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全国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④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本诗作于作者贬官四川之时。②蛮榼: 酒器。③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④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4.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元日”即今天的元旦,是“新正”第一天,别名有元朔、元正、正旦、端日等等。

  E.“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15.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 , 。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巧妙地把潭中游鱼静止不动和“ ,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动静结合,尤能显出鱼的活泼之态。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过推荐、初选和终选,科技部于近日发布了“2016年 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研究成果是科学家智慧的结晶,与你我的生活休戚相关。

  ②丽江古城景色秀美,风光旖旎,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但多年来游客投诉却居高不下,近日再度被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限期整改。

  ③红地毯上星光黯淡,缺少大牌明星撑场面,入围影片质量平平,第67届柏林电影节就这样不声不响地过去了,乏善可陈,几乎没有激起什么波澜。

  ④面对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考,亮彷徨犹豫还是心猿意马,是忧个人出路忧家庭生活 还是忧战备忧战斗力,是检验每一名官兵忠诚度的“试金石”。

  ⑤陶渊明,生活在那个世外桃源般的山野里,有春兰秋菊相伴,有青山绿水为邻,每日吟风抚琴,对酒长歌,让那尘杂俗世中的人们好生羡慕。

  ⑥冯友兰教授说他在北大当学生时,第一次到办公室去见蔡元培校长,一进去就感到 蔡校长有种光风霁月的气象,而且满屋子都是这样一种气象。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遭遇电信欺诈后当事人应积极采取措施,第一时间给银行官方客服打电话说明情况,并及时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报案,以防止损失进一步提高。

  B.我国地震监测的新利器——中国自主研发的电磁监测试验首颗卫星已进入整体测试 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择机发射并投入使用。

  C.“金装”、“银装”等词语用在婴幼儿配方乳粉名称上是不合适的,这些不够规范的标识无不存在着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D.假冒伪劣商品在网络电商平台泛滥成灾,这势必会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请国人牢记,“中国质造”才是打假治假的关键。

  19.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按照一般理解,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过往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① 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是近代以来, ② 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非常重要的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系列的文化反思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③ 也有诸多的肯定, ④ 更多的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进行理性的清算, ⑤ 求厘清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前进的阻碍性所在。以今天的目光来看, ⑥ 是对其精华的肯定, ⑦ 对其负面因素的清算,目的都不是为了简单地继承或割裂, ⑧ 为了把在事实上割不断的传统文化扬弃之后,得以有效的延续,并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A 既然 也 虽 而这 / 不论 就是 而是

  B 而 也 不过 为了 为 需要 也是 所以

  C 而 尤其 虽 但 以 不论 还是 而是

  D / 还 不过 于是 然而 必须 也是 所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而简练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我国在晚清之际废科举、兴学堂, ① 。大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中国历史上有过类似的高等教育机构,如太学、国子监、书院,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中国近代大学是学习西方的结果,与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并无本质的联系与历史的继续 。但是, ② ,而是中国教育传统通过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对话、抗争、融合,并由此形成了新式中国大学教育。大学的制度是学习西方的, ③ ,从大学的精神理念到人才培养、学校制度等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教育精神。

  21.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概括出主要信息并简要评论。语言要简明、准确。(5分)

  近10年来,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电信诈骗案件59万起,同比上升32.5%,造成经济损失222亿元。2016年1月至7月,全国共立电信诈骗案件35.5万起,同比上升36.4%,造成损失114.2亿元。

