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7四川高考题目答案

时间: 德豪21 分享

  自恢复高考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师中流行一种说法:高考语文试题,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挥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四川高考题目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四川高考题目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家训的特点

  马泓波

  家训指古代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从所搜集的资料来看,宋代的家训,专著加上单篇计百余种,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这些家训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可分为宋代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类型。宋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有发展,如《集事诗鉴》将散文与诗歌融合于一体。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则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的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者相关的家庭规范的活动汇集在一起,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如司马光《家范》等。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 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宋代由以前的门阀政治时期转变到官僚政治时代。选官以科举为主,宋代长久不衰的世家大族已经很少,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家族尤其是士宦家族积极地纂述家训,以期通过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家庭成员修身、齐家,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达到兴旺、繁荣的目的。

  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其中,治生方面,以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最为详尽;制用方面,以陆九韶《居家制用》更为具体。宋人重视家庭治生,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维持大家族的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此外,科举也需要经济支持。宋代家训一方面提倡家庭治生,另一方面提倡辩证的节 俭,量入为出是其基本原则。宋人把俭朴当做自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如“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打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袁采《袁氏世范》)。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即通过对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的规范,将儒家思想贯彻其中。除了道德教育外,宋代家训还重视参加科举 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宋人家训中也涉及许多教育原则,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家族对子孙等家庭成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其他的惩罚方式,如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告官、驱逐、移乡等。[来源:学§科§网]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兴旺长久,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如范氏的《义庄规矩》及后续规矩还得到朝廷的许可与支持。家训、法律中都有儒家思想的渗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训在强调修身、齐家之后,仍然怀抱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天下也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所以在礼、法社会之中,家训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还是略有侧重的,家训更侧重家庭的发展,而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数量众多、种类繁多。宋代家训专著与单篇计百余种,是家训史上数量最多的;有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

  B.注重家庭经济管理。治生、制用是宋代家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叶梦得的《石林治生家训要略》与陆九韶的《居家制用》分别是其代表。

  C.注重教育。为提高子孙的素质,宋代家训不仅注重道德教育,还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教育。

  D.与法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思想的角度推究,这种联系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宋代一些家族尤其是士宦家族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积极地纂述家训,家训因此而繁荣。

  B.宋代家训把俭朴当做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提倡辩证的节俭,以量入为出为基本原则,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能吝惜财产。

  C.宋代家训中有不少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的东西, 例如教育贵早、宽严相济的教育原则。

  D.宋代家族对子孙等家庭成员采用教育与惩罚并重的方法,这些惩罚方式包括肉体惩罚、经济惩罚、精神惩罚等。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内容丰富,涉及伦理道德、教育、经济、法律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B.宋代家训适应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形势,重视治生,以维持家族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也对科举进行经济支持。

  C.宋代家训的纂述虽然主观上只是为了维护家族的繁荣、兴旺,局限于家族的利益,但在客观上对治国平天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D.宋代家训着眼于教导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宋代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因此迥然不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蒋贵,字大富,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从大军征交阯及沙漠,迁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一日十数战,大败之。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明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捷闻,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印,代政镇守。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军士月粮。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阿台寇甘、凉,边将告急。命佩平虏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晞劾贵,朝议以贵方选军甘州,势不相及。而庄浪乃晞所统,责晞委罪。置贵不问。明年春,谍报敌驻贺兰山后。诏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迤西,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塞会剿。贵至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引还。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言状,尚书王骥出理边务,斩敬,责贵立功。贵感奋,会朵儿只伯惧罪,连遣使入贡,敌势稍弱。贵帅轻骑败之于狼山,追抵石城。已,闻朵儿只伯依阿台于兀鲁乃地,贵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往袭。副将李安沮之,贵拔剑厉声叱安曰:“敢阻军者死!”遂出镇夷。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卒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袋惊马,马尽佚。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会任礼亦追敌至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十四年正月,贵卒,年七十。赠泾国公,谥武勇。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B.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C.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D.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军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

  B.“劾”指揭发罪状,“弹劾”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劾死”指冒死弹劾。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学*科*网ZXK]

  A.蒋贵出身低微,作战勇猛。他以燕山卫一名士兵的身份随从成祖起兵,因为作战勇猛,不断累积军功,从昌国卫指挥同知一路升官,曾经升至总兵。

  B.蒋贵身经百战,深受朝廷信赖。阿台侵犯 庄浪时,侍郎徐晞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而弹劾了蒋贵,但是朝廷明察秋毫,追究了徐晞,并没有问责蒋贵。

