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中考频道>中考科目>中考物理>

2017龙东中考物理练习真题及答案(2)

时间: 漫柔41 分享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 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 此透镜焦距________15 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 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 ________(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_______方(选填“前”或 “后”),故需配戴________透镜矫正。

  26. 东营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为了测量某油井所产石油的密度,小刚收集了该井所产石油样品进行了如下测量(常温下石油为黏稠的液态)。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好天平平衡。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1.2 g。然后将石油样品倒入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6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_______g。

  (2)将烧杯中的石油倒入量筒,其示数如图16乙所示,石油的体积为______mL。

  (3)根据测量的数据,求得所测石油的密度为______。

  (4)联想到某起石油泄漏事故中石油漂浮在水面上的情景,小刚发现自己测量的石油密度值偏大,你认为该实验方案造成测量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小刚的实验方案,请提出改进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龙东中考物理练习试题答案

  1. B 解析:考场的温度不高于35 ℃,A选项错误;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为34 s,C选项错误;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为30 cm,D选项错误。

  2. B 解析: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

  3. A 解析:根据图示可看出,中间的刻线相当于刻度尺,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对比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可看出:下面的物体在做匀速运动,上面的物体做加速运动。也可根据曝光时间相同,设刻线上的每小格长度为,依据公式,得出下面的物体在做匀速运动,上面的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选项正确。

  4. D 解析:“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音色来判断的,故A选项错误;“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选项错误;喇叭发声时,喇叭就是声源,因此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选项错误;声音有两类应用,一是传递信息,二是传递能量,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选项正确。

  5. B 解析:氢气球升空过程中,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气球升空过程中,氢气球外的气压减小,为保证内外压强相等,氢气球的体积应增大来减小氢气球内部压强,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增大,所以密度减小。答案选B。

  6. C 解析:湿衣服晾干的过程水变成水蒸气,是蒸发现象,故A选项正确;冰化成水是 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故B选项正确;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故C选项不正确;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D选项正确。故选C。

  7. B 解析: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透过露珠观察其下面的叶脉,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玩具在镜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日食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白光的色散是不同的色光在玻璃中折射程度不同造成的。

  8. A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相对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左右相反,由于图B、C、D中的三个模型本身就是左右对称的,左右相反后仍与原来图形的形状相同,所以无法研究像与物的左右位置关系,只有图A中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相反才能体现出来,故A选项正确。

  9. D 解析:由题图可知,烛焰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烛焰经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故D选项符合题意。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的,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

  10. D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 所以,故D选项正确。

  11. D 解析:无论有没有裂开,同一块石头的密度是相同的,故石头裂开后密度不变,A和B选项错误;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可知体积变大,从而将石头胀裂,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12. D 解析: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可使振动的琴弦的长度发生改变,琴弦 的长度改变时,发声的音调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调, A选项错误;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闹钟的声音变小,如果继续抽气,会听到声音越来越 小,由此推理,如果抽成真空,将一点声音也没有,由此说明真空不能传声,B选项错 误;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阻断噪声的传播,而不是防止汽车发出噪声,C选项错误; 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是由于音叉振动将乒乓球弹开,此实验说明了 发声体在振动,D选项正确。

  13. 静止 1.25 解析:任意两个战士之间的位置都不改变,因此他们是相对静止的;已知 时间,路程,故速度。

  14. (1)等于 (2)在 不能

  解析: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纸板倾斜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且所在平面与镜面垂直,所以纸板倾斜时,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15. 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或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则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平面镜(或凸透镜、凹透镜等)

  解析: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从形成原理角度看,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二是从能否呈现在光屏上看,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等光学元件都能成虚像。

  16. 液化 熔化 解析:“白雾”是小液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雪化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17. (1)声源 (2)限制汽车速度不超过5 km/h 72 运动 (3)缩小 实

  解析:禁鸣是指禁止机动车辆鸣笛,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限速标志上标注的“5”的含义是限制汽车速度不超过5 km/h,汽车在小区内行驶100 m至少需要的时间t==0.02 h=72 s,行驶过程中,以汽车为参照物,标志牌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说明标志牌是运动的;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物体通过摄像头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18. 10 同一直线上 缩小 解析: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 cm,所以焦距为10 cm。在实验前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因为f=10 cm,则2f=20 cm。根据题意物距u=30 cm>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19. 4 不变 衣领 解析: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小红在衣冠镜前2 m,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2 m,因此像到小红的距离为4 m;像与物体的大小是相等的,因此小红走近镜子时,镜中像的大小不变;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物体反射的光线越强,所成的像会越清晰,因此光源要照向衣领。