  2013年至今,全国共发生被骗千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104起,百万元以上的案件2392起。很多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被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有的企业资金被骗,破产倒闭,引发群体性事件。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沈阳的潘先生到沈阳儿童医院照顾正在住院的孩子,因为医院内已经没有多余的车位,着急的潘先生将车停在医院正门路旁。潘先生孩子生病,自然着急,而医院停车位有限,所以不得已才选择违停,在当天上午第一次被罚后,他下午换了个地方又一次违停,并给交警留下一张字条:“警察同志,孩子在儿童医院住院,医院里停车没有位置了,没办法才停到这里,请不要贴我,碍事我就移车……”给他贴第一张罚单的交警看到后,选择不再对潘先生贴罚单,还写上“祝早日康复,以后尽量按位停车”的字条,落款为“皇姑大队宣”。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4.AE (B项“稀稀拉拉”表现前来吊唁的人少,只是为了表现巴施蒂希是个普通平凡的人,不足以看出其孤独、落拓。C项“巴施蒂希身穿雨衣闯进淋浴房,不久又甩门而去”这一情节主要是表现其行为独特引起“我”的注意,为下文做铺垫。D项“看出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于文无据。

  5.①具有记者的敏锐的职业感觉。②诚实守信。③对不幸者充满同情。④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每答出一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

  6.①“神奇”一方面指巴施蒂希淋浴后去酒吧换酒的行为,另一方面指主人公是一名普通职员,独自抚养着五个孩子,生活的窘迫并没有磨掉他的精神和个性的棱角。

  ②“诗意”指巴施蒂希在喝雅卡玛如斯酒时的悠然快乐,同时也指他贫困辛劳中的精神富有。

  ③作者认为巴施蒂希的去世是布拉格这座城市的缺失,表现出作者对在艰苦生活中仍追求诗意精神生活的底层民众的赞美。(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7.C(“翻译成就的伟大他人难以比拟”,理解错误)

  8.B、E(每项2分。A“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只是背景,作为目的,依据不足。C“影响了翻译的质量”“白璧微瑕”评价不当。D水平超过任何莎剧译本,无依据)

  9.(5分)

  ①满怀热情翻译莎剧,消耗了全部青春年华。②译作两次毁于战乱,坚持重译,坚定执着。

  ③翻译前反复揣摩,翻译中反复吟诵,精益求精。④在只有两本工具书的条件下,不惧困难,完成译作。(每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10.D治:太平,安定。

  11.D项,“外艰,是指外任,到边关任职”说法错误,古代外艰是指父亲去世。

  12. C项,“应善待重用杨一清、石等人”错误,文中说更求……如……者”,意思是寻求像杨一清、石一样的人。

  13.(1)陛下圣明,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恐怕是辅佐的臣子招致的吧?(关键词“何以”“无 乃”“召”译对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我又听说献皇帝尊重贤士,包容、体谅他人,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

  (关健词“好贤下士”“物”“共”译对各1分,判断句式译出1分,句子大意2分)

  【参考译文】余珊,字德辉,桐城人。正德三年进士。授官行人,提升为御史。庶吉士许成

  名等完成教习任务后,留在翰林院的有十七人。余珊认为过多,上奏章批评这件事。言语冒犯了内阁,没有被采纳。到长芦巡查盐务,揭发宦官不法谋取私利的事情。余珊被宦官诬陷,戴上刑具被关入监狱,被贬谪为安陆判官。后调任为澧州知州。世宗登位,提升余珊为江西佥事讨伐平定梅花峒的盗贼。升任四川副使,驻防威州和茂州一带。嘉靖四年二月奉诏奏陈十种潜在的弊病:網常法纪废弛,风俗败坏,国力衰微,外族势力强盛,国家的根本动摇,人才凋零,言路闭塞,奸邪正气混清,君臣相隔,灾异出现。“这十种弊端,天子有其中的一个,就难以保住天下。陛下圣明,怎么会到了这种地步,恐怕是辅佐的臣子招致的吗?我私下观察现在作为辅佐第一人的人,他只奉承使奸,恃宪而不称职,以致上激起自然灾害,下使百姓遭灾,当中也失去人望。我知道他不是天下第一流的人物,但陛下还信任他,不到像鱼烂那样内乱而亡不罢休。希望陛下赶快除去此人,再寻求像前大学士杨一清那样文武皆备的人,像现在的大学士石珤这样老成持重的人,一同放在身边,或许朝廷的弊病可以除去,天下可望大治。我又听说献皇帝尊重贤士,包容、体谅他人,这是天下人 都知道的。现在参加议论大礼的诸位大臣,一句话不合皇上心意,就加给他悖逆的罪名。或貶谪或发配或处死或迁徙,宁可让朝廷空无人才。这难道是献皇帝的意思?如果不是他的意思,那么即使尊他为天子,也是不应当的。陛下为何不起用他们,使俊才在朝廷中大展宏图,来告慰献皇帝的在天之灵呢?”余珊的奏章反复陈述共有一万四千字,痛切要害,皇上将其交付给主管部门。奏章中所斥责的輔佐大臣第一人,就是费宏。余珊律己清正严明,为官威严而有恩惠。因遭逢父丧回到家乡,士人百姓将他列为名宦,立了生祠。后来副使胡东皋前往祠堂拜谒,独自看着余珊的塑像感叹说:“这是我的老师啊。”服丧期满后,余珊以原官职到广东赴任。最后官至四川按察使。