  C.蒋贵身处高位,心系士兵。因为所管辖的都是非常偏远的地方,所以他向英宗皇帝奏请增加军士的月粮。英宗很生气,于是他被召回担任右都督。

  D.蒋贵智勇双全,立功边塞。在征讨阿台时,他不仅分兵为两翼,而且还派一百名骑兵登上高处布为疑兵迷惑敌人,迫使敌人远遁,从而平定西部边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来源:学#科#网]

  (1)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5分)

  (2)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卒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袋惊马,马尽佚。(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闲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学禅观①,依止古先生?

  【注】禅观:即禅理、禅道。

  8.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1)《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 ; , 。

  (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 。

  乙 选考题 (请正确填涂答题卡上你选作的试题后的方框)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选 择

  【英国】罗伯特•库克

  “有钱是多 么快活!”坐在茶几旁的肖夫人,当她拿起古色古香的精细的银茶壶倒茶时,心里也许是这样想的。她身上的穿戴,屋里的陈设,无不显示出家财万贯的气派。她满面春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然而,由此而认定她是个轻浮的人,却是不公平的。

  “你喜欢这幅画,我很高兴,”她对面前那位正襟危坐的年轻艺术家说,“我一直想得到一幅布吕高尔的名作,这是我丈夫上星期给我买的。”

  “美极了!”年轻人赞许地说,“你真幸运。”肖夫人笑了,那两条动人的柳眉扬了扬。她的双手细嫩而白,犹如用粉红色的蜡铸成似的,把那只金光灿灿的戒指衬得更加耀人眼目。她举止娴静,既不抚发整衣, 也不摆弄小狗或者茶杯。她深深懂得,文雅能给予人一种感染力。

  “幸运?”她说,“我并不相信这套东西,选择才是决定一切的。”年轻人大概觉得,她将富有归于选择两字,未免过于牵强。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很有分寸地点点头,让肖夫人继续说下去。

  “我的情况就是个明证。”

  “你是自己选择当有钱人的啰?”年轻人多少带点揶揄的口吻。

  “你也可以这样说。十五年前,我还是一个拙笨的学生……”肖夫人略微停停,故意给对方说点恭维话的机会。但年轻人正在暗暗计算她在学校里呆的时间。

  “你看。”肖夫人继续说,“我那时只知道玩,身上又有一种叫什么自然美的东西,但却有两个年轻人同时爱上了我。到现在我也搞不清楚他们为什么会爱上我。”

  年轻人似乎已横下心不说任何恭维的话,但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烦躁的神色,虽然一直在考虑如何将谈话引到有意义的话题上去。他太固执了,怎么也不肯逢迎。

  “两个当中,一个是穷得叮当响的学艺术的学生,”肖夫人说,“他是个浪漫可爱的青年。他没有从商的本领,也没有亲戚的接济。但他爱我,我也爱他。另外的一个是一位财力显赫的商人的儿子。他处事精明,看来前程未可限量。如果从体格这个角度去衡量,也可称得上健美。他也像那位学艺术的学生一样倾心于我。”

  靠在扶手椅上的年轻人赶忙接住话茬,免得自己打呵欠。

  “这选择是够难的。”他说。

  “是的。要么是家中一贫如洗,生活凄苦,接触的尽是些蓬头垢面的人。但这是罗曼蒂克的爱情,是真正的爱情;要么是住宅富丽堂皇,生活无忧无虑,服饰时髦,嘉宾盈门,还可到世界各地旅游,一切都应有尽有……要是能两全其美就好了。”

  肖夫人的声调渐渐变得有点伤感。

  “我在犹豫不决的痛苦中煎熬了一年,始终想不出其他办法。很清楚,我必须在两人当中做出选择,但不管怎样,都难免使人感到惋惜。最后……”肖夫人环视了一下她那曾为一家名叫《雅致居室》的杂志提供过不少照片的华丽的客厅。“最后,我决定了。”

  就在肖夫人要说出她如何选择的这相当戏剧性的时刻,外面进来了一位仪表堂堂的先生,谈话被打断了。这位 先生,不但像一位时装展览的模特儿,而且像一幅名画里的人物,他同这里的环境十分协调。他吻了一下肖夫人,肖夫人继而将年轻人介绍给她的丈夫。

