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真题

时间: 德豪21 分享

  近年高考语文补写句子这一题型出现频率较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高考语文真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语文真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德礼为基,法律为盾

  李维睿

  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综观我国历史,两千多年前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为推行“德政”发出政治呼声;其后,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引导下,执政者始终强调“德治”,坚持“德化天下”,并通过推动礼法合一,实施“德法合治”,构筑起了我国独特的“礼法文化”体系。我国古代的“德法合治”由“行德以礼”“由礼生法”“以法护德”三个环节组成。

  “行德以礼”:礼是道德的外在行为规范

  古代德治中的“德”,与今天一样,指的也是道德、品德、德行等,是符合社会主流的正确价值取向。古人为“德”找到的现实载体便是“礼”。《论语·为政》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治国以道德为导向,施政的举措便是推行“礼治”,把礼作为以德治国的实践手段,人民才能知廉明耻、从善如流。

  首先,从礼的来源上看,礼仪的制定和实施,表现出来的是人类居家生活、社会交往的基本情感,即所谓“人之常情”。基于情感而发的礼,自然能得到普遍遵循,这与道德从日常中抽象、获得大众认同的路径是一致的,如祭礼表达对祖先的思念敬重、丧礼寄托亲属的哀思,还有婚礼、待客礼等等,这些传统保留到了今天,成为不成文的规则,不履行则难以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它代表的是人伦道德的底线。其次,从礼的实施上看,一切礼仪制度都始于个人实践,这种实践可视作自我修养,包括对欲望的约束,这与道德重修身、重教化、重感召的特性是相一致的。事实上,礼治发挥的正是“化成天下”的道德功能。再次,从礼的渗透性来看,古礼纷繁复杂,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一说,有冠、婚、丧、祭四礼一谈,前者重国之礼,后者重家之礼,可谓纵贯国、族、家与自身,其主线便是以孝、忠、仁、义、信等为核心的人伦道德。

  “由礼生法”:法与礼的统一、互补

  礼作为道德的规则,其表现形式往往是行为规范,解决的是“该做什么”“按什么流程做”的问题。即便如此,礼也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尤其是对违礼行为的追究惩罚,必然要诉诸具有普遍威慑力的法律,用法治来维护礼治。一般认为,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我国便加速“礼法合一”的进程并开始形成独特的“礼法文化”。“礼法合一”的主要路径是“由礼生法”。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礼是作为原则性的规范逐步纳入法律体系之中的。比如,汉宣帝时期把“亲亲得相首匿”纳入法律之中,“恤刑”“八议”“准五服以治罪”“十恶”等礼的原则,则是在汉唐之间纳入法律之中,并上升为法的指导原则。上述纳入法律的礼,不少在现行刑法中仍有所体现:比如近亲属无作证义务,对未成年人、老年人、聋哑人、孕妇等特殊群体可从轻或减轻刑事处罚等。

  “以法护德”:实施法律的落脚点

  在我国古代,施行法律的目的便是维护礼制、捍卫道德。一方面,国家直接通过刑罚来惩治道德问题。以唐律中的“十恶”为例,其中“恶逆”是指殴打、谋杀直系尊亲之行为,“不孝”“不睦”“内乱”的情节虽轻于“恶逆”,但也严重悖反家族伦常,“不义”是侵犯非血缘尊长的行为,“不道”则是情节恶劣的杀人不法行为。律典把严重的失德行为直接上升为犯罪,并与常规犯罪予以区分,实施严格处罚。另一方面,遇到道德与法律或者礼与法之间的冲突时,国家会进行权衡与调整,以期法的实施始终维系道德观念。比如不同层次的道德观念之间也会发生冲突,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德礼的柔性,在法律与道德、情理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平衡两者关系,兼顾秩序与和谐,这种理念对今天法律的制定实施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综上,古代的德治与法治,以德礼为基础,从道德出发,通过礼仪来实践道德,同时生成、改造法律,以取得强制执行力;以法律为后盾,维护道德的行为、惩罚失德的行为,保障德与礼的实施。以此构筑起“德法合治”的完备体系:德、礼、法既统一在道德观念之下,同时又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不同功用,德礼重内修、重教化,法律重纠违、重处罚,共同推动实现国家、社会以及个人自身的和谐治理。

  (选自2017年3月22日《学习时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讲的是是治国只有以道德为导向,推行“礼治”,把礼作为以德治国的实践手段,人民才能知廉明耻、从善如流。

