲刺模拟题,仅供参考! 2017江苏高考语文冲刺模拟题试题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

    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础性学科,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高规格的考试,自然对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要进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以下是学习啦

  • 2017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2017江苏高考作文题目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7江苏高考作文题目,仅供参考!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以车为话题 现代

  • 2017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7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下面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2017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仅

  • 2017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17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下面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了一些2017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仅

1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