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

时间: 刘惠25 分享

  高考到来勿急躁,稳着情绪静心考。思维敏捷别乱搞,先易后难办法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第一部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A.松柏(bǎi) 门闩(shuān) 嚼舌头(jué) 麻痹大意(bì)

  B.媲美(pì) 守拙(zhuō) 滞纳金(zhì) 便宜行事(biàn)

  C.包扎(zhā) 胚胎(pēi) 处方药(chǔ) 数见不鲜(shuò)

  D.奇葩(pā) 冠冕(miǎn) 潜台词(qián) 灯影幢幢(zhu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闺蜜 博弈 数码港 韬光养晦

  B.会晤 暴躁 掉书袋 德高望众

  C.融恰 浏览 局域网 白呜得意

  D.膨胀 胸襟 亲合力 共商固是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德国战后全民反思二战罪行,承担责任,请求____________,严格执行赔偿协定德国总理默克尔严肃_____________,德国对纳粹犯下的罪行负有“永久责任”。相比之下,日本政府却缺少德国人反省战争的勇气,不但不反省,___________否定战争罪行,没有承担战争责任的起码道德。

  A.宽恕 重审 而且 B. 宽容 重审 反而

  C.宽恕 重申 反而 D. 宽容 重申 而且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追名逐利,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吸引众人的眼球。

  B.医患关系紧张非一日之寒,要大力发扬待人和气、言语文明、耐心细致等与人为善的美德,这样才能减少医患矛盾。

  C.季羡林先生虽已仙逝,但他那平易近人的文字却留下了不朽的印记,他对人世间五味的品评留给人们永久的回昧。

  D.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真抓实干才是硬道理,少些来回比划的雕虫小技,少做些表面文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叫确的的是

  A.富有开拓精神的当代青年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助跑者和寄托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托起中国梦。

  B.宣传部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新闻敲诈和假新闻必须受到严肃查处,这是极其错误的。

  C.普京表示,俄中关系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希望充分发挥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有力推进重大项目合作。

  D.有关各方仍在积极开展失联客机搜寻工作,中方将继续同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各方保持密切沟通,积极参与搜寻行动。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慕朵生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复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自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成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选自2014年4月1日《学习时报》,有删改)

  6.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B.汉学已有600多年历史,要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 等几大阶段。

  C.汉学研究不但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文明进程。

  D.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中的方位和价值。

  7.关于“汉学与国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

  B.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100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C.汉学是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则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

  D.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应当负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是因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动和思想的活跃,迫使国人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中国及其文化。

  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立国的源泉,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历史,丢失了精神。

  C.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

  D.作者认为,汉学当热,希望汉学能成为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快速的复兴。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智伯索地于魏宣子,魏宣子弗予。任章曰:“何故不予?”宣子曰:“无故请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智伯必骄而轻敌。邻邦必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则智伯之命不长矣。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而独以吾国为智氏质乎?”君曰: “善”乃与之万户之邑。智伯大悦,索地于赵,弗与,因围晋阳。韩、魏反之外.赵氏应之内,智氏以亡.

  齐攻宋,宋使减孙子南求救于荆。荆大说,许救之,甚欢。臧孙子忧而反:其御曰: “索救而得,令子有忧色,何也?”臧孙子曰:“宋小而齐大。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我坚而齐敝,荆之所利也。”臧孙子乃归。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

  温人之周,周不纳客。问之曰:“客耶?”对曰:“主人。“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也。而自谓非客。何也?”对曰:“臣少也诵《诗》,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君天子,则我天子之臣也。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故曰:主人也。”君乃使吏出之。

  管仲、隰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连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孟孙猎得鹿,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至而求鹿,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传。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传,何也?”孟孙曰:“夫不忍鹿,又且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重欲无厌,天下必惧 厌:满足

  B.且君何释以天下图智氏 释:放弃

  C.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 遗:赠送

  D.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传 传:传授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人的智慧的一组是