  B.从礼的来源上看,礼仪基于“人之常情”;从礼的实施上看,礼仪制度都始于个人实践;从礼的渗透性来看,纷繁复杂的古礼纵贯国、族、家与自身。

  C.以法护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直接通过刑罚来惩治道德问题,一是遇到道德与法律或者礼与法之间的冲突时,国家会进行权衡与审议。

  D.不同层次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国家会发挥德礼的柔性,在法律和道德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来平衡,兼顾秩序与和谐,此理念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祭礼、丧礼、婚礼、待客礼等是基于人居家生活、社会交往的常情而发的,因此能得到普遍遵循,这与道德从日常抽象、获得大众认同的路径是一致的。

  B.人们认为,从汉武帝时期起,我国便加速“礼法合一”的进程并开始形成独特的“礼法文化”。而今古不同时期纳入法律的礼,有些在现行刑法中还有所体现。

  C.“礼法合一”的主要路径是“由礼生法”,礼是作为原则性的规范逐步纳入法律体系之中的。如汉宣帝时期的“亲亲得相首匿”以及汉唐之间的“恤刑”。

  D.即使礼可以解决的是“该做什么”“按什么流程做”的问题,但也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对违礼行为的追究惩罚必然要诉诸法律,用法治来维护礼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后来执政者就坚持“德化天下”,通过礼法合一,实施了“德法合治”,形成了我国独特的“礼法文化”体系。

  B.文章以我国历史上执政者始终强调“德治”并通过推动礼法合一,实施“德法合治”,构筑“礼法文化体系”来论证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C.经历了“行德以礼”“由礼生法”“以法护德”三个阶段,我国法律最后形成了以德礼为基础,以法律为后盾的“德法合治”的完备体系。

  D.“德法合治”的完备体系中,德礼是基础,法律是后盾;德礼重内修、重教化,法律重纠违、重处罚,德礼和法律既有统一性,又有功用的不同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像飞一样

  立夏

  “对了,岛上有汽车吗?”说这话的时候,我和阿龙正坐在一艘晃晃悠悠的小木船上。去蜈蚣岛的客船每周仅一班,我等不及,让阿龙花钱雇了一条小船。

  “哪有!”阿龙哈哈笑了,“本来就没有,现在更不会有了。”

  毕业后这些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从学生时代就无比向往的海岛。公司欲开发大型荒岛求生项目,需要一个岛,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老同学阿龙。

  阿龙来自舟山群岛,是我们班唯一来自海边的同学。在他的描述中,大大小小的岛屿像玉米粒似地随意撒在大海上,而他小时候居住的蜈蚣岛,有各种奇形怪状的鱼类、固定在礁石上的贝类、沙滩上爬得飞快的螃蟹、滩涂泥洞里探头探脑的跳跳鱼,还有岛上高高低低的石屋,渔船拢洋时码头上遍地白花花的鱼……这些场景从善于讲故事的阿龙口中讲出来,在我的脑中构筑了一个如梦境一般神奇的世界。

  阿龙接到我的电话就说:“你们可以去蜈蚣岛啊。”

  “拜托,我找的是荒岛,蜈蚣岛人丁兴旺,放百八十个人进去活100年都不成问题,还搞什么求生训练啊。”我笑着说。

  阿龙说:“唉,如今的蜈蚣岛,就一荒岛,你去了就知道了。”

  船一靠岸,果然看到一片错落有致的石屋建在山上,却不见人烟。阿龙说,岛上的人基本上都迁到陆地或者大岛上去了,现在只剩下几个老人不愿离开,还住在老屋里,他们的家人每周用客船送些吃的用的过来。

  环岛一周,我欣喜异常,这正是我想要的岛。可是走得人都快虚脱了。阿龙说,我带你找个地方喝口茶坐一会儿。就这样,我见到了阿优婆,老人70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我夸她屋子里的那些旧家具、院子里的大瓦缸……我确实从内心里喜欢这些老东西,怀旧又精致。她很健谈。一只小黑狗乖巧地伏在她脚边打瞌睡。阿龙告诉我,阿优婆的儿子在大岛上买了房子,但她死活不肯搬。阿龙指了指脑袋,说阿婆一辈子没出过岛,有点固执,是个老脑筋。儿子带来的新玩意儿全被她扔在一边。媳妇有一次烫了头发来看她,也被她狠狠骂了一顿。所以现在儿子媳妇也不大愿意来了。我很惊讶,一辈子没出过岛,是我无法想象。是的,虽然阿优婆颇为热情,但我感觉得到,她不喜欢我的时装、我的卷发、我的眼影、我的口红。我也不喜欢她,不喜欢她的封闭,以及言语中对岛外世界的抵触。

