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演讲与口才 > 口才技巧 > 社交口才 > 让演讲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

让演讲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

时间: 芷婷783 分享

让演讲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

  在演讲之前我们设想过很多的演讲氛围和效果,演讲的时候我们也总是希望能够达到想象中的演讲效果,可是更多的时候演讲的实际效果是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好的,怎么才能在演讲的时候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让演讲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让演讲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

  1、深度--观点提炼的独到程度

  观点提炼的独到程度观点来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一般的生活,演讲者对事物的认识比听众更新一些、更深一层,“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便是对这一特性的最好写照。例如:按照通常的理解来说,为国家的利益作出牺牲是一种奉献,一种付出,而罗斯福在演讲中却对此作出了全新的阐释,他说:往后的日子,每一天,每一夜,每一个小时和每一分钟都是困难重重……我们全体所必需的牺牲,可是我必须说,用牺牲一词并不妥当,美国并不把那些尽心于国家,在国家为生存和前途而战时,不惜把他的一切贡献给国家的人,称之为牺牲。对任何人,老的或年轻的,现役的陆军或海军,这并不叫做牺牲,而应称之为特权。“为国牺牲是一种特权”,这一观点深刻而新颖地阐明了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2、角度——切入演讲的巧妙程度

  切入演讲的巧妙程度巧妙的切入角度与听众熟悉的事理或心理定势形成反差,而后通过演讲者高超的引申和发挥,能达到让听众恍然大悟、刻骨铭心的效果。如有一位大学生在“时代呼唤雷锋精神”的演讲赛上,演讲开头讲了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天,我在校门口,看见一位七十来岁的老大爷,背着一个大包裹,吃力地走着。我主动走上前去,热情地同他打招呼,问他要不要帮忙。没想到老大爷用疑惑的眼光警觉地瞪着我,把包裹移到胸前用双手紧紧抱住,根本就不跟我搭腔。我想,他一定是把我当成骗子或者小偷了。演讲者由此说开去,感叹生活中雷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少得人们都不敢相信了,并从雷锋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市场经济社会更需要雷锋精神等层面阐明了演讲的主题。他的这种切入角度的确让人耳目一新,效果倍增。

  3、力度--听众情感的共鸣程度

  听众情感的共鸣程度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作者所体验的感情感染了听众或观众,这就是艺术。”演讲艺术也应追求这种效果,没有感情的劲风,就无法招展观点的旗帜,听众情感上没有产生共鸣,也就难以接受演讲者的观点。表达感情演讲者可以用直接、间接抒情的方法以及修辞方式的选择,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以打动听众,达到演讲的最佳效果。请看下面一段演讲:什么是美?美就是给予,美就是奉献,美就是周恩来办公室深夜的灯光,美就是焦裕禄拔掉输液管奔赴灾区的足音,美就是田校长翻山越岭穿破的草鞋,美就是刘老师辛勤耕耘收获的白发……像一幅画可以欣赏,像一首诗可以吟咏,美的概念越来越清晰,美的形象越来越具体,相信听众心中美的感受和美的向往也会越来越强烈。席勒说过:“美的最高理想要在内容与形式的尽量完美的结合与平衡里才可找到。”的确,强化“四度”,不仅符合思维的规律,而且适应演讲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一定可以找到内容与形式尽量完美结合与平衡的“演讲之美”。

  4、密度——支撑材料的密集程度

  支撑材料的密集程度有时演讲者为阐明某一观点,不惜使用大量的支撑材料,对听众进行“信息轰炸”。支撑材料的稀密程度反映出某一段演讲在整个演讲中分量的轻与重,对重点部分进行效果强化,材料的密集是重要的方法。以斯大林的一段演讲为例:苏俄历史的特征之一就是它因为落后而不断挨打,蒙古的可汗打过它,土耳其的贵族打过它,瑞典的封建主打过它,波兰和立陶宛的地主打过它,英国和法国的资本家打过它,日本的贵族打过它,大家都打过它,就是因为它落后,因为它的军事落后,文化落后,国家制度落后,工业落后,农业落后。上述演讲片段是以密集的材料支撑观点的一个典型的缩影,第一个判断之后的六句话以及承上启下的第二个判断之后的五句话,使得“落后就要挨打”的观点得到有力的证明,这样不但不使人感到?嗦,反而使人感到历史真理的强大的说服力。

