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演讲与口才 > 演讲口才 > 经典演讲 > 屠呦呦在瑞典发表主题演讲:面临研究困境重温中医古籍

屠呦呦在瑞典发表主题演讲:面临研究困境重温中医古籍

时间: 王燕648 分享

屠呦呦在瑞典发表主题演讲:面临研究困境重温中医古籍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了屠呦呦在瑞典发表主题演讲:面临研究困境 重温中医古籍,希望你喜欢。

  央广网北京12月8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获得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教授,当地时间本月4号便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昨天下午2点15分,也就是北京时间昨晚9点15分,85岁的屠呦呦教授身穿宝蓝色上衣,在瑞典著名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发表了题为《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时长25分钟。


屠呦呦

  屠呦呦教授用大部分的时间和大家分享了青蒿素从发现、实验、提取到合成的全过程。她说,历经30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2000多张卡片和大量文献,研究团队设计了多种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屠呦呦教授介绍,70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比较差,为供应足够的青蒿素有效部位用于临床,曾用水缸做提取容器,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溶剂,导致很多科研人员的健康受到了影响。为了尽快上临床,在动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我和科研团队成员,自身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以确保临床病人的安全。

  在整个演讲过程中,屠呦呦教授一直强调,这份荣誉来源于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而浩瀚的传统中医药典籍,也成为启发自己攻克难关的无尽宝藏:

  屠教授说,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与提高。关于青蒿入药,中国最早见于马王堆3号汉墓的古书《五十二病方》。以后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青蒿治病的记载。当年我面临研究困境时,又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联想到了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温提取方法。

  在演讲的最后,屠呦呦教授指出,目前全球仍有33亿人面临疟疾的风险,其中12亿人处于高危状态。因疟疾而死亡的患者,78%是5岁以下的儿童。一些患者仍得不到治疗、一些地区开始出现青蒿素抗药性,是眼下迫在眉睫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疟疾对世界公共卫生依然是一个严重挑战。得不到ACT(方案)治疗的疟疾患儿仍然达到5600万-6900万之多,在大湄公河地区,包括吉普赛、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恶性疟原虫已经出现对于青蒿素的抗药性,在非洲少数地区,也出现了抗药性。这些情况都是研究中的警示,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

  根据惯例,每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都被要求在诺贝尔博物馆中捐赠一件自己的特色物品,供日后展出。昨天,我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这里留下一本书:《青蒿抗疟研究(1971-1978)》,它是屠呦呦团队早年抗疟研究的总结,并记载了青蒿素的发展历程。

  在2015年“诺贝尔周”系列活动里,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将齐聚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考虑到屠呦呦教授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并应本人请求,诺贝尔基金会精简了屠老的行程。除了此前参加的新闻发布会和主题演讲,接下来几天,屠呦呦教授最重要的活动便是出席当地时间10号晚举行的颁奖仪式和晚宴。届时,她将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里接过诺贝尔奖证书和奖章。

35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