  紧张的汇报、考察之后,老板最后拍了板,我们的荒岛求生营地终于可以规划建设了。我做的第一件事,是联系好登陆艇运了一辆越野车和一辆卡车到岛上。

  我驾驶越野车在海边疾驶,突然发现前面有个蹒跚的背影,是阿优婆。我下车,让她坐上我的车,想送她回家,然而她并不搭理我,漠然地转头便走。我开车继续前行,突然有个小黑点从路边冲出来,我一个急刹,吓出了一身冷汗。是阿优婆的小黑狗,冲着汽车吠叫。

  我从梦中惊醒了。没有海,没有阿优婆,我躺在宾馆的床上,远处传来几声狗叫。我再也无法入睡,我不明白,为什么会做那样的梦,但那个蹒跚的背影让我久久难忘。我想,若我带着一大帮时尚的男男女女,打破这个岛的平静,对于阿优婆这样的老人会意味着什么?

  第二天,我和阿龙来到阿优婆家。把我们在这个岛上想做的事,说给阿优婆听。我想,即使阿优婆不能理解,让她狠狠地骂我一顿,也能让我的心里好受一些。

  然而,阿优婆对我们说的似乎挺有兴趣。她说,这个活动好啊,海里全是宝,以前最苦的时候,我们岛上也没饿死过人。海里可以钓鱼,海边可以捡海螺,泥涂里有跳跳鱼、小螃蟹。人是饿不死的,就怕你们城里人吃不起苦。我得寸进尺,邀请阿优婆坐车去参观我们的求生基地。阿龙在一旁摇着头说,阿优婆从来没出过岛,也没见过汽车,她不敢坐的吧。但是阿优婆竟然同意了。她走到汽车前,小心地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车身,脸上带着孩童般的好奇。

  我驾驶越野车在海边疾驶,放下车窗,打开音乐,海风扑面而来。副驾驶座坐着阿优婆,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她说:“真的很快啊,像飞一样。”

  (选自《小小说选刊》)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中的“我”是线索人物,由于“我”寻找和考察,才引出阿优婆这一人物,情节才得以发展;同时,小说还用“我”的时尚来衬托阿优婆的传统。

  B.阿龙在小说中不可或缺,没有他,“我”找不到蜈蚣岛并且不会决定把荒岛求生的项目建在岛上;没有他,我见不到阿优婆。总之,没有他,故事无法发展。

  C.阿优婆生活在一个原本热闹但已日渐冷清的荒岛,尽管外部世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她仍固执地想重复原来的生活方式。然而变化是趋势,谁也得面对。

  D.我邀请阿优婆坐我的车回家,但她不搭理我,漠然地走了,连她家平日里看起来乖巧的爱打瞌睡的小狗都对我不友好,冲着我的汽车吠叫,吓出了我一身冷汗。

  E.阿优婆生活的蜈蚣岛是处在飞速发展环境中的很多海岛的缩影。它们曾经人丁兴旺,但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世界改变着它们的曾经和未来,小说的主题令人深思。

  5.小说的第四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回答。(4分)

  6.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的理解。(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古城卫士”阮仪三

  在保护家园的专家中,阮仪三被人们称作“古城卫士”“都市文脉守护者”。

  战乱年代,5岁的阮仪三随母亲迁居到老家扬州,开始每天在私塾读书。心中埋下了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

  17岁那年,阮仪三报名参加了海军。当兵5年后,阮仪三考进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系,师从中国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陈从周教授。开始跟着老师编教材、调查古建筑。再后来,阮仪三师从董鉴泓教授,学习中国城市建设史。为了编写《中国城市建设史》,每年一放暑假,阮仪三便随着老师跑城市、做调查。这一跑就是20年,跑了中国100多个城市。“那时候的城市漂亮极了,虽然有些破败,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江南有水乡的诗情画意,西北则有一座座壮观完整的城墙。”

  毕业后的阮仪三留在同济大学教书,但更多的时候他身处挽救古城镇的一线。

  20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强大的“建城”之风所到之处,许多城镇街区纷纷被拆除,当阮仪三带学生前往山西平遥时,平遥正准备在古城中纵横开拓几条大马路,开辟城中心广场,建设新的商业大街。

  被这个宏伟计划吓坏的阮仪三,发现古城西部已经开始动工,100多座明清建筑已被拆毁,城墙也出现了大口子。为了拓宽马路,道路两旁的民居已经被拆除。他强烈要求平遥县政府马上停止这种破坏性建设,以免费重做规划为条件,才暂停了施工。之后他马上找到山西省建委,又立即邀请董鉴泓现场指导,请陈从周先生写出书面意见。为了确保平遥县政府接受他“不合时宜”的规划,他又将保护古城的规划方案和说明风貌完整的古城价值极高的全部资料直送北京,以引起山西省和平遥县政府的重视。

