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高考题江苏语文参考答案(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站着读与跪着读

  ——乱翻书之四

  陈四益

  老友晤对,促膝谈心,是很惬意的事,可以倾听,可以受教,可以辩难,可以反诘,哪怕是争得脸红脖子粗,都无碍于友情,因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就不一样了。他是“圣人”,什么都对,句句是真理。你呢,只有唯唯诺诺,洗耳恭听,还要时不时地恭维几句,从心理上就有一种压迫感。

  读书,也如谈话,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在大学学习时,一位老师对我说,读古人的书,同古人交朋友,是最没有危险的,因为古人不会同你争辩,不会告密,不会搬弄是非。我想,这话自有他的一份经验,一份道理。但是,也并不尽然。如果你读的是“圣人”之书呢?那就同样会有一种压迫感。因这社会已经将他封为“圣人”,将他的话奉为圭臬。你理解的要照办,不理解的也要照办,否则就是“非圣”,“非圣”就要杀头。这样的书读起来岂不扫兴?魏晋时代的嵇康,因为一句“非汤武而薄周孔”,让人抓住了辫子,丢掉了脑袋;明代李卓吾,因为不赞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终于被加上“敢倡乱道,诬世惑民”的罪名,迫害至死,都是现成的例子。所以,相沿成习的办法是,对“圣人”之书,跪着读。跪着读,当然保险,但也就此禁锢了思想。中国历来多陋儒、多腐儒,盖缘于此。

  然而,也有例外,汉代的王充,便是杰出的一个。单看他《论衡》中《问孔》、《刺孟》的篇名,就叫人提神。“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

  这几句理直气壮的话,令人神旺。当然,王充生活的时代,孔学还没有被神化得那么至高无上,所以他也还没有因此掉脑袋。到了后世,能够含含糊糊地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之类的话,也就很不容易了。更多的人,只能打着“圣人”的旗号,塞入自家的货色,大抵是跪着造反。

  不但孔、孟这些钦定“圣人”,谁也不敢雌黄月旦,流风所被,就是一些行业圣人,也往往令人噤若寒蝉。

  譬如杜甫,确实写了许多好诗,但任何一个诗人,哪怕是极伟大的诗人,也难免会有败笔。但是,一自杜甫被称作“诗圣”,他也便沾上了点圣人气。说到杜诗,大抵很少敢有不敬之辞。

  不过,也有例外。

  杜甫有一首《徐卿二子歌》,是夸奖那位做官的徐先生的两个儿子的。诗中说:“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名位岂肯卑微休。”夸奖人家的儿子到如此肉麻的地步,真让人想不到出于“诗圣”之手。我不由想起鲁迅的《立论》,杜大诗人同鲁迅笔下那些许诺人家孩子会发财、会做大官的庸夫俗子有何二致。对于杜甫这首诗,邵子湘的评语是:“如此诗乃不免俗耳。”王弇州的评语是“少地步”——吹捧过头了。

  能够坦率地指出杜甫庸俗的一面,真难为他们了。我丝毫不想贬低杜甫的成就,但过去时代的伟大人物,常常既有其伟大崇高的一面,又有其庸俗浅陋的一面。只有顾及全人,才能有正确的认识。而要顾及全人,跪着读是不行的。

  杜甫有一首诗《杜鹃》,起首就是“西山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五家的评语各呈所见,煞是好看。

  邵子湘说:“古拙。乐府有此法,不害大家。”诚然,乐府确有此法。“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即为此类。

  宋牧仲的评语却是“然诗实不佳”。

  王遵岩也有类似的看法:“断不可为训。”

  王阮亭则从另一角度说:“兴观群怨,读此恍然有得。”

  歧见迭出,各出手眼,正是站着读的好处。后人读着这些见仁见智的评语,实在比千篇一律的颂扬要有味得多,因为它能启人心智。

  16.“这几句理直气壮的话,令人神旺”一句中“神旺”的含义是什么?与前文中的哪个词相照应?(4分)

  答: ▲

  17.说说文中哪些人是“站着读”的?并选择其中三类典型例子,抓住关键词句概括“站着读”的内涵。(8分)

  答: ▲

  18.文章前二节在论述应该“站着读”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根据第一节的内容概括“站着读”的前提条件。另外,“跪着读”的含义又是什么?(6分)

