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中考频道>中考科目>中考语文>

2017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

时间: 漫柔41 分享

  篮球场上,九年级二班的主力队员王瑞在抢球过程中意外受伤,虽然他坚持打完比赛,但是班级已与冠军无缘,为此王瑞非常难过。这时,作为王瑞的同班同学,你会对他说:“ 王瑞,不要难过了.你受伤了仍然坚持打完比赛,坚持为班级战斗,这种精神已经让我们很受感动.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含标点40字以内。)

  【考点】83:情景对话.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要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

  【解答】要注意有称呼,要以安慰的语言为主,围绕王瑞同学的行为作出鼓励性的评价,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

  王瑞,不要难过了.你受伤了仍然坚持打完比赛,坚持为班级战斗,这种精神已经让我们很受感动.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周六晚上,程璐一家正在讨论明天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事,爸妈想带程璐一起去给老人送些钱和生活用品。正在这时,同学也来约程璐一起去敬老院帮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如果你是程璐,你会选择跟谁去?请说出理由。(含标点60字以内)

  【考点】84:综合读写.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注意言之有理,表达通畅.

  【解答】首先要表明观点,究竟要和爸妈还是同学去,然后要阐述理由.跟爸妈去可以围绕这样更能体会亲情的可贵,和同学去可以给老人带去更多的温暖.这里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

  我会选择和同学去.去敬老院帮老人打扫卫生、陪他们聊天、为他们表演节目,敬老院的老人们大都是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没有子女,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陪伴.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我脱了上衣、皮鞋和袜子,穿着牛皮背心走下海去。这时离满潮大约还有半个钟头,我赶紧涉水而过。不到半个钟头,我就到了舰队挺粕的地方,敌人见了我都吓坏了,就从舰上跳到海里去,向岸边泅水逃命,一时跳下水去的不下三万人。我赶快拿出绳索、钩子,把钩子缚在每只船船头的一只孔里,接着又把所有绳子的另一头聚拢起来扎在一起。我正在这样作的时候,敌人就放了几千枝箭,有许多枝箭射中了我的手和脸。……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我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

  (1)下列各项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B 选文出自 乔纳森•斯威夫特 的《 格列弗游记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我”涉水渡海并在敌人的反击中栓敌船 。

  A.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我”涉水渡海把敌人吓得跳海逃生

  B.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弗游记 “我”涉水渡海并在敌人的反击中栓敌船

  C.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 “我”遭到了敌人的强烈反击

  D.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我”决定在满潮前渡海

  (2)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我把眼镜拿出来牢牢地戴在鼻子上”一句中的“我”是代词,“在”是介词。

  B.“半个钟头”是偏正短语,“聚拢起来”是后补短语。

  C.“我赶紧涉水而过”一句中的“赶紧”是状语。

  D.“由于我有了这种防御,就继续大胆地工作起来。”是递进关系复句。

  【考点】F4:名著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本题要结合《格列佛游记》来理解.

  【解答】(1)《格列弗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又译为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里梅尔•格列弗(又译为莱缪尔•格列弗)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故选B.

  (2)D错误,是因果关系,故选D.

  答案:

  (1)B

  (2)D

  二、阅读【本题满分39分】

  9.(一)文言文阅读

  《孝经》云:“夫孝,德之本也”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为诸生,受业与校。性至孝,父疽发背,亲自吮舐。老得瞀眩疾,则卧于榻下,夜不解衣,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孙抑,世居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挈父母妻子避兵平阳之柏村。有乱兵至村剽掠,拔白刃吓抑母,求财不得,举刃欲斫之。抑亟以身蔽母,请代受斫,母乃得释。而抑父被虏去,不知所之。或语之曰:“汝父被驱而东矣,然东军得所掠民皆杀之,汝慎无往就死也。”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遂往,出入死地,屡濒危殆,卒得父以归。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校:魏校,学者,王敬臣的老师。 ②疽jū:毒疮。 ③瞀mào眩:眼花头晕,迷糊。 ④挈:带领。 ⑤斫zhuó:砍。 ⑥亟jí:急忙。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抑亟以身蔽母 蔽:遮蔽,遮挡