  那个时候在平遥的日子异常艰苦。当地官员认为这是在阻碍平遥发展,对阮仪三和他的团队态度也不好,常常大嗓门嚷嚷。阮仪三却不放在心上,还自费送当地官员去同济大学参加保护古城的培训。最终平遥古城被完整保存下来,后来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这段“刀下留城救平遥”的经典故事,也开启了阮仪三“古城卫士”的生涯。

  随着苏南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众多江南古镇面临被拆的危机。可是对于阮仪三的保护规划理念,很多古镇管理者拒绝接受。于是他改变了策略,先不找那些交通沿线的古城镇,转而寻找一些开发意识比较淡泊的地方。当时还很偏僻的周庄,保存着良好的传统民居生态,吸引了阮仪三。他主动提出免费做规划,方案是先保护古镇,然后在古镇外面发展工厂。

  第一次,护镇心切的阮仪三揣着江苏省建委的红头介绍信去了,可当地官员们不买账:“保护古镇就是保护落后,马达响才是硬道理!”“什么规划?蓝图全在我脑子里!”“我们忙得要死,不要你们知识分子来管闲事。”

  阮仪三知道,如果以牺牲古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来保护古镇,便不会长远。于是他和地方政府商量,将门票收入的10%作为古镇保护基金,又成功申请到“大地农村发展基金”,还想尽办法帮助周庄古镇进行旅游推广。古香古色的小桥、流水、人家,瞬间吸引了许多外来的游客,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卖专业反转胶卷的小镇,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比盲目建造商业圈效果好的多。

  现在,平遥、丽江、周庄、同里、乌镇、甪直、西塘这些旅游胜地一到节假日就摩肩接踵,风格迥异的旅游胜地的规划都出自阮仪三之手。

  事实上,阮仪三并不是完全反对新建,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就让他赞赏不已——以现代材质营造苏州清秀的水乡亭台,既保护了整体风貌,又传承了文化。在他看来,建筑与古镇应该留下每一个年代的痕迹,让历史可以读取。

  阮仪三推崇的“新旧分开,修旧如故”的规划理念,在国内受到不少阻力,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国际上对他的所作所为表示了认可:在2014年他获得美国圣母大学专门针对古城镇保护而设置的“亨利·霍普·里德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学者。

  如今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阮仪三着急的是自己做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在中国还很不成气候。他说,这辈子所做的事所追的梦,就是保护古建筑。“它们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记忆活体。”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国人才能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

  阮仪三还建立了“遗产保护工作营”,不仅自己亲力亲为,还发动志愿者一起进行遗产保护,传承这项事业,他用这样的方式来收集散落在各处的乡愁。山西新绛古城,正是一个例子。在走访考察中,阮仪三发现了隋唐园林和古建筑,亲自写报告、做规划;另一边,新绛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也开始运作起来,带动青年人一起参与到保护工作中。

  (摘自2017年第5期《莫愁·天下男人》,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阮仪三参加海军的经历,使他得以饱览祖国山水的美丽,开阔了眼界,认识到作为一个国家卫士的职责,为他以后从事的事业打下了基础。

  B.阮仪三先后师从陈教授、董教授。跟随陈从周教授学习期间,为了编写《中国城市建设史》教材,他开始调查古建筑,跑了中国100多个城市。

  C.阮仪三作为“古城卫士”“城市文脉”,曾经“刀下留城”救平遥、步步为营护周庄,而丽江、同里、乌镇、西塘的规划也都出自他之手。

  D.阮仪三始终身处挽救古城镇的一线,从他保护古镇整体风貌的做法上,我们可以看出,他虽然很欣赏贝津铭对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但却反对新建。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一些城市虽有些破败但很漂亮,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江南有水乡的诗情画意,西北每个城市则都有一座壮观完整的城墙。

  B.为保护江南古镇,阮仪三灵活变通,先从保护开发意识较淡泊的地方入手。当时的周庄之所以能吸引他,就是因为它很偏僻,保存着良好的传统民居生态。

  C.阮仪三推崇“新旧分开,修旧如故”的规划理念,虽在国内受到不少阻力,但国际上对他的所作所为表示了认可,这足以让他感到欣慰。

  D.经过阮仪三的努力,现在的遗产保护事业传承有人,他所发动的志愿者起到了参与保护散落在各处古城的作用。保护新绛古城就是一个例子。

  9.保护古城有哪些意义?请结合全文概括。(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干字直卿,福州闵县人。干往见清江刘清之。清之奇之,曰:“子乃远器,时学非所以处子也。”因命受业朱熹。干家法严重,乃以白母,即日行。时大雪,既至而熹它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后遂以其子妻干。