  答: ▲

  七、作文(70分)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与朋友一起到海边游玩,花50元钱买了两大袋漂亮的贝壳,觉得十分合算。但很快就发现这两大袋贝壳成了压手的累赘。正头痛时,发现一位与我们一样手提两大袋贝壳的老太太正蹲下身来,用双手在挖一个沙坑,然后把两袋贝壳放进坑里。朋友忍不住逗她:“阿姨,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藏宝物,不怕被人偷走吗?”老太太一边往坑里填沙一边快活地说:“待会儿我走了你们就来偷吧!”朋友对我说:“要不,咱们也这样吧?”我摇摇头说:“跟那个坑比起来,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手。”就这样我们一直拎着这两大袋压手的“宝贝”在海边戏水。说实在的,获得“宝贝”的喜悦渐渐被守卫“宝贝”的辛苦消磨殆尽。

  回程路上,走到老太太的藏宝之地,我和朋友不由得停下脚步。趁人不注意时,我将手中的长柄伞猛地往下一戳,“嚓”的一声是金属碰到贝壳的声音!“还在!”我和朋友异口同声地喊出来。望着手中沉甸甸的“宝贝”,我忽然明白了很多……

  2017高考题江苏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不孚众望:不符合众人的希望;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全力相救:拿出全部力量来救助。)

  2.B(A、介词误用:最后一句,“与地方政府的环保及安全监管等法律法规……”中“的”改为“将”;C、缺少主语:“当美国人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时”应把“当…时”删去;D、重复:去掉“的规定”。)

  3.A

  4.答案A

  5.D(A、没有讽刺意味了;B、写其谦虚,无讽刺意味;C、谦虚,无讽刺意味;D、有讽刺意味,假书法家,只会看文件,批阅文件。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C(胜过,超过)

  7.A(A、而:副词,就/连词,却;B、于:在…方面/介词;C、之:的,助词;D、以:因为,连词)

  8.⑴(4分)君子(我)审察自己,来度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度、累、斯、句意通顺各1分)

  ⑵(4分)所以(正因为如此),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是惧怕时间流逝罢了。(然、贱、过、句意通顺各1分)

  9.(4分)(1)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2)文体不同,只有全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答:(1)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2分)

  (2)“浮”和“动”。(1分)“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2分)“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2分)

  (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⑴善假于物也 ⑵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⑶而御六气之辩 ⑷日月忽其不淹兮

  ⑸无为在歧路 ⑹拄杖无时夜叩门 ⑺大巧若拙 ⑻任重而道远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12.有强调突出的作用(1分)开篇即暗示了杨直的才华,(1分)并用老师、同学与杨直家邻居们的不同观点作对比,(1分)设置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自然引出下文解疑的内容。(1分)

  13.“不染”意即出淤泥而不染,不随波逐流,即杨直虽然生活在“麻将室”,但不受影响,始终保持清醒的人生方向。(2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父母把打麻将看得比参加儿子的家长会更重要;父母语言不文明,丝毫不顾忌可能对儿子产生的不良影响;父母不仅设赌局,而且抽红,赚昧心钱,混日子;父母不关心儿子,连早饭都不给儿子做。(4分)

  14.他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他心里想“自己的心灵自己一定要‘养活’”;他是一个孝顺的人,父母下岗在家,却只知开赌局、混日子,他自己学会做早饭后,不仅自己吃,还给父母做好了;他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在那样的家庭环境中,最终却能实现自己的梦想。(4分答全三点就可得4分)

  15.①经历生活中的困境,对正在成长的年轻人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②杨直生活在社会的基层,这些磨难是对他心智的重大启迪,能破石而出的嫩芽必将成为参天大树,能“不染”的学子也能成为栋梁之才。

  ③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选择家庭,不能选择生存的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寻找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6分)从观点、文本、自身三个层次作答,有理有据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16.(4分)“神旺”的含义是精神振奋。(2分)与前文中的“提神”一词相照应。(2分)

  17.(8分)

  18.(6分)

  19.立意提示:

  1.信任危机让人累

  材料中“我”说:“跟那个坑比起来,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手。“正是因为缺乏对别人良知与道德的信任,“我”才坚决不学老太太的做法,而让“宝贝”变成了自己的累赘,更让获得“宝贝”的快乐变成一种“累”。

  2.舍得之间明得失

  材料中的“我”因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宝贝”,只好拎着压手的“宝贝”在海边戏水,可以想见戏水的乐趣自然无法畅快享有。如果“我”索性将“宝贝”舍弃一边,尽情戏水,与大海亲密接触,海边之行将会更充实。“舍”是为了另一种“得”,而一味在意“得”,却有更大的“失”。

  3.真正的拥有

  材料中的“我”对于“拥有”的理解是狭隘局限的。“我”只认定抓在手里的才算是拥有。其实,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真正的拥有应该是精神上的收获。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会既有获得美丽贝壳的快乐,又有戏游海水的体验之乐。

