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中考频道>中考科目>中考语文>

2017大庆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2)

时间: 漫柔41 分享

  A.因以为号焉 故自号曰醉翁也

  B.或置酒而招之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3.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2分)

  乃 遍 游 江 浙 所 至 人 士 争 奉 筇 屐 迎

  24.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4分,每题2分)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语句填空,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 (4分)

  (1)甲文中第二段“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赞语呼应了第一段中 “_________________”和“忘怀得失”两句,突出了五柳先生的隐士性格。

  (2)乙文中人们称赞谢御史“此真好御史矣”,是有感于谢御史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谢御史具有_____ 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3)两文都写了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的兴趣爱好,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四、深层阅读理解(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陆游的诗,然后回答26—28题。(8分)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26.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7.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29——32题。(14分)

  34个鸡蛋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可以想像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镇。很小很小的一个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走到那条街的尽头,转个弯,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我心疼了。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然,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等李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到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吧。”她摇头,很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她爸。结果,她就来了,但她来后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学校,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是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是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 都在学校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等在那里,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孩子们英语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上课的第一天起,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说是她妈让拿的。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着拿鸡蛋给她。她以为鸡蛋都是大人让拿过来的,直到有一天,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第二次给她鸡蛋,而男孩的奶奶找到了学校告状,说孙子偷家里的鸡蛋。这时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那个男孩叫路生,早早就没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那天,她抱着那个脏兮兮的男孩放声大哭。在牛奶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23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瞬间唤醒了。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说:“越多越好,没钱给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李暖暖,她认真了,她在认真地过着她现在的生活。我知道有一天,李暖暖会离开那里,回到她曾经生活的地方,可是回来的,已经不会再是曾经的李暖暖。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呵呵地笑,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摘自《中外文摘》, 有删改 )

  29. 阅读全文,请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第一段单句成行,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很好的悬念,也为主人公后来的性格发展奠定了基调。

  B.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了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C.文章后面李暖暖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感觉被这里拘禁,而是想向父亲求援,给当地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D.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30.本文题目为“34个鸡蛋”,请分析“34个鸡蛋”这一情节的设置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阅读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1)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李暖暖的支教经历,她的性格也因支教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请简要概括她的性格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50分)

  33.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开在心中的花朵

  要求: 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 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许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来到杭州一老字号药房做学徒。临行前,他的老祖母交代了一句话:“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男孩记住了这句话。

  当学徒很辛苦,可得到的报酬却很少。有一天,男孩打扫卫生捡到了几枚钱币。他很缺钱,但他还是把钱捡起来交给了师傅 。这样的事后来还发生过多次,他都如数上交。师傅每次见他来交钱,总是不置可否。

  治咳嗽有一味药叫鲜竹沥,需要用火烤毛竹蒸出的水分。这是一件细致活,烤好几两鲜竹沥往往需要烤上个把时辰。男孩就老老实实地烤,一点一滴地收集,从来没想过往鲜竹沥中掺点水。多年后,他成了某著名药厂的老总,他创出的品牌已热销了二十多年。

  要求: ① 根据对上述材料的阅读理解,请从“铭记”“考验”“诚信”“坚守”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写作,600字以上。 ②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7大庆语文中考模拟试题答案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欲上青天览明月

  2.问渠那得清如许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 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删繁就简三秋树

  8.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9—14题每题各2分,15题4分)

  9.B 10.C 11. D 12.D 13.B 14. C

  15.(1)示例:大爷,这是一块警示牌,告诉大家,前面有悬崖峭壁,要注意安全,不能坠落下去。大爷,我们都要小心啊。(2分) (2)答案要点:(一)要确定好写作中心(力求深刻),选好写作素材;(二)语言表达要规范准确,讲究技巧。(答(一)、(二)均可,只需答一点)(2分)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共24分,16—23题每题各2分,24、25题各4分)

  16. ①清洁无害;②产生的能量巨大;③所使用的燃料蕴藏丰富。(答出两点即给满分,共2分)

  17.B(2分)

  18.【甲】处填B句,【乙】处填A句。(2分)

  19. 从点到面,使论据从个体变为群体,增强了论证力度。(2分)

  20.内容上重申了论点,结构上呼应了开头。(2分)

  21.D (2分)

  22.B (2分)

  23.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划对一处给1分,2分)

  24.(1)穿的粗布短衣打了补丁,盛饭的竹篮子和水瓢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2分)(2)(谢御史)非常生气,命令士兵将这个奴仆从车上拖了下来,鞭打他。(2分)

  25.(1)不慕荣利(填“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亦可) (2)“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或:“怒,命卒曵下奴,笞之”) 不畏权贵、敢于执法 (3)喝 酒写诗(填原文“衔觞赋诗”或“饮酒赋诗”亦可)(每空1分,共4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共22分,26、27、29题每题各2分,28、30—32题每题各4分)

  26.B(2分)

  27.用四个连接词将四个本来相距很远的地方贯穿在一起,写出了诗人听闻喜讯后的喜悦心情以及迫切渴望回到故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2分)

  28.甲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看到国家沦丧,城池破败,百姓离散,到处一片衰朽景象,内心无比伤痛悲愤而伤心垂泪,这泪是伤心之泪。(2分) 乙诗中的眼泪是因为诗人听到官军取得战争胜 利消息后,内心无比激动和喜悦而落泪,这泪是欣喜之泪。(2分)

  29.B(2分)

  30. “34个鸡蛋”这一情节是主人公李暖暖思想感情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关键)情节。(2分)正是孩子们自发送来的34个鸡蛋,深深感动了李暖暖,唤醒她的善良、真诚与爱心,从而让她下决心要留下来兑现她的承诺。(2分)

  31. 第(1)处是环境描写,写出了路途的遥远以及当地的闭塞落后,暗示了支教条件的艰苦。(2分) 第(2)处是神态描写,写出了李暖暖的细致和耐心,表现了她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2分)

  32. ①任性、直率。②善良、真诚。③关爱他人,细致入微。④执着、坚强(诚信)。(答对一点给1分,共4分)

猜你喜欢:

1.2016-2017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2.2017年数学中考模拟试题附答案

3.2017数学中考模拟试题带答案

4.2017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5.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7大庆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2)

A.因以为号焉 故自号曰醉翁也 B.或置酒而招之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C.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假他事削其籍以归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7大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中考要想考高分就要多做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多掌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自然能考得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大连市中考语文模

  • 2017赤峰中考语文练习试卷及答案
    2017赤峰中考语文练习试卷及答案

    中考备考生多做一些中考语文练习试题将有助于提高成绩,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提升自己的成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赤峰中考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希

  • 2017成都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7成都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参加中考的学生多做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并加以学习才可以提高语文成绩,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成都中考语文模拟真题与答案,希望

  • 2017成都中考语文练习试卷及答案
    2017成都中考语文练习试卷及答案

    考生多掌握中考语文练习真题并加以学习可以很快提升自己的成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2017成都中考语文练习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你! 2017成都中

3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