  他们在友好的气氛中谈了十五分钟。肖先生说,他今天碰见了“可怜的老迪克•罗杰斯”,还借给他一些钱。

  “你真好,亲爱的。”肖夫人漫不经心地说。

  肖先生稍坐了一会儿就出去了。

  “可怜的迪克•罗杰斯,”肖夫人喟然叹道,“我料你已猜到了,那就是另外的一个。我丈夫经常周济他。”

  “令人钦佩。”年轻人略略地说,他想不出更好的回答。他该走了。

  “我丈夫经常关照他的朋友,我不明白他哪来这么多时间。他工作够忙的。他给海军画的那幅肖像……”

  “肖像?”年轻人十分惊讶,猛然从扶手椅上坐直了身子。

  “是的,肖像。”肖夫人说,“哦,我没有说清楚吧?我丈夫就是那位原来学艺术的穷学生。我们现在喝点东西,怎么样?”

  年轻人点点头,似乎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节选自《中外微型小说鉴赏》,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肖夫人学生时代的两个追求者,一个是穷困的学艺术的学生,一个是富有的显赫商人的儿子,在对比中,前者代表了现实,后者暗指浪漫。

  B.年轻人认为肖夫人“幸运”,肖夫人却相信“选择”,话不投机,气氛不够和谐,但年轻人并没有多说什么,表现出他的礼貌和艺术气质。

  C.人的动作、行为往往可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这篇小说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年轻人厌倦、掩饰和意外、惊讶的心理。

  D.肖夫人的举手投足给了“年轻人”一个印象,使他甚至也使读者误解了肖夫人年轻时的选择,这实际上是小说作者“无心插柳柳成荫”。

  E.小说的情节起伏有致,作者先娓娓叙写肖夫人与年轻人交谈的情形,接着与她谈年轻时的选择,到“最后,我决定了”,把情节向高潮推进。

  (2)文中的肖先生虽然只有一句不完整的台词,只有一个朦胧的影像,但他却是这篇小说要着力塑造的主人公。结合相关内容,简析这一人物形象。(6分)

  (3)文中多次描写肖夫人家的客厅和夫妻二人的衣饰,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4)关于这篇小说作者对主人公肖夫人的态度,有人认为是肯定、赞美,有人认为是否定、讽刺,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路遥自传

  在我的一生中,需要记住的许多日子都没能记住,但是,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五日这个日子我却一直没能忘记——我正是在这一天最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日子。五月的阳光已经有了热力,大地早已解冻,天高远而碧蓝,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鲜花的气息。

  延安的几位朋友通过我弟弟天乐知道我今天要完成最后的工作,一大早就都赶到了甘泉县招待所。甘泉县的几位领导也是我的朋友。人们已张罗着在招待所搞了一桌酒席,等我完稿后晚上一块聚一聚,当我弟弟和朋友们已经张罗这些事的时候,我还按“惯例”在睡觉。因为是最后一天,必须尽可能精神饱满。

  起床后,我一边喝咖啡,抽烟,一边坐在写字台旁静静地看着桌面上的最后十来页初稿。一切所经历的有关这部书的往事历历在目,但似乎又相当遥远。

  这是一次漫长的人生孤旅。因此,曾丧失和牺牲了多少应该拥有的生活,最宝贵的青春已经一去不返。当然,可以为收获的某些果实而自慰,但也会为不再盛开的花朵而深深悲伤。生活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为某种选定的目标而献身,就应该是永远不悔的牺牲。

  再一次想起了父亲,想起了父亲和庄稼人的劳动,从早到晚,从春到冬,从生到死,第一次将种子播入土地,一直到把每一颗粮食收回,都是一丝不苟,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全力以赴,直至完成——用充实的劳动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我在稿纸上的劳动和父亲在土地上的劳动本质上是一致的。

  由此,这劳动就是平凡的劳动,而不应该有什么了不起的感觉;由此,你写平凡的世界,你也就是这平凡的世界中的一员,而不是高人一等;由此,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五日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而不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由此,像往常的任何一天一样,开始你今天的工作吧!

