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卷及语文复习试卷(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溪桥晚立

  明•蓝智

  天阔浮云尽,山昏落日微。

  鸟栖当野树,人语共柴扉。

  岁月且云暮,乡关何处归?

  邻家响机杼,远客叹无衣。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二两句从远景起笔,借助“天”“云”“山”“日”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视野开阔又略显苍茫的傍晚图景,极富画面感。

  B.三、四两句紧承上句“落日”来写,由远及近,写到了归鸟栖树和人的活动,也与前两句形成以动衬静的效果,闲适自然。

  C.五、六两句即景生情,作者以反问手法表达了内心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情感与唐代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有相似之处。

  D.诗歌前六句描景、写人、抒情相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又祥和温馨的乡村生活图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

  E.全诗起笔写景,落笔感叹,作者视线由远及近,描写了傍晚站立溪桥边的所见所闻所感,照应题目中的“晚立”二字。

  15.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何作用?

  【答案】

  14.BD

  15.①通过“邻家响机杼”来反衬自己“无衣”,抒发了漂泊天涯的凄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②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年华流逝的感慨、在外飘零的孤寂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着强调的作用,使全诗的格调更加悲苦。

  【解析】

  14.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B项“以动衬静”“闲适自然”错误,应该是用鸟栖树来反衬自己无家可归、用人语来反衬自己无人可叙的孤独思乡之情。D项“一幅静谧而又祥和温馨的乡村生活图景”错误,由“乡关何处归”一句可看出前四句是以乐景来衬哀情。

  15.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是一篇思乡怀人诗,诗人漂泊异地,岁暮时分,倍感思乡,前四句写眼前景,温馨祥和,可惜自己只是一个匆匆过客,自然生出何日归家的慨叹,也正说明了自己不能归家的苦恼和无奈,尾联先听到近处传来的机杼声,邻家在为过年准备一家的新衣,更加反衬了有家不能归的痛苦和无奈,进一步强化了思乡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是: , 。

  (2)孔子说老师应该教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独立思考的语句是: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 ”。

  【答案】(1)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3)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是情景式默写,学生首先要抓住情境中的暗示,然后根据要求写出准确的句子,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本题易错字如:“凋”“隅”“悱”“跬”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被称为大衣哥的山东农民歌手朱子文,今日虽然已算是知名人士,但始终过着箪食壶浆的生活,那种草根本色丝毫没有改变。

  ②如今还有很多人在邯郸学步而不自知,看到别人成功了,就有模有样地学起来,结果人家练成了绝世高手,而自己却走火入魔、自废武功。

  ③刚刚还是烈日当头照,一转眼,老天爷的脸一沉,狂风怒吼,大街上尘土飞扬,整个城市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④有些领导干部,在会上侃侃而谈,实际工作中却述而不作,会上讲的事情不能得到落实,这种工作作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⑤韩国总统朴 瑾惠推动美国“萨德”导弹入韩的做法,导致了东北亚安全形势不断变化。不难看出,域外大国才是海警事件频发的始作俑者。

  ⑥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社会的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以谋求天下由“无道”转变为“有道”的格局。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①箪食壶浆:箪,意动用法、是用什么来盛、舀的意思;食(旧读sì),这里是名词,干粮主食;浆:发酵饮料(低度浊酒)。百姓用箪盛食物,用壶盛酒水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的拥护、爱戴和欢迎的情形。使用不当。②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使用正确。③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使用不当。④述而不作: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使用不当。⑤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使用正确。⑥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使用正确。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分析句子最常见的方法是结构分析法,压缩主干后,看看句子成分是否有残缺,句子成分之间是否搭配等。句中有并列成分的需要分析并列成分之间是否有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等。分析可知:A.否定不当;C.滥用介词,主语残缺;D.成分残缺,“解决”后面缺宾语,应改为“解决人力成本上涨问题的利器”。故选B。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据报道,2016年共有362位民警在工作中牺牲,4913人负伤。对此,公安部表示,警察的执法需要社会中每个人的支持。

  B.冬天已过,云南即将迎来旅游的旺季。在这里,我谨代表单位向鄙省发来贺电,预祝新的一年云南旅游业节节攀升,再创佳绩。

  C.第十二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将于2017年4月15日截稿,请各位同学尽快将你们的文章交给老师,过时不候。

  D.您惠赐的大作已收到。拜读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珍藏。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前往贵府,当面致谢。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得体的能力。B.“鄙省”改为“贵省”; C.“过时不候”改为“以免错过比赛”;D.“些许”改为“莫大”

  20.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朗读分为  ①  。正确朗读主要解决读音、读法的正确;理解朗读主要解决  ②  ;表情朗读主要使自己在朗读中得到思想的教育、艺术的熏陶。这里的表情指音调表情、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  ③  ,面部喜怒哀乐,体态手舞足蹈。披情入文,情随声出,其声琅琅,其乐陶陶。

  【答案】①正确朗读、理解朗读和表情朗读 ②词语、句子的含义 ③音调抑扬顿挫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题时,综观整个语段,把握所给文段的核心话题,然后根据前后语境提示,围绕关键词进行补写。①处是总括句,由后面的三个分号可知,朗读分为正确朗读、理解朗读和表情朗读三部分;②处,正确朗读解决读音、读法,顾名思义理解朗读当然是解决对朗读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和把握;③处,照应前面的“音调表情、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对三者进行分条阐述。

  21.下面是一幅汉字艺术图,试根据这一幅汉字艺术图,完成下列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该图的构图要素。

  (2)请描述该汉字艺术图精妙之处。

  【答案】(1)画面由两位划船的人和前行的船只组成运动二字。

  (2)将汉字的字形与字义巧妙地融合在生动的视觉中,特别新奇。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做题时首先要分析图形的构图特点,然后将得到的信息形成文字。文字叙述要避免遗漏信息,还要注意语句的准确以及表达的连贯性。本图划船的图案很明显,也比较切合运动的含义,所以答出构图要素和妙处也并不难。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人们解读古典文学名著角度趋向多元,往往赋予其新思维、新角度:从《儒林外史》中发掘“营销学”;从《西游记》中学习“管理学”;从《红楼梦》中研究“公关学”“服饰学”;从《三国演义》中汲取“策略学”;从《老子》中探寻“投资学”“养生学”……

  你如何看待当下古典名著阅读的新思维、新角度现象?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无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立意:从古典文学名著内涵的角度立意,可以谈古典文学名著的实用价值;用联系的眼光看,可以谈谈如何利用新思维、新角度解读古典文学名著现代价值;以批判的眼光看,可以谈谈对古典文学名著的跨界解读的功利思想。但是最好的立意应该是综合以上三个方面,谈谈这个现象的利和弊,以及应该怎样对待这种现象。

2017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卷及语文复习试卷(2)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溪桥晚立 明蓝智 天阔浮云尽,山昏落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