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全国高考语文卷模拟题及答案

时间: 刘惠25 分享

  高考复习狠抓基础是成功的基础 持之以恒是胜利的保证。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语文卷模拟题,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高考语文卷模拟题

  第Ⅰ卷 阅读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魏晋时期文学的自觉

  鲁迅说:“曹丕的一个时代可以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为艺术而艺术”是相对于两汉文艺“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而言。以曹丕为最早标志,它确乎是魏晋新风。

  鲁迅又说:“汉文慢慢壮大是时代使然,非专靠曹氏父子之功的,但华丽好看,却是曹丕提倡的功劳。”曹丕地位甚高,后来又做了皇帝,极人世之崇荣,应该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理想了吧,然而并不。他依然感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两者并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帝王将相、富贵功名可能很快便是白骨荒丘,真正不朽、能够世代流传的却是精神生产的东西。“不假良史之词,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显赫一时的皇帝可以湮没无闻,华丽优美的词章并不依附什么却被人们长久传诵。可见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相联系的。

  这样,文学及其形式本身,其价值和地位便大不同于两汉。在当时,文学实际总是宫廷玩物。司马相如、东方朔这些专门的语言大师乃是皇帝弄臣,处于“俳优畜之”的地位。那些堂哉皇也的皇皇大赋,不过是歌功颂德、点缀升平,再加上一点所谓“讽喻”之类的尾巴以娱乐皇帝而已。至于绘画、书法等等,更不必说,这些艺术部类在奴隶制时代(作者持“魏晋封建说”,认为我国秦汉时期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封建社会自魏晋开始。)更没有独立的地位。在两汉,文学与经术没有分家。《盐铁论》里的“文学”指的是儒生,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

  在两汉,门阀大族累世经学,家法师传,是当时的文化保护者、垄断者,当他们取得不受皇权任意支配的独立地位,即建立起封建前期的门阀统治后,这些世代沿袭着富贵荣华、什么也不缺少的贵族们,认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能传之久远以至不朽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从而刻意作文,“为艺术而艺术”,确认诗文具有自身的价值意义,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等等,便也是很自然的了。

  所以,由曹丕提倡的这一新观念极为迅速地得到了广泛响应和长久的发展。曹植在当时之所以具有那么高的地位,钟嵘比之为“譬人伦之有周孔”,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从他开始讲究诗的炼词造句。所谓“起调多工”(如“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精心练字(如“惊风飘白日”“朱华冒绿池”等等),音调谐协(如“孤魂翔故城,灵柩寄京师”)……都表明他是在有意识地讲究作诗,大不同于以前了。自魏晋到南朝,讲求文词的华美,文体的划分,文笔的区别,文思的过程,文作的评议,文理的探求,以及文集的汇篆,都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它们成为这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的突出特征,都鲜明地表示了文的自觉。

  ——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下列各项所述现象中,不属于对文章所述“文的自觉”的体现的一项是(3分)

  A.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区分了诗、赋、碑、诔等不同文体的文体特征。

  B.钟嵘的《诗品》强调“若乃经国文符,应资博古……至乎吟咏性情,亦何贵于干事?”把吟咏性情的诗和经事致用的经学儒术从创作特征上强调区别开。

  C.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文讲究声律的和谐、用字的绮丽、辞汇的对偶和用典,体现了对文章形式美的刻意追求,甚至因此使文章在思想内容的表达上受到限制。

  D.司马迁说自己创作史记的动机是“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鲁迅称赞《史记》是“无韵之离骚”,充分肯定了其文学成就。

  2.以下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曹丕对文章形式美的提倡,在曹植的诗歌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具体体现,这也是曹植在当时具有极高的文学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B.曹丕认为人的寿命有限,富贵功名转瞬即逝,好的文章却可以不依托于外物而传于后世。所以从人生价值的角度看,写出传世的文章比位居帝王将相更有价值。

  C.鲁迅说曹丕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是因为相对于“厚人伦,美教化”的功利艺术,曹丕更强调文学本身的形式和艺术价值。

  D.司马相如、东方朔等语言大师也追求文章的形式,但其创作本身却是为了歌功颂德,娱乐皇帝,有着非常功利的目的,与“为艺术而艺术”相去甚远。

  3.根据原文内容,以下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丕“为艺术而艺术”的观念能迅速地得到广泛响应和长久的发展绝非偶然,其背后有着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B.以曹丕为代表的一批贵族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只有由文学表达出来的他们个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他们刻意作文,让诗文开始具备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C.贾谊、班固、张衡等人也不是作为文学家而是因具有政治家、大臣、史官等身份而有其地位的和名声的,说明文学在当时仍不具备独立地位。

  D.“文的自觉”始于魏晋,从此文学不再只是功利附庸和政治工具,文学家也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地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爱情