  一开始写字手就抖得像筛糠一般。竭力想控制自己的感情。但实际上是徒劳的。为了不让泪水打湿稿纸,将脸迈向桌面的空档。心脏在骤烈搏动,有一种随时昏晕过去的感觉。圆珠笔捏在手中像一根铁棍一般沉重,而身体却像要飘浮起来。时间在飞速地滑过,纸上的字却越写越慢,越写越吃力。这十多页稿纸简直成了不可逾越的雄关险隘。

  过分的激动终于使写字的右手整个痉挛了,五个手指头像鸡爪子一样张开而握不拢。笔掉在了稿纸上。焦急万分,满头大汗,浑身大汗。

  智力还没有全部丧失。我把暖水瓶的水倒进脸盆,随即从床上拉了两条枕巾放进去,然后用“鸡爪子”手抓住热毛巾在烫水里整整泡了一刻钟,这该死的手才渐渐恢复了常态。

  立刻抓住笔,飞快地往下写。在接近通常吃晚饭的那个时分,终于为全书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在这一刻里,我什么也没有想,只记起了杰出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几句话:“……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

  这也正是此刻我想说的话。

  可以说,这些文字肯定未能全部记录我在写作这部书时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和感情经历。和书中内容平行漫流的曾是无数的洪流。我不可能把所有的那一切都储蓄在记忆里;尤其是一些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和许多无名的感情溪流更是无法留存——而那些东西才可能是真正有光彩的。不过,我总算把这段经历的一个大的流程用这散漫的笔调写在了这里。我不企望别人对这些文字产生兴趣,只是完成了我的一个小小的心愿而已。

  我刚跨过四十岁,从人生的历程来看,生命还可以说处在“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

  那么,早晨依然从中午开始。

  (选自路遥《清晨从中午开始》,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并开始文学创作。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为电影,轰动全国。1991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路遥因此而荣获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

  ②路遥就是这样一位拥有“坚忍不拔之志”的作家,敢于花6年时间创作一部六卷、一百万字,反映中国当代城乡社会巨大历史性变迁的史诗性小说《平凡的世界》。他既敢于忍受创作过程中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与寂寞,也敢于迎风而立、挑战“唯洋是举”文坛的风气。

  (厚夫《路遥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在路遥短暂的一生中,他对自己许多应该记住的日子都没有记住,但对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最终完稿的这一天却一直没忘。

  B.听说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已经完稿,他的弟弟和朋友们早早赶到甘泉招待所,在他还没有起床时就在准备宴席为他庆祝。

  C.在路遥看来,文学创作无异于人生孤旅,这期间有收获也有失去,有欣慰也有悲伤,即使为了高尚的文学事业献身也值得。

  D.在《平凡的世界》最后的写作期间,由于过度的激动与兴奋,路遥的手就像筛糠一般抖动,感觉最后十页根本无法完成了。

  E.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共计六卷、一百万字,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城乡社会的巨大历史性变迁,被拍成电影后轰动全国。

  (2)路遥在1988年5月25日这一天收获了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为一篇叙述性的人物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分)

  (4)路遥在《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中得出怎样的认识和感悟?你同意其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自古以来,螃蟹被誉为百鲜之尊,最鲜的美味也比不上蟹的美味。金秋时节,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好极了。

  ②“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的九个第一”,看到报道,老林一下笑出声来,纠缠他多日的大大小小的病痛涣然冰释。

  ③正与东食西宿、四乡为家的猫儿脸姑娘聊着,突然边上一个花脸猛地打了个喷嚏,溅到姑娘的面颊上,姑娘愀然作色,朝那花脸打了一下。

  ④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人都感到天旋地转的了,即使是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会有因缘的离散啊!

  ⑤学者许倬云说,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久,也认为是“客居”,迟早也要还乡,然而许多人已经在城里住惯了,返回乡村生活,显得积重难返了 。

  ⑥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穿行在繁华世界,但内心仍会有清寂感。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人生遇到怎样的波折起伏,都会安之若素。

  A ①③④ B ①③⑥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这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然而真如杨震一般,话从口出后即使无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己言却是寥寥无几。

  B.生活中一定学会待人处事都要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别过也别不及,不偏也不倚。这就是“中庸哲学”的核心思想。

  C.持久拼搏这朵争奇斗艳的花儿浸染了挑战自卑的苦水,持久拼搏这柄刺破长空的利剑浸染了战胜自卑的血泪:我们坚信,三台中学高2014级全体同学一定会用持久拼搏赢得2017年高考胜利!

