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 > 学历类考试 > 中考频道 > 中考经验 >

关于中考经验交流

时间: 玉莲928 分享

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中考的学习经验和怎样备考,让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考经验交流,供大家参阅!

中考经验交流:中考生出现“高原现象”怎么办

如何解决初三学生的“高原现象”

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其特点表现为:在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在熟练练习的中后期,技能的发展并不是像刚开始训练时逐步提高,而是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暂停”之后,成绩又逐步上升。

高原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总括起来,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生理因素。如身体状况欠佳,较为疲劳,或者生病,常常使人精力不支,从而造成心智技能提高缓慢或者下降。

第二、心理因素。学习兴趣的下降,学习动机的减弱,厌倦学习,或者缺乏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就退缩,或者急于求成,一旦遇到成绩不如意就自怨自艾、心情急躁等,这些心理因素都可造成成绩的停滞不前。

第三、学习方法的原因。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心智活动,成绩的提高需要改变旧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方法,而代之以建立新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方法。在人们没有完成这个改造之前,成绩就常常会处于停滞状态。这是由于活动结构的改造往往是不容易的,采用新的方法也会遇到新困难,所以在改造之初,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可能会有所下降,因而练习曲线停留在固定的水平上或暂时下降。当经过练习、完成了改造过程后,成绩又会提高。

第四、学习内容增加。随着学习的逐步加深,学习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从范围上来看知识的容量在增加,从程度上来看难度在加深。这就更需要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扎实,理解透彻,运用熟练,而且要把握知识各部分之间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如果前面所学的某些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透,运用不熟,那么就很难形成准确、严密、清晰、连贯的知识网络,因而在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其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就很难继续提高了。

那么,如何克服“高原现象”,使孩子的智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呢?

首先,强化学习动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孩子头脑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在学习动机中,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对推动学习、克服“高原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和孩子求知欲望的减弱、焦虑急躁、急于求成等相联系的。

第二、辅导孩子改进学习方法。孩子以往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影响和制约着学习的成绩,因此,要提高成绩,就必须冷静反思在学习中哪些习惯、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可以继续保持的;哪些习惯和方法是有害的,必须克服和改进的。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学习上的盲目性、被动性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某些不良习惯和方法,恰恰是导致学习成绩徘徊不前、难以继续提高的重要原因。要想提高成绩、改变现状,就必须改掉这些毛病,加强学习的计划性、自主性。再如,有的孩子不是先复习所学内容而是急急忙忙地做作业,遇到问题不是先独立思考而是急于问别人,遇到阅读理解题不是自己认真去做而是等着老师讲解时记答案,对做过的练习不注意分析和总结,等等,这些做法都是非常有害的,是不利于学习的,必须认真改正。

第三、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经常与孩子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对其学习行为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则也不应多加指责,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父母应多尊重和理解孩子,时常让孩子体会到努力后的成功感,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加强锻炼,增强营养,保持充沛的精力,这也是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有的家长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成绩上会选择学习成绩,认为现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便是搞好学习成绩,虽然营养跟得上,但是时间的分配不那么合理,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同样重要。

中考经验交流:高分必备十大绝招

中考是初中生面对的第一次抉择性考试,把握好这次考试就进入了理想的高中,这是人生的一次转折点,以下是总结历年中考生的实战经验,分享给中考生们,非常实用的!

1、重视基础,注意听课,不放过疑问。

2、建立各科错题本,经常通过自己做错的题反省自己做错的经过。

3、读英语不怕别人笑话,要大声朗读,并经常用英文写笔记,锻炼英文写作能力。

4、可以订一些适合中学生读的报刊,通过多读多看多练,提高写作能力。

5、数学复习应避免题海战术,最好能将课本上的知识分章节梳理清楚,选作典型题,类型题,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准确率上,另外还可以把从前做过的错题集中处理一下,通过改正错误,填补自己的知识漏洞,并将复杂习题的解题思路重新领会,加强对常用解题法的掌握。

