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演讲与口才 > 辩论技巧 > 辩论技巧 >

辩论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时间: 杨杰1209 分享

  一个队伍或者一个辩手之所以会形成明显的风格,根本不是花雄儒那些玄乎的东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辩论风格是怎样形成的,欢迎借鉴参考。

  1、对天赋或路径的依赖

  在你发现你所擅长的东西可以给你带来胜利时,你会不自主地不断用这一招。比如当一个队伍强推战场得手以后,他们会不自觉地每场比赛都强推。当然,善泳者溺,你所依赖的天赋和打法其实有时候并不靠谱。

  举些例子吧,我们学校的程登科他的语文功底好、反应很快,因此在他整个大一大二的时候他都非常仰赖他的反应,而不大肯花更多时间精力去研究一些更深层次的辩理,因为他觉得没有必要。直到17届南审杯,管理第一轮输给了故意用诡辩论的经济,当时在小反驳把对方拆掉但是在大局上无所作为的程登科才意识到自己原先的天赋并不是那么可靠的,他才开始练习自己的大局观。

  再说范佳尔,江苏这几年最好的女攻辩,不带之一。她在大一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从不紧张的心理素质天赋以及大局观强的天赋,在场上非常亮眼。但在大学的前两年,她也出现了对自己打法的依赖和对肖涵的过度模仿,以至于身上的战术痕迹越来越重,过于强硬僵化的风格也开始被诟病。好在她及早的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大三后开始改变风格,逐渐变为可攻可守、灵活飘逸的全能手。

  对路径和打法的依赖就更加常见了,而且还最隐蔽。通常来说,如果一个队伍久而久之形成了“这样打就能赢,输了是因为这样的打法没做到位”的观念,可能就会把自己的队伍推向极端。最常见的就是对战场强推的依赖,这在前几年的南审非常常见。许多队伍认为自己强推成功就该赢,但却全然不顾自己僵化的操作和交锋的缺乏。我在10年就写过战场强推的注意点的长文,里面就提到过“战场强推是对立论的放大,一旦立论有问题,越强推越容易输。”

  因此在13年的华语锦标赛,当我觉得我们该打的都打了却输给天大后,并没有像某些队那样跳脚,而是仔细思索:是不是南审固有的风格出了什么问题。

  2、短板与缺陷

  首都师范大学是一只现象级的辩论队,他们的立论都调得很低,甚至陈词里面感觉虽然都没错但也根本没说啥,但是他们场上防守反击能力很强,按照某评委的描述:“首都师大就像意大利那样,基本不去进攻,一直在防守,但由于防守非常严密,所以可以挡住对手各种排山倒海的攻击。而在对手出现漏洞的时候,他们会突然反击一下,能偷一个点是一个点。所以他们的比赛虽然都感觉没论证什么,但是总让评委觉得他们的对手论证错了什么,因此他们总能以小小的优势获胜。”后来我和他们的队员以及教练聊天,他们坦诚说这是由于自己不会强推也打不出层次严密的框架,因此索性打低一些,依靠抓对方漏洞来反击,这算是对自己缺陷的有效化解,起了很好的效果。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马来西亚队伍上,他们在上世纪也一度学习过大陆的风格,但发现由于语言环境等问题,根本学不来。因此后来他们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打法:既然做不到语言华丽,那就做到一个论点多种表述;既然做不到层次严密,那就单点突破、打击透彻,最后反而鲜明。

  说个你们熟悉的吧,王彤。江苏还有好多很强的辩手在役,我不敢给王彤乱排名,但“江苏现役第一女辩手”她是当之无愧的。这两年她先后和西交赖亚楠、澳科陈以拓、武大潘泽、天大谢宇、重师吴尧等国内名宿交手,表现都还不错。王彤论文化、论形象、论表达、论感染力和这些辩手都没法比,但她偏偏就很好地规避了这些,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她的结辩自称为“乡土打法”,实际就是一种比较实在的打法,听起来一点都不高端洋气,但就让你觉得很有道理。

  再说个现役的,南邮的罗斌是现在江苏首屈一指的辩手(我认为罗斌、胡骏立和王彤是最近几年江苏最强的三个),但他反应其实没那么快,因此他的比赛都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准备。有一次他打一场比赛,居然真的写了7篇结辩稿,全部背了下来。有了这种准备,相信各种论点都能烂熟于心,他即便丢掉稿子纯临场做一篇结辩也不会太差。

  如果说第一点是给一些自我感觉良好辩手的提醒,第二点就是给一些自觉不强的辩手的建议了。每个辩手都有缺陷,但你怎么想办法来化解你的缺陷,甚至把其变成你的优势,就得自己动脑筋了。

  3、评委的喜好

  这次华语锦标赛后,我向执中学长询问对南审的看法,他的回答很诚恳:“南审这支队伍优点是既不像大陆队伍那样死板,又保留了大陆队伍的优点;至于缺点,是立论很平庸,打法太中规中矩。”我觉得这个评价相当到位,南审这些无论校内还是校外赛,立论虽然层次严密但却又都相当平淡,这其实是一种求稳的做法,因为我们无法判断评委的口味,因此不敢乱来。

  武大08-09年是低谷期,两年内在各大比赛都遭遇了滑铁卢,当时网上各种分析文很多。当时和一个武大辩手聊天,他的观点倒很独特:他认为,武大之所以那两年输得很多,是因为在04-06年他们习惯了在省内评委的判准下获胜,因此他们经常觉得在这些评委喜欢的领域做到完美就可以了。但偏偏外面的评委未必这么想,他们看重的未必是武大的优势,因此武大在遭遇一些交锋感强的队伍时经常会被判负。也因此在2010年全辩,武大辩手特别注重临场应对,因此获得冠军。

  参考以彭飞宇、郭彪、陈铭、张文逸为国辩队的武汉大学辩论队技战术分析? - 夏惟桐的回答

  甘肃省冠军王潇洋曾发过一篇日志,里面提到:甘肃的评委判准很奇怪,如果外省的队伍到甘肃,按照原来的打法基本都赢不了;甘肃的队伍到外省,按照习惯的打法,也肯定会输。

  2012年年河海参加海峡,赛前于兮学长和我都觉得河海夺冠希望很大,不仅仅因为他们实力不俗,也因为河海的风格比较匹配海峡评委的判准。而这次河海在德辩成绩没那么好,当然有辩题等因素,但其风格存在的一些缺陷恰好不合德辩评委的口味,也是原因之一。当然我相信从马来回来后,河海的队伍一定能够做出更好的调整,变得更加灵活。

  以上几个例子其实意思是一致的,由于辩论赛评判标准的主观性,因此有时候队伍需要根据评委的口味做一些针对性的调整,但也有时候需要多多反思自己固有风格是不是收到了本校/本地评委的影响。辩论赛是没有固定的判准的,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打法或者风格是可以长盛不衰的,多多查漏补缺才能尽可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当然,不管评委再怎么变化,一些共性的东西是必须坚持的,比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扎实的论点和演绎、充分的回应和交锋等,这些都做好的话,90%的评委都是买账的。


相关文章:

1.辩论赛辩词怎么写

2.辩论的语言特点和技巧

3.辩论赛的一辩陈词

4.辩论赛中一辩怎么半脱稿

5.辩论队的竞争三个层次分析

4135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