  D.高2014级全体语文老师负责命制此套试题,我们虽然校对了数次,但还是害怕有疏漏的地方,那种好像如芒在背的感觉也不禁让我们感叹:同学们做题辛苦,老师们命题也不轻松喔。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仅凭“老人”“摔倒”“女大学生”“寻找证人”等字眼,就拼接符合想象的“真相”,得出“扶人被讹”的定论。这样的思维定式究竟从何而来?部分源于“蛇咬效应”,也源于并不可靠的“经验”。 ,却容易因其戏剧性而被刻意放大,造成“扶人被讹”已是常态的舆论氛围。殊不知,有些喧嚣一时的“扶人被讹”事件,也有结局逆转的情况发生。

  A.现实生活中,确有扶人被讹的案例,但相对而言仅是个例

  B.由此看来,扶人被讹的案例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仅是个例

  C.我们也常看到扶人被讹的个别案例在现实生活中发生

  D.现实生活中,扶人被讹的案例虽然不是个例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5分)

  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台风、洪水等因瞬间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① 。其实,由于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在我国的气象灾害中是造成损失最重的。旱灾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② :比如温室气体排放、植被破坏、水源过度开发等都会增加旱灾发生的频度和灾害程度。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有限,气候稳定几乎完全依赖地球环境在可调节范围内的自我修复,③ ,或将造成雪崩式的环境突变,后果不堪设想。

  17.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下面的示意图反映了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和当事三方的关系,请根据图中的信息,用文字描述劳务派遣的基本流程(环节)。(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国学热”,一些学校要求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还举行了穿汉服等仪式。对此,有人认为这些活动很好地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几千年前的东西已经过时,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发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请根据材料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或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2017四川高考题目答案

  1.A “是家训史上数量最多的”错误,原文只是说“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并未提及“后代”的数量如何。

  2.D 试题分析:对原文转述不准确。原文第3段最后两句有“……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和“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两条重要信息。

  3.B 试题分析:A项无中生有,“有力地推动了儒学的发展”于文无据;C项“主观上只是……局限于家族的利益”与原文第4段中“家训……仍然怀抱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矛盾;D项“迥然不同”错误,原文第4段说的是“略有侧重”。

  4.D 断句要依据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本句有两个主语“敌”“贵”,分别对应他们各自的行为,即可断句。

  5.B “劾死”指判决死罪。做此类试题一方面要注重课内与课外的广泛积累,包括称谓、宗法、历法、职官、地理、礼俗、科举、音律等等,另一方面要借助原文的上下文进行推断。

  6.C “英宗很生气”属于无中生有。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全面把握能力,四个选项分别概括原文语段的某个要点,概括分析比较,找出概括不准确的的地方。具体做题时,抓住人、物、时、地、事、理六要素回归原文,明确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逐项比对排除。此类试题常错在个别词句的理解上。

  7.(1)(蒋贵)担任右参将,跟随总兵官陈怀讨伐叛军。招募向导,越过险要的地形进军,接近了敌人的巢穴。(“充”“乡导”“绝”“薄”及开头省略主语各1分,共5分)

  (5分)(2)(他)从小路疾驰了三天三夜,抵达了叛军的巢穴。阿台正在放马,蒋贵突然冲入马群,命令士卒用鞭子击打弓袋,让马受惊,马都跑散了。(“间道”“方”“卒”“佚”及开头省略主语各1分,共5分)