  宁宗即位,熹命干奉表,补将仕郎。丁母忧,学者从之讲学于墓庐甚众。熹病革,以深衣①及所著书授干,手书与诀曰:“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

  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知抚州高商老辟为临川令,岁旱,劝粜捕蝗极其力。改知新淦县,吏民习知临川之政,皆喜,不令而政行。

  所至重庠序,先教养。其在汉阳,即郡治后凤栖山为屋,馆四方士,立周、程、游、朱四先生祠。以病乞祠,主管武夷冲祐观。

  寻起知安庆府,至则金人破光山,而沿边多警。乃请于朝,城安庆以备战守,不俟报,即日兴工。城成,会上元日张灯,士民扶老携幼,往来不绝。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干礼之,命具酒炙,且劳以金帛。妪曰:“老妇之来,为一郡生灵谢耳,太守之赐非所冀也。”不受而去。后二年,金人破黄州沙窝诸关,淮东、西皆震,独安庆按堵如故。继而霖潦余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民德之,相谓曰:“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

  后同僚忌之,干遂归里,弟子日盛,巴蜀、江、湖之士皆来,编礼著书,日不暇给,夜与之讲论经理,亹亹不倦,借邻寺以处之,朝夕往来,质疑请益如熹时。既没后数年,以门人请谥,又特赠朝奉郎,谥文肃。

  (选自《宋史是·黄干传》)

  【注】①深衣:指古代诸侯、士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这种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名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B.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C.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D.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庠序”,指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相当于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建议,在京都长安设立的太学。

  B.“乞祠”,指大臣因故自请充任祠禄官。也称“请祠”。“祠”,指祠禄官。宋代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或罢职者,常命为祠禄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禄,以示优礼。

  C.“观”,指道教的庙宇,也称“道观”。宫内、宫外皆可设道观。宋代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或因故自请者,会被朝廷安排在宫外的道观里享受其俸禄。

  D.“上元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民间有人们携亲伴友“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故又称“灯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干在学术上师承朱说,致思刻苦。黄干禀告母亲后当天就出发去找朱熹。等待朱熹归来的两个月期间,他没脱过衣服。见到朱熹后,晚上抓紧时间地学习。

  B.黄干为官期间颇有政绩,政声极佳。黄干任新淦县知县时,官吏百姓都知道他在临川县的政绩,非常高兴。这一年天旱,黄干劝勉百姓卖粮和捕捉蝗虫。

  C.黄干兴办学校,以教养百姓为先务。在汉阳时,他依傍着郡邑治所后的凤栖山修造房屋,来给四方之士提供住所,修立周敦颐、程颐、游酢、朱熹的祠庙。

  D.黄干一生讲经学义理,著书立说。黄干回乡里,巴蜀、江浙、荆湖之士都有来投他的,他孜孜不倦,借邻寺为弟子住地,质疑请教之风像朱熹在世时一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老妪百岁,二子舆之,诸孙从,至府致谢。干礼之,命具酒炙。(5分)

  (2)继而霖潦余月,巨浸暴至,城屹然无虞。民德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题。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廿三)①

  陈子昂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②林。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旖旎③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为武则天赏识之时。②珠树:即三株树。据《山海经》记载,为古代传说中的名贵树名。③旖旎:本为旌旗随风飘扬貌,引申为柔美貌,犹言婀娜。

  14.下列对诗歌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感遇诗是对所遇事物抒发感慨的诗,常常抒发个人际遇之感慨。与陈子昂咏“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一样,这首诗风格尖峭直露,怨伤情绪是很浓重的。