  ①君不如予之以骄智伯 ②齐人拔五城于宋而荆救不至

  ③岂有为人之臣而又为之客哉?故曰:主人也 ④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⑤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 ⑥秦西巴弗忍而与之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宣子听取了任章的建议,采用欲擒故纵之术以割让土地使智伯骄傲轻敌;最终贪婪的智伯在韩氏、魏氏、赵氏的联合攻击下灭亡了。

  B.齐国攻打宋国,臧孙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得到了楚王的支持和援助,使宋国免于灭亡。温人在周被囚禁,他靠着聪明机智说动周君释放了自己。

  C.齐桓公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途中迷路缺水。凭借管仲的聪明,利用老马找到了归路;靠着隰明的智慧,利用蚁穴得到了水源。

  D.乐羊忍住悲痛吃了自己儿子的肉,顺利打败中山国;秦西巴心地善良,把小鹿还给了母鹿。作者认为乐羊的智巧伪诈比不上秦西巴的愚蒙忠诚。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第二部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救小宋而恶于大齐,此人之所以忧也;而荆王说,必以坚我也。(4分)

  (2)令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3分)

  (3)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3分)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8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寄子由①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 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 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为筠州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两首诗都以秋天为背景,以思念为内容,请对此简要分析。(4分)

  (2)张诗第三句中“逼”字和黄诗第二句中“催”字都用得十分传神,请自选一个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祖母刘悯臣孤弱,__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3)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惑矣。(韩愈《师说》)

  (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5)_______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以是人多以书似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五、(12分)

  16.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敬语。 (4分)

  近日,有网友总结了一系列快要失传的中华礼仪用语,引发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如头次见面用______________,很久不见用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____________;赞人见解用_____________,自身意见用拙见;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 ______________,等等。

  17.下面是学校学生会就高一同学阅读状况调查的部分内容。阅读后,请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不能出现具体数字。 (4分)

  ①你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吗,

  A.有 91% B.没有 9%

  ②你平时阅读有读书计划吗?

  A.有严格的读书计划 12% B.有一定的读书计划 27%

  C.没有计划随便阅读 57% D.从不阅读 4%

  ③你平时阅读感觉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A.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 13% B.不知道怎么读好一本书 40%

  C.不知道读了以后有什么用 27% D.记不住所读的内容 20%

  ④你喜欢读哪方面的书?

  A.科普读物14% B.网络小说11% C.文学名著16% D.卡通漫画7%

  E.历史传记12% F.人文杜科12% G.自然利学11% H.其他17%

  调查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中国传统小说______________。嘈杂、贫困的乡野闾巷,是故事的集散地,是生活细节的稠密地带,也是古典白话小说生长的沃土。如果说早期古典白话小说主要出自于说书人之口,内容尚不离史传,而至晚从《金瓶梅》开始,充满着家长里短生活细节的白话小说便主要出自低等文人或不第文人之手。小说运用平民百姓的口语,在诗文早已占定的范围之外,为百姓找到了幅员更为辽阔的新天地,以及表达他们内心渴望的新方式。小说更多采用中国绘画熟稔的散点透视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心,远观___________。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

高考到来勿急躁,稳着情绪静心考。思维敏捷别乱搞,先易后难办法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第一部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项是 A.松柏(bǎi) 门闩(shuān)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六月艳阳天,高考如期至,十年寒窗苦,朝朝不停歇;人多独木一,独外路万条,平稳保心态,从容应对答。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历

  •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高考时要让你的思绪活跃起来,智慧翻腾起来,潜力迸发出来,在高考中超常发挥,考出理想的成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仅

  • 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广东试卷答案

    十年寒窗,发挥在此时,精神抖擞,奋战考场中,放松心情,沉着来应对,充满信心,考出好成绩,祝高考的学生,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下面是学习啦小

  • 历年高考题语文_历年语文高考题及答案
    历年高考题语文_历年语文高考题及答案

    要高考了,不要烦恼。沉住心气,相信自己。进了考场,啥都别想。先易后难,统筹时间。会与不会,正常发挥。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

2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