  B. 不知所之 之:去、往

  C. 或语之曰 或:有人

  D. 汝慎无往就死也 就:完成

  (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而其父被掳去

  A.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塞翁失马》)

  B.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C.其一犬坐于前 (《狼》)

  D.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3)下列句子,与“夫孝,德之本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B

  A.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B.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

  C.贤能为之用 (《隆中对》)

  D.其两膝相比者 (《核舟记》)

  (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王敬臣的父亲背部长疮,他亲自为父亲吸舔脓疮;为了照顾年老生病的父亲,他整夜不脱衣服在父亲床边服侍。

  B.乱兵劫持了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就要用刀砍人,孙抑急忙挺身而出保护母亲,使母亲免受伤害。

  C.孙抑的父亲被乱兵劫走,孙抑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父亲,最终没有成功。

  D.无论是王敬臣悉心照料病中的父亲,还是孙抑挺身而出保护身处险境的母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根本的孝道。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微闻响咳声,即跃起问安。

  ②抑曰:“吾可畏死而弃吾父乎?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孝经》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王敬臣,长洲人.十九岁考中了诸生,跟随魏校学习.平生非常孝顺,他的父亲后背上生了毒疮,王敬臣常常是嘴对着父亲的背疾处进行吮舐.父亲得了瞀眩病,王敬臣每晚都睡在父亲床边的地下,连衣服也不脱,只要听到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待自己的父亲.

  孙抑,世代居住在晋宁洪洞县.关保之变,带领父母妻子儿女逃避兵乱到平阳的柏村.有乱兵到村里抢夺财务,拔出刀吓唬孙抑的母亲,求财不得,举刃欲砍孙抑的母亲.孙抑急忙用身体护住了母亲,请求替母亲受砍,母亲才得以解放.而孙抑的父亲被虏去,不知到哪里去了.有人告诉他说:“你的父亲被驱赶向东去了,然而东面的军队将掠到的百姓都杀了,你小心不要去送死了.”孙抑说:“我难道因为害怕死而舍弃我的父亲吗?”于是前往,进入危险的地方,几次差点死了,终于带父亲回来了.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句意:孙抑急忙用身体护住了母亲.蔽:遮蔽,遮挡

  B句意:不知到哪里去了.之:去、往

  C句意:有人告诉他说.或:有人

  D句意:你小心不要去送死了.就:靠近

  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

  例句:而孙抑的父亲被虏去.其:他的

  A句意:他家的马带领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其:他的

  B句意: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其:表反问语气

  C句意: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其:其中的

  D句意: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难道

  故选:A

  (3)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常见文言句式有: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文言文句式,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例句: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判断句

  A句意:一定将他们分给别人.倒装句

  B句意: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判断句

  C句意:有才能的人被他任用.被动句

  D句意: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倒装句

  故选:A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

  A.正确;

  B.正确;

  C. 有误,原文“卒得父以归”;

  D.正确;

  故选:C

  (5)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有:微:稍微

  句意:只要稍微听到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待自己的父亲.

  ②重点词有:畏:害怕

  句意:孙抑说:“我难道因为害怕死而舍弃我的父亲吗?”

  答案:

  (1)D

  (2)A

  (3)A

  (4)C

  (5)①只要稍微听到咳嗽声就立刻爬起来悉心服待自己的父亲.

  ②孙抑说:“我难道因为害怕死而舍弃我的父亲吗?”

  10.

