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语文 >

高考试卷猜读模拟考场语文终极卷8(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16、下面是关于“生活的平衡”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横线处的内容,。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语句通顺,没处不超过10字。(6分)

  所谓生活的平衡,首先应当包含精神的自在状态。罗素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幸福之路》,全书分为“ ”和“ ”两部分,其中幸福的原因包括了家庭、爱情、闲暇、工作等等,不快乐的原因则有竞争、炽情等。 指的就是某种不适当、过度投入的精神状态,是一种生活极度缺乏平衡的体现。

  17、阅读下面图表和文字材料,完成。(5分)

  据研究,长春20.5%的大气污染不是本地“贡献”的,兰州有26%的PM2.5(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来自外省。这是因为空气是流动的,各城市的大气污染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根据图表,概括说明雾霾形成的天气原因。(不超过50个字)

  18、作文:(60分)

  鲁迅在《且介亭杂文末集•这就是生活》中说道:“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同学们,你认为自己与“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有什么样的关联?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作文。

  高考试卷猜读模拟考场语文终极卷8参考答案

  1、D(“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者的品质”,应为“会程度不同地损害阅读的品质”)

  2、A(A选项不属于“经典阅读的当下意义”)

  3、B(不是“作者认为”是“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恳切的告诫”)

  4、B(进:引荐,介绍)

  5、C(注意句意的完整性)

  6、B(吴王只派兵围楚,使使到晋,以观诸侯之变)

  参考译文: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楚国大将伍子胥因父兄被楚王枉杀,逃离楚国来到吴国,知道专诸有本领。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这时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说:“那个伍员,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伍员才讲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吴王就不再议伐楚的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暗自思量:“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应当先帮助公子光继承王位。”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公子光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札当立;如果一定要传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所以他常秘密地供养一些有智谋的人,以便靠他们的帮助取得王位。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吴王僚九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专诸说:“王僚是可以杀掉的。母老子弱,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公子光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

  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王僚,王僚当时就死了。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王僚手下的人一时混乱不堪。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击王僚的部下,全部消灭了他们,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于是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

  7、(1)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

  (2)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8.“伤”:?离愁别恨;怎样描写:?融情于景,作者就这样开门见山地写出了特定的环境和心情。使他最为触目伤情的莫过于那台阶(砌)下的落梅了。那白色的梅花从树上纷纷飘落,令人心烦意乱。既写了时当春半,使人肠断的景致,也写了久立花下,离愁满怀的情绪。纷乱的落花,使人联想到愁绪的烦乱,落花拂了还满,又使人?联想到离愁萦怀,排遣不开。作者把白梅的落花比作雪花,?突出了一个“乱”字,花落在身上,拂之不尽,突出了一个“还”字,这就在看来平常的景物中,寄寓了作者特有的伤情。(4点各1分,语言1分)

  9. 作者怀着这“伤”情,向远处望去,望着那遍地滋生的春草,突然发现,“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却如”,正像的意思。“更行更远”是说无论走得多么远,自己心中的“离恨”就像那无边无际、滋生不已的春草。无论人走到哪里,它们都在眼前,使人无法摆脱。这个结句,比喻新颖,化抽象为具体,浅显生动,而且通过形象给人以离恨无穷无尽、有增无已的感觉,使这首词读起来显得意味深长。(6分)

  10.(1)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

  (2)浔阳镜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1、(一)C(3分)B(2分)A(1分)(A,“因此---”结论不准确,D,“真实可靠”有误;E,“让我改变看法----环境里”没有根据)

  (二)?他和蔼可亲(做鬼也不吓唬人)?他讲诚信(做鬼也不赖账,为还账特意等我)

  他善良(催促我赶快回家,担心我爹娘等我等着急了)(每处2分)

  (三).①“树影里闪出一个老人来。”一个“闪”字写出了赵三大爷的特殊身份。

  ②“穿得齐齐整整,离我三五步处站住了。”迷信里讲,死人阴气重,不敢与活人阳气相接。

  ③“知道你回来了,在这里等你。”只有鬼魂才能未卜先知。

  ④“我的钱不能用。”那是冥钱,阳间当然不能用。

  ⑤“接过三大爷递过来的冰冷的玛瑙烟袋嘴”,“冰冷”一词也暗示了赵三大爷已成鬼魂。

  ⑥“父亲惊讶地问:你说谁”,“惊讶”一词也可知赵三大爷已成鬼魂。

  ⑦“父亲竟犹豫着不敢接”,可见父亲内心的疑惧,暗示了赵三大爷已成鬼魂。(答出三处即可,每处2分)

  (四)提示:态度(1分)(作者采用了或者说模仿了《聊斋志异》中的构思与写法。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对心怀鬼胎,其害甚于鬼的人得批判;)联系文本内容(2分)联系现实:(侧重于对现实社会中违背道德行为的批判)(3分)表达(2分)

  12、(1)D(3分)C(2分)B(1分)(A,原因不正确,B,“五年的观察,寻找“转舵”的时机”,没有根据;E,不是“真实客观”的评价,也不包括“韩国政治”方面。)

  (2)李健熙突出的特点:?锐意改革;?勇于担责任,?重视人才;?重科技研发;?有前瞻性;?重视企业管理(答出三点即可各举一例,每项2分)

  (3)?产品销路差(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管理混乱(研究结果传递不上去);?企业人员自负,不知创新;?员工没有责任心(生产出次品)?管理人员浮躁;?不会预知,只能事后花钱消灾。(6点,每点1分,共6分)

  (4)启示:不能固守,要有开拓进取精神;要有危机意识,永远不能有成功的骄傲。不管有多大的成就,为人应该低调,等-----(观点2分,联系现实论证4分,条理结构2分)

  13、C、(同日而语:指两人或两件事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讨论。意即相提并论;同等看待。语:谈论。和“等量齐观”都表示把不同的等同起来。~指同时来讲;同样看待;可用于人或事物;“等量齐观”指不分轻重;不管性质;同等对待;只用于事物。相提并论:

  用来表示不加区别地比较人和事。一般作谓语、宾语。一概而论::一概:同一标准,一律。指处理事情或问题不分性质,不加区别,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

  14、A、(B没有因果关系;C、语序问题,导致主语模糊;D、“令人”和“堪忧”重复

  15、B、(?|??|???)

  16、(1)“幸福的原因”(2)“为什么不快乐”(3)这里的炽情(注意上下文中提供的信息)

  17:在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接近地面空气悬浮颗粒物?不能及时扩散造成的。(各点1分,语言规范1分,共5分)

  18、作文立意:责任与他人、社会、民族、人类(等)的关系(依照高考评卷标准)


猜你喜欢:

1.大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3.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4.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5.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6.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2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