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总

时间: 刘惠25 分享

  自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语文试题就以其特殊的地位显示了它的导向性,而且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总,仅供大家参考!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总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档(dǎng)案 足癣(xuǎn) 下载(zài) 订(dīng)正

  B.坻(dǐ)石 辟邪(bì) 晕车(yùn) 商埠(fù)

  C.婢(bēi)女 莞尔(wán) 馄饨(tun) 赝(yàn)品

  D.滂沱(pāng) 船坞(wù) 咋舌(zé) 媲美(p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博弈 端睨 帐篷 出奇制胜

  B. 痉挛 呕歌 昏聩 甘拜下风

  C. 诫勉 诛连 诫勉 众志成城

  D. 凑合 炫富 打蜡 若即若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1) 一经加热,溶液中的难溶解的物质就________到瓶底,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化学现象。

  (2)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________,应该讲究语言得体,“欢迎你再来”这一类的语言是不宜随便使用的。

  (3)1939年2月,他们将部分“国宝”藏匿于贵州安顺严华洞,虽然贵州曾遭敌机轰炸,所幸文物安然无恙。一位当事人说:“事后回想,心有余悸。________,在万里辗转中,我们一行人的脊梁________愈挺愈直了!”

  A. 沉淀 场合 但是……反而

  B. 沉积 场合 但是……反而

  C. 沉淀 场所 不过……确乎

  D. 沉积 场所 不过……确乎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窗帘要有层次,要注意和墙体的协调;墙纸要突出个性,要打好整个居室的底色;吊灯要别出心裁,独一无二,等等。

  B. 英雄的感人事迹都是相似的:公而忘私、勤奋敬业、清正廉洁……我们的社会一直推崇这样的英雄,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甚至还会有这样一点“共识”:凡是英雄,他的感人之处就在于不惜生命的工作。

  C. 没有鲜花、音乐和礼仪小姐,香港中文大学为“当代画坛宗师”吴冠中先生颁授文学荣誉博士学位典礼昨天傍晚在中国大饭店举行。

  D.“南京!南京!”以独特视角关注抗战时期南京社会的多个层面,影片中主要角色很多都参考了历史原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月27日凌晨,智利由于里氏8.8级的强烈地震,因此,智利总统巴切莱特日前宣布国家进入灾难状态。

  B. 12月26日,从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传来好消息:明年,我省各级政府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总量将达17亿元,集中抓好以8000个自然村“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

  C.德国作家瓦尔泽的《恋爱中的男人》和巴西作家奥古斯托的《卖梦人》分享了本届 “2009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最佳作者的殊荣。

  D. 与其他华人导演相对只关注电影不同,张艺谋更多地从事了各种热门的、热闹的、引发公众极度关注的中外歌舞剧、实景山水剧。

  6、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倡导的并不是人必须拥有刚毅木讷的外表,而是在这外表之下的一颗仁爱之心。这才是孔子青睐刚毅木讷的人的真正原因。

  B. 觉新结婚一个月后被父亲安排到公司上班,第一次领到薪水后内心充满欢喜和悲哀。欢的是这钱是自己第一次挣来的钱,哀的是这钱是自己卖掉自己前程所得的代价。(《家》)

  C.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隐居隆中,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后六出祁山伐魏,病死于五丈原。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忠臣的代表,又是“仁”的化身。

  D. 由于卡西莫多被选为“愚人王”,所以大家都跑来看审判卡西莫多的笑话,因此审判过程中经常笑声不断。(《巴黎圣母院》)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常言说得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谎者一旦把谎言编造出,哪怕编造得再“天衣无缝”,理论上讲,最终也逃不脱科学家犀利的透视谎言的“神眼”。

  谎言能不能被识破,关键在于说谎行为的发生是否能被证实。经过长时期艰苦的探索,现在科学家对谎言甄别和确认的手段已经相当配套和完备了。从贴身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皮肤电流等生理指标,到远距离测量声音、人体气味、心理压力等生理变化指标,在科学家的“神眼”面前,谎言制造的迷雾已经难掩其身,无法躲藏了。