6、英语学习保持语感是最好的突击方式,另外可以做一些题型,查缺补漏,将自己掌握不太牢固的语法点、知识点着重领会,记忆。

7、语文能力是长时间学习积累的结果,最后阶段死记硬背的方法对提高成绩没有太大帮助,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是一个公认难点,很多同学在答题后自我感觉良好,但最后成绩却不尽人意,这是其解题思路与出题者意图的偏差造成的,对待阅读的技巧是要先领会作者的写作观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学会用文章中的观点解除问题,这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做题时多注意培养自己的分析能力。另外,作文也很重要,写作文切记不要跑题,并在此基础上积累一些精彩的语句,提高自己的文采,以博高分,老师曾建议,中考之前头脑里至少要装有五十篇范文。

8、理化综合复习重点应着重突出基础题和类型题,对付难题不止重结果,分析解法才是最重要的一环,分析解题思路的脉络,掌握并灵活运用理化题的解题方法是获得高分的基本保障。

9、淡化考试,不要过分关注,过分提醒,像平常一样作息、生活,到临考试适当玩乐、游戏有助于减缓压力。

10、考完一门不要和同学对答案,立刻投入到下一门的准备中去。

中考经验交流:尖子生亲传十大高效听课技巧

一、听视并用法

大多数学生听课是一边听,一边看。听觉和视觉并用,比只听不抬头看的听课效果要好。听是接受声音信息,看是接受图象信息。

又听又看,在通过声音传递来记忆抽象的概念的同时,又可结合图象直观,来强化具体的知识印象。听和看的内容应保持同一性,不能听此视彼,分散听课的注意力。

听,一般指听录音、听范读、听提问、听讲解;看,主要是指看板书、看挂图、看荧屏或银幕上的多媒体画面,看教师的教态,如教师的举手投足、神情姿态。因为教师要借助这些板书、画面、手势,化抽象为具体、变繁复为简明、变陌生为熟悉。这种方法,以听为主,以看促听,效果很好。

二、听思并用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边听边思考也是一种有效的听课方法。听一般是被动地吸收,思则是主动地思考。

边听边思,可以在由被动转化为主动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只听不思考,录音机式的听课,囫囵吞枣,谈不上真正掌握知识,更谈不上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般可从这些方面思考:教材的重、难点在什么地方,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教材,老师讲的自己是否真正懂了,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有什么不同,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何异同?……

以思促听,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三、五到听课法

“五到”就是指耳、眼、口、手、脑都要动起来,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全部参与听课活动。同时调动这些感官所获得的感受是一种综合的、立体的感受。

耳到:听老师讲,听同学发言、提问,不漏听、不错听。

眼到:看课本、看老师的表情、看板书、看优秀同学的反应。

口到:口说,包括复述、朗读、回答问题。

手到:做笔记、圈重点、批感想、做练习。

脑到:动脑筋,心力集中、积极思维。

“五到听课法”要求听课者全神贯注,灵活地根据课堂情境和老师要求,适时调整听课方法。这种听课方法,是效率最高的听课方法之一。

四、符号助记法

无论记忆力多么强的人,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住,听课必须记笔记。

无论书写速度多么快的人,也不可能把老师所讲的话全部记录下来,这就必须借助符号帮助自己记录,以利长期记忆。如重点语句可打着重号、波浪线或加三角号,疑难问题可打问号,只要自己懂得、自己习惯用的各种有利于记忆的符号都可运用。

五、要点记取法

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听课,觉得有必要听的就认真听;觉得对自己益处不大或自己早已懂了的,就不怎么用心听,而做自己的练习。

老师讲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时候是与教材无关的。作为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全盘接收。只记重点,只记难点,去掉无用信息是应该的、必要的。抓住要点听和记,比毫无重点地全部听和记,效果要好得多。

有人曾做过实验,分三组学生同时收听同一内容的录音带,规定A组全部记录,B组只听不记,C组只记讲授要点。结果A、B两组的学生只记住全部内容的37%,C组学生却记住了58%,可见抓要点,适当做笔记,效果最好。

六、主动参与法

实践证明,凡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学习进步特别快、成绩好。一部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学生听,学得很被动。课堂听课,一定要积极参与,主动地学,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转,这样也可以保证注意力高度集中,听课效果好。

看过中考经验交流的人还看了:

1.中考冲刺学习经验总结

2.中考备考工作总结

3.学校中考备考工作汇报总结

4.2017年中考工作总结

5.2017年学校中考工作总结

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