  洞悉宇宙 天眼已开

  ①2016年9月25日,是举世瞩目的“天眼”(FAST)竣工的日子。

  ②FAST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英文简称。这个坐落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

  ③FAST的建成已经让国内外专家位置震撼。

  ④FAST工程副经理彭勃说“这是中国射电地理学界初次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设备,我兴奋的睡不着觉”。

  ⑤中科院郑晓年介绍说,FAST将能够搜索到更多的奇特天体,用来测量脉冲量,探究宇宙来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展开岁地外文明的探究。

  ⑥“我要向FAST的建立者们表示恭喜,他们按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设备。”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得奖主泰勒先生说,“我估计FAST将会带来许多新的、重要的科技效果,我十分期待看到这些效果。”

  ⑦“天眼”的工作原理其实跟咱们平时常见的锅式天线 差不多,通过抛物面吧采集到的信号反射到接收信号的馈源舱里,再由相应的信号处理系统对接受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只不过,“天眼”有世界级的超大口径,采集的是来自宇宙的海量信息,而它的大脑,是曙光超级计算机。

  ⑧这只“大眼睛”的反射面是由4450块面板拼成的,与普通锅式天线相比,它的反射面是个球面。说得通俗一点,从侧面看,“天眼”要比普通的锅式天线更深一些。它打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一口名副其实的“大锅”。

  ⑨FAST“藏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这个巨大的洼坑本身,就是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选择把“天眼”安放在这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

  ⑩FAST的第二大创新,就是“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任何地方。相比之下,美国的阿雷西博望远镜虽然也不小,但是它的眼睛就永远只能盯着一个方向。

  ⑪“天眼”的“视网膜”,就是30吨重的馈源舱,它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径两百多米的球面上,能够“收放自如”,实现误差小于10毫米的定位!这是FAST的又一大创新。

  ⑫这只在贵州的群山之间凝视着宇宙的“天眼”,即将开始追寻宇宙最深邃的过去,搜索地外文明的踪迹。

  (1)文中引用彭勃、郑晓年、泰勒的话,有什么作用?

  (2)简要概括中国“天眼”三大创新的好处。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它打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这个巨大的反射面摊开来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真真一口名副其实的“大锅”。

  【考点】A7:说明文阅读综合.

  【分析】文章主要介绍了2016年9月25日竣工的FAST的建造意义以及“落户”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喀斯特洼坑的原因;第二段介绍了FAST获得国家立项批准后的工程建设推进情况.

  【解答】(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举世瞩目的“天眼”(FAST)建成,引起了专家们的震撼,FAST的建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2)本题考查概括说明某一部分内容,只要从文中找到与之有关的文字,认真研读,思索感悟,概括出来即可.本题难度不大.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选择把“天眼”安放在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FAST的第二大创新,就是“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任何地方;“天眼”的“视网膜”,就是30吨重的馈源舱,它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径两百多米的球面上,能够“收放自如”,实现误差小于10毫米的定位!这是FAST的又一大创新.

  (3)本题考查说明语言,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结合语境,具体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30个足球场”直观形象的说明了反射面摊开后的大小,“大锅”形象的说明了反射面摊开来的形状.

  答案:

  (1)说明了举世瞩目的“天眼”(FAST)建成,引起了专家们的震撼,FAST的建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2)FAST的三大创新之一,选择把“天眼”安放在群山环绕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里,不仅节省了巨额的工程开支,环抱的群山还为“天眼”的观测创造了宁静的工作环境;FAST的第二大创新,就是“天眼”里转动的“瞳孔”,可以随时“望”向令它着迷的任何地方;“天眼”的“视网膜”,就是30吨重的馈源舱,它在一百多米的高空,直径两百多米的球面上,能够“收放自如”,实现误差小于10毫米的定位!这是FAST的又一大创新.

  (3)“30个足球场”直观形象的说明了反射面摊开后的大小,“大锅”形象的说明了反射面摊开来的形状.

  11.

  想起那年读书时

  谷煜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原文有删改)

  (1)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3)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到“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考点】9D:散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通过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故事情节概括.一类是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第二类概括部分情节 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解题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

  (2)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表现了…感情.(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注意比喻拟人一定要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点(3)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通过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3)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4)本题考查对段落在文中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时,根据题干要求,联系段落在文章中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一般为: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发人深思,暗示主题或者强化作者情感等.“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答案:

  (1)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

  (2)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3)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4)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写作【本题满分50分】

  12.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命题作文

  题目: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考点】L1:命题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这一题目看上去不难,也不易出现明显偏差,但是要写好却很难.