  20. 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必须带箭头,反向延长线必须有)

  解析:连接ES,交水面于O点(OS部分为虚线),O点就是光的入射点(也是折射点), OE为折射光线,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最后按光的传播方向标上箭头。

  21. 如图2所示。 解析:(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两个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像点,连接像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因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22. 夜间气温骤降时,水降温直至凝固成冰,(2分)放出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2分)所以没有冻坏桔子。

  23. (1)41.8(2分) (2)反射光(2分) (3)不会(1分) (4)如图3所示(2分)

  图3

  解析:(1)由文中“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 线”得到临界角是41.8;(2)因为折射光消失,所以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反射光;(3)当 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入射角总是大于折射角,所以增大入射角不会出现折射光线先消 失的情况,故不会发生全反射;(4)光从空气垂直射向玻璃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光传 播到三棱镜的斜边时,入射角等于45,因为45大于41.8,所以要发生全反射,以45 反射角射到底边玻璃后,又垂直射出,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24. (1)(1分) 左(1分) (2)99(1分) 小于(1分) (3)熄灭酒精灯(2分) (4)液化(2分)

  解析:(1)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故读数方法正确的是;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越来越小,所以气泡的体积越来越大,故乙图中左图是水沸腾时的现象。(2)由图丙可知90 ℃到100 ℃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1 ℃,所以图像上温度不变时对应的温度是99 ℃,即水的沸点是99 ℃,已知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且液体表面的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故此时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3)水沸腾的特点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当停止吸热后,水会停止沸腾,所以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熄灭酒精灯,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如果水不能继续沸腾,就说明沸腾过程中是需要吸热的。(4)“白气”是大量小水珠聚合在一起形成的,水在沸腾时,迅速汽化,产生的高温水蒸气在杯口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

  25. (1)放大(1分) 幻灯机(或投影仪、电影放映机等)(2分) (2)太大(或超出光具座的长度 范围)(2分) (3)小(1分) 小于(1分) 大(1分) 后(1分) 凸(1分)

  解析:(1)从题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 实像,应用是幻灯机(或投影仪、电影放映机等)。(2)从题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C位 置时,仍满足,但物距较A、B位置小,由“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越大”特 点知,像距变得更大,超出光具座的长度范围,所以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 能在光屏上得到像。(3)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 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说明像距在光具座的长度范围内,故像距变小 了,由此可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而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越强,焦距越 短,故此透镜焦距小于15 cm。

  做法二: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焦距变大,近处物体的像 成在视网膜之后,因此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可以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来进行矫正。

  26. (1)81.8(2分) (2)46(2分) (3)1.1(2分) (4)从烧杯向量筒中倒石油时,烧杯中有残留,使所测得的石油体积偏小,从而使密度值偏大(2分) (5)先测出石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将石油倒入量筒后再测出烧杯的质量(2分)

  解析:(1)从题图天平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可知,烧杯和石油样品的质量为;

  (2)视线应与量筒中石油的凹液面底部相平,石油的体积为46 mL;

  (3)石油的质量,

  石油的密度;

  (4)从烧杯向量筒中倒石油时,烧杯中有残留,使所测得的石油体积偏小,从而使密度值偏大;

  (5)先测出石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将石油倒入量筒后再测出烧杯的质量。

猜你喜欢:

1.2017龙东中考英语练习考题及答案

2.2017龙东地区中考数学模拟试题

3.2017中考物理真题解析含答案

4.中考物理真题解析含答案

5.中考物理真题解析

2017龙东中考物理练习真题及答案(2)

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 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______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柳州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7柳州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多做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可以提升物理成绩,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掌握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自然能考得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柳州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 2017临沂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2017临沂市中考物理模拟试题

    考生想要提升自己的中考物理成绩需要多掌握中考物理模拟考题,这样才能更好提升成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临沂市中考物理模拟考题,希望能帮到

  • 2017聊城中考物理练习试卷及答案
    2017聊城中考物理练习试卷及答案

    考生对中考物理常常不知道该如何复习,对练习试题多加练习会让考生得到一定帮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聊城中考物理练习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

  • 2017辽宁丹东中考物理模拟考题及答案
    2017辽宁丹东中考物理模拟考题及答案

    学生在准备中考物理考试的过程中需要多做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这样才能更好提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辽宁丹东中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

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