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传统节日>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

时间: 蓝俊22 分享

  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凡来到山寨的,亲朋故旧、素不相识的,一律会以酒相待。那么布依族的节日风俗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地戏节

  地戏节是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一带布依族传统节日,每年正月十五日举行。花溪跳地戏始于道光年间,由安、卜(今平坝)艺人龙德甫发起,每年正月十五公演,逐渐形成固定节日。地戏不设戏台,演员站在地上表演,观众在四周高处观看,因此得名。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董朗桥歌节

  董朗桥歌节是贵州省惠水一带布依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届吋毗县邻村近万名布依族群众,来到当地的董朗河边,引吭高歌,欢聚一堂。这一天,是年轻人谈情说爱、寻求情侣的大好机会,姑娘和后步们一般见面后要先唱热情洋溢的相识歌,互通姓名、地址,然后是绕有风趣的盘歌(也叫猜歌)盘天问地,相互摸底,接着就开始唱赞美歌和爱慕歌。如果姑娘们通过对歌找到意中人,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便向其赠送粽粑和袜垫,然后双双躲到避静处去谈情说爱。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赶干洞

  赶干洞节是贵州省晴隆县布依族传统节日,时在每年清明节的第二天。据当地传说,位于晴隆县城东南的干洞,原名清泉洞,而且长年泉水清澈。那时候,当地两个寨子中的一对青年阿韦与阿花相爱了,常在清泉洞边对歌约会,双方父母念他俩心真意切,也同意了他俩的婚事,并定在清明节时成婚。不料此事让族长知道了,他认为不经过媒人上门聘定的婚缘是伤风败俗的,故而加以干涉。阿韦阿花得知后非常气愤,便于清明日晚偷偷来到清泉洞边,以山洞为媒,跪拜天地,自行婚礼。就在第二天,族长带人前来问罪,阿韦阿花只好逃出后投清泉洞殉情。清泉洞神被二个青年的忠贞所动,便放干了清泉水,并让阿韦阿花变成一对金画眉飞去。从此清泉洞变干涸了。阿韦阿花的事迹感动了附近布依寨子中的青年男女,他们于每年清明节第二天,都要赶往干洞唱歌玩耍、谈情说爱。如今此节日已演变成了规模很大的集贸盛会。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赶糯米坡

  赶糯米坡节是贵州省惠水县党古一带布依族、苗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八日举行。是日,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当地的糯米坡,姑娘们身着盛装,或歌或舞,老年人则聚一处拉家常。男青年们牵着各自的马,先绕场一周,然后在糯米坡上来回驰骋,一时间跑道两侧观者云集。坡会上最主要的活动是对歌,附近许多苗族青年也来参加对歌,歌曲多为相识歌、赞美歌,青年男女们相互中意后便唱情歌,再到僻静处去私定终身。夜晚,坡边的寨子家家宾客满座,大家继续饮酒对歌。据说糯米坡坡会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相传从前布依族妇女们到坡上边挖野菜,边唱诉生活的贫困和礼教的残酷,并带糯米饭做晌午饭。后生听到歌声,就来对歌,遂形成此节。苗族则传说,他们的先民因不堪忍受土司压榨,迁徙到此,也把“四月八”节俗带到这里,故每年过此节。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更好慕节

  更好慕节又称吃新节、尝新节,布依族传统节日。因各地稻谷成熟期不同,没有固定的日期,各地过法也不一样。一般是在稻子刚成熟时,舂些新米煮熟,先敬祖再品尝,以表示秋收季节来临。贞丰县一些布依族收完庄稼,取几升最后收完的一块田里的糯谷炕干、舂好、打成粑粑,再杀一只刚开叫的公鸡祭祖,表示今年已获丰收,预祝明年取得更大丰收。安龙一带布依族,在尝新米饭之前,要先舀一碗给狗吃,这是为了感激传说中的小狗帮助芒耶从神洞取回谷种的功德。云南省罗平县的布依族,节前十天人们就纷纷带信邀请亲朋和家族中已出嫁的姑娘和姑妈回来过节,同时备办各种节日吃食。节日晚,各家烹调上等好菜,煮新糯米饭敬献祖先,然后大家欢聚品尝。有的青年人还组织规模较大的庆丰收宴会,一般由姑娘们发起,敬请德高望重的老人赴宴,几张桌子连成一排摆在堂屋内,老大爹坐上席,老大妈坐下席,姑娘、小伙儿各坐一边。席间青年男女对唱庆丰收山歌。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九月九

  九月九是贵州省布依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举行,节期三天。布依族信仰多种神灵,这些神灵有的与人为善,有的专做恶事,在九月九这天,各个村寨的布依族要举行扫寨活动,接连三天,意为驱走一切邪恶的鬼怪,庆贺秋收,对养育了他们的土地报以感激之情。祭品主要是猪或牛,宰杀完后供于灶前。扫寨活动仅限于村内年长的男性和巫师参加,当日村里的其它人都必须躲避出去,待扫寨完后方可回村。以后的两天,村民不能拿水、火等物外出,在扫寨节前有人若有事出寨,也只能在扫寨完全结束后才能回来。为提醒外村人在扫寨期间不能进寨,还要在路口设一个标记,即用草绳扎两把木刀和一些冥纸。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看会

