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理财知识>投资篇>股票知识>

2017今年炒股票赚钱吗

时间: 丽纯1088 分享

  2017今年炒股赚钱吗?投资人全部关灯吃面 2017年上半年跌得最多的10个港股通标,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炒股盈亏状况,希望大家喜欢!

  2017今年炒股赚钱吗

  港股市场的神奇,在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天都会有新的故事,但每一次的主角都大不同。

  时间临近年中,是一年间盘点的重要时刻,温故而知新,亦是为了更好前行。智通财经在这个时间节点,特意推出年中盘点系列,今天是系列的第一集《2017年上半年跌得最多的前10只港股通标的》。

  在2017年的港股市场上,即有不断创新高、已经涨了12年的腾讯控股(00700),即有一夜之间让投资者白头的企业,如年初直接暴跌8.5成的辉山乳业(06863)。不过,遗憾的是,由于辉山乳业已被剔除出港股通标的,故此并不在此次我们列举的标的之内。

  根据WIND提供的数据,智通财经查看2017年1月1日以来的港股通跌幅排行榜,发现排名前十的公司虽然各有各的跌法,但大都是细价股,而且业绩模糊。下面就来梳理这些股票的跌落过程,看看它们为什么会“跌跌不休”。

  允升国际

  允升国际以近66%的跌幅位居排行榜第一,其股价从年初近2.40港元跌到6月27日的收盘价0.81港元。

  这家公司在去年宣布涉足石墨烯业务,由于石墨烯受热捧而风光过一阵。据智通财经统计,从2016年2月22日至2016年6月10日,公司估计由1.40港币涨至4.10港币,涨幅高达193%。2016年11月份,其估值更是暴涨至825倍。

  但今年以来,石墨烯光环逐渐黯淡,允升国际的股价也随之滑下神坛,陷入连绵不绝的跌势。

  业内人士判断,公司股价连跌不止,一方面是因为去年石墨烯被炒得过热,公司股价在今年重新回调,另一方面是由于大资金早已套现离场,下方无人接盘,现在虽然看似抄底的好时机,但对于这样的标的仍然需要谨慎。

  五月一场沽空带来的暴跌让科通芯城变成港股中无人不知的科网股,随后接二连三的沽空让其股价一直难以回升。

  科通芯城

  5月22日,科通芯城遭烽火研究发布沽空报告《横跨10年的世纪骗案》进行狙击,估算科通芯城每股价值0.53港元,对比现时股价有95%的下跌空间。受此消息刺激,科通芯城股价大幅下挫,随后停牌,停牌前跌22%,报价7.8港元,成交额为2.44亿港元。

  在接连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后,科通芯城于5月29日晚发布公告,逐一反驳并澄清沽空机构的指控,将于5月31日复牌。烽火研究却在科通复牌前夜于官网公布了针对科通芯城澄清公告的反驳报告。

  5月31日,科通芯城在竞价时段高开逾半成,开盘后股价震荡跳水,随后急跌三周,这期间均维持着横盘走势。

  6月27日上午,科通芯城的股价盘中一度下跌逾15%,股价报3.88港元,创2015年来新低。截至发稿前,科通芯城内部人士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已明确有竞争对手参与近期恶意做空公司股票,公司正在准备进一步证据。

  数字王国

  数字王国今年以来已跌逾40%,股价从年初的0.50港币跌至如今0.27港币。

  这样一家以围绕文化娱乐产业、视觉特效为主的稀缺概念企业,在港股市场也一直享受着不菲的估值:连续两年大幅亏损市值却一直保持在100亿左右,还因为是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份股进而在去年12月成为了深港通标的。

  急跌发生自今年3月至4月期间,3月31日,公司公布2016年业绩,公司最终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79亿,比2015年亏损的1.56亿扩大两倍,其中主要业务们媒体娱乐分部亏损了1.64亿。

  在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丧失信心后, 4月7日,公司股价下跌6%,4月10又下跌5%,4月12日再一鼓作气,盘中最低点下跌超过25%,最终以下跌16%收盘。可见市场目前尚未重拾对公司的耐心。