  但这些手段还有不够完美的地方。由于人的情绪、意志、身体状况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时会使测谎仪发生误判。为了弥补这些细小的缺陷,科学家又开始了新的探索。美国神经生理学家劳伦斯•法韦尔发现,在遇到熟悉的声音、物体或姓名大约1秒钟后,大脑特有的意识活动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信号,他将这种意识变化产生的特殊信号命名为“门莫尔”,意思是“记忆和相关译码多层面脑电图仪回答”。也就是说,如果将与案件牵涉到的犯罪武器展示给犯罪嫌疑人,如果他确实是罪犯,这些实物信息就会引发他的回忆,这时,对他进行跟踪的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上就会出现“他曾经使用过”之类的表示“曾经经历”的特殊信号。这个信号之所以那么珍贵,关键是它的出现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换言之,它只讲“真话”,不会“撒谎”。如果一个人在历史上曾经对另一个人比较熟悉,那么当他看见另一个的照片以后,不管嘴上是否承认熟悉此人,也不管他以多么镇定的姿态否认“曾经熟悉”的事实,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上都会客观地显示“曾经亲历”的特殊信号。

  这个记忆跟踪技术的发明,可以帮助测谎者直接到说谎者的大脑中去发掘事实真相,提取说谎证据。

  最近,还有一些神经科医生认为,既然欺骗是一种智力表现,那么,大脑中应该有专属于它的区域——撒谎区域,就像大脑中也有专门的语言区域一样。如果能够让仪器识别这些区域,那仪器就会用图像显示出大脑的谎言编制片断或过程,这样,谎言就完全无处藏身了。(选自《科学之谜》2005年第12期)

  7. 以下对“记忆跟踪技术”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与案件牵涉到的犯罪武器展示给犯罪嫌疑人,如果他确实是罪犯,这些实物信息就会引发他的回忆。

  B.犯罪嫌疑人的大脑意识活动被记录图仪跟踪着,如果他确实是罪犯,有关实物信息就会使他说出事实真相。

  C.记忆跟踪技术可以帮助测谎者直接到说谎者的大脑中去发掘事实真相,提取说谎证据。

  D.记录图仪对犯罪嫌疑人的大脑意识活动进行跟踪,如果他确实是罪犯,有关实物信息就会使记录图仪上出现他“曾经亲历“的特殊信号。

  8. 以下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实践证明,说谎者一旦把谎言编造出来,哪怕编造得再“天衣无缝”,最终也逃不脱科学家犀利的透视谎言的“神眼”。

  B.说谎者在遇到熟悉的声音、物体或姓名大约1秒钟后,大脑特有的意识活动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信号,而诚实者不会产生这种特殊信号。

  C.科学家能从贴身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皮肤电流等生理指标,到远距离测量声音、人体气味、心理压力等生理变化指标,对谎言甄别和确认。

  D.如果一个人看见一个熟悉者的照片以后,不管嘴上是否承认熟悉此人,也不管他以多么镇定的姿态否认“曾经熟悉”的事实,测试仪都会确认他在撒谎。

  9. 根据文意,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忆跟踪技术已经帮警方破了许多案子,谎言在它面前已经难掩其身,无法躲藏了。

  B.特殊信号的出现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换言之,它只讲“真话”,不会“撒谎”。

  C.动物实验证明,所有生物的大脑中有一处专门的撒谎区域,这表明欺骗是一种智力行为。

  D.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能够识别撒谎区域,用图像显示出大脑的谎言编制片断或过程。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洵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心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

  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自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注: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大旆:大旗。③介马:披甲的战马。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察其意甚恨 恨:遗憾

  B.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

  C.吾始数岁,未学也 始:开始

  D.说大人,则藐之 藐:轻视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叹。

  B.文章后半部分属劝慰之辞,借彭任随富公出使的事例及孟子的言论,提醒石昌言千万不要被虏庭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

  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的渊源,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D.作者在文中描写了石昌言出使虏庭时出京的盛况,“从骑数百,送车千乘“,流露出对这种富贵排场的反感。

  12.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B. 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C. 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D. 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4分)

  译:     (2)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4分)

  译:

  (3) 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4分)

  译:     四、(16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4分)

  (2)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

  15.名篇名句默写。(每一小题1分,共8分)

  (1) ,知来者之可追。

  (2)悦亲戚之情话, 。

  (3)诏书切峻, 。

  (4) ,秋水共长天一色。

  (5) ,青雀黄龙之舳。

  (6)山原旷其盈视, 。

  (7)过蒙拔擢, , ,有所希冀。

  (8)既无伯叔,终鲜兄弟, , 。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6. 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2分)

  17.文中第③段说:“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综观全文,“莫名”实际上已“有名”,请概括说明这“悲”与“喜”的具体内容。(8分)

  18.第⑤段中描写的井边“蓝衣少女”与戴望舒诗歌《雨巷》中描写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什么不同的作用。(5分)