  蒋贵,字大富,作为燕山卫的士兵跟随成祖起兵,靠累积功劳升职到昌国卫指挥同知。跟随大军征讨交阯及沙漠,提拔为都指挥佥事,负责彭城卫的军务。宣德二年,四川松潘的少数民族叛乱,蒋贵担任右参将,跟随总兵官陈怀讨伐叛军。招募向导,越过险要的地形进军,接近了敌人的巢穴。一天打了十多仗,大败叛军。升任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宣德七年,又任命为参将,帮助陈怀镇守松潘。次年,升任都督佥事,代理副总兵,帮助方政镇守松潘。又过了一年,各少数民族又叛乱,方政等人分路进兵讨伐。蒋贵率领兵力四千,攻破了任昌的大寨。会合都指挥赵得、宫聚的队伍,依次平定了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没法计算。捷报传到朝廷,升任都督同知,代理总兵官,佩平蛮印,代替方政镇守松潘。英宗即位以后,蒋贵因为所统领的地方都是非常偏远的边境地区,上奏请求增加军士每个月的粮食供应。正统元年,召蒋贵回到朝廷,任右都督。阿台侵犯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边疆的守将向朝廷告急,朝廷命令蒋贵佩戴平虏的大印,统帅军队讨伐。叛军进犯庄浪,都指挥江源战死,阵亡士卒一百四十余人。侍郎徐晞弹劾蒋贵,朝廷开会讨论认为蒋贵刚选兵出发去甘州,势必来不及救援。而庄浪归徐晞所统率,追究徐晞推脱罪责的责任。把蒋贵的事情放在一边,不予追究。次年春天,谍报敌军驻扎在贺兰山的后面。皇帝下诏命令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向西,蒋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长城关口会合围剿。蒋贵到了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说前面的路上没有水草了,率兵返回。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上奏告状,尚书王骥出京负责处理边疆事务,斩了安敬,责令蒋贵立功免罪。蒋贵感动振奋。正好朵儿只伯害怕罪责被追究,接连派使者入京上贡,敌人的势头稍稍减弱。蒋贵率领轻骑兵在狼山击败叛军,追到石城。战斗停止了,听说朵儿只伯去到兀鲁乃地依附了阿台,蒋贵带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前往突袭。副将李安劝阻他,蒋贵拔剑厉声斥责李安说:“敢阻挡进军者死!”于是出了镇夷。从小路疾驰了三天三夜,抵达了叛军的巢穴。阿台正在放马,蒋贵突然冲入马群,命令士卒用鞭子击打弓韣,让马受惊,马都跑散了。敌人失去了战马,带着弓箭,步行和明军战斗。蒋贵放开骑兵,践踏攻击,指挥毛哈阿奋勇冲入敌阵,大败敌军。又把兵分为两翼,另外派一百骑兵占领高地作为疑兵,边打边行八十里。正好任礼也追击敌人到了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带着几个骑兵远远地逃走了,西方边境都平定了。正统十四年正月,蒋贵去世,时年七十。朝廷追赠他为泾国公,谥号为武勇。

  8.本诗使用了反衬和对比的艺术手法。(2分)第四句以充满庭院的蝉鸣衬托出环境的清净,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整联又用无马迹和满是蝉声进行对比,写出诗人住处少有访客,生活清净情境。(3分)

  9.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2分)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2分)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咏,更显其志趣高雅。(2分)

  10.(1)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2)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1)E(3分),C(2分),B(1分) B“艺术气质”比较牵强,A“前者代表了现实,后者暗指浪漫”理解不当。D“这实际上是小说作者“‘无心插柳柳成荫’”错误,是作者有意为之。

  (2)(6分)①肖先生仪表不凡,充 满艺术气质,有爱心,自己富贵不忘接济落难的朋友;②年轻的肖先生是一个热爱艺术、穷困但追求浪漫的青年;③为了爱情,肖先生改变了艺术追求,成了一个追求金钱与权势的世俗画家。(每点2分)

  (3)(6分)①人物上,通过环境、细节描写表现肖夫人夫妇生活富足,突出夫妻二人对物质的追求;②情节上,为文中的误会层层蓄势,给人感觉肖夫人选择的是商人的儿子,增强了结尾出人意料的效果;③主题上,肖先生因为爱情改变了自己的艺术追求,选择了做一个世俗画家,突出了“选择”给人生带来的改变。(每点2分)

  (4)观点一:肯定、赞美。①从多处叙写可看出,作者对肖 夫人持肯定、欣赏的态度。如“由此而认定她是个轻浮的人,却是不公平的”“她深深懂得,文雅能给予人一种感染力”等。②从肖夫人面对穷学生和富商之子的两难抉择而最终选择穷学生的表现,可看出她对真爱的不舍和坚定。③肖夫人坚信“选择才是决定一切的”,而现在丈夫能继续为人画肖像,恰恰说明肖夫人向往艺术,追求浪漫,能摒弃眼前的浮华,有眼光,不短视。

  观点二:否定、讽刺。①从多处描写可看出,肖夫人对现在有钱的生活感到快活和得意,很想得到别人对她的恭维和赞美,显得有些浅薄。②从肖夫人选择时希望两个追求者能“两全其美”,和她“在犹豫不决的痛苦中煎熬了一年”的描写中,可看出她对浮华的向往,对真爱曾经的动摇。③肖夫人的丈夫,靠艺术脱贫而至于富有,但却将艺术媚俗了,结果是给海军等权贵画肖像。最初选择浪漫的肖夫人还是为庸俗所侵蚀,最终选择了庸俗。