  4.善意的视角

  材料中的“老太太”虽然属于从属地位,却颇具亮点。首先掩埋“宝物”时坦坦荡荡,不避众人,再者面对调侃,豁达洒脱。“待会儿我走了你们就来偷吧!”玩笑之语,透露出一种善意与豁达的处世态度。

  5.学会判断

  这则材料中的“朋友”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他代表了一种众人心理。这种人缺乏自我判断力,容易从众。看到老太太的做法,他觉得可以效仿。当“我”表明立场后,他也顺应跟随。没有自主判断的人最终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6.懂得分享

  7.不要只在意手中的东西

  8.快乐是什么

  9.学会统筹

  10.人心向善

  古文翻译

  作者:

  曹丕(187--226),魏文学家。即魏文帝。字子桓,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长子。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8岁,即能为文,又善骑射、好击剑。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卒,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以“禅让”方式代汉自立,改元黄初。

  译文:

  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擅长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当今的文人,只有鲁人孔融孔文举、广陵人陈琳陈孔璋、山阳人王粲王仲宣、北海人徐干徐伟长、陈留人阮瑀阮文瑜、汝南人应旸应德琏、东平人刘桢刘公干等七人。这“七子”,在学问上是没有什么遗漏的,于文辞没借用别人的,(在文坛上)都各自像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要叫他们互相钦服,也实在是困难了。我审察自己,来衡量别人,所以能够免于(文人相轻)这种拖累,而写作这篇论文。

  王粲擅长于辞赋,徐干不时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然而也是与王粲相匹敌的。如王粲的《初征赋》、《登楼赋》、《槐赋》、《征思赋》,徐干的《玄猿赋》、《漏卮赋》、《圆扇赋》、《橘赋》,虽是张衡、蔡邕也是超不过的。然而其他文章,却不能与此相称。陈琳和阮瑀的章、表、书、记是当今特出的。应旸平和但不够雄壮,刘桢雄壮但不够细密。孔融风韵气度高雅超俗,有过人之处,然而不善立论,词采胜过说理,甚至于夹杂着玩笑戏弄之辞。至于说他所擅长的(体裁),是扬雄、班固一流的。

  一般人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的弊病,总以为自己贤能。大凡文章(用文辞表达内容)的本质是共同的,而具体(体裁和形式)的末节又是不同的,所以奏章、驳议适宜文雅,书信、论说适宜说理,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歌、赋体应该华美。这四种科目文体不同,所以能文之人有所偏好;只有全才能擅长各种体裁的文章。

  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可以出力气就能获得的。用音乐来作比喻,音乐的曲调节奏有同一的衡量标准,但是运气行声不会一样整齐,平时的技巧也有优劣之差,虽是父亲和兄长,也不能传授给儿子和弟弟。

  文章是关系到治理国家的伟大功业,是不朽的盛大事业。人的年龄寿夭有时间的限制,荣誉欢乐也只能终于一身,二者都终止于一定的期限,不能像文章那样永久流传,没有穷期。因此,古代的作者,投身于写作,把自己的思想意见表现在文章书籍中,就不必借史家的言辞,也不必托高官的权势,而声名自然能流传后世。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了《周易》,周公旦显达而制作了《礼》,(文王)不因困厄而不做事业,(周公)不因显达而更改志向。所以古人看轻一尺的碧玉而看重一寸的光阴,这是惧怕时间流逝罢了。多数人都不愿努力,贫穷的则害怕饥寒之迫,富贵的则沉湎于安逸之乐,于是只知经营眼前的事务,而放弃能流传千载的功业,太阳和月亮在天上流转移动,而人的身体状貌在地下日日衰老,忽然间就与万物一样变迁老死,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孔融等人已经去世了,只有徐干著有《中论》,成为一家之言。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图片及答案

3.高考卷语文真题

4.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5.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2017高考题江苏语文参考答案(2)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 站着读与跪着读 乱翻书之四 陈四益 老友晤对,促膝谈心,是很惬意的事,可以倾听,可以受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高考试卷语文图片
    2017高考试卷语文图片

    高考复习阶段,当你的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凭着不屈的斗志,不懈地努力,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你,你高考一定能考出好成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

  • 2017高考试卷语文答案
    2017高考试卷语文答案

    高考复习是要有坐稳冷板凳的毅力。只有不畏艰苦.勇于拼搏的人才能在高考中闯出一片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高考试卷语文,仅供大家参

  • 2017高考山东语文试卷
    2017高考山东语文试卷

    高考复习不能只是一直坐在那儿学习,偶尔也要起来活动一下,让大脑放松一下,反而学习效率会更好。祝高考考试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

  • 2017高考全国语文试卷
    2017高考全国语文试卷

    即将面临高考的考生,用你对成功的渴望,以饱满的热情、必胜的信心、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向着你理想的目标加速前进吧!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

2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