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演讲与口才 > 辩论技巧 > 辩论赛 >

辩论赛中的防御底线

时间: 杨杰1209 分享

  今天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辩论赛中的防御底线,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

  底线的意义

  逻辑底线是本方立场成立的最核心、最基本的理由,是基于对方必然性前提之下一定要成立的命题。换句话说,如果之后的论证采取分点阐述,则逻辑底线是这些分论点的概况;而如果之后的论证采取分层推导的方式,则逻辑底线是这些层次当中最后一环,或者,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环。说得简单点,就是你的立论框架中,最坚固也必须死守住的那一座堡垒,一旦底线被打穿,其他打得再好也可能输掉比赛。

  一条好的底线可以让对手全部的进攻失效,从而起到废掉对手立论的奇效。

  最典型的例子,是08年世辩决赛,“这是一个文明/野蛮的世界”,反方苏大抽到了劣势立场“这是一个野蛮的世界”。于是他们架设了这么一个底线“我们不能因为这个世界有文明的现象就说这是一个文明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还有野蛮的现象;我们也不能说这个世界比过去更文明,就说这是一个文明的世界,因为站在未来的角度,我们这个世界更野蛮。”这条底线大大出乎了正方的意料,让对手大乱阵脚。赛后马来西亚名宿林国文点评道:苏州大学的进攻并没什么力度,但这条底线实在太顽强,用强大的防守赢得了比赛。

  同样的情况在南审杯也出现过多次,比如17届南审杯复赛,“大学综合排名是否应该提倡”,外国语学院面对实力比自己强很多的会计学院,坚持“所有现存的弊端都是可以通过制度完善解决的,现状存在弊端不等于综合排名本身不值得提倡”。会计学院没有意识到这条底线的威力,依旧按部就班打论点,最后输掉了比赛。

  今年的市赛也是一样,“研究生全面收费合理/不合理”,反方南农的底线是“公费制度有存在的必要,就算比例再小,也不应该被废除”。正方完全没有质疑底线的意识,依旧强推全面收费的利益,导致了比赛的失利。

  相反,底线一旦失守,整场比赛就可能兵败如山倒。

  史上最精彩的辩论赛,01国辩决赛“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反方马来亚大学采用了纯反打法,以“源不是钱”为进攻核心,用四个层面反复进攻正方武汉大学的底线,最终攻破,夺冠。而到了10年的国辩决赛,武大的底线设置不再那么刚硬,马来亚大学的攻击就遇上了棉花,被反杀。

  03海峡决赛,“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反方西交用了详尽的数据论证了“大学生创业影响学业且失败率高”,结果被黄执中以“人生历练”的演讲击破了西交“容易失败所以不值得提倡”这一底线,这场比赛也成为了价值辩论兴起的标志,让黄执中声名鹊起。

  04全辩半决赛,人类是不是大自然的保护者,厦门大学一共拉了两条底线。第一条底线是“不能因为人有保护行为就是保护者,因为人还有破坏行为”,第二条底线是“不能因为人说自己是保护者,人就是自然的保护者了,因为自然没有说话。”在实战中,第一条底线被电子科大突破,第二条底线电子科大没有突破,所以这场比赛结果非常胶着,引发了当年的大讨论。

  因此,一般的队伍都会选择将底线隐藏,作为杀手锏最后打出。

  底线的包装

  一般情况下,底线都是需要做足够的包装和保护的,不然遇到了强大的对手,他们立刻会反应过来并予以攻击。因此大部分的队伍,在陈词中并不会暴露底线,即便暴露也会做好包装。

  2004年第一届亚太大专华语辩论赛,辅仁大学连续多场采用了同一个打法,叫“三辩出论”。他们的一辩和二辩环节基本不说东西,到了三辩才把杀手锏打出来,好废掉对方一二辩的火力。这种战法风险和机遇并存,南审今年打武大也是这么干的,这里就提一下,不值得推广。

  2002全国大专辩论赛半决赛,“网聊有聊/无聊”,电子科大第一次使用了“钓鱼打法”击败了02年全辩最大热门中国政法大学(这里对这种黑暗辩论术就不详细介绍了)。他们用了一个很脑残的定义,即“有表存在,所以网聊有聊是指网上存在有聊天这个活动”,这个定义立刻吸引了反方中国政法大学的猛烈进攻。但实际上,电子科大在立论后就再也没有打那个定义,那个定义纯粹是为了吸引火力用的,他们真正的底线是“网聊的主体是人民,人民整体是积极向上的,所以网聊整体是有聊的”。这就是电子科大之后多次使用的“用小诡辩吸引火力,将核心立论暗度陈仓顺利打出”。