  张格娟

  秋天的头茬儿阳光,嫩生生地洒遍了村庄。

  爷爷手拎着一把镰刀打算去收割谷子,临走悄悄地往自己的衣兜里塞进一个小酒瓶。

  奶奶手里拎着个玻璃罐头瓶子,瓶里盛着她为爷爷熬好的罐罐茶。奶奶在厨房刚好看到爷爷的小动作,没有揭穿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棺材瓤子,总忘不了喝那个猫尿。”

  那天,爷爷和奶奶一起出门割稻子,满地全是黄灿灿的谷穗儿,招来一群馋嘴的麻雀。

  奶奶拍打着身边的稻草人,说:“让你看个谷子,都看不好么。”

  爷爷听着乐了,这言语,哪里像在嗔怪稻草人呢,便从地上捡起一个土疙瘩,顺着麻雀集中的地儿扔过去。

  爷爷弯着腰,用劲儿刈割着成熟的稻子,稻子一溜儿顺势倒下,奶奶在爷爷身后,捡起一络儿长的稻杆儿,拧成一络绳子,一排排打着捆。

  爷爷趁奶奶不注意,悄悄地拧开了小酒瓶,呡了一口小酒,浑身都舒坦地抖了两下。

  奶奶一手拧谷杆儿,笑眯眯地用食指点了一下爷爷的额头说:“又往你那个老鼠窟窿眼里倒猫尿了?”

  爷爷满脸幸福地说:“喝点舒坦。”

  奶奶踮着脚,越过一个个谷茬,为爷爷端过罐罐茶,顺手取下捂在瓶上的毛巾说:“大秋天的,喝这个带劲儿。”

  爷爷接过奶奶的茶,满脸的褶子里都荡漾着幸福。

  奶奶从兜里掏出个“戏匣子”,那是孙子从外地给她买回来的,她双手抱着侧放在耳朵边试了试,拧了一下开关键和音量键,对爷爷说:“又到了播秦腔戏的时间了。”

  爷爷可不喜欢秦腔,坐在田埂上,摸出小酒瓶儿,仰起脖子,“吱儿”喝了一口,偷偷地瞅了一眼奶奶。他是在等着奶奶说“又往你那个老鼠窟窿眼儿里倒猫尿了。”

  奶奶却憋住了劲儿,绷着脸不言语。爷爷知道,奶奶是真的生气了。

  爷爷悄悄地走到奶奶身后,背过身子洒了一泡尿,侧着头,想让奶奶说点啥,奶奶依然不声不响。

  爷爷把红色的裤带儿绑紧后,火急火燎地说: “哎呀,蛇,有蛇!”

  奶奶听到蛇,一下子急了得跳了起来问:“蛇,蛇在哪里?”

  爷爷一下子哈哈大笑着说:“丫头片子,这不还是说话了嘛?”

  奶奶知道自己上当了,用手去捶爷爷。

  爷爷一下子攥住奶奶的手说:“丫头片子,歇会儿。人老了,不中用了。”

  爷爷这一说,奶奶也感觉到腰有些酸疼。

  爷爷叫奶奶丫头片子时,奶奶心里其实非常受用的,心里头喜欢着,嘴上却说,这老不正经的。

  可爷爷从来不在儿孙们跟着这样叫奶奶,爷爷叫奶奶:“老不死的。”奶奶称呼爷爷叫“老棺材瓤子。”

  爷爷和奶奶还偶尔斗嘴,斗得狠了,奶奶就踮着脚儿,腋下夹个小包袱,拄着拐棍儿,气鼓鼓地说:“我走了。”奶奶嘴上说:“我走了,留你老棺材瓤子一个清闲去。”嘴上着这么说,心里却等爷爷拦住她。

  可爷爷却偏不,只慢悠悠地说:“老不死的,走就走,谁怕你走了不成?”爷爷捋着胡子,将白亮亮的小酒盅端起,又“吱儿”地呡一口。

  孙子们对爷爷说:“爷爷,我奶奶说她真走了。”

  爷爷说:“让她走,走了五十多年了,一辈子还在嘛?”爷爷知道,奶奶其实是想女儿了。

  奶奶在姑姑家住了一两天,就不停地念念叨着:“二丫儿,老棺材瓤子,最近不知道好着吗?我昨晚梦见雪大得挺大的,天地一片白了。”

  姑姑知道奶奶惦念着爷爷,就将奶奶送了回来。爷爷笑着站在房门前迎着她。

  爷爷和奶奶闲着没事的时候,就讨论谁早走,谁晚走的问题。

  爷爷说:“丫头片子,我比你大,应当走你前头。据说阴间地皮也金贵着呢,我提前给咱占地儿,等你来,咱在阴间还是两口子。”

  奶奶又绷不住,笑了。奶奶说:“我走就走在你前头,留下我一个活在世上,多寡淡。”

  日子像水一样一点儿一点儿淌过了。

  爷爷还真走在奶奶的前头了,奶奶变得越发沉默了。家里的供桌上,爷爷在照片里总是笑呵呵地样子,奶奶隔三差五地对孙子们说:“如果去城里,给你爷爷买些酒。”

  孙子们笑问奶奶,怎么不说猫尿水了,奶奶抿着嘴说:“老棺材瓤子,喜欢喝让他喝吧。”

  奇怪地是,奶奶那么爱听秦腔戏的人,自从爷爷去世后,不再听戏了,孙子们都说:“奶奶,你一个人无趣,就听听吧!”

