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政治>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14

时间: 刘惠25 分享

  高考的考试性质是选拔性考试,既考显性知识又考隐性知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仅供参考!

  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知识点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2)民族节日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3)文化遗产

  ①地位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重要性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2)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①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性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性。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为什么)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怎样做)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1)文化传播的含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

  ①商业贸易

  ②人口迁徒 。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④其他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1)文化传播的媒介,简称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2)大众传媒

  ①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②形式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③特点及作用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等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及其意义

  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2)对待文化交流的态度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影响(作用)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具体要求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3.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①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就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2)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3)教育

  三、文化创新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

  (4)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2)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的创新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4.创新与借鉴、融合

  (1)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①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

  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1)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2)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类型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交流传播,其意义既在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及其繁荣,也在于促进我国文化的发展、创新。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进行知识拓展,如可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文化交流的意义

  (1)对文化发展的意义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3)对国际政治的意义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

  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题目及参考答案

  【典例1】(2016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3).尽管中西方建筑在材料运用、设计理念上有诸多不同,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却从中国古代先哲老子的教诲中汲取养分,并以其作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渊源。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B.中华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

  C.文化是民族创造力的源泉 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答案】D

  【典例2】(2016年全国高考北京卷41)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鲁迅和雨果分别是中国和法国的伟大作家,虽然相隔万里,但是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通之处。下文为鲁迅文化基金会秘书长、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在“鲁迅对话雨果”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中讲话的部分内容。

  “雨果在他的《悲惨世界》里说‘只要本世纪三个问题得不到解决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换句话说,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存在愚昧和困苦,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鲁迅先生以他高度浓缩的小说、精美绝伦的散文和浩瀚滚烫的杂文,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和同样的意志,正如他那首《无题》绝句所言‘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3)结合材料,分析“鲁迅对话雨果”交流活动的文化意义。(8分)

  【答案】

  鲁迅和雨果都关心社会历史的进步,关注下层百姓的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各自民族精神的代表,也是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巨人。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能增进中法人民的相互理解,促进两国文化合作与发展,也有利于增强我们建设文化强国的自觉性,在中法文化的交流中推动文化创新。

  【解析】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本题可先分析鲁迅与雨果文化作品的共性,这种文化上的共性是交流活动开展的基础。接着再具体分析这种文化交流的意义,可从文化交流有利于增进文化的合作与发展,有利于文化创新、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等角度具体论述。

  【迁移训练】

  1.《南京人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名录》侧重于文献记录,包括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亊业机构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手搞、口述历史的记录以及古籍善本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记忆文献遗产寻历史深处的记忆,防止集体记忆忆的丧失

  记忆义献遗产对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记忆文献遗产打利T弘扬以改单创新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桔神

  文献遗产是一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理应得到继承和发展

  A.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

  文化的多样性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选择题和主观题均会涉及,但以主观题为主。在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时,一般会给出限制性条件,要求考生根据条件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考生在答题时,一要注意紧扣题目的设问;二要认真研读材料,抓住关键词;三要运用规范的政治术语并结合材料进行回答,同时要注意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让电视文艺节目蕴含民族文化之美,是媒体人的责任。

  近年,各种主题真人秀节目竞相上线,《中国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以极高的收视率取得巨大的商业回报,但节目的创意大多是舶来品。针对文化传媒的发展路径问题,有人认为,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而有人则认为这样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曾几何时,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符号渐行渐远,甚至淡出一些年轻人的视线,社会弥漫着浮躁、娱乐至上的气息。近期,《中国诗词大会》等原创文化节目受到热捧,节目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与坚守,凸显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和时代价值。创作者们从最熟悉的题材切入,在古典诗词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寻找承载节目风骨和精气神的支撑。其舞关设计将中国传统的符号融于多空间的四维影像,用最新的3D数字影像技术再现古诗词的流动意境。节目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给予了精;位阐释,不喧哗,自有声。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材料中关于文化传媒发展路径的两种观点,任选其一说明其合理性。

  【答案】

  观点一大量引进国外节目创意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传媒的发展,应鼓励引进。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求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交流借鉴促进创新。中华文化其有包容性,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市场的繁荣,引进国外创意适应了人们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观点二大量引进国外节目会让我国的文化传媒囿于模仿难于突破,应限制引进。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文化的传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强化本土原创有利于显示中华文化底蕴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文化强国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注重原创,增强文化创造的活力。