  B.本诗大有尺幅千里之势。开篇即突出了诗的主角“翡翠鸟”,接着六句写其残酷结局,之后两句运用反问,交代了原来远走高飞无用,虞人还是用网罗找到了它。

  C.这首诗巧用了对比手法,如第五六句写翡翠鸟“杀身炎州”、“委羽玉堂”就与前面其“巢在南海”、“栖在珠树”时雌雄双栖的自在境况形成极大的反差。

  D.“光”“烂”这两个词表现力很强,突出了翡翠鸟华丽漂亮的羽毛为“首饰”和“锦衾”带来了无限光彩。它使美人的首饰婀娜生光,使美人的锦被斑斓鲜艳。

  E.这首诗双关到底,寓意丰富。看似句句说鸟,实则句句写人。最末第二句“多材信为累”道出了作者珍禽之叹息的正意。一经点明,立即收住,戛然而止。

  15.本诗突出了翡翠鸟的什么特点?请概括。借此鸟作者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阿房宫赋》一文中,杜牧泼墨写意,粗笔勾勒,极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的句子是:“。”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借“,”的欢乐景象表达词人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先富起来的地区决不能再有人一己百的心理,要尽可能保证贫困地区优先获得发展的机会,享受政策优惠。

  ②与同时期那些名噪一时的作品相比,他的作品因大多远离现实生活,有无重大、敏感的主题,并未立即产生大的轰动,显得有点过于平静。

  ③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制度解体,上下三千余年的历史,王朝更迭,内乱外扰,古代政治局面一直风雨如晦,很少有光风霁月的时候。

  ④自拍杆可与手机、照相机配用,但其发出的电磁波却可能对人体有害,于是遭到多国封杀,但我国许多市民却不以为然,依旧拍的不亦乐乎。

  ⑤《人民的名义》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飘红,受到热烈追捧。实力演员张丰毅、吴刚、张志坚等以其精湛的演技,挥洒自如地演绎着剧本中的角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罗弗敦群岛是由上古冰川雕琢而成的,大大小小的岛屿隆起高达一千多米奇形怪状的尖角屏障,岛上壮阔的山水和漂亮的渔村更叹为观止。

  B.老百姓上访,不如让干部下访。干部走下去,群众满意度就会提升上来。工作做得好不好,干部都不能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

  C.在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的同位素训练班里,诞生了我国第一批放射性同位素测试仪,研制出了第一批放射性标记物,完成了第一批显影实验。

  D.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这些伪造的网络文章之所以得到广泛阅读和转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的文本结构暗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从中国诗歌发展的轨迹看,新诗与旧诗是诗坛两朵鲜花。诗歌作为一门艺术,①有新旧之别。②新旧之分仅是时间、内容和形式上作出的区分,③不代表质量、成就的高低之别。新的作品好,旧的作品未必不佳。许多艺术形式与艺术品的价值不断增长,④因为所历年代的久远。简单的线性进化思想并不足以概括艺术的发展,⑤艺术作用于人类的灵魂,⑥触动心弦、深入人心才是它的价值所在。新旧诗歌中都不乏风清骨峻、思精韵美的流芳之作。

  选项①②③④⑤⑥

  A因而/应该只是如果那么

  B当然但并正是/因此

  C必然而却/因为所以

  D一定只是/反而既然那么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①,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②,这种合形、音、义为一体的特征,使汉字成为一种具有文化丰富性的符号,画图、象形、表意、表音。这四个“文字发展阶段”,都智慧地凝结在“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之中,汉字在表达上更加灵活自由。汉字的书写也极富特色,汉字起源时的象形特征,③,书法将汉字的魅力推向了另一个美学高峰。

  2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解读这幅漫画漫画的寓意,不超过50个字。(3分)

  (2)选择一个角度切入,谈谈你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不超过50个字。(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新年伊始,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了一尊针灸铜人雕像。这尊铜人的原型诞生于北宋,是我国古代中医文化发达的标志之一。这尊针灸铜人像承载着古代中医文化研究的智慧,也承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好祝愿,在致辞中说,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国的传统中医,让它给全世界更多人带来福音。对此,有的人认为这是中国向世界寻求认同,在中医中药被更多接纳的同时,中国和中国文化也会被更多地接纳和认同。有的人认为这是中国在向世界展示魅力,在经济和军事实力日趋强大的同时,中国优秀文化的输出更有利于构建中国形象。

  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完成写作任务。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语文真题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分)C (偷换概念。将原文的“调整”偷换为“审议”。)

  2.(3分)B (张冠李戴。原文有“一般认为”,可见不是“人们认为”。)

  3.(3分)C (曲解文意。“由……三个环节组成”不等于“经历了……三个阶段”。另外,是“古代的德治与法治”构筑起“德法合治”的完备体系,而不是“我国法律”构筑起“德法合治”的完备体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3分)C (A.主观臆测。对阮仪三参加海军的分析于文无据。B.张冠李戴。参看原文第三段即可知。D.曲解文意。由原文“阮仪三并不是完全反对新建”可知。)

  8.(3分)A (扩大范围。“都”字过于绝对化了。)