  2017年股市大跌的原因

  A股跌到现在这个程度,除了银行、保险和白酒板块,其他所有的板块全军覆没,比2015年股灾的破坏性更大。这显然已经不是一般的市场调整了,分明是一种系统性风险的集聚。表面上看现在没有股灾时的全面流动性危机,但现在有“闪崩”,走势本来正常的一只股票,几分钟里就打到跌停,随后就连续几天跌停。流动性危机集中在个股上,而且是轮番表演,让持股者惶惶不可终日,大批股票跌破了股灾时的最低点。

  事实上已经有公司因为控股股东质押的股票跌到了平仓线而紧急停牌,现在被迫补充质押股份的已有25家。很多股票再跌下去平仓盘将大量增加,到那时就不可收拾了。

  很多投资者今年的资金损失超过2015年的股灾时期,这从股价走势就可见一斑。上海本地股本是国资改革概念的一面旗帜,现在基本上已经跌回到股灾时期的低点,属于重灾区;军工股本来算是抗跌品种,但近期跌跌不休,航母下水股价跳水,大飞机上天股价落地,短短一个月股价跌幅达20%;高送转被“重点监管”,高送转股由此成为今年的特重灾区;次新股炒作年年有,但今年突然被列入“坚决打击”对象,次新股顿时血流成河。基本上所有的板块都被打压成一地鸡毛,只有少数个股成为妖股而上涨,或者是机构抱团取暖的个股还高高在上,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补跌。

  外围股市都在走牛市,只有A股市场熊冠全球。是中国经济形势特别糟糕吗?显然不是,问题完全出在监管自身。没人说不要监管,关键是监管的思路和方式,本来是一副好牌,结果打成这样,令人痛心。加强监管本身并没错,错在监管的思路和方式,一阵又一阵的“专项执法检查”,这不是用搞“运动”的方式来监管股市吗?股市这么敏感的虚拟市场,无风尚起三尺浪,怎么经得起“运动式”监管的折腾?监管就是监管,不能搞“运动式”,监管要凭证据监管,出现违法违规就依法处罚,借题发挥、危言耸听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就说高送转吧,自从喊话要“重点监管”以来,到现在还没有查出一起高送转违法违规的案例,但由此造成高送转股暴跌的无妄之灾算怎么回事?投资者的损失找谁讨要说法?

  对网上有投资者吐槽“停牌只停涨停股,跌停从来不问”很有同感。停牌是因为股价异常波动需要说明,连续涨停是股价异常波动,连续跌停为什么就不算是股价异常波动呢?这是什么逻辑,能解释得通吗?股价上涨是操纵市场,要查处;“闪崩”是不是操纵市场的行为呢?为什么就不查一查呢?“闪崩”就是连续压价卖出影响股价走势的行为,完全符合操纵市场的特征,监管部门对此是否应该管一管呢?如此监管怎能让人信服?“三公”原则如何体现?“闪崩”总是有原因的,如果不是上市公司本身出了什么问题,那一定是某些股东出了问题,或是爆仓被强平,或是由于资金需求集中抛售,这些信息难道不需要在第一时间向投资公众公开说明吗?现在投资者被打闷包,信息严重不对称,违反了“三公”原则。

  或许监管部门已经意识到了监管偏差,本周四海虹控股因连续两个跌停而停牌核查,这真是难得一见。为什么一定要在市场付出惨痛代价后监管部门才能有所醒悟呢?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活动中付出学费受到教育,但监管者的学费那可是要整个市场来付出的,这是不能承受之重,几万亿社会财富灰飞烟灭可不是小事。

  如果A股市场中绝大多数的股票都不能碰,那只能证明这些年上市的那么多股票都是毫无投资价值的,这是监管的失败,A股的悲哀。 如果管涨不管跌的监管思路不转变,那结果只能是:涨,股民苦;跌,股民苦。

359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