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天一高考冲刺押题卷语文及答案(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1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① 。时而平缓,时而陡峭,有时驻足观望,有时边走边想;时而舒缓,时而峻急,有时沉思默想,有时豁然开朗,这是登山与品书的节奏和乐趣。 ② :童谣里纯真的生活气息,诗词里万事万物的生动情感,武侠作品想象力的拓展,言情小说里的柔肠百结,科普渎物的启人心智,历史演义的波澜壮阔……洋洋大观,充塞于目,不绝于耳,仿佛与先贤哲人对话,越数千年时空交流。世上没有登不尽的山,③ 。

  1 7.下面是“圆梦1+1”爱心助学公益活动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80字左右。(6分)

  六、写作(6 0分)

  1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 0字的文章o(60分)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喂养它的那池污泥……”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 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选自洛夫《-朵午荷》)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天一高考冲刺押题卷语文参考答案

  1.D 【解析】“要解决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问题,首先是……”不准确,原文是“中国当前的文化创新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文化创新将无从谈起。”这一点指“只有恢复经典文化的学习、传承和研究。”

  2.C 【解析】“与之相反,我国却把民族‘元典’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不正确。根据原文,我国是“一定程度上”把民族“元典”排斥在高等教育体制之外。

  3.C 【解析】“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载体,中国文化的根脉”是“中华元典”,“五经”“四书”只是其中的代表。

  4.C 【解析】通览全句,把握大意,理清人物、事件,并结合关键词“尝”“ 辄”等判断。

  5.C 【解析】“自发地”、“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的说法不正确。有的朝代,也可能谄媚者或慑于其势焰者所为;奉祀的对象也不一定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6.C 【解析】“被工部侍郎凌策推荐给台阁”不正确;根据原文,“欲荐其文,未及而策卒”,且也不是推荐给“台阁”。

  7.(1)火是我放的,然而故意在某家留下痕迹,想让自己逃避罪责。某家确实冤枉。

  (“故”“遗”“自免”“诚”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凌策的儿子不成材,拿几千斤劣质茶叶交到官府,钱君立即烧毁了茶叶,把这件事报告了凌策,凌策更加因此赏识钱君。

  (“不肖”“白”“以此”“知”各1分,句意通顺1分。)

  8.陆诗从平视、仰视的角度,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黄河之远,华山之高,鲜明突兀,气象宏伟;(2分)而本诗从俯视的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华山之高,黄河之细,居高临下,视野开阔。(3分)(共5分)

  9.①直抒胸臆:汝度回到家乡,虽然远隔万里,但两人感情相连,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

  (3分)

  ②间接抒情:诗人想象汝度归去后登上华山,远眺秦城,俯瞰黄河的快意舒畅,表达了对友人罢官还乡的劝慰之情。(3分)(共6分)

  10.(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6分)

  11.(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C项“他……站到了正义和公理的一边”不很准确;从后文看,他内心仍然很矛盾。B项,“少雄的哥哥少勇给他写信”“说明旺伯善良热心,乐于助人”不正确;这是为了请求他判决时“帮忙”,减轻少雄的刑罚。D项“这个‘神灵’就是……旺伯”在原文中缺乏依据。)

  (2)①以第三人称来叙事,使事件显得自然、客观;

  ②大量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使事件发展真实可信;

  ③将现实与幻觉结合在一起叙述,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和吸引力;

  ④巧妙设置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故事结局,使得作品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每答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

  (3)①重情守信,知恩图报:很多年来,他始终没有忘记旺伯对自家的恩情,并试图报答;

  ②坚持公理,恪尽职守:作为法官,即使对自己恩重如山的旺伯的小儿子少雄犯了罪,他也不愿意徇私舞弊;

  ③善良而软弱,不知变通:面对个人感情与社会公理,他无法作出抉择,不能正确处理“情”与“法”的关系,以致在矛盾与煎熬中离世。(每点2分,共6分)

  (4)①情节发展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库纳万法官的突然离世,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②结构安排上,照应前文库纳万法官大量服药的内容。使小说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库纳万法官正直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的软弱的一面,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

  ④主题思想上,表现了人性的弱点、人生的无奈以及“情”与“法”的对立,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每点2分,共8分)

  12.(1)答C 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D、E不给分。

  (B项,“表明……”不很准确;文中主要以此说明“程京不为人知的辛苦奋斗史”,给1分。D项,“大大提高了中国生物芯片技术的水平”不正确;程京的回国使中国生物芯片研制“正式起步”。E项,对“发展思路”的理解不正确。)

  (2)让传主现身说法,具体展现“生物芯片里的中国心”;对传主进行语言描写,有助于刻画传主的形象,突出其崇高精神;丰富传记的内容,增强传记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每点2分,共6分)

  (3)在清华大学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自主研发电磁生物芯片;创立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五项疾病预警、健康监测、健康调理及健康维护新产品;研发低端产品逐步梯次前进到研发高端产品,使更多新技术让老百姓获益。(每点2分,共6分)

  (4)为人方面:热爱祖国,愿意用自己的学识为祖国服务;心系民众,尽力使更多新技术让老百姓获益,优先开发百姓用得起是科技产品;关心政治,极力推动相关政策的完善,为后来者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治学方面:勇于创新,创造多个“第一”,涉足多个领域;刻苦努力,具有“拼命三郎”般的奋斗精神;团结协作,善于发扬团队力量;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做到用科技改变生活,使百姓获益。