  9.(6分)①通过保护,让每个古城都保留自己的特色,让具有极高价值的古城保持风貌完整。(得分点为“保留古城特色,保持古城完整”)②保护古城,既保护了整体风貌,又传承了文化(或可以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历史可以读取每一个年代的痕迹(或保留一个国家一种不可再生的记忆活体)。(得分点为“传承了文化,留下了历史”。)③修旧如故,以存其真,国人才能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得分点为“留得住乡愁”。)(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三点得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3分)C (原文标点为:干因留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而熹始归。干自见熹,夜不设榻,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来源:学优高考网】

  11.(3分)A (对“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解释错误,其实这句的“庠序”仍是“学校”的意思。)

  12.(3分)B (倒置错位。从原文第三段可知“岁旱,劝粜捕蝗极其力”是黄干在临川时的政绩,而不是他任“新淦知县时”发生的事。)

  13.(1)(5分)有个老婆婆有一百岁了,两个儿子用轿子抬着她,几位孙子(在后面)跟随她,到府衙表达感谢。黄干以礼相待(或用礼仪接待他们),命备好酒肉(招待他们)。(“舆”、“致谢”、“礼”、“具”各1分,句意1分。)

  (2)(5分)接着大雨下了一个多月,巨大的洪水突然(或骤然)到来,但安庆城却安然屹立没有忧患。百姓都感激黄干。(“霖潦”、“暴”、“无虞”、“德”各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5分)A(3分)、B(2分),选三项或三项以上不得分。(A.这首诗怨伤情绪是很浓重的,但在表现的方式上,却采用了缓和的口气,因此风格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的。B.第九句、第十句运用的是自问自答的设问。)

  15.(6分)翡翠鸟的特点:①筑巢神树,羽毛华美(外形美丽)。②品行高洁,不同流俗。③雌雄双飞,自由自在。(写出一点得一分,共3分。)

  情感:表达了诗人被迫为武氏把持的朝廷效力(因被武则天赏识而丧失了在政治上抉择自由)的无奈和哀怨之情。(1分)本诗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借叹鸟之悲而自叹,亦可答“运用双关”、“运用比喻”),(1分)感伤自己为武则天赏识时的不自由。如最后两句,感叹此珍禽,实际上感叹的是自己为才华所累的遭遇。(1分,此项分析的例句与上面作答的手法要对应。又如“杀身炎洲里,委羽玉堂阴”指作为鸟,就不免在炎热的南州被杀,而将它的毛羽呈送到玉堂深处,妆点在美人的头上与床上;而作为人,就不免为统治者所强迫,名列朝班,丧失了在政治上抉择的自由。“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比喻诗人的才华文采,被统治者用来点缀升平,增饰“治绩”。“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写翡翠鸟既然知道自己将受到杀身之祸,何不远走高飞呢?可怜这鸟儿巢居南海,还能算不远吗?没有用,虞人(周礼职掌打猎的官名)还是用罗网来找到了它。这里比喻诗人虽想隐遁,但还是难逃统治者的笼络。)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1)覆压三百余里。(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7.(3分)B (①人一己百: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好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形容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使用错误。②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噪:群鸣。使用正确。③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又作光霁。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比喻人品高洁,胸襟开阔。使用正确。④不以为然: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使用错误,应改为“不以为意”。⑤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挥:挥动笔杆。洒:洒墨。使用错误。)

  18.(3分)C (A.搭配不当,修改为“令人叹为观止”;B.介词残缺,应该在“自我感觉”前补充“以”;D.句式杂糅或成分赘余,去掉“的原因”。)

  19.(3分)B (①空处不存在因果关系,不选A;④空处需要连接词,不选C;⑥空前后分句间存在因果关系,不选D。)

  20.(5分)①不单中国使用。②汉字传承悠久是因为汉字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答为“汉字具有合形、音、义为一体的特征”亦给分)③衍生出了世界上最独特的书法艺术。(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意思对即可。)

  21.(1)(3分)漫画反映并批评了“低头族”总是沉迷手机世界而对外部世界漠不关心,忽略亲情造成家庭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得分点分别为:低头族、沉迷手机世界、忽略亲情。)【来源:gkstk.Com】

  (2)(3分)示例一:亲情无价,珍惜与亲人相处的美好时光,莫让手机冷落了身边的家人。示例二:手机是工具,合理利用手机,方便工作学习和生活。滥用手机,沉迷于手机世界,于身心发展都不利。示例三:手机本应是交流和获取信息的平台,沉迷手机,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和疏远,得不偿失。(言之成理即可。)

  四、写作(60分)

