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江苏2017语文高考试卷(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励什么样的志

  周国平

  ①今天的时代,大家都很看重成功,据说还有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叫成功学。各地有形形色色的培训班,所谓名师、专家在那里传授成功的秘诀,非常兴旺。就我自己所见,我看到的是所谓的励志书泛滥。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种垃圾出版物居然有人买,居然还畅销!

  ②翻开这些所谓的励志书看一眼,它们的内容无非是两类:一类是教你怎样在名利场上拼搏,赚钱,发财,出人头地;另一类是教你怎样精明地处理人际关系,讨上司或老板的欢心,在社会上吃得开。光看那些书名,什么“经营自我”“人生策略”“财富圣经”,我就觉得恶心,把“自我”“人生”“圣经”这些神圣的价值与“经营”“策略”“致富”这些庸俗的操作或目标捆绑在一起,亵渎啊!

  ③自我是经营的对象吗?人生可以当作战争来运用策略吗?财富可以看作最高价值象征的圣经吗?从古希腊开始,那些哲学大师们总是让人发现自我、认识自我,去认识、实现自我的价值。现在自我竟然成了一个经营的对象,要用它去赚钱,去谋一些表面的成功。以前的哲学家是不谈人生策略的,他们谈的是人生意义、人生理想,现在却把人生当作一桩生意来做了,当作一场战争来打了。“圣经”本来是最高价值的象征,“财富圣经”的概念公然把财富抬到了最高价值的宝座上。

  ④据我所知,这样的书大多是那些层次极低的书商炮制的,他们瞄准现代人渴望成功的心理,出一些迎合这种心理的题目,用低廉的价格雇一帮穷困潦倒的写手来写,那些写手自己是极不成功的倒霉蛋,能教给你成功的诀窍吗?完全是垃圾书。事实上,大量的所谓励志书,署名往往是用一个化名,不信你们去查一查,肯定找不到作者。书商操纵写手来写,没法署真名。其实书商心里也明白,这种书没什么价值,只是利用社会上急功近利的心态赚一笔而已。你们想一想,这些自己也很不成功的人,怎么能够教你成功呢?所以,这种书畅销真是笑话,是国人的耻辱。

  ⑤我呼吁大家一定不要买这类低俗的励志书,要以读这种书为耻,因为这证明你水平太低,口味太差。我不反对励志,问题是励什么样的志。现在大量的励志书,励的不是志,而是欲。社会上物欲膨胀,名利欲膨胀,励欲的书才会有市场,图书市场的怪象多少反映了社会上的普遍心态。

  (有删改)

  15.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思路。(6分)

  16.请分析第③段开头连用三个问句的作用。(6分)

  17.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建议“励什么样的志”。(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未完成让很多东西看起来很伟大很完美。

  很多东西如果停止了追,就失去了意义,魅力也随之而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江苏2017语文高考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3分)D(A.灸——炙;B.载zǎi;C.蹊qī)

  2.(3分)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熟视无睹: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视而不见: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3.(3分)C(A项,“不仅……也”内容语序不当;B项,“经济增长”与“下降”搭配不当; D项,成分残缺,“解决”后缺中心语“问题”。)

  4.(4分)示例:谢谢知识给你财富,但是不要忘了那传授知识的人,他还坚强地生活在清贫中;谢谢大树给你阴凉,但是不要忘了那种树的人,他还默默地耕耘在烈日之下。评分建议:句式一致2分,语意连贯2分。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5.(3分)B(景:大)

  6. (3分)D(表转折。A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B项,代词;副词。C项,介词;连词。)

  7.⑴(4分)(人君)处于天地间最高的地位,(应该)长久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没有止境的美善。

  评分建议:“将”、“无疆”、“休”、语意通顺各1分。

  ⑵(3分)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使船倾覆,应当(做事)十分谨慎。

  评分建议:“覆”、“深慎”、语意通顺各1分。

  ⑶(3分)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且险,就要谦虚谨慎,自我约束(或“加强自我修养”)。评分建议:“冲”、“自牧”、语意通顺各1分。