  奶奶自言自语地说:“老棺材瓤子不喜欢。”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的景物描写非常别致新颖,“头茬儿”“嫩生生”形象的表现出初秋太阳的耀眼与可爱,语言富有诗意和农村特色,为爷爷、奶奶的出场营造出轻松的氛围。

  B、爷爷和奶奶之间的对话中有许多戏谑性词语,如“老棺材瓢子”“老不死的”“猫尿”“丫头片子”等,这些词语诙谐幽默,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小说中写爷爷到地里干活带着酒,时不时的抿上一口,表现了爷爷嗜酒如命的性格特征;写奶奶爱听秦腔,则表现了奶奶对地方艺术的热爱。

  D、小说选取了爷爷和奶奶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画面,以小见大地表现了农村里老夫老妻之间磕磕绊绊打架斗嘴,也含蓄的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爱情。

  5、奶奶对爷爷的爱含蓄而细微,请找出文中三处这样的细节加以概括(5分)

  6、如何理解“老爱情”三字中“老”字的内涵?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傅璇琮:他这辈子只干了三件事

  傅璇琮1955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担任浦江清先生主讲的“宋元明清文学史”课的助教。原以为就此走上学术坦途,未料两年后被打为右派,从北京大学“贬谪”到商务印书馆。

  从北大来到商务印书馆四合院,二十五六岁的傅璇琮感觉自己“心情其实过中年”。他被安排校读、重编云龙旧编的《越缦堂读书记》,索性沉潜文章,以读书为业。傅璇琮在《<学林漫录>忆旧及其他》一文里回忆初拾编辑行当:“一下班,我就搬出一张藤椅,坐在廊下,面对院中满栽的牡丹、月季之类,手执一卷白天尚未看完的线装本《越缦堂日记》,真有陶渊明‘时还读我书’的韵味。”

  在商务印书馆悠闲的生涯很快结束,几个月后,傅璇琮被调到中华书局,开始了纷乱繁重的编书生涯。傅璇琮白天审读、加工稿件,夜里读书。每逢星期天,他就到北京图书馆看一天书,中午把早晨带去的馒头就着开水当一顿午饭。

  1980年代学界尚且冷清,傅璇琮先生接二连三发表几部重要著作,其中,对学界最有启示作用的无疑是《唐代诗人丛考》。当时学人通常只关注大作家,傅璇琮则把目光投向中小作家群体,通过对二三流诗人境况的考订勾勒出当时诗坛的样貌。这部书的出版一下子便把唐文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

  除了个人著书立言,傅璇琮也常常“为人作嫁”,在傅璇琮经手编辑的书籍当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当时国内对出版外籍华人的作品还极其慎重。傅璇琮接到稿件通读后,立即写出审稿意见。《万历十五年》原稿由英文写成,作者自己译成中文,因此译稿里有不少诘屈聱牙之处。傅璇琮请他在北大的同窗好友沈玉成对原书做润色加工。但黄仁宇坚持要亲自审阅各章的修改润色稿。当时传递文稿只能用跨洋信函,书稿来回修改、寄递,直到1981年6月才大致定稿。《万历十五年》首版中华书局初印27500册,几乎顷刻售罄。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料峭春寒风乍起还寒”学术背景下,傅璇琮以史学家的识见和出版人的胆识推进了《万历十五年》的问世。中华书局的出版物是国内外古典学界的“高天风筝”,傅璇琮手上曾牵过多少“风筝线”!

  傅璇琮先后主编了《全宋诗》、《唐才子校笺》、《唐五代文学编年史》等煌煌巨制。但对他而言,最为惬意的却是一套小书《学林漫录》。这套丛书收集了文史学界的一些轻松漫谈的文章,所讲不过是“书人书事”。“漫录”的“漫”字,来自杜甫诗句“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傅璇琮以为,只有像老杜那样经历半生戎马战乱,又磨砺了诗艺,集聚了知识,才当得起这信手拈来,漫不经心。这里发表过启功、俞平伯、钱仲联、吴小如等学人的文章,篇篇“如朋友之间,促膝交谈”,亲切可喜。