  22.【立意指导】要抓住关键词“文化交流”、“文化融合”、“价值认同”、“文化自信”、“国家形象”、“民族自豪”来立意。如写“传承传统文化”之类的则为偏题。

  参考译文:

  黄干,字直卿,福州闽县人。黄干去拜见清江的刘清之,刘清之认为他很奇异,说:“你是将来会成大器的人,当下的学问不是你研治的对象。”于是让他师事朱熹。黄干家的家法很严,于是把这个话告诉他自己的母亲,当天就出发了。当时天正下大雪,来到朱熹住所适逢朱熹外出了,于是黄干在客栈留宿,寝卧和起身都在一张榻上,两个月没有脱衣服,这时朱熹才回来。黄干自从见到朱熹后,晚上不再设置床榻(而卧),不再宽衣解带,稍有疲倦就略坐一会儿,有时一靠墙就到了天亮。朱熹告诉别人说:“黄直卿意志坚定致思刻苦,与他相处,很有好处。”后来,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黄干。

  宋宁宗即位后,朱熹让黄干进献奏表,补任将仕郎。黄干遭逢母丧,跟从他在墓地庐舍讲论的人很多。朱熹病重时,把自己平日所穿的深衣和撰写的著作交给黄干,亲笔写信和黄干诀别说:“我的道的依托都在这里,我没有遗憾了。”

  江西提举常平赵希怿、抚州知州高商老征用黄干担任临川县令,当年天旱,他极力劝勉百姓卖粮和捕捉蝗虫。改任新淦知县,官吏百姓平常知道他临川县的政绩,都感到高兴,(所以)不用命令政令就得以施行。

  黄干所到之地都重视兴办学校,以教养百姓为先务。在汉阳时,他依傍着郡邑治所后面的凤栖山修造房屋,来给四方的士人提供住所,修立周敦颐、程颐、游酢、朱熹先生的祠庙。托病自请充任祠禄官,主管武夷冲佑观。

  不久黄干被起任为安庆府知府,到任的时候,金人攻破光山县,沿边境多有警报。于是黄干上书奏请朝廷,修筑安庆城池来(提前)准备好作战或防守,没有等到回复,当天就动工兴建。城池筑成,恰逢上元日张灯,人士百姓扶老携幼,往来不断。有个老婆婆有一百岁了,两个儿子用轿子抬着她,几位孙子(在后面)跟随她,到府衙表达感谢。黄干以礼相待(或用礼仪接待他们),命备好酒肉(招待他们),又用金帛酬劳他们。老婆婆说:“我老婆婆来,是为了全郡的百姓道谢罢了,知府的赏赐不是我所希望的。”她没有接受就离开了。两年以后,金人攻破黄州沙窝各个关隘,淮东、淮西都受到震动,唯独安庆(凭依城墙之险)安定如旧。接着大雨下了一个多月,巨大的洪水突然(或骤然)到来,但安庆城却安然屹立没有忧患。百姓都感激黄干,互相对对方说:“不被敌寇摧残,不被洪水淹没,让你活下来的是黄老父啊。”

  后来同僚忌恨他,他就回归乡里,弟子一天比一天多,巴蜀、江浙、荆湖之士都纷纷前来,他编订礼文、著述书籍,白天没有闲暇,(就利用)晚上和他们讲述经学义理,孜孜不倦,(因人多)就借邻近的寺舍让弟子们居住,早晚来往不断,质疑请教像朱熹在世时一样。黄干去世几年后,因为门人请求赐给黄干谥号,朝廷又特地追赠他为朝奉郎,赐谥号“文肃”。



猜你感兴趣:

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

3.2017高考全国卷1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4.高职高考语文真题

5.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高考语文真题

近年高考语文补写句子这一题型出现频率较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高考语文真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语文真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德礼为基,法律为盾 李维睿 法治和德治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高考语文题
    2017高考语文题

    探讨高考语文的命题特点,研究科学有效的高考语文命题方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高考语文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

  • 河北省高考语文题目
    河北省高考语文题目

    高考语文命题取材贴近生活,极富有时代气息,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生活化的导向作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河北省高考语文题目的内容,希望大

  • 高职高考语文试题
    高职高考语文试题

    高考语文试题,从审题、辨体裁、辨手法、辨语言、辨基调五个方面作了阐述,为写作此题作了示范,使本题答题有了可操作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

  • 2017广州高考语文题目
    2017广州高考语文题目

    近几年高考语文题目中,漫画型语言表达题频繁出现,不仅丰富了高考题型,而且更有利于发挥考生的语文能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广州高考语

6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