  19.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二项是( )( )(4分)

  A.作者以时空为序,给我们描绘了具有幽雅恬静、古老纯朴特点的江南雨巷,读后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本文和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都有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描绘了江南雨巷烟雨迷蒙的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C.文章第⑤段,作者写雨巷两旁屋子里面的人,有的打着盹,有的忙碌着,刚写完人接着就写人去楼空。这样描写一方面以动写静,突出江南雨巷的寂静;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给人以“闹”的印象,更能突出雨巷的自然、古老与宁静。

  D.文章第⑨段,作者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出作者别样的思绪:现实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抚慰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E.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者对眼前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而倍感落寞,但最后还是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洒脱。

  六、(15分)

  20.语言综合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改写。

  梅花绝句(之三)

  陆 游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请围绕本诗的意境和情感,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15分)

  要求:(1)运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同时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描写生动形象,符合原诗的意境和情感。

  七、写作(50分)

  21.前不久,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文化节目,如同吹来一股文化风,为电视节目注入了新鲜血液,不仅一定程度上拯救电视文化回归,而且弘扬了中国传统博大的汉字文化精神。“汉字听写大会” 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有人说“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也有人说“是‘娱乐至死’时代的一次逆袭”。还有人说是“一场幽怨的复辟”,“他们企图要求今天的学生,把美好的青春用于死记硬背那些僵尸的文字”。收视和口碑双丰收的“汉字听写大会”瞬间成为焦点,引得众口喧腾,骂声和赞声交互出现。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自拟题目,立意自定。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总参考答案

  一.1.D.(A.dàng ,dìng, B chí,bù,C bì,wǎn)

  2. D.(A端倪,B讴歌,C株连)

  3. C.(1)解析:沉淀:强调经过化学变化后,溶液中的难溶解的物质就沉淀到瓶底;沉积:强调不经化学变化,溶液中不溶解的物质沉到底层。应该是“沉淀” 。(2)“场合”指一定的时间、地点、情况。“场所”指活动的处所。句②中医院是处所,故选“场所”。(3)根据语境,用“不过……确乎”更妥。

  4. B(A项最后的逗号改为分号,C项中“当代画坛宗师”,既非引用,也不表强调或反语,故引号应去掉。D、“南京!南京!”是影视剧的名字,应该用书名号。)

  5. B(A.成分残缺,“智利由于……”缺谓语;C项,搭配不当,可把“的《恋爱中的男人》”和“的《卖梦人》”删去,D项中“从事”的宾语“创作”或“拍摄”缺失,成分残缺。)

  6.C是“智”的化身。

  二.7.B (“使他说出事实真相” 错, “他”不会说出来,并且用记忆跟踪技术测谎也不需要“他”说 )

  8.C (A项,“实践证明”错,应该是“理论上”。 B项,任何人的大脑中都会产生这种特殊信号。D项,“测谎仪都会确认他在撒谎”应该改为“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会确认他在撒谎”)

  9.B (A项,“已经帮警方破了许多案子”原文无据。C项,“动物实验证明”属于无中生有。D项,“大脑意识变化信号记录图仪”并不能“用图像显示大脑的谎言编制片段或过程”)

  10.C(始:才)

  11.D(没有反感之意,作者认为石昌言的富贵是情理之中的事)

  12.D (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

  13.①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石昌言,互相慰问如同平常一样高兴。(游、相与、劳问各1分,大意1分)②大丈夫活着不做,能够做使者,凭口舌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生、得、使、折冲口舌之间,各1分,)③大凡敌人用来向中原夸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所以、中国各1分,大意1分)

  14(1)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酒友离散,如同秋风中的燕子;诗社亦已凋零,正像霜后梧桐。(1分)颈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眼前景象的萧条之意,(1分)更加重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1分)

  (2)“日光穿竹翠玲珑”好。(1分)日光穿过竹林,翠绿的竹子越发玲珑可爱,在这么惬意的红林翠竹间,本来正宜会集朋友把酒吟诗,但酒友不在,诗社亦凋,(1分)以乐景写哀情,(1分)自然地引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1分)

  “日光穿竹翠朦胧”好。(1分)日光穿过竹林,竹子原本翠绿的颜色因耀眼的阳光变得模糊,与上句“深秋的金红色在林中也黯淡了许多”相照应,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1分)借景抒情,(1分)以抒发思念友人的寂寥之情。(1分)