  (每个方面4分,共8分)

  13.A 【解析】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的人,或不好的东西混在好东西里充数,可做自谦之词。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鱼目混杂: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14.D 【解析】A. 结构混乱,可在“企业代表”前添加“听取”,使主语前后保持一致。B. 成分残缺,在“50条”前加“包含”一词。C.语序不当,应为“整个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

  15.B 【解析】先以“诚然”表示肯定,再以“不管……总是”的条件关系复句进一步进行阐释。

  16. 示例:①品味书籍如登山途中 ②读不同的书就如登不同的山 ③只有读不完的书(5分)

  17.【答案示例】

  主体图案为一个人扶助另一个人,右下角为活动主题“圆梦1+1”。(2分)将两个人组合形成一个心形,表达了爱心公益活动的主旨;两人手挽手以象形“+”号相连,象征着爱心团体或个人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和帮扶;标识的下部线条形成“梦”字的拼音首字母“M”,凸显出“圆梦1+1”公益活动的主题。(每点2分,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共6分)

  18.【参考立意】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追求有情趣的人生;练就慧眼发现美;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爱,贵在执着;等等。

  【参考译文】

  钱君讳治,字良范,姓钱。明道二年六月十一日,因病死在家中,享年五十二岁。

  钱君从小爱好学习,擅长写文章。家境贫穷,他的母亲贤惠,曾亲自织布来供给他学习。每天夜里读书,母亲为此吹灭蜡烛来阻止他,钱君假装睡觉,等到母亲睡了,就又起床读书。州里举荐为进士第一名,参加礼部考试成绩优秀,考中甲科。为官擅长断案,历任六县,都有善政。

  潮州自从五代时,刘氏(指刘隐建立的“南汉”政权)欺凌残害百姓。钱君治理海阳多年,回归本业的百姓有一千多户,从此海阳升为大县。潮州某大户人家失火,查寻火源来自某家,官吏逮捕审问这家人,这家人喊冤不认罪。太守刁湛说:“案件非钱君不能审判。”钱君询问大户,找到引发大火的床脚,查验这只床脚,怀疑是乡里仇家的东西。于是带领下属进入仇家,取来床后,折断床脚一比较,都对。仇人立即服罪说:“火是我放的,然而故意在某家留下痕迹,想让自己逃避罪责。某家确实冤枉。”钱君当天就让某家出狱,将仇人绳之以法,全州人都称赞他英明。

  他辅助治理宣州时,多次判决重大案件,以至附近州郡有疑难案件,都集中由钱君审判。工部侍郎凌策担任宣州知州,尤其称赞钱君的文章学问,说:“政事不能玷污您,您应当凭借文章居于高位。”想要推荐他的文章,还没有来得及推荐,凌策就死了。当初,宣州官府每年从泾县买茶,让钱君主管这件事。凌策的儿子不成材,拿几千斤劣质茶叶交到官府,钱君立即烧毁了茶叶,把这件事报告了凌策,凌策更加因此赏识钱君。凌策死了,钱君叹息说:“世上没有了解我的人了!”

  (钱君)在麻城,因为茶税每年增加五倍,于是升任为著作郎。金堂过去多盗贼,钱君用编制伍、保的方法登记百姓,观察他们的出入,凡是做盗贼的,允许他们的同伙告发来赎罪,盗贼于是平息。恰逢甘露降落那个县,第二年,小麦和谷子大丰收,小麦一根茎上分五支丫,谷子一根茎上长五支穗,县里百姓认为这是钱君德政所致,称它们为“钱公三瑞”。钱君感叹说:“我只懂得治理百姓罢了,祥瑞哪里是我招来的呢!”县里百姓给钱君建立生祠。如皋的百姓不从事农业生产,把盐业当做生计。钱君说:“让百姓丰衣足食,盐业就如同农业。”于是详尽地探求盐业的利弊制定规章,百姓觉得方便有利,于是盐产量极大增加,用石来计算高达四十五万石。钱君在如皋,时年五十岁。有人叹息他仕途不通达,他说:“假使我的政令能在民间施行,这就是通达啊。”蔡文忠公担任御史中丞,多次向引荐钱君做御史,适逢钱君去世。钱君平生所写文章三百多篇,名叫《晦书》。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2.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4.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5.高考语文试卷pdf

6.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天一高考冲刺押题卷语文及答案(2)

1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① 。时而平缓,时而陡峭,有时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天一高考冲刺押题卷四语文
    天一高考冲刺押题卷四语文

    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三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天一高考冲刺押题卷四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天一高考冲刺押

  • 天利38套语文答案2017高考真题
    天利38套语文答案2017高考真题

    前程似锦,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志存高远,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天利38套语文2017高考

  • 天利38套高考真题语文2017
    天利38套高考真题语文2017

    美梦成真,怀揣大学美梦;自强不息,彰显青春活力。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天利38套高考真题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天利38套高考真题

  • 天津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天津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辛苦学习了那么久,祝大家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天津语文高考真题,仅供大家

2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