  (明确观点2分,理由充分4分,条理清晰2分)

  12.(1)答A给3分,答C给2分,答D给1分;答B、E不得分。B项,“已经完稿”表示错误,此时只是听说这一天要全部完稿,他们到招待所准备酒席时,作品还剩十多页;D项,“感觉最后十多页根本无法完成了”概括不准确,原文只是说“这十多页稿红简直成了不可逾越的雄关险隘”,并非“根本无法完成”;E项,“被拍成电影后轰动全国”的是他的中篇小说《人生》。

  (2)①终于完成了一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实现了自己的最大心愿;②得到了亲朋好友的鼓励与祝福,感受到亲情、友情的温暖;③饱尝了痛苦与艰辛的创作之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幸福,参透了文学创作的意义。

  (3)①真实性。作者真实详细地叙述了发生在这一天的故事,特别是对创作过程中的细节描写细致而生动。②文学性。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和联想想象手法的综合运用,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传主的形象特点;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全文语言生动形象,极富文学色彩。

  (4)示例 第一问:①文学创作使人丧失和牺牲很多应该拥有的生活甚至最宝贵的青春;②文学创作与在土地上劳作的本质是一致的,也是一种平凡的劳动。

  第二问

  观点一:我同意第一种观点。路遥为了完成《平凡的世界》的创作,花了六年的时间,忍受着创作过程中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苦和寂寞,最后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观点二:我同意第二种观点。农民在土地上劳作,从早到晚,从春到冬,从生到死,一丝不苟,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全力以赴,直至完成。文学创作也是如此。

  13.C ①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②涣然冰释”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用于疾病消失,属于望文生义。③愀然作色,源于苏轼《赤壁赋》:“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的变了脸色,和语境贴切。④天旋地转:晕眩的感觉,重大的变化,或闹得很厉害,句子用第二个意思。⑤积重难返,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含贬义。⑥安之若素:对不顺的或反常情况,如同平常一样对待。

  14.C A项,成分残缺。应在“却是”前加“的人”。B项,结构混乱。“生活中一定学会待人处事都要做到恰当好处……”句式杂糅。D项赘余,删去“好像”。做题思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

  15.A B项“由此看来”是表总结的,但它后面的话并不是对前文的总结。C项叙述对象不一致,依据后文的“其戏剧性”,说明整句的叙述是“扶人被讹的案例”,而不是“我们”。D项强调“时有发生”,不符合前后语境。做此类题时,注意主语是否一致,叙述角度是否一致,前后词语照应,感情基调是否一致,音节结构是否一致等。

  16.浏览语段可以发现,这段文字的中心是说干旱。第一处,可以根据前面的句子“破坏力巨大而更受关注,相比之下”和后面的句子“其实,……干旱在……造成损失最重的”可以推测出第一处应是说“干旱”,说“干旱”的什么可以根据前面台风、洪水的特点“瞬间破坏力”和“更受关注”来推出相反面“缓慢”和“被忽视”。第二处可以根据前一句“主要由气象因素造成”和后一句“温室气体排放、”来推测出来,应是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处也根据前一句和后一句来填写。

  ①干旱则因成灾缓慢常常受到忽视;(2分)②但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可小视;(1分)③一旦这种自我修复能力被破坏(2分)

  17.劳动派遣的流程依次为:(1)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确立劳动关系。(2)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合同,建立劳动关系。(3)用人单位和被派遣的员工签订岗位协议,确立使用关系。

  18.借鉴文章两篇

  守望•腾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华夏民族从历史的硝烟中一路走过来,她徘徊于“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古长城前,纵横于大唐盛世的舞榭歌台之上,可悲的是秦淮河的水太冷,北方大漠的铁骑太硬,晚清末朝的统治者太软弱,西方侵略者的枪炮太利,风风雨雨,凄凄惨惨戚戚的近代民族史化为无数仁人志士的花塚,怀抱传统经典,胸怀文化末节而含恨长眠!