  看会是贵州省福泉县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一日至二十六日举行,正会期是六月二十四日。该会是向灌口二郎神求雨的一种祭祀庙会,已有很悠久的历史。看会的祭祀活动由二郎会主持。六月一日要举行“发兵”仪式,人们敲锣上街告喻群众看会已开始,二十三日要迎“齐成菩萨”,即抬着齐成菩萨和一些小佛像在街上游行一周再放回二郎庙内。二十四日早上为“天狗扫街”,即拉一带轮的木雕天狗游行,沿街居民杀鸡以血淋之。中午,主祭人焚香上供迎二郎神,随后抬着二郎神像游街祈雨。一直抬到南门通远桥边。然后,十六人抬正杠,十六人拉纤索,爬坡进城并追捉“开山”、“押班”(开山、押班均由人装扮,分别戴黑、红脸壳,身着铠甲,行于二郎神前),擒后便放,放后又擒,如此反复。沿途人家在门前设祭,抬祌轿者分食祭品,夕阳下沉方归,俗称“跑坡式”。陆坪一带则是“换神式”,即抬二郎神到马黄井再换土地菩萨游街,第三天再用土地菩萨换回二郎祌。牛场一带是“穿花式”,在街中心搭高台祭棚,上坐六个童男童女,主祭人读毕祭文,众人即抬二郎神穿街过巷。当地相传六月二十四日为二郎神诞日,此日祈雨,多有应验。祈雨毕,人们还要对歌、跳芦笙舞、唱戏等,参加者数以万计。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蚂螂节

  蚂螂节是贵州省盛宁县红岩一带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毎年农历正月初一初三日和十五门举行,节期为四天。蚂螂即蝗虫,当地民间相传:布依族以前居住在荆州、湖广一带,当地有稻田万顷。有一年遭蝗灾,开始人们用石块打蝗虫,结果稻谷也被打坏,随后有人提议,用稻草扎成草球,站在稻田两端用草球对打,遂将蝗虫赶走,使稻谷获得丰收。在明朝洪武年间,布依族的祖先随壮甲兵征战到贵州,并在这一带定居下来,打蚂螂的习俗也带入贵州,后来打蚂螂已演变成一种娱乐活动。届时,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拿着鲜艳的蚂螂球,到比赛场地寻找对手。按规定:表兄妹或同辈人才可对打,先由老年人和中年人开场示范,然后青年男女排成两排,迎面对打,有的两男两女交叉对,有的几女对一男,一时间彩球飞舞欢声雷动。青年男女往往在对打中产生爱情。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神仙田歌会

  神仙田歌会布依 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五举行,历时三天。届时,位于南盘江畔安龙县境内的神仙田地方热闹非凡,四乡八寨的布依及各族青年男女,盛装打扮,成群结队拥 向神仙田,他们口吹木叶、姊妹箫,怀抱月琴、浪哨对歌选情侣。据说神仙田耿会是为了纪念王仙姑。相传王仙姑是天上的仙女下凡,自幼便显示出凡人所不具的奇 特能力。为了让穷人有地耕种,她用手指画出一坝坝田土,人们称她画出的田土为“神仙田”。嘉庆二年正月初五这天,仙姑卖柴惨遭官家毒打,她怒火中烧,奋然 率众起义。战斗中王仙姑大显神威,屡挫敌军。虽然起义最后惨遭失败,王仙姑也腾云上天还原成仙女,但为了歌颂王仙姑的反抗精神,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这位自 己的民族英雄,布依族人民每年都要聚集到“神仙田”,举行纪念活动。

猜你喜欢:

1.布依族的传统节日介绍

2.布依族的传统民族节日

3.布衣族的传统节日

4.贵州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5.云南布依族的春节习俗有什么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

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凡来到山寨的,亲朋故旧、素不相识的,一律会以酒相待。那么布依族的节日风俗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布依族节日民族风俗:地戏节 地戏节是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一带布依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白族节日习俗

下一篇:藏族节日习俗

精选文章

  • 白族节日习俗
    白族节日习俗

    白族主要的分布在云南,你知道他们的节日习俗是什么吗?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白族节日习俗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白族节日习俗:青苗会 云南

  • 2017维吾尔族节日
    2017维吾尔族节日

    维吾尔族的一些传统节日是源于伊斯兰教,是用回历来计算的。那么2017年维吾尔族的节日你了解多少?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2017维吾尔族节日相关资料,

  • 广西壮族节日风俗
    广西壮族节日风俗

    壮族是多节日的民族,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那么你知道广西壮族的节日风俗有哪些吗?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广西壮族节日风俗,希望大家喜欢

  • 赫哲族节日文化
    赫哲族节日文化

    人们为了庆祝重要的日子,开展各种活动,在经过岁月的积淀形成了如今的传统节日。在各民族文化历史里,有着自己特殊的节日,其意义各不相同。同样

28053