  15(1)悟已往之不谏(2)乐琴书以消忧(3)责臣逋慢(4)落霞与孤鹜齐飞(5)舸舰弥津(6)川泽纡其骇瞩(7)宠命优渥 岂敢盘桓(8)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16.①江南的小巷让人从现实世界回溯到历史之境中。(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让人心绪宁静,心境平和,让人暂离现实的纷繁,暂脱尘世烦扰。(2分)

  17.悲:①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辩识来去。(或:尘世纷扰,心灵疲惫)(2分)

  ②江南盛世不再,小巷四处透露着沧桑、落寞与黯然。(2分)

  喜:①雨后的江南小巷,虽褪尽纤华,但依然延展着世人的想象。(实与虚)(2分)

  ②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内心暂得宁静与慰藉。(景与情)(2分)

  18.本文描写的井边的“蓝衣少女”主要作用是以动写静,表现小巷的幽雅与宁静,(1分)同时“姑 娘”的影像出现又消失增加了小巷的虚幻感和历史的沧桑感。(2分)戴望舒的诗歌《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美好理想的象征,这种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2分)

  19.A作者采用的 不是 以时空为序 而是移步换景的手法E作者对过去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并被眼前的的嘈杂与躁动取代而倍感落寞

  20、评分说明:符合题目中的显性要求,使用情景交融的表达技巧及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风雪中的梅花,表现出梅花傲骨凛然、气节高坚的品格的,给12分以上。没有在景物描写中寄托情感,融情于景,没有运用比喻、拟人的,每点扣3分;比喻、拟人不恰当的,扣1~2分;结构不够完整,或语言不够简明、连贯、得体的,酌情扣1~2分;不足200字的,每少15字扣1分,扣完为止。

  【参考译文】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苏 洵

  昌言应进士科科考试时,我才几岁,还没有上学。回忆当时同一群小孩在这父亲身边嬉戏,昌言从旁边拿枣子和板粟给我吃,我们两相距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我同他很亲近。昌言应进士科考试后,一天天地有名气。我后来渐渐长大了,也稍微懂得读书,学习断句,对对子及声音格律,没有学成功就荒废了。昌言听说我荒废了学业,口里虽然不说,但看他的意思很遗憾。此后十多年,昌言中了第四名进士,在四方做官,彼此就不通音讯了。我一天天地长大,就有所感而悔悟,改变过去的旧习重新学习。又过了几年,我到京城游学,在长安见到昌言,互相慰问如平常一样高兴,我拿出十多篇文章,昌言见了很高兴,称赞写得好。我很晚求学又没有老师,虽然每天写文章,但自己心里很惭愧,等听到昌言的称赞,才稍微有点自喜。现在过了十多年,我又来京城,可是昌言已在翰林和中书两部门做官了,竟替天子出使到万里之外强悍不屈的虏庭,(出发前),树起了大旗,有几百名随从,前来送行的车子有上千辆,送出都门外,昌言意气是何等的慷慨激昂了!我自思孩提时,在父亲身旁见到昌言,哪里料想到他今天有这样显赫呢?

  富贵没有什么稀奇,我对昌言独自有此感慨。大丈夫活着不做,能够做使者,凭口舌在外交上取胜也足够了!往年,彭任随富弼出使契丹回来,给我讲,出边境以后,住在驿亭里,听到几万匹披甲的战马奔驰而过,剑矛彼此撞击,整夜听到响声,跟随的人害怕得变了脸色,等到早晨起来,看到路上战马跑过的痕迹,还胆颤心惊,情不自禁。大凡敌人用来向中原夸耀的方法大多像这样,中原人不能看透这一点,因此有的人以至于震惧而失言,被夷狄笑话。唉!他们多么不会思考问题啊!从前奉春群出使匈奴,匈奴把壮士健马藏匿起来,不让它们显露,因此才有平域之战。现在的匈奴,我知道他们没有多大能耐了。孟子说:“游说大人物时,要藐视他们。”何况对于夷狄呢?请让我将这名话作为赠言。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总

自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语文试题就以其特殊的地位显示了它的导向性,而且强有力地影响着中学语文教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总,仅供大家参考!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总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总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总

    谈到当今高考语文试题变化的趋势,一般人都会有一个印象:主观题增多,而客观题变少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总,仅供大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汇总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汇总

    众所周知,高考的命题原则是,既要有利于高校择优选拔新生,又要有利于中学教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汇总,仅供大家参考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汇编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汇编

    高考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有着其重要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汇编,仅供大家参考!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汇编

  •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

    高考语文试题设有指挥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功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仅供大家参考! 2017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

18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