  傅璇琮先生一生都乐于扶植、支持后辈学者。1981年6月,即将研究生毕业的陈尚君专程到中华书局拜访傅璇琮。傅璇琮读到了他的文章《<全唐诗>误收诗考》,主动邀请他参加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2005年起,傅璇琮先后被人民大学国学院、清华大学中文系聘为博导,再度回归大学讲坛。傅璇琮在清华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课程,除了文史哲三系的研究生,中文系教授也悉数到场,还有北大、社科院、外地赶来听课的同学,盛况空前。

  30年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受到了傅先生成果的影响。他这一辈子,就是在看书、写书、审阅书稿中度过的。他是几十年来对中国的文史学术推进最有力的一个人。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2016年2月4日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2016年1月23日,傅璇琮先生走了。然而可以置信在中国当代学术史上,集出版家、学者于一身的傅先生曾经成为一座丰碑,永远被仰视,永远受崇敬。(罗时进《傅璇琮:一座永远被仰视的学术丰碑》)

  ②他喜欢到学生宿舍和我们小坐谈学,亲自帮我们借论文资料,他同学生谈论问题时态度和蔼,总是乐呵呵,从不发怒。 (清华学生追忆傅璇琮)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傅璇琮参加工作不久就被打成右派,这给他的内心带来沉重打击,但来到商务印书馆,也让傅璇琮获得 了静心读书的机会。

  B、在学术界冷清的情况下,傅璇琮能够不断发表重要著作,得益于他勤奋、肯吃苦的研究态度,他几乎牺牲所有假日休息时间。

  C、傅璇琮请好友沈玉成对《万历十五年》译稿加以润色加工,但黄仁宇却坚持自我修改,书稿历经了多次跨洋寄递,才得以定稿。

  D、《学林漫录》中“漫录”的“漫”字,来自杜甫诗句“老去诗篇浑漫与”,意在表现所选文章都是作者不经意间,随意创作而成。

  E、傅璇琮主动邀请尚未研究生毕业的陈尚君参加学术会议,因为这位年轻人专程拜访学术前辈的态度,主动求学的精神打动了傅璇琮。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傅璇琮的《唐代诗人丛考》不落学人关注大作家的窠臼,将研究目光投向中小作家群体,这说明独辟蹊径在学术研究中十分重要。

  B、作者说傅璇琮“手上曾牵过多少‘风筝线’”,意在赞美傅璇琮无私地帮助了无数学术后辈,引领他们在学术的天空中高飞,远行。

  C、傅璇琮编辑的《学林漫录》丛书虽然被称为“漫录”,但却能记述学人的创作经历,反映学人创作经验,富有深厚的知识底蕴。

  D、傅璇琮虽然学术成就卓越,但他没有大师的架子,为人平易谦和,能够深入到大学生中去,表现出了一个学术大家的修养和风范。

  9、为什么说傅璇琮是“几十年来对中国的文史学术推进最有力的一个人”?请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三年,再知梓州。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①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②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③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 ①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②文史:借指儒家。③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B、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C. 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D、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绯鱼,即绯鱼袋,指绯衣和鱼符袋。是旧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唐朝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B、秩,既指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的“旧秩”就是指宋太初原来的官职级别。

  C、坐,是定罪、获罪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一人犯罪而使其整个家族遭受牵连受罚而被诛灭的制度。

  D、《礼》,指儒家典籍《礼记》,它和《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太初施政有方,深谙时事。他考中进士后,刚刚为官,便有了突出的政绩。皇上下诏表彰,因而升官。征求直言时,他呈献上奏疏,后因军事需要,被选为雄州通判。

  B、宋太初才德兼备,深受器重。他做盐铁副使,尊敬上司,不独断专行,不居功自傲。他才能出众,多次出任转运使,负责往前线运送军粮,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C、宋太初身体多病,备受关照。他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不能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朝廷就让他到别地为官。他有病已久,糊涂健忘,不宜治理大的州郡,朝廷就让他治理小的州郡。

  D、宋太初读书广博,善于思考。他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读道家、佛家的著作,并深刻思考书中的道理。他认为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无为,其实思想道理是一致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5分)

  (2)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5分)

全国高考语文卷模拟题及答案

高考复习狠抓基础是成功的基础 持之以恒是胜利的保证。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语文卷模拟题,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高考语文卷模拟题 第Ⅰ卷 阅读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全国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全国高考模拟语文试题答案

    高考复习的阶段,把握现在就是创造未来。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模拟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第Ⅰ

  • 全国高考1卷语文试卷及语文预考考试试卷
    全国高考1卷语文试卷及语文预考考试试卷

    高考需要遇难心不慌,遇易心更细。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高考1卷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预考考试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

  • 青岛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青岛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乘风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宫当有时。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青岛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青

  • 宁夏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宁夏历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考复习需要争分夺秒,需要技巧和方法,需要努力和坚持。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宁夏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宁夏历年

26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