  【审题立意】题目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最好”,一个是“我”,在作文中,一定要围绕这两个关键词语来写.本作文可以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写一件生活中“真实”具体的事情,比如学习上的屡败屡战,体育比赛项目的自我突破,等等;另一个可以写感悟到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体会某种有关成长的一些收获.这两种思路都可以.

  【文体选择】题目要求中无文体的限制(诗歌除外),原则上可以使用各种文体,我们可以选择散文、小说为主,一般不要选择议论文.

  【细节描写】因为题目里有“最好”、“我”这两个关键词语,所以无论写什么,都要写到在我心理的变化过程和体验,文章中一定要有大段的心理刻画,当然其他的细节描写方式也可以酌情使用.

  【表达方式】文中应写出自己关于花季这一特殊时期的感悟,抒情议论文字一定要有,主体部分最好是记叙文字.

  【解答】【例文】

  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流淌的岁月,飞逝的千古,一种不朽的精神在不断被传送,那就是担当.担当似春雨,润物细无声.担当似秋叶,叶落神不衰.

  我就是一个敢于担当的人.我在小学的时候就经常主持学校的活动,但是上了初中还是第一次.

  有天中午,主任把我们几个叫到办公室,说我们的作文获得了一等奖,想让我们在年级会上展示一下,我们谁都没有推辞,答应了下来,可是老师说年级会还没有主持人,想从我们几个中选一个,老师一下子把目光锁定了我,我便担起了这份责任.

  回家后,我抓紧时间写完了作业,开始研究起了我的主持词,因为是年级会,所以没有固定的格式,我只能自己动笔了.我一边阅读同学们的优秀作文,一边从中借鉴,修改.忙活了好几个小时.

  我又和老师一起修改,大星期天的也跑来学校改稿,真是煞费苦心啊!我们又加了一段即兴点评,需要主持人临场发挥,作为一个敢于担当的人,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时间一溜烟就过去了,眼看年级会就要开始了,我不断的告诉自己:“你能行”.我接过老师手中的话筒,点了点头,调整了状态,面带自信的微笑走上了讲台,我们俩先鞠了一个躬,在掌声中,小声的说了句;“开始吧.”便读起了我精心写的主持词,虽然不多,但却简练,朴实.我们说完词就下场,台下,我们俩一遍又一便的对词,他十分紧张,来回的走个不停,而我刚刚的紧张却抛到了九霄云外,更多的是一份平静.一等奖的同学们读完了自己的文章,又该我们俩上场了,我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到大家面前,目视着他们说出了台词,看着一个个坚定的目光,我充满了信心,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我们在场下开始了讨论,因为下面没词了,展示我们能力的时候到了,我一边听,一边想着下面的词,我的搭档则在一旁嘀咕着:“说什么呀,应该说什么呀.”我劝他淡定一点,可他却跟没听见似的在一旁念叨着,等我想好了词,就告诉他一声,他就一遍遍的重复着.我却显得格外冷静.到最后的时候,我也词到用时方恨少了,便想起了之前抄在纸上的名言,这下可派上用场了.就这样,我一边想,一边改,一边背,才出色的完成了这次任务.就连老师都说:“这次可多亏了敢于担当的你呢!”

  担当是勇气;亦智慧;亦信念.当我们被交付任务时,我们应该全心全意的为此负责.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自己,为他人负责.

  我做了一回最好的我.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4)不限文体(诗歌除外);(5)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考点】L2:半命题作文.

  【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优美的提示性语言:“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这一段话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给我们降低了写作难度,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审题立意】“重拾”意味着曾经拒绝或者曾经丢弃或者曾经失去,横线上要填的词语一般应该是抽象的,如“信念、梦想、执着、友情、父爱”之类,如果只是简单地写重新捡起自己丢弃的一件具体的事物,或者重新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比如“重拾那条手绢”“重拾书本”等等,这样的立意就有失浅薄.

  【形式创新】选择立意的时候要力求新颖,比如在大家都选择“重拾信心、勇气、理想”的时候,有同学另辟蹊径,选择“重拾谦卑”,回避了撞车现象.