  8.(4分)①戒奢节俭 ②谦冲自牧 ③勤政纳谏 ④赏罚有度

  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⑴(3分)示例一:“应犹”好(1分),“应犹”表示推测,作者想象“雕阑玉砌”的故国之景还在,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表情达意含蓄蕴藉(2分)。

  示例二:“依然”好(1分),“依然”表达肯定,作者坚信“雕阑玉砌”故国之景还在,更加突出作者对故国的深切的依念之情,表情达意更为直接(2分)。

  评分建议:观点1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只写观点,不作分析,不得分。

  ⑵(3分)因花尽日晚、物是人非的感伤——拟想轻舟赏春的庆幸、喜悦——对愁多难载的忧惧。

  评分建议:一点1分,未结合内容酌情扣分;意思对即可。

  ⑶(5分)相同点:①都突出“愁”多;②都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2分)不同点:(1)“愁”的原因不同:第一首词重在写亡国之愁;第二首词重在写家亡之愁。(1分)

  (2)表达效果不同:第一首词的结句运用比喻,把“愁”比作一江春水,突出愁思不断,无穷无尽;第二首词的结句通过想象,写小舟难载许多愁,突出“愁”的深重。

  (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8分)⑴夕揽洲之宿莽 ⑵落霞与孤鹜齐飞 ⑶扪参历井仰胁息 ⑷艰难苦恨繁霜鬓

  ⑸整顿衣裳起敛容 ⑹只是当时已惘然 ⑺社稷次之 ⑻循序而渐进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1分)

  11.运用了外貌的细节描写,写出了伽西莫多饥渴难忍的情形,表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愤怒,也从侧面反映了观众的残忍和狠心。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1)表现观众本能地排斥丑陋的东西,也表现他们麻木无聊、缺乏怜悯同情之心;

  (2)与爱斯梅拉达的行为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作者对愚蠢的讽刺,对人性美的歌颂;

  (3)与结尾写观众良知的被唤醒形成对比,升华了小说的主旨。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3.(1)对爱斯梅拉达突然出现的惊讶;(2)对自己听信克洛德劫走爱斯梅拉达的悔恨;

  (3)对自己受到不公平惩处的愤怒;(4)对揣测爱斯梅拉达也像观众一样惩处自己的轻视。

  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4.(1)“一滴眼泪”的深刻意蕴:①表现伽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的感激,也为自己以前对她犯下过错的自责;②表现伽西莫多还没有丧失人性之善,并且这一滴泪也正预示着他人性的苏醒。(每点2分)

  (2)“一滴水”的深刻意蕴:表现了爱斯梅拉达的宽容和善良的人性美。(2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首先,指出当下“所谓的励志书”畅销的现状;其次,分析这类书的内容实质,并揭破 其被炮制的过程;最后,建议读者摆正心态,不要购买、阅读“所谓的励志书”。

  评分建议:每点2分;第二点分成两点亦可,每点1分;缺少“首先”等关联性词语,扣

  2分。

  16.①对上文“经营自我”“人生策略”“财富圣经”的观点予以反驳;②总领本段内容,表明本段的行文思路;③激发读者的思考。

  评分建议:每点2分。

  17.①发现、认识自我,认识、实现自我价值;②追寻人生意义,实现人生理想;③摆正心态,抵制庸俗欲望(物欲、名利欲)。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七、作文(70分)

  18.参照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判分。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图片及答案

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3.高考全国卷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4.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5.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6.高考语文课标试卷及答案

江苏2017语文高考试卷(2)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励什么样的志 周国平 ①今天的时代,大家都很看重成功,据说还有了一门专门的学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江苏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
    江苏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

    拼两个春夏秋冬,博高考无怨无悔。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江苏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

  •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下载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下载

    高考虽说不能决定人的一生,但却是决定人生方向的一大重要转折点。加油吧,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

  •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

    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

  • 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2017
    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2017

    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加油,坚持,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2017,仅供大家参考! 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

2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