  3.继《百家讲坛》《见字如面》《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2017年新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大型演播室季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各个年龄,各个职业的一百余位诗词达人比赛对抗,带领全国电视观众,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大会以攻擂比赛为形式,选手、学者嘉宾、主持人之间频繁互动,全程运用移动端推动节目多屏传播,实现节目播出时电视观众利用手机与场上观众同步答题,观众也可在网络互动社区讨论诗词,表达观点,增加节目的参与感。多媒体互动为全国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全民诗词文化盛宴”,收看诗词大会节目也成为了今春最流行的文化活动。

  (2)经典文化借助现代媒介才能够成为流行文化,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答案】

  (2)现代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经典文化借助一定的媒介进行传播,能够被他人所接受,并发挥其影响作用;现代传媒极大地促进了经典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使之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因而能够广泛地流行。文化是否流行,受到包括传播媒介在内的众多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内容是否能够经受时代的检验,是否符合文化发展客观规律。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表现形式 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特点[①继承性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

  ②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③鲜明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现实价值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正确对待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

  ③反对固守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守旧主义”和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 影响因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技进步、思想运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题指导】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大众传媒依托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超越时空的局限,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迁移训练】

  (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政治题)鱼传尺素、鸿雁传书、 目断鲜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世世相袭,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现象一家书文化。完成下面小题。

  1.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 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众多志士豪杰的慷慨遗言、 大量文人墨客的千古绝唱、无数黎民百姓的浩叹欢歌,很多以家书的形式流传后世、昭示今人。传统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

  能真实地反映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貌

  依然是珍视情感、滋润心田的文化镜鉴

  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和魅力

  能唤起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守望

  A.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正确认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

  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反作用文化源于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可以为实践的发展提供先进的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从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只有关注对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2015年安徽卷38)材料二 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

  自古以来,专注细节、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国工匠秉承的精神,这种精神铸就了传统制造业的辉煌,也是助推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自觉弘扬工匠精神,主动担当历史责任;要将工匠精神与现代高科技高度融合,创造高品质产品,满足用户消费。中国制造正在敞开一扇扇新的梦想之门。

  (2)根据材料二,阐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

  【答案】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工匠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助推制造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弘扬工匠精神,担当历史责任。文化创新必须立足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既要秉承传统工匠精神,又要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解析】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分析说明“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的文化生活依据,属于依据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可以从文化的作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创新三个具体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解题指导】

  体现类的解答题,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体现类”题的设问方式通常为“分析XX体现的XX道理、”“分析XX是怎样体现XX道理的”、“分析XX是如何做到XX(理论化)要求的”的标志性字眼。“体现类”题对考生的要求是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透联—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

  【迁移训练】

  1.故乡是文学创作离不开的母题,时代发展了,现代人的乡土情结也变得多种多样,乡土文学不能仅仅是怀旧的风景式、景观式静态书写,社会的高度流动与开放,要求作家敏锐捕捉当下现实的活跃及其对乡土文化产生的影响,纵深开掘乡土题材。这表明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人们的实践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A.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伟大事也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但是,近些年来,影视行业无论是播出平台、院线、制作机构,还是投资人都对内容缺乏敬畏之心,要颜值不要演技,要票房和收视率不要品质,要笑声不要深刻。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在有些作品中,有的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成波, 脱离大众、脱离现实。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文艺创新对增强文艺生命力的意义。

  【答案】

  (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文艺创新,能够更好的使文艺为实践和人民服务,能够推动文艺在内容、形式、传播方式上不断发展,能够提高文艺作品的质量和品位。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14

高考的考试性质是选拔性考试,既考显性知识又考隐性知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仅供参考! 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知识点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1)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13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13

    以课本为依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密切关注时政热点,只有在知识、能力、心理素质三方面有了突破,学生才能自如应对高考。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

  •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12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12

    高考备考的考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现有试题效用的最大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仅供参考! 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

  •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11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11

    试题是考试的载体,是备考的工具。来做一套高考政治的相关试题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仅供参考! 全国高考政治考前

  •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10
    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10

    高考除了选拔功能外,更体现出导向功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2018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仅供参考! 全国高考政治考前复习知识点 一、国际社会

17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