  【思路指导】因为是“重拾”,所以要铺垫一下“失去”的情况或者状态,这部分应该略写;然后,围绕“为什么”要“重拾”展开情节,或者写自己“重拾”之后是“怎么做”的,这一部分要详写;最后再适当地点一下题.

  【误区指南】我们应该重点写“为什么重拾”以及“怎样重拾”,而不能只强调了“重拾什么”,把写作的对象确定错了.比如写“重拾回忆”,只是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写了几件,完全没有提到对现在的影响,根本就不能点出“重拾”的意义,偏离了题意.

  【解答】【例文】

  重拾生命的落花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惊喜,每一次成功都是生命的阳光,那每一次失败呢?14岁的青春让我审思起这个问题.在岁月的冲刷中,我终于明白,在我的生命中,失败就像早晨的落花,回首夕阳,我在生命中重拾那份坚定.

  那时一定是冬天了,窗外那如春的花早已凋落.那天我早早地来到教室,那天是月考报分数的一天,那分数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要,分数下来了,紧张的心情也 放下了,可是拿月考却证明我失败了,我的目标呢?失败了,我的梦想呢?也仿佛跟着失败一同破碎了.坐在教室里,我不想哭,因为我知道最伤心的不是我,而是 我的父母,我用我的生命做保证,我不是骗子,只是我的一切诺言都被那糟糕的成绩所否定,我,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你们.

  又是一天过去了,甚至我还来不及望一眼手表,我就已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中,电话响了,是父亲打的,我犹豫了,我担心,我担心父亲会失望.“喂…爸,我到家了…月考 考的不好…恩…”短短的几句话,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电话那头,我体会到父亲那无奈的心情,我再也忍不住泪水,犹如千军万马般的涌出眼眶.

  随后,父亲也到家了,一天的工作,他也已疲惫不堪.他说需要问我借一点点时间,他要带我去一个地方.我的点点头.

  15分钟的车程,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大海,伴着夕阳,这里美极了,几只海鸥也在海面上飞翔.我和父亲都只是静望大海,良久,父亲说:“孩子,你看见了嘛?你知道小麻雀和海鸥最大的区别嘛?”

  我低下头,没有回答.

  “并不是体态上的区别,而是当海浪冲击过来时,海面上的小麻雀总能最先起飞,动作灵敏,而海鸥则笨拙的拍动着双翅,但是最终飞越大海,横跨大洋的,还是海鸥.因为,一次失败下,它们仍能从新开始,两次,三次,一直…”

  我看到了,看到了那如雄鹰般的飞翔,父亲,谢谢你,我知道,你要告诉我,失败下,自己要重拾一份坚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总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想海鸥一样飞越大海,横跨大洋.

  踏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拾起一瓣落花,我仍然可以嗅到春的希望.失败伴随着成功走在我的生命中,朝花夕拾,在失败时,我仍然可以携一份坚定,用坚定 接受失败、体会失败、感悟失败…我要感谢父亲,我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虽感伤,但回首夕阳时,我学会:坚定.

猜你喜欢:

1.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2016-2017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3.2017中考语文考前必做试题及答案

4.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

5.2017中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2017广东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2)

篮球场上,九年级二班的主力队员王瑞在抢球过程中意外受伤,虽然他坚持打完比赛,但是班级已与冠军无缘,为此王瑞非常难过。这时,作为王瑞的同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阜新中考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2017阜新中考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考生要多做中考语文练习考题才能在中考时拿到好成绩,为了帮助各位考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阜新中考语文练习考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 2017抚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2017抚顺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参加中考的考生都想要提高自己的中考语文成绩,对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多加练习会让考生得到一定帮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抚顺中考语文模拟真题答

  • 2017福建福州中考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2017福建福州中考语文练习试题及答案

    参加中考的考生可以对中考语文练习真题多加练习,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中考语文成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福建福州中考语文练习真题及答案,希望

  • 2017鄂州语文中考模拟真题与答案
    2017鄂州语文中考模拟真题与答案

    学生需要多做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并多去练习,只要认真练习就能提高自己的成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17鄂州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与答案,希望能帮到大家

3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