  但另一方面,底线在恰当的时候也需要主动展现(不推荐)。

  13年华语锦标赛复赛,杨皓在赛评中提到“南审在三辩环节将底线彻底暴露”,觉得这很危险。其实这是针对我们个人能力不足以及武大风格特点而故意设计的。一方面,我们个人能力没武大强,我没信心在不暴露底线的情况下让评委听懂我们的意思,因此必须在三辩环节将“水滴石穿”打出;另一方面,武大的特点是擅长将比赛拖入自己准备好的节奏,因此在前两个环节他们以为攻击得手后,即便我们在三辩环节暴露了底线,他们在接下来的自由不会舍得放弃原有的战场。一来一去,就能赚到便宜,但机遇同时带来风险:自由时潘泽学长的及时突击差点就攻破了我们的底线。

  有的队伍一上来就会暴露底线,还是那个例子,13华语锦标赛小组赛,马国能打“泰囧热映不是中国电影之福”,他们的底线是“任何单一电影的热映都不是中国电影之福”。这个论点有严重不合题的嫌疑,但也导致了正方准备的攻击全部失效,最后在一团混乱后,马国能获得胜利。

  河海大学辩论队在04年全辩以“路径依赖”为底线打过两场很有教学意义的比赛,第一场是对江苏大学的“手机拉近/疏远人的距离”,河海大学的底线是“手机作为一种中介工具,本身不会拉近和疏远人的距离,那是人本身的交流所拉近和疏远的。”而在半决赛与暨南大学的“电脑使人更聪明/更笨拙”中,河海大学的底线是“不是电脑使人更聪明,是人自身的思维活动使人更聪明,电脑就像汽车一样会给我们带来方便,但过度使用汽车会导致机能退化而不会导致身体强壮”。

  这里额外提一句,底线越低,防守越容易,但评委接受度可能也就越低;底线很高,防守压力会很大,但是评委好感度也会增强。08年名校杯初赛,上海交大VS武汉大学,“拼车出行利大于弊/弊大于利”,反方武大的底线是“任何交通工具都会带来环境污染,因此任何交通工具都不是弊大于利的,拼车出行虽然减少了污染,还是弊大于利”。这条底线违反了评委的常识认知,因此虽然武大在场面上取得了优势,却还是0:5输掉了比赛。

  底线的打法

  最后,关于底线的场上操作,除了包装以外,还有两种打法:

  第一种,叫做底线压迫:这是一种主动暴露底线的进攻型打法,常见于马来西亚的队伍或者大陆喜欢肉搏的队伍,详见刚才提到的泰囧的例子。这里说一句题外话,大陆很少有队伍敢用“单点利益最大化”这种打法,在大陆的评判体系下,大陆辩手一般都会选用较为稳妥的“高大全框架慢慢展开推进”的做法,但在海外,单战场突击是很常见的,效果也还不错。

  第二种,叫做压迫底线:也就是01年马来亚大学所用的,在可以预判对手底线的情况下,针对对手底线找出各种反例和反驳逻辑进行压迫式攻击,直到突破对手的底线。甚至还有一种情况,叫做“用底线压迫底线”,是一种非常暴力的肉搏打法。在实战中,如果没有预判到对方的底线,也必须想办法在赛场中评估并找出反例去反驳、压制对方的底线,否则后果堪忧。

  最后

  总得来说,如何采用底线,和赛制、辩题、队伍实力、风格都有关系,不能一概而论。但不变的,是对己方底线的必须的死守,和对对方底线的必须的攻击。

  当然,对于一般队伍来说,我还是建议老老实实找一条很好的底线,然后包装保护好,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太早暴露。毕竟作为最后的堡垒,它应该发挥出最有力度的效用才对。至于底线怎么找?转述一下吴钰龙博士的回复:要强迫自己去思考,退一万步说,己方还怎么能成立,退到的那个地方,就差不多接近是底线了。


相关文章:

1.辩论赛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辩论赛中辩手的注意事项

3.在辩论赛中怎么打定义仗

4.辩论赛技巧总结大全

5.关于自由辩论的经典技巧

4151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