  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安详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为传统文化的守墓者与送终人。先不说麦当劳文化在神州达地泛滥成灾,法兰西的名贵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华,英吉利的流行乐疯狂席卷乐坛,还有日本的动漫腐化我们的青少年,单是那情人节朦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动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

  难道,蕴育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行将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西化之日,也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深深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欣喜的是,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面前。于丹的论语“心得”,将孔子的思想精华用美丽易碎的语言编织成现代人心灵的摇篮;易中天以幽默调侃的话语演绎了一部部超现代的《史记》《三国》,篇篇感人,剧剧精彩。且不说功利主义的解说违背了严肃的学术研究,但究其对传统文化传播的贡献却是难以估量的。

  孔子不是于丹一个人的圣人,而是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守望者;“三国”也 不是易中天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复活,将见证我们古老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盛世歌者萧条人,怅望千秋一掬泪”,让我们守望心灵的文化净土,驾起历史的罡风,仰天长啸,看巨龙腾飞!

  传统文化不再哭泣

  在现代人的生活中,端午节只是为了吃一次粽子,中秋节似乎只是为了吃一块月饼,春节似乎只是一个长长的假期: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已荡然无存了——有谁会去关注曾经屈原留给我们的感动,有谁会在房前插一枝艾草,喝一碗雄黄酒;中秋时节有有谁去关注那轮孤独的圆月,似乎月亮的光辉都被明亮的烟火夺走;春节期间,有能有多少人记得许多美好的习俗,而现在本是祝福与希望象征的“压岁钱”却被有浓厚金钱味“红包”取代。许许多多人都说:过年没年味了。这些都是我们十分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它们现在都被人冷落成这个样子,其他传统文化的处境更是不堪设想!唉!我听见传统文化在哭泣,这哭泣声中有失望,有无奈,还有的是对我们的期望。

  当听到韩国人成功的将端午节申请他们的文化遗产时,我想每一个中国人都震惊了!在震惊的同时,我们感到更多的是疑惑,好好的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怎么就成了他邦异族文化遗产?我们于是开始反思,我们何时认真地对待过传统文化?只有在别人将我们的文化遗产抢走,我们正在失去的时候,我们才猛然地省悟,自己做的真的是不够呢!

  面对这愈来愈多的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我们想到了保护。正如最近才颁发的新的节假日条例,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入其中;以后,在这些节日里就会有一天的假期。我只希望保护能起到效果,而不是传统节日变成了纯粹的假期。

  在我看来,保护不是挽救我们传统文化的根本办法,而更在于发展,在于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只有发展了才更有生命力,只有发展了才能长久不衰。但是发展是合理的发展,如果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想只能加速他的灭亡!传统文化不会因为个人的保护和发展而繁荣,他需要的是大家的力量,是社会的力量,众人的保护和发展才能给传统文化注入更多的生命力!

  多么希望传统文化不会再哭泣,而是在于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微笑前进!

  真的希望在端午节的时候,我们能再一次聆听屈原的心声,感受精神的力量,传承美好古老的又在发展的习俗!真的希望中秋时分,家人团聚,天下共赏一轮圆月,体味浓浓的亲情!真的希望过年的时候,锣鼓敲起来,人们动起来,真正感受除旧迎新的喜悦。我还希望着……

  对“国学热”既可以肯定,毕竟通过这些活动可以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质疑,如果这些活动仅仅流于形式,当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有对《三字经》《弟子规》的内容要批判地继承,这样这些活动才能真正起到传承国学的作用。



猜你感兴趣:

1.2017四川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2.2017四川高考英语真题

3.2017四川文综高考试题

4.2017年四川高考文科数学题

5.2017四川高考英语试卷

2017四川高考题目答案

自恢复高考以来,在中学语文教师中流行一种说法:高考语文试题,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指挥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四川高考题目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四川高考题目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四川高考题型答案
    2017四川高考题型答案

    高考,旨在为高校挑选文化素质合格的新生。高考语文试题,要为挑选语文素质合格的新生服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四川高考题型答案的内容

  • 2017四川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7四川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四川语文高考命题更自由、灵活,更注重传统文化底蕴,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四川高考语文试题答案的内容

  • 17年语文高考四川试卷
    17年语文高考四川试卷

    高考作为一种高利害的大规模教育考试,由于对家庭和考生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它成为所有考试管理中最重要和核心的内容。特别对于高考语文来说。下

  • 17语文高考四川题型
    17语文高考四川题型

    高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指挥棒,它的指向作用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将产生重大影响,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江苏省想要在高考命题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

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