  拓展:把握演讲的语言动作的技巧

  一是演讲者的“发话”与听众的态势语言的交流。比如,形象风趣的论理会使人脑清目明,生动感人的叙述会使人为之动容,新鲜、简洁的语言使人乐于倾听,还要抑扬顿挫,缓急有致,调节和适应听众心理,并察颜观色而寻求更好的表达。这就如同与不插嘴的人交谈一样。应该像肯尼迪的一位常年观察家所说的那样:“不管我坐在观众席的哪个位置上,总统他好像总能把我挑出来,然后跟我面对面地说话。”

  二是在“讲”的同时和间隙,双方都用态势语进行“对话”。如默契的眼神交流,以手势、“道具”以及服饰、风度引起“良性”反应,还有在停顿中沟通。在态势语的背后是丰富复杂的“心灵对话”。

  三是直接对话。演讲人偶而也与听众做直接而简短的交谈。多用设问和反问,或交流看法,或进行诱导。

  “语言动作”的表现演讲者通常是巧妙结合前两种对话方式把演讲“语言动作”表现出来。我们不妨从表演艺术中悟出些表现方法。

  1、“意念”主导

  表演大师金山在《风暴》中扮演的施洋大律师,有一段扣人心弦的演说。据金乃千回忆:表演者默想着“为工人伸张正义”的强烈意念,以此来主导演讲。他满腔悲愤、理直气壮地揭穿了惨

  案的真相,接着慷慨激昂地说道:工人弟兄们,工人弟兄们!哪一个妻子没有丈夫?哪一个丈夫没有妻子?她没有了丈夫,她的丈夫江有才被魏处长的父亲谋杀了,她难道甘心俯首贴耳地不表示抗议吗?不能!

  而对这位妻子悲惨境遇的叙述又是那样婉曲、沉郁。继而发出惊雷般的呐喊:“这难道公道吗?这难道公道吗?”金山把为工人说话的意念具体化为起伏跌宕的一系列“语言动作”,不仅“点燃了工人的心火”,连台下的观众也仿佛身临其境。

  2、挖潜台词

  把意念概括为一句话,只是为了说明复杂的内心动作的主要指向而已。意念主宰着丰富的“语言动作”并被它有血有肉地体现出来。因此要发掘和表现演讲语言的潜在意味(潜台词)以展示“语言动作”,才能使意念不致落空。曾扮演屈原的金乃千把“雷电颂”的独白分析如下:

  台词:你,你东君是个什么东君!(潜台词:我认识你!你装腔作势的样子,吓不倒我!)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驰骋。(潜台词:你骗了多少人,他们把你捧得比天高,可你是个“死人”!)

  正如前苏联电影导演格拉西莫夫所在《电影导演的培养》中所说:“这里的每一句话,不仅是一个分解为种种情感因素和行为意味的言语动作,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种反应、一声射击、一粒子弹。”当然演讲稿比台词“白”得多,但决非白开水,总是有余韵的。把“潜台词”挖出来以展现“动作”岂不更动人?

  3、运用语言

  造型和态势语言只要挖出潜台词,那么在表现“语言动作”时用什么语言造型手段就是很自然的了。“不要在外面加上语调,而是要从中悟出语调来。”(格拉西莫夫语)此外,“语言动作”还要与态势语相结合,可对镜练习,看怎样才得体。

  注重“相互关系的交流”人们在交谈时有双重的交流:一是谈话内容的交流,一是特定的相互关系的交流。后者作为全部交流的基础,暗示、制约着内容的交流,使之显示真正的含义并产生交流效应,这被称为“交流模式”。戏剧里在人物关系的酝酿中,一句简单台词也会有极丰富的内涵。演讲者如果与听众进行特殊关系的交流,那么演讲内容在交流时不也能以少胜多、举重若轻吗?“语言动作”既是内容的最佳传递手段,又是这种关系交流的动力和触媒。

  看完“让演讲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的人还看:

1.让你的演讲达到预期效果的方法

2.如何在演讲中达到幽默的效果

3.让你的演讲变得生动有趣的方法

4.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5.如何做演讲 做演讲的方法

6.如何实现演讲的预期效果

1749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