  14、A D(5分)(答对一个给3分,答对两个给5分)

  【解析】A项,“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所以“不同的风景”错误。B项,从个人的角度看,百姓的生活是热闹的;从整个村子的角度看,是安宁祥和的。C项,“但祝”,在这一天人们见面都只相互祝福,所有的烦恼都不要提,作者刻意用一“但”字,也是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再去想被贬的事情。D项,“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元旦”一词古今异义,现在 的元旦指公历的一月一日,古时的元旦指农历的正月初一(汉武帝始,清末止。)。“新正”指农历新年正月。E项,“暮景”既写出了百姓欢度佳节、举杯互饮间完全不在乎天色渐晚,也表现作者并未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放在心上。

  15、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的可笑。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的迫切。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满分。共6分)

  16、(1)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3)俶尔远逝

  17.①对象错误,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不能用来形容“研究成果和生活”;

  ②正确,居高不下:形容某种情况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或者状态,没有下降的趋势.主要指用于形容价格、股票等.一般是希望其向下发展.符合语境;

  ③正确,乏善可陈:意为没有什么好称道的,含义不太满意之意.符合语境;

  ④不合语境,心猿意马: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句子并不是要强调心绪不宁;

  ⑤望文生义,春 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所长,各有值得称赞的地方.这里误以为兰花和菊花;

  ⑥正确,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又作光霁.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符合语境;

  21.(5分,意思接近即可)

  (1)我国电信诈骗案件快速增多;(1分)

  (2)此类案件社会危害极大,给民众的生活和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伤害;(2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广大民众和企业应该增强防范意识,更应该引起公安电信部门的重视 。(2分)

2017全国高考新课标语文试卷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2)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元日田家① 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②出门儿妇去,乌龙③迎路女郎来。 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全国高考模拟试卷1语文
    2017全国高考模拟试卷1语文

    面对高考试卷的前120分,志在必得,细大不捐;后30分多多益善,失不足惜。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全国高考模拟试卷1语文,仅供大家

  • 2017全国高考冲刺押题卷语文1
    2017全国高考冲刺押题卷语文1

    高考得高分的秘诀就是少丢分!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全国高考冲刺押题卷语文1,仅供大家参考! 2017全国高考冲刺押题卷语文1 一、现

  • 2017全国高考1卷语文试卷答案及语文综合测试题
    2017全国高考1卷语文试卷答案及语文综合测试题

    高考试卷是一把刻度不均匀的尺子,怎样能考得高分就考你的统筹兼顾能力和应考能力了。祝高考成功!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全国高考1卷语文试

  • 2017全国2语文高考题及语文复习测试卷
    2017全国2语文高考题及语文复习测试卷

    高考答题的时候只求少丢分,不说得高分!这样才不会那么患得患失。祝高考成功